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



全 文 :在种后第四年的秋末采挖 ,采挖时最好用平铲
将假鳞茎连土挖起 ,去掉泥土 ,分拣大小 ,然后投入
沸水烫(或蒸)3 ~ 5 min,至内无白心时取出 ,冷却 ,
去掉须根 ,晒至半干 ,除去外皮 。
5  小结
5.1  经过多年的栽培实验 ,白及人工种植是可行
的 。
5.2  白及不仅可以用块茎繁殖 ,也可以用种子经
组织培养育成大量小苗移栽。
5.3 在栽培过程中 ,白及较容易发生腐根病。春
夏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排涝防水 ,以防病虫害发生。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八卷).北京:科学
出版社 , 1999.50.
[ 2] 芦金清 , 张正东 .白及胶的实验研究 .中成药 , 1996, 18
(12):2-3.
(2005-06-23收稿)
·资源 ·
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
王艳红 1, 2 ,吴晓民3 ,郑友兰 2*
(1.吉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 ,吉林长春 130118;2.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8;3.吉林农
业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长春 130118)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 、不同采收期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 , 为平贝母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酸
性染料比色法与两相滴定法。结果:11个不同产地的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以辽宁新宾县和吉林桦甸市桦效乡较
高;不同采收期中高含量有两个时期 , 即花果期与 8月开始延至 10月份的枯萎中后期。结论:采用酸性染料比色
法测定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较准确 ,且方法简便快速。
关键词 平贝母;采收期;产地;生物碱;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1-0008-0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资助项目(2001BA701A62-6)作者简介:王艳红(1974-),女 ,实验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应用
  *通讯作者:郑友兰 , Tel:0431-4533305, Email:youlanda5626@sina.com
  药材平贝母为百合科平贝母 Fritilariausurien-
sisMaxim的干燥鳞茎 ,有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之功
效 。主治痰热燥咳 、痰多胸闷 、咳痰带血等症。野生
平贝母主产于黑龙江 、辽宁 、吉林等省 。平贝母的主
要活性成分为贝母碱类生物碱 。有关平贝母类药材
总生物碱及各种单体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有酸性
染料比色法 〔1〕 、两相滴定法 〔2〕、非水滴定法 〔3〕 、
HPLC-UV〔4〕、HPLC-ELSD〔5、6〕、GC〔7〕等 。为了控制
该药材及制剂质量 ,建立一种简单 、准确灵敏的总生
物碱定量分析方法 ,本实验利用溴甲酚绿和平贝母
中生物碱在 pH=5时形成离子对后 ,定量萃取于氯
仿进行比色测定这一原理 ,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
收期的平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 。
1  材料与仪器
不同产地平贝母样品采自东北各地 ,并经吉林
农业大学樊绍钵教授鉴定 。不同采收期样品采自通
化 ,由田义新副教授鉴定。
试剂:贝母乙素(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0.001 mol/L溴甲酚绿试液由 0.3490 g溴甲酚
绿加 0.2mol/LNaOH2.5ml完全溶解后 ,加水定容
500 ml;NaAc-HAC缓冲溶液(pH=5)由 141 ml0.2
mol/LNaAc溶液加入 59ml0.2mol/L的冰醋酸。
仪器:DU75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1712MP8型电子分析天平(西德)。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效率实验 采用不同浓
度的盐酸乙酸醇和不同提取方法 ,经多次重复试验 ,
以 0.5%盐酸乙醇溶液热浸 24 h, 60℃超声 40 min
为最佳条件 ,提取效率最高(见表 1)。
2.2 平贝母总生物碱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以酸性
染料比色法〔1〕、两相滴定法 〔2〕对同一批号的平贝母
药材作的总生物碱定量分析见表 2 ,以前者效果较
好。
2.3 酸性染料比色法
·8· 中药材第 29卷第 1期 2006年 1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6.01.005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样品粉末 0.5 g,用
0.5%盐酸乙醇溶液 20 ml热浸 24 h, 60℃超声 40
min,过滤 ,定容 20 ml备用 。
 表 1  提取溶剂 、方法与提取效率
