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氮磷浓度及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生长的影响



全 文 :第 34 卷第 5 期 福 建 水 产 Vol. 34 NO. 5
2012 年 10 月 Journal of Fujian Fisheries Oct. 2012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项目编号:2010R1002 - 4.
作者简介:黄建辉,男 (1968 -) ,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经济生物方面的研究. E - mail:2691236
@ 163. com,Tel:13358526697.
文章编号:1006 - 5601(2012)05 - 0416 - 04
氮磷浓度及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
(Caulerpa lentillifera)生长的影响
黄建辉
(莆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氮浓度、磷浓度及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
的氮浓度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具有差异,在试验范围内 (0 ~ 50 mg·㎏ - 1)氮浓度升高至 15 mg·
㎏ - 1组藻体生长情况最好;水体中的磷浓度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没有差异,在试验范围内
(0 ~ 5 mg·㎏ - 1)4 mg·㎏ - 1组藻体生物量相对最高;不同的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有很大的影
响,本试验玻璃烧瓶、塑胶筛盆和细尼龙绳三种培养方式以塑胶筛盆中的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最好。
关键词:长茎葡萄蕨藻;氮;磷;附着生长
中图分类号:S968. 4 文献标识码:A
长茎葡萄蕨藻 (Caulerpa lentillifera)隶属绿
藻门 (chlorophyta)、蕨藻科 (caulerpaceae)、
蕨藻属 (Caulerpa) ,是一种食用海藻,又称为
“海葡萄”或 “绿色鱼子酱”[1]。它色泽鲜绿,
藻体软嫩多汁,常被蘸酱料生食或拌做沙拉。营
养成分测定显示其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分别占干
重的 12. 49%和 24. 21%,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
氨基酸,尤其以碘含量最突出,还富含磷、钙、
镁、铜等,其相应的营养价值与其他海藻和蔬菜
相比,是潜在的高营养价值保健食品[2,3]。有研
究结果表明其干藻粉制品可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重
金属离子[4,5]和碱性染料[6,7]。
长茎葡萄蕨藻的国内外培养研究文献较少,
研究表明海水盐度和光照强度对其生长具有很大
的影响[8]。水体中的氮磷浓度与藻类的生长情况
息息相关[9 - 11],本研究以长茎葡萄蕨藻为实验
材料,观察分析了其在不同氮盐浓度和磷盐浓度
下的生长情况,将为该藻的规模化养殖育苗提供
基础实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来源及处理
长茎葡萄蕨藻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提供,藻
体洗净后暂养于莆田市平海僧帽牡蛎原种场养殖
池,整个试验过程在原种场内的实验室进行。
1. 2 试验设计
试验观察不同的营养盐浓度和培养方式对长
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每个因素设计不同的浓
度梯度,各因子的设计如下:
1)硝酸盐:向过滤海水 (盐度 36)添加硝
酸盐,使其浓度分别至 0、2 、5、8、10、15、
20、25、30 和 50 mg·㎏ - 1,共设 10 个梯度组,
除此不再添加其他营养盐,定容至 1 L,每个水
平组设置 3 个重复,培养温度 22℃,光照强度
2 500 lux,培养 3 周。
2)磷酸盐:向过滤海水 (盐度 36)添加磷
酸盐,使其浓度分别至 0、0. 2、0. 5、1、2、3、
4 和 5 mg·㎏ - 1,共设 8 个梯度组,除此不再添
DOI:10.14012/j.cnki.fjsc.2012.05.012
第 5 期 黄建辉:氮磷浓度及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 (Caulerpa lentillifera)生长的影响
加其他营养盐,定容至 1 L,每个水平组设置 3
个重复,培养温度 22℃,光照强度 2 500 lux,
培养 2 周。
3)培养方式:分别采用玻璃烧瓶、塑胶筛
盆和细尼龙绳作为藻体培养的容器或附着基质,
过滤海水 (盐度 36)中不添加任何试剂,每种
方式设置 3 个重复,培养温度 22℃,光照强度
2 500 lux,培养 2 周。
1. 3 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测定
试验开始后,每日观察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
情况并作好记录,于试验结束后进行称重,称重
前前两组用定性滤纸吸干藻体表面水分,后一组
离水称重,用精确度为 0. 1 mg的电子天平称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硝酸盐浓度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
试验开始的前 3 d,各组的藻体出现不同程度
的芽体发白及轻微的色素聚集现象。随着培养时
间的增长,除 50 mg·㎏ -1组外其余组这一现象逐
渐改善,从第 4 d 开始,该组发白的藻体越来越
多,到培养后期,只有一部分藻体呈鲜绿,其余
部分已透白萎缩。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 21 d 的培
养,各水平组的藻体生物量出现差别 (图 1)。如
图 1所示,在所设浓度 0 ~ 50 mg·㎏ -1范围内,
随着硝酸盐含量的提高,藻体生物量呈现先上升
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15 mg·㎏ -1组平均生物量最
高达到 4. 8 g,该组藻体鲜绿新芽和白净假根很明
显。浓度继续提高生物量则开始下降,至50 mg·
㎏ -1组,部分藻体已出现腐烂现象,藻体生物量
降到最低,平均值为 2. 5 g,是 10 个试验组中最
终生物量低于起始生物量的唯一一组。
2. 2 磷酸盐浓度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
藻体在磷酸盐各试验组中的生长情况较类
似,经过 14 d 的培养,各处理组的藻体大部分
呈鲜绿,小部分稍偏土黄绿,形态色泽上没有表
现出明显区别。测量结果显示各组平均生物量在
3. 65 g附近上下波动 (图 2) ,其中 4 mg·㎏ - 1
组藻体鲜重平均值最高达到 3. 70 g,各组的藻体
生物量也没有显著差别,表明磷酸盐对长茎葡萄
蕨藻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2. 3 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影响
藻体在玻璃烧瓶、塑胶筛盆和细尼龙绳等
附着基质上的生长情况差别较大 (图 3) :由于
每日不定时的剧烈摇晃烧瓶,使藻体处于悬浮
状态,同时培养空间相对狭小,藻体易相互缠
绕损伤,再加上烧瓶内壁光滑藻体无法通过假
根附着生长,玻璃烧瓶中的藻体大部分呈鲜绿
但有轻微的色素不均现象,小部分藻体透白萎
