全 文 :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为台湾本土特有
阔叶树种,原本台湾海拔 200~2 000 m 地区都有其自然分
布,但由于大量采伐,目前只在高山地区零星分布。牛樟椴
木可用于栽培牛樟芝,牛樟椴木栽培的樟芝,其外观、香气、
苦味与成分等能完全取代野生樟芝。有祛风行气、化淤活血、
温中消结、镇静止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升机体免疫力
之效;对于治疗胃肠疼痛、腹泻呕吐、食物中毒、毒蕈中毒、糖
尿病、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更是有独特功能。樟
芝在台湾被视为珍贵的药用真菌 ,被称为“森林中的红宝
石”[1],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商业价值,在港澳被称为“神芝”。因
此,天然牛樟遭到过量采伐,加上牛樟花属黏质虫媒花,母树
间授粉困难,又多开于树冠顶端,易遭风害,偶有种子形成在
成熟前即遭鸟、兽食害,采种困难。在自然状态下,很少有天
然更新丛生,偶有天然下种,也因林下亮度不足、枯枝落叶过
厚而使种子不易着床发芽等原因,导致牛樟自然成苗困难。因
此,研究牛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取当年生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除去叶片,保留 1~2
cm 长的叶柄,并将茎段切成 4~6 cm 长,先用自来水冲洗 30
min 后,再用洗衣粉水浸泡 30 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5%酒精浸泡 60 s,再用 0.l% HgCl2溶液浸泡 15~20 min,无
菌水冲洗 4~6 次,两端及叶柄各切去 1 cm 左右,然后切成 1
cm 左右的茎段,每段带 1 个腋芽,接种于备用培养基上,经
过 10 d培养后,选取无污染外植体接种于各试验培养基上[2]。
l.2 试验方法
1.2.1 基本培养基和启动培养基的选择。采用 MS、B5、White、
改良的 MS(以下笔者自命名为 ML,即在 MS 的基础上另加
VC 2 mg/L、生物素 0.24 mg/L、L-半胱氨酸 5 mg/L),分别外加
6-BA 2 mg/L、NAA 0.5 mg/L,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进行试
验,每组 3 次重复,每个重复 20 瓶,每瓶 1 个芽[3]。
1.2.2 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选择。增殖培养基为选取的基
本培养基附加 6-BA 2.0、l.5、l.2、l.0 mg/L 4 个浓度水平与
NAA 0.8、0.6、0.4、0.2 mg/L 4 个浓度水平的组合,用 L16(45)正
交表安排试验,3 次重复,每个重复 10 瓶,每瓶接入 5 个团
块。生根培养基为 1/2 选取的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其
他不变)附加 NAA 0.1、0.2、0.3 mg/L 3 个浓度水平与 IBA
0.3、0.5、1.0 mg/L 3 个浓度水平的组合,用 L9(34)正交表安排
试验,每个组合 20 瓶,每瓶接入 10 株[4]。
1.2.3 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 25~28℃,培养基 pH值为 5.8,
所有培养基中均加白糖 30 g/L,采用日光灯作为人工光源,
光强 1 500~2 000 lx,光照时数 10~12 h/d [5-6]。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培养基和启动培养基的选择
接种后经过 40 d培养,统计数据并观察生长状况(表 1)。
可知,采用 MS 为基本培养基,有部分外植体的腋芽有萌发,
能形成丛生芽,但叶片和茎生长极不正常,即叶片卷曲不能
正常展开且叶片变厚,最后变褐脱落,茎上有愈伤组织长
出;采用 B5 和 White 为基本培养基,只有少数外植体的腋
芽能萌发,但只有芽点,很难形成丛生芽;采用 ML 为基本培
养基(即改良的 MS 培养基),大部分外植体的腋芽能正常萌
发,能抽长并形成丛生芽,叶片及茎生长正常。通过对比分
析,最终选择 ML 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效果最佳,因此选
择 ML+6-BA 2.0 mg/L+NAA 0.5 mg/L 为最佳启动培养基。
2.2 继代增殖培养
选取腋芽已萌发、生长正常的外植体,接种到各种增殖
培养基上(采用 ML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激
素组合),10 d 后可见部分培养基中的继代材料基部叶腋处
有芽点萌发,30 d后开始进行观察,并统计数据(表 2)。可知,
随6-BA 浓度增加,其外植体增殖倍数增加 ,随 NAA 含量
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刘荣忠
