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1,4-二氯苯对四尾栅藻生长和光合色素的毒性效应



全 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3):333-336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1,4-二氯苯对四尾栅藻生长和光合色素的毒性效应
张锦华,冯 佳,吕俊平,刘 琪,谢树莲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1,4-二氯苯(1,4-DCB)是水体中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为了解其对水生植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了四尾
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的1,4-二氯苯后,其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低
质量浓度的1,4-DCB(≤5mg/L)暴露下,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
量均与对照变化一致,且无显著差异;而当1,4-DCB质量浓度≥10mg/L时,各指标均显著下降。高质量浓度的
1,4-DCB对四尾栅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会产生严重的毒性影响,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
关键词:1,4-二氯苯;四尾栅藻;生长;光合作用;毒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2-2481(2016)03-0333-04
Toxic Effects of 1,4-Dichlorobenzene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 of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ZHANGJin-hua,FENGJia,LYUJun-ping,LIUQi,XIEShu-lian
(CollegeofLifeSciences,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1,4-dichlorobenzene(1,4-DCB)isacommonorganiccontaminantinwater.Toinvestigateitstoxiceffectsongrowthand
photosynthesis of aquatic plants, the paper evaluated the responses ofScenedesmus quadricauda tre ted with 1,4-DC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reatment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of 1,4-DCB (≤5 mg/L), the cell density and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b, totalchlorophylland carotenoid allwereconsistentwith thecontroland 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 them.
However,theyalldecreasedsignificantlywhen1,4-DCBconcentrationwashigh(≥10mg/L).Itcanbeconcludedthat1,4-DCBexerts
toxiceffectsongrowthandphotosynthesisofS. quadricauda,especiallyatc ncentrationsexceeding10mg/Landtheeffectsallshoweda
time-concentrationeffect.
Key words:1,4-dichlorobenzene;Scenedesmus quadricauda;growth;photosynthesis;toxiceffects
收稿日期:2015-11-16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130313010-4);山西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15091004-0102)
作者简介:张锦华(1990-),女,山西吕梁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保护。谢树莲为通信作者。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6.03.15
1,4-二氯苯(1,4-DCB)是一种氯代芳香烃类
化合物,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塑料
等各领域,是重要的生产原料和化学中间体,同时
也是优良的防蛀剂、消毒剂及脱臭剂[1-2],但它也是
被优先监测的有机污染物之一[3]。有研究表明,高浓
度的1,4-DCB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肝和肾
有严重的毒害作用[4]。目前,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
发展,1,4-DCB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环境中的残
留量也逐年升高,加之其具有生物难降解性,已对
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关
系到水体生产力和水体生态平衡[5]。在水生生态毒
理学研究中,藻类能对环境变化快速做出响应,并
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产生影响[6]。
藻类对水体污染物不同的响应结果会通过食物网
影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通过测定和
评价外源污染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可反映整个水
生态可能的综合效应[7]。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是淡水中常见的一种浮游藻类,细胞
呈纺锤形或长筒形,藻体通常由2,4,8个细胞组成
单列群体,易于培养,繁殖快,适应性强,且对外界
刺激敏感,是探讨外界环境胁迫影响的理想试验材
料[8-9],也是水环境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标准试验生物
物种[10]。
本研究以四尾栅藻为材料,进行了1,4-DCB
对藻类的毒性影响试验,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的
1,4-DCB对四尾栅藻细胞密度及光合色素含量的
影响,以期为完善该类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评估
333· ·
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44卷第3期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4-DCB(30 nm,球形,纯度>99.5%)购自上
海晶纯实业有限公司。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
dricauda)购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
种库。
1.2试验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长势良好的四尾栅藻分别接种
到盛有200mLBG-11培养基的锥形瓶中,随机摆
放于光照培养箱中静置培养,培养温度为(25±
1)℃,光照强度为(3000±300)lx,光暗比为12h∶
12h。每天定时摇晃锥形瓶数次。最后将处于对数
生长期且达同步生长的藻液作为试验用藻液(细胞
密度约106个/mL)。
以无水乙醇为助溶剂,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
1,4-DCB溶液。在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75mL
试验藻液,再分别加入 75 mL 不同质量浓度的
