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灭薇净的安全性及防治薇甘菊效果初报



全 文 :收稿日期:2008-06-20
作者简介:林绪平(1965—),广东蕉岭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林业病
虫害测报 、防治 、检疫管理及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灭薇净的安全性及防治薇甘菊效果初报
林绪平 1 ,刘建锋 1 ,黄莹 2 ,常其钊2
(1.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 ,广东 广州 510173;2.深圳市薇甘菊生物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6)
摘要:灭薇净(18%2, 4-D微乳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防治薇甘菊的专性除草剂 ,安全测试表明其
对人体无害 、在土壤中残留期非常短 ,高浓度对蔬菜等作物无害。该除草剂防治薇甘菊的效果
95%以上 ,其越年控制效果 90%以上 。
关键词:灭薇净;18%2 , 4-D微乳剂;薇甘菊;除草剂
中图分类号:S763.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0886(2009)01-0030-03
SafetyandcontrolefectofherbcideMieweijingagainstMikaniamicrantha/LINXuping, etal.
(ForestPestManagementandQuarantineStationofGuangdongProvince, Guangzhou210037, China)
Abstract:Mieweijing(18% 2, 4-DME)wasanewnon-polutionherbicideagainstMikaniami-
crantha.Safetytestsshowedthatitwasharmlesstohuman, vegetablesandothercropsandhadashort
residualperiodinthesoil.ControlexperimentsalsoindicatedthatMieweijinghadanexcelentcontrol
efectonMikaniamicrantha, whichwasabove95%.
Keywords:Mieweijing;18%2, 4-DMicro-emulsion;Mikaniamicrantha;herbicide
  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H.B.K.是菊科假泽
兰属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 ,繁殖能力强 、生长迅速 ,
以攀援并覆盖附主植物(草本 、灌木及乔木等)导致
附主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薇甘菊原产中 、
南美洲 , 1980s传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现已造成
严重的生态灾害和经济损失 [ 1-4] 。经过多年的研究
和实践 ,应用化学防治可以较有效控制薇甘菊 [ 5 -6] 。
但现用的化学药剂(森草净)具有土壤残留期长 、易
对蔬菜等作物产生药害等问题 ,常造成额外的经济
损失。灭薇净(18%2, 4-D微乳剂)是一种新型的
薇甘菊专性除草剂 ,具有高效无负作用的特点 ,作者
于 2007年 10月至 2008年 6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进
行了有关试验 ,以期能掌握灭薇净的安全性及防治
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样地及药剂药械 在深圳市共设置 2块
试验地:A,用于安全性测试 ,位于龙岗区五联村 ,
种有菜心 、萝卜苗 、芥菜 、小白菜 、上海青和蕃薯等珠
三角地区常见蔬菜的平整菜地 ,每种蔬菜面积大概
3 m2;B,用于药效测试 ,位于龙岗区秀峰工业区 ,
10 m×160 m,薇甘菊 1 ~多年生 、盖度 80%以上 ,
伴生有其它本地常见杂草 。
药剂:18% 2, 4-D微乳剂 ,商品名:灭薇净 ,桶
装 ,深圳市薇甘菊生物防治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药械:山野牌背负式喷雾机(容量 20 L, 双喷
头)和移动式电动喷雾(射)机(WL-25ASB型 ,可
调式喷头 ,输液压力胶管长 300 m,容量 125 L)。
1.2 试验方法
1.2.1 安全性测试 配制灭薇净 100倍 、1 000倍
液 ,用背负式喷雾机对菜心 、萝卜苗 、芥菜 、小白菜 、
上海青进行喷雾 ,喷到叶面全湿 、叶缘有水滴下 ,每
种浓度 、每样蔬菜处理 2 m2;喷雾后第 2天 , 选择
1 000倍药液处理的 2样蔬菜送 “龙岗区无公害农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进行农药残留检验;喷雾后每