溶剂 提取方法 总生物碱含量(%) RSD(%)
0.1%盐酸乙酸 热浸 48h 0.08 3.12
0.1%盐酸乙酸 100℃回流 1.5h 0.16 4.10
0.1%盐酸乙醇 冷浸常温超声 40min 0.11 3.52
0.1%盐酸乙醇 热浸 60℃超声 40min 0.15 2.98
0.5%盐酸乙醇 热浸 48h 0.11 3.53
0.5%盐酸乙醇 100℃回流 1.5h 0.20 4.13
0.5%盐酸乙醇 冷浸常温超声 40min 0.13 3.96
0.5%盐酸乙醇 热浸 60℃超声 40min 0.21 2.56
 注:n=3,样品为同一产地同一采收期的平贝母地下鳞茎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贝母乙素对照品 1
mg于 25 ml容量瓶中 ,并用 0.5%盐酸乙醇溶液定
容。
波长选择:分别吸取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适
量于分液漏斗 ,加入溴甲酚绿试液 2 ml,缓冲溶液 5
ml,摇匀 ,再精密加入 8 ml氯仿 ,振摇 ,放置分层 50
min。取氯仿层溶液在 300 ~ 500 nm波长范围内扫
描。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
长同为 390 nm。
线性范围试验: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 1.0、2.0、
3.0、4.0ml于分液漏斗 ,同上法操作 ,在 390 nm波
长测定吸光度 ,同时作空白试验 ,测得回归方程为 A
=0.155C-0.111(r=0.997), 表明 5 mg/L~ 20
mg/L范围内 ,贝母乙素浓度 C和吸光度值 A呈良
好线性关系。
 表 2 两种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方法 总生物碱含量(%) x±s
酸性染料比色法 0.1615 0.1708 0.1622 0.1839 0.1597 0.1790 0.1693 0.1485 0.1669±0.0113
两相滴定法 0.0912 0.1011 0.0896 0.0958 0.1032 0.0805 0.0910 0.0951 0.0934±0.0071
 表 3   不同产地平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n=3)
样品号 产地 总生物碱含量(%) RSD%
1 通化快大茂 0.1622 2.12
2 桦甸市桦效乡 0.2011 2.98
3 五常市冲河镇 0.1812 3.11
4 蛟河天岗 0.1436 1.97
5 靖宇县特产所 0.1998 2.52
6 抚松县蒲村河 0.1485 2.87
7 黑龙江铁力 0.1612 3.05
8 辽宁省新宾县 0.2157 2.64
9 敦化市江源镇 0.1693 1.96
10 安图县万宝镇 0.1253 2.45
11 辽宁桓仁 0.1257 3.12
 表 4  不同采收期平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n=3)
样品号 采收时间 生长发育期 总生物碱含量(%) RSD%
1 03-20 地上萌芽期 0.1198 2.56
2 04-10 抽茎展叶期 0.1262 3.12
3 04-20 现蕾期 0.1299 2.78
4 04-30 现蕾期 0.1377 2.54
5 05-10 花期 0.1487 3.52
6 05-20 果期 0.1415 2.96
7 05-30 果期 0.1273 3.25
8 06-04 枯萎期 0.1284 2.42
9 06-19 枯萎期 0.1283 2.78
10 07-15 0.1265 1.96
11 08-01 0.1352 2.87
12 09-01 0.1354 3.15
13 10-07 0.1412 3.26
  注:样品均采自吉林通化
  稳定性试验:取线性范围试验项下的氯仿层溶
液在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测其吸光度值 ,结果在 70
min内稳定 ,而 70 min后随时间增加而吸光度值增
大。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 3 ml于分液漏
斗 ,依上法测定 ,结果见表 3和表 4。
3 讨论
3.1 本实验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 ,对生物碱提取
溶剂及方法进行了优化 ,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对比得
出:0.5%盐酸乙醇溶液比 0.1%盐酸乙醇溶液提取
总生物碱的效率高;热浸 24 h再 60℃超声 40 min
与 100℃回流 1.5 h对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基本一致。
超声波提取的方法简便 、省时且消耗溶剂量少。
3.2 酸性染料比色法与两相滴定法比较结果表
明:前者测定生物碱的含量高于后者 。原因可能是
两相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终点难以确定 ,人为因素
较多 ,而比色法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颜色比较灵
敏 ,准确度较高 。
3.3 不同产地的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以辽宁省
新宾县和吉林省桦甸市桦效乡的平贝母中总生物碱
含量较高 ,而辽宁桓仁和吉林安图县万宝镇产的含
量较低。
3.4 不同时期采收的平贝母鳞茎中总生碱含量较
高有两个时期 ,一是花果期 ,另一个是 8月开始延至
10月份枯萎中后期 。其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考察 。
·9·中药材第 29卷第 1期 2006年 1月
参 考 文 献
[ 1] 邝翠仪 ,钟诗龙 , 黎曙霞 .3种不同加工川贝母有效成
分比较.中草药 , 2000, 31(8):590.