1,4-DCB溶液,混匀。1,4-DCB的终质量浓度分别
为0,1,5,10,20,40mg/L。对照组加入蒸馏水,每组
设置3个平行,培养周期为9d。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1 藻细胞密度的测定 采用血球计数法[1]测
定藻细胞密度,重复3次并取平均值。
1.3.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每日定时取2mL藻
液,离心(4500r/min,15min,10℃),弃去上清液,
收集藻细胞,加入95%的乙醇溶液充分混匀,黑暗
低温处静置抽提24h,然后再离心10 min,取上清
液置于直径为1cm的玻璃比色皿中,以95%的乙
醇溶液作参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
取液在649,665,470nm波长处的吸光值。根据文
献[12]分别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
类胡萝卜素的含量(mg/L)。
1.4数据统计
每组试验重复3次,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
差表示。试验所得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One-WayANOVA),应用Dun-
can’s法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1,4-DCB对四尾栅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较低质量浓度1,4-DCB
(≤5mg/L)胁迫下,四尾栅藻的细胞密度变化与对
照一致;而在较高质量浓度 1,4-DCB(≥10 mg/L)
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藻细胞密度则显著下降,且抑
制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
2.21,4-DCB对四尾栅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2 1 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
在较低质量浓度的1,4-DCB(≤5mg/L)胁迫下,四
尾栅藻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与对照一致,到胁迫的
第9天与对照组仍无显著性差异;在较高质量浓度
的 1,4-DCB(≥10 mg/L)胁迫下,叶绿素 a 含量明
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2.2.2 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
在1,4-DCB胁迫下,四尾栅藻的叶绿素b含量与
叶绿素 a 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较低质量浓度
1,4-DCB(≤5mg/L)胁迫下,叶绿素b含量变化与
对照一致,到胁迫的第9天与对照组间仍无显著性
差异;较高质量浓度1,4-DCB(≥10mg/L)胁迫下,
叶绿素b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显
著水平(P<0.05)。
2.2.3 对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在
1,4-DCB胁迫下,四尾栅藻的叶绿素总量与叶绿素
a、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时
间-浓度效应。在较低质量浓度1,4-DCB(≤5mg/L)
胁迫下,叶绿素总量变化与对照一致;在较高质量
334· ·
张锦华等:1,4-二氯苯对四尾栅藻生长和光合色素的毒性效应
浓度的 1,4-DCB(≥10 mg/L)胁迫下,其含量明显
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2.2.4 类胡萝卜素 从图5可以看出,在1,4-DCB
胁迫下,四尾栅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
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
在较低质量浓度1,4-DCB(≤5mg/L)胁迫下,类胡
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与对照一致;在较高质量浓度的
的1,4-DCB(≥10mg/L)胁迫下,其含量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3 讨论与结论
3.1 1,4-DCB胁迫对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藻类的生长试验结果可用于评价污染物对藻
类的短期胁迫效应,反映污染物对水体初级生产者
的影响。Shubert[13]研究认为,低浓度有机污染物可
能会刺激藻类生长,而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会抑制藻
类生长,这是藻类应对有机污染物胁迫的可能反应
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1,4-DCB(≤
5mg/L)胁迫下,藻细胞密度升高,与对照变化一致。
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低质量浓度1,4-DCB的胁迫使
细胞内某些酶活性增强,促进了藻细胞的增殖。而
高质量浓度 1,4-DCB(≥10 mg/L)胁迫下,藻细胞
密度显著下降。Prashar等[14]研究表明,污染物抑制
藻细胞的生长,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
性的降低,细胞膜系统因发生强烈的脂质过氧化反
应而遭到破坏,多种细胞器形态改变或解体,最终
导致细胞死亡。可见,较高质量浓度1,4-DCB胁迫
下,藻细胞遭到了严重破坏,细胞的死亡速度大于
增殖速度,表现为负增长。
3.21,4-DCB胁迫对四尾栅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也
是判断植物光合生理能力、反映环境胁迫状况的重
要指标。其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
素含量的变化既可直接反映植物的光合能力,也可
用以表征逆境胁迫下植物的受损害程度[15]。叶绿素
含量的下降会直接导致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从
而对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产生毒害作用[16-17]。类胡
萝卜素是光系统中的辅助捕光色素,又是内源抗氧
化剂,在细胞内可吸收剩余光能、淬灭活性氧,从而
保护叶绿素和光合机能[18-19]。由于藻类的光合色素
会因环境或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改变[20],故其含
量的高低还可以表征藻类生物量的大小及存活情
况。已有研究表明,藻类植物在遭受环境胁迫时,反
映其光合强度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
含量会发生变化[21-22]。唐学玺等[23]研究表明,扁藻
(Platymonassp.)在久效磷胁迫下,叶绿素a的降解
与活性氧损伤有关。另外,叶绿素为镁卟啉化合物,
很不稳定,酸、碱、氧化剂等都能使其分解[24]。而叶
绿素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心占据核心地位,叶
绿素的破坏或降解会直接导致光合作用受阻或光
合效率降低[25]。本试验结果显示,较高质量浓度的
1,4-DCB(≥10mg/L)胁迫下,四尾栅藻的叶绿素含
量显著下降。可见,较高质量浓度的1,4-DCB对藻
细胞造成了严重的氧化胁迫,从而导致叶绿素的合
成代谢受阻或降解,藻细胞的捕光能力下降,光合
活性降低,最终使光合作用被抑制。
参考文献:
[1]Ziagova M,Liakopoulou-Kyriakides M. Comparison of cometabolic
335· ·
(上接第 290 页)
科学院,2008.
[5]李树军,陈廷珠,徐国平,等.山西省黄芩蜜源植物分布特点及
开花流蜜规律[J].中国蜂业,2014,65(10):30-32.
[6]WilliamsJGK,KubelikAR,LivakKL,etal.DNApolymorphisms
amplifiedbyarbitraryprimersareusefulasgeneticmarkers [J].Nu-
cleicAcidsResearch,1990(18):6531-6535.