缩或腐烂,表明其生长状态不佳,称重结果显
示其生物量平均值由开始的 50. 0 g下降至 41. 7
g;筛盆中的藻体鲜绿、芽体较长且多,借助假
根附着于镂空的盆壁上匍匐生长,少数藻体甚
至伸展至盆外,14 d 后生物量由初始的 50. 0 g
增加到 77. 6 g;而绳上悬挂的藻体由于可附着
的基质相对面积少,藻体虽然鲜绿但新芽和假
根则相对稍少,14 d的培养藻体生物量由 50. 0
g增加至 64. 1 g。
3 结论
1)硝酸盐浓度在 0 ~ 50 mg·㎏ - 1范围内,
当其浓度为 15 mg·㎏ - 1时,长茎葡萄蕨藻的生
714
福 建 水 产 第 34 卷
长情况最好;当浓度达到 50 mg·㎏ - 1时可致部
分藻体无法正常生长而死亡。
2)磷酸盐浓度在 0 ~ 5 mg·㎏ - 1范围内,
不同浓度组对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影响无明显差
异,促生长作用也不明显。
3)长茎葡萄蕨藻在易附着的基质上生长情
况更好,其芽体的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假根的
固着,流水刺激不应过大,以不伤害藻体为宜,
另外,培养方式及养殖环境的选取对藻体生长也
有直接的影响。
注:本项目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持,莆田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合作单位。
参考文献:
[1 ] Kudaka J,Itokazu K,Taira K,et al. Investigation
and Culture of Microbial Contaminants of Caulerpa
lentillifera (Sea grape) [J]. 食衞誌,2008,Vol.
49:11 - 15.
[2 ] Pattama R,Anong C.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Trop-
ical Green Seaweeds Caulerpa lentillifera and Ulva
reticulata [J]. Kasetsart Journal (Natural Sci-
ences) ,2006,Vol. 40:75 - 83.
[3 ] Matanjun P,Mohamed S,Mustapha N M,et al.
Nutrient Content of Tropical Edible Seaweeds,Eu-
cheuma cottonii,Caulerpa lentillifera and Sargassum
polycystum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9,Vol. 21:75 - 80.
[4 ] Apiratikul R,Pavasant P. Sorption Isotherm Model
for Binary Component Sorption of Copper,Cadmium,
and Lead Ions Using Dried Green Macroalga,Cauler-
pa lentillifera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6,Vol. 119:135 - 145.
[5 ] Apiratikul R,Pavasant P. Batch and Column Studies
of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Caulerpa lentillifera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Vol. 99:
2766 - 2777.
[6 ] Marungrueng K,Pavasant P. Removal of Basic Dye
(Astrazon Blue FGRL)Using Macroalga Caulerpa len-
tillifera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Vol. 78:268 - 274.
[7 ] Marungrueng K,Pavasant P. High Performance Bio-
sorbent (Caulerpa lentillifera) for Basic Dye Removal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7, Vol. 98:
1567 - 1572.
[8 ]王朋云. 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长茎葡萄蕨藻 (Caul-
erpa lentillifera)生长的影响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4) :131 - 132.
[9 ]徐永健,陆开宏,管保军. 不同氮磷浓度及氮磷
比对龙须菜生长和琼胶含量的影响 [J]. 农业工
程学报,2006,22 (8) :209 - 213.
[10]廖 律,徐永健. 氮素营养对龙须菜生长及其各
部附生菌组成的影响 [J]. 水产科学,2009,28
(3) :130 - 135.
[11]李 枫,邹定辉,刘兆普,等. 氮磷水平对龙须
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9,33 (06) :1140 - 1147.
814
第 5 期 黄建辉:氮磷浓度及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 (Caulerpa lentillifera)生长的影响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on the growth of Caulerpa lentillifera
HUANG Jian-hui
(Putian Aqua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Putian 351100,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on the
growth of green macroalgae Caulerpa lentillifera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C. lentillifera. The wet weight of C. lentillifera was the highest when it
was cultured in 15 mg·㎏ - 1 within the tested range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0 ~ 50 mg·㎏ - 1).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us on the growth of C. lentillifera were similar. The wet weight of C. len-
tillifera was the highest in the 4 mg·㎏ - 1 in the tested treatments (0 ~ 5 mg·㎏ - 1). Different culture meth-
ods had large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C. lentillifera. Among three treatments including the flask,basin and
nylon rope,C. lentillifera grew best in basin.
Key words:Caulerpa lentillifera;nitrogen;phosphorus;attached - growth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