(福建省漳州市林业中心苗圃,福建漳州 363204)
摘要 以牛樟当年生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 4 种基本培养基和 16 种激素浓度组合的试验,研究牛樟组培快繁技术,结
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的 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的 MS+6-BA 1.5 mg/L+NAA 0.4 mg/L,生根培养
基为 1/2 改良的 MS+NAA 0.1 mg/L+IBA 1.0 mg/L,移栽基质为 70%无菌的红心土+30%河砂,移栽成活率可达 90%以上。
关键词 牛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163-02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of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LIU Rong-zhong
(Forestry Central Nursery in Zhangzhou City of Fujian Province,Zhangzhou Fujian 363204)
Abstract Using the nods with axillary buds of annual shoot of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as explants,the test studied tissue culture of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with 4 basic culture mediums and 16 kinds of combination hormone concentration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ropriate culture media was the improved MS+6-BA 2.0 mg/L+NAA 0.5 mg/L,the suitable generation-continuing multiplication was the improved
MS+6-BA 1.5 mg/L+NAA 0.4 mg/L,the rooting culture medium was the improved 1/2MS+NAA 0.1 mg/L+IBA 1.0 mg/L,transplanting substrate was
70% sterile red earth plus+30% river sand,transplant survival rate exceeded 90%.
Key words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
作者简介 刘荣忠(1975-),男,福建浦城人,工程师,从事林木组培快
繁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2-11-12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 2012 年第 24 期
163
林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 24期
基本培养基 带腋芽茎段∥个 培养时间∥d 萌发个数∥个 萌发率∥% 生长表现
MS 60 40 35 58.3 可形成丛生芽,叶片卷曲,愈伤组织多,易褐变
B5 60 40 11 18.3 腋芽萌发较短,很少形成丛生芽
White 60 40 17 28.3 腋芽萌发较短,很少形成丛生芽
ML 60 40 43 71.7 腋芽萌发并形成丛生芽,叶片及茎生长正常
表 1 4种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试验号
6-BA
mg/L
NAA
mg/L
转入团块
个
30 d 后增殖
倍数∥倍 生长情况
1 1.0 0.2 150 1.26 芽分化少,生长慢,芽小且较短
2 1.0 0.4 150 1.36 芽分化少,生长较慢,芽小且较短
3 1.0 0.6 150 1.86 芽分化少,芽丛少,叶片卷曲,有松散愈伤组织形成
4 1.0 0.8 150 1.58 芽分化少,芽丛少,有松散愈伤组织形成
5 1.2 0.2 150 1.76 芽分化少,生长慢,芽小且较短
6 1.2 0.4 150 2.14 芽分化少,生长较慢,芽小且较短
7 1.2 0.6 150 2.46 芽分化少,生长较快,叶片卷曲,有较多松散愈伤组织形成
8 1.2 0.8 150 2.44 芽分化少,生长较快,叶片卷曲,有较多松散愈伤组织形成
9 1.5 0.2 150 2.82 芽分化较多,生长较快,芽丛多,芽较短
10 1.5 0.4 150 3.30 芽分化较多,生长较快,芽丛多,芽较长,有效芽较多
11 1.5 0.6 150 3.52 芽分化较多,生长较快,芽丛多,叶片卷曲,有较多松散愈伤组织形成,芽较长,有效芽较多
12 1.5 0.8 150 3.36 芽分化较多,生长较快,芽丛多,叶片卷曲,有较多松散愈伤组织形成,芽较长,有效芽较多