[7]WelshJ,MclellandM.FingerprintinggenomesusingPCRwith ar-
bitraryprimers[J].NucleicAcidsResearch,1990(18):7213-7218.
[8]荆玉祥.植物分子生物学:成就与前景[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95-302.
[9]王华,李渊,郭尚,等.5种食用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5,43(5):516-517,547.
[10]武青山,马建华,武峻新,等.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
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8):774-777.
[11]杨慧珍,牛西午,任志强,等.RAPD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73-76.
[12]车代弟,秦智伟,王金刚.仙客来的种质资源RAPD分析[J].植
物研究,2002,22(3):314-317.
[13]冯学锋,胡世林,郭宝林,等.黄芩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4):38-43.
[14]邵爱娟,李欣,黄璐琦,等.不同种源黄芩的RAPD分析[J].中
国中药杂志,2006,31(6):452-455.
[15]赵瑒,高可青,郝建平,等.晋产北柴胡试管植株的RAPD分析
[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2):267-270.
[ 6]郭美丽,郝建平,裴雁曦.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RAPD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8):1514-1516.
[17]赵利新,张安世,刘莹.珍稀濒危植物太行菊遗传多样性的
RAPD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4):106-109.
[18]黄凤兰,赵永,彭木,等.与蓖麻果刺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J].
华北农学报,2014,29(1):83-88.
[19]包春光,黄凤兰,朱国立,等.与蓖麻种子大小性状连锁的
RAPD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5,30(5):108-114.
[20]姜自红.珍珠黄杨RAPD最佳反应体系研究 [J].天津农业科
学,2015,21(4):15-18.
[21]刘青松,陈立波,李志勇.基因组DNA分子标记在紫花苜蓿遗
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华北农学报,2013,28(增刊):36-40.
degradation of 1,2-dichlo robenzene byPseudom nas sp. and
Staphylococcus xylosus [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7,40(5):1244-1250.
[2]ButterworthBE,AylwardLL,HaysSM.Amechanism-basedcan-
cerriskassessmentfor1,4-dichlorobenzene[J].RegulatoryToxicol-
ogyandPharmacology,2007,49(2):138-148.
[3] US EPA. Toxicological review of dichlorobenzenes:in support of
summary information of the Integrated Risk Information System
(IRIS),revisedfinaldraft[R].WashingtonDC:USEPA,2006:3-5.
[4]Younis H S,Parrish A R,Sipes I G. The role of hepatocellular ox-
idative stress in Kupffer cell activation during 1,2-dichloroben-
zene-induced hepatotoxicity [J]. Toxicological Sciences,2003,76
(1):201-211.
[5]许晓路,孙金艳,徐冬梅.稀土元素铈对若干淡水绿藻的毒性作
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0(6):1372-1376.
[6]徐梦,于敏.多环芳烃对藻类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
(5):70-72.
[7]Wilson B A,Smith V H,Denoyelles F,et al. Effects of three phar-
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on natural freshwater algal
assemblage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3,37
(9):1713-1719.
[8]胡鸿钧,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6.
[9] Zbigniew T,Wojciech P.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 of an-
thracene,cadmium,andchloridazoneongrowthandactivityofSOD
izoformesinthreeScenedesmus sp cies[J].EcotoxicologyandEnvi-
ronmentalSafety,2006,65(3):323-331.
[10]Omar HH. BioremovalofzincionsbyScenedesmus obliquus and
Scenedesmus quadricaudaanditseffectongrowthandmetabolism
[J]. 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2002,50(2):
95-100.
[11]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
[13]ShubertLE.Algaeasecologicalindicators [M].London:Academic
Press,1984.
[14]Prashar A,Hili P,Veness R G,et al. Antimicrobial action of pal-
mar saoil (Cymbopogon martinii)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Phytochemis ry,2003,63(5):569-575.
[15]Cutraro J,Goldstein N. Cleaning up contaminants with plants[J].
Biocycle,2005,46:30-32.
[16]白志英,李存东.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
量的影响及染色体调控[J].华北农学报,2009,24(1):1-6.
[17]宇克莉,孟庆敏,邹金华.镉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细
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3):118-123.
[18]秦天才,阮捷,王腊娇.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学
与技术,2000,23(1):33-35.
[19]黄彬城,季静,王罡,等.植物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天津
农业科学,2006,12(2):13-17.
[20]张莹,李宝珍,屈建航,等.斜生栅藻对低浓度无机磷去除和生
长情况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11):2661-2665.
[21]王悠,唐学玺,李永祺,等.低浓度蒽对两种海洋微藻的生长的
兴奋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43-346.
[22]沈国兴,严国安,余新,等.萘及其衍生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
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5):460-468.
[23]唐学玺,颜挺进,李永祺.久效磷对扁藻的损伤作用I.扁藻细
胞的活性氧伤害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1998,9(6):627-630.
[24]BornmanJF,VogelmannTC.EffectofUV-Bradiationonleafop-
tical properties measured with fibre optics [J]. Journal of Experi-
me talBotany,1991,42(4):547-554.
[25]金星龙,张宁,李晓,等.四种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1,27(2):58-62.
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44卷第3期
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