[ 2] 马利琼 ,王晓铭 , 王化远 .17个不同产地的川贝母总生
物碱的含量测定.华西药学杂志 , 2001, 16(1):60.
[ 3] 李萍 ,曾令杰 , 李松林 .无紫外吸收的贝母总生物碱定
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 2002, 37(8):614.
[ 4] DingK, LinG, HoYP.Prederivatizationandhigh-per-
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icanalysisofbulbusofFrit-
ilarial.JPharmSci, 1996, 85(11):1174.
[ 5] LiSL, LinG, ChanSW.Deferminationofthemajorisos-
teroidalalkaloidsinbulbsofFritilariaby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eraporativelightscat-
teringdetection.JChromatogrA, 2001, 909(2):207.
[ 6] 李松林 , 李萍 ,曾令杰 .伊犁贝母中西贝素和西贝素苷
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药学学报 ,
2001, 36(4):300.
[ 7] LiSL, chanSW, LiP.Pre-columnderivatizationandgas
chromatographicdeterminationofalkaloidsinbulbusof
Fritillaria.JChromatogrA, 1999, 859(2):183.
(2005-06-16收稿)
·鉴别 ·
向量夹角法评价不同产地与商品来源的
高良姜挥发油指纹图谱相似度
冯毅凡 ,周 漩 ,郭晓玲
(广东药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4)
  摘要 目的:利用向量夹角法对高良姜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 对药材质量进行控制。方
法:收集不同地区的高良姜样品 ,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 , 建立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对不同高良
姜样品计算相似度 , 量化各样品指纹图谱之间的差异。结果:建立了由 11个特征峰组成的高良姜挥发油气相色谱
指纹图谱 , 对之进行相似度的计算 , 能够从产地上对药材进行分类。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高良姜 ,并评价质量。
关键词 高良姜;挥发油指纹图谱;相似度;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1-0010-04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04009618)作者简介:冯毅凡(1963-),男,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工作
  高良姜为常用中药之一 ,是姜科植物高良姜 Al-
piniao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 , 产于台湾 、广
东 、广西 、云南 、海南等省区 。其味辛 ,性温 ,有温胃 、
散寒 、行气 、止痛的功能 ,用于脘腹寒痛 、胃寒吐泻 、
消积食滞 、消化不良。高良姜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
和黄酮类两大类 ,其中 1, 8-桉油素为挥发油的主要
成分 ,但单一成分难以全面反映药材的内在质量 ,目
前使用指纹图进行质量控制 、判别真伪是一种很有
前途的方法。高良姜药材挥发油指纹图研究 〔1〕已
有报道 ,但其仅从直观上进行判别 ,很难描述。本文
利用向量夹角法对不同地区收集的高良姜药材中挥
发油成分进行再研究 ,建立了高良姜药材挥发油的
指纹图谱 ,对收集到的不同产地高良姜样品指纹图
谱进行了相似度的计算 ,用数字准确地描述样品之
间的差异。向量夹角 〔2〕是将色谱指纹图看作是多
维空间内的向量 ,利用向量夹角余弦的基本公式计
算两个指纹图谱间的相适度。目前经常采用也是药
典会推荐的计算相似度的方法是采用峰重叠率来表
征图谱的相适度 ,这个方法在计算时仅考虑出峰的
数目而不考虑出峰的强度。本法能够全面反映出峰
数目与峰强对指纹谱间相似度的影响 ,是中药指纹
图谱质量评价的一个新方法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于 2004年 2 ~ 6月间 ,收集了 15个省的高良姜
药材(见表 1),经笔者鉴定均为高良姜 Alpiniaofici-
narumHance。
HP-5890型气相色谱仪;溶剂和试剂均为分析
纯。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的制备 取采集的各地高良姜药材各 50
g,按 2000年版《中国药典》附 “挥发油含量测定”方
法甲提取 ,并以乙酸乙酯定容至 2 ml。取此溶液 50
μl,加 100 μl的内标原液 ,以无水乙酸乙酯稀释至 2
ml,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 C18标准品 50μl,以无水乙
·10· 中药材第 29卷第 1期 2006年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