13 2.0 0.2 150 3.14 芽分化较多,生长快,芽丛多,但芽丛较短
14 2.0 0.4 150 3.66 芽分化较多,生长快,芽丛多,但芽丛较短,且有较多松散愈伤组织形成
15 2.0 0.6 150 4.18 芽分化较多,生长快,芽丛多,叶片卷曲变形,且有较多愈伤组织形成
16 2.0 0.8 150 3.86 芽分化较多,生长快,芽丛多,叶片卷曲变形,且有较多愈伤组织形成
表 2 6-BA和 NAA对芽苗生长分化的影响
变因 DF SS MS F Fa
6-BA 3 11.892 3.963 304.846** F0.05(3,9)=3.86
NAA 3 1.262 0.421 32.385** F0.01(3,9)=6.99
e 9 0.116 0.013
T 15 13.270
表 3 继代增殖效果方差分析结果
增加,茎基部松散愈伤组织不断增加,叶片逐渐开始卷曲变
形,最后以 6-BA 1.5 mg/L+NAA 0.4 mg/L 的组合作为继代增
殖培养基,其增殖倍数较高(3.30),且茎、叶生长正常,叶片
能正常展开,可生根有效芽数较多。方差分析表明(表 3),不
同浓度水平 6-BA 与 NAA 对不定芽增殖有极显著影响。
2.3 不定根的诱导培养
将增殖培养 30 d 后高 3.0 cm 以上、叶片正常展开的芽
苗,通过无菌操作切取 2.5 cm左右顶芽,接种于以 1/2 ML(大
量元素减半,其余不变)为基本培养基的各试验培养基上培
养 25 d 后,观察并统计数据(表 4)。结果表明,以附加 NAA
0.1 mg/L、IBA 1.0 mg/L为最佳激素浓度组合,生根率达 94.0%。
生根效果方差分析表明(表 5),不同 IBA 浓度对芽苗生根率
有显著影响;不同 NAA浓度对芽苗生根率影响不显著。
2.4 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
生根培养 25 d的生根瓶苗及时移到高温高光强炼苗区
(炼苗区温度为 30~35 ℃,光照 3 000~5 000 lx)炼苗 7~10 d,
再洗去根部的培养基,放入 0.2 g/L多菌灵溶液中浸泡 10 min,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移栽至经过 0.5 g/L 高锰酸钾溶液
消毒的 70%无菌红心土+30%河砂的基质中,移栽后浇透水,
覆盖薄膜保温并遮荫 70%~80%,7 d 后,每 5 d 喷 1 次多菌
灵或代森锰锌 500 倍液,每天打开薄膜通风 5 min,以防病
害,保持相对湿度 90%以上,15 d后可逐渐揭开薄膜。注意遮
荫,移栽 30 d后检查,小苗平均成活率可达 90%以上。
3 结论与讨论
(1)以改良 MS培养基(即 ML培养基)+6-BA2.0mg/L+NAA
0.5 mg/L为诱导培养基,以 ML+6-BA 1.5 mg/L+NAA 0.4 mg/L
为继代增殖培养基,以 1/2ML+NAA 0.1 mg/L+IBA 1.0 mg/L
为生根培养基,可使牛樟外植体的诱导率达 71.7%,增殖倍
数达 3.30,生根率达 94.0%。
(2)牛樟组培中,取材部位对腋芽萌发和丛生芽形成有
影响,以当年生幼嫩枝条中上部带腋芽茎段易形成丛生芽。
(3)培养过程中,发现有部分生根苗叶片脱落,这是否
与生根材料、植物激素及培养温度、光照等有关,有待研究。
4 参考文献
[1] 胡鸥 ,张君逸 ,卢喜 .樟芝及其研究开发概况 [J].福建热作科技 ,
2006,31(4):40-42.
[2] 潭文澄,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84-146.
[3] 洪伟 .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48-158.
[4] 陈碧华 .“香水”白鹤芋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J].福建林学院学
报,2000,20(3):273-275.
[5] 周国英 .山俞菜组织培养的研究 [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1):
65-67.
[6] 张梅坤,刘荣忠,曾陆三 .纯种芳樟的组织培养技术 [J].中国花卉园
艺,2003,58(10):24-25.
变因 DF SS MS F Fa
NAA 2 955.056 477.528 2.098 F0.05(2,4)=6.944
IBA 2 4 070.222 2 035.111 8.941* F0.01(2,4)=18.0
e 4 910.442 227.611
T 8 5 935.720
表 5 生根诱导方差分析结果
试验号
NAA
mg/L
IBA
mg/L
转入株数
株
生根株数
株
生根率
%
1 0.1 0.3 200 22 11.0
2 0.1 0.5 200 98 49.0
3 0.1 1.0 200 188 94.0
4 0.2 0.3 200 81 40.5
5 0.2 0.5 200 131 65.5
6 0.2 1.0 200 181 90.5
7 0.3 0.3 200 133 66.5
8 0.3 0.5 200 147 73.5
9 0.3 1.0 200 179 89.5
表 4 IBA和 NAA浓度对芽苗生根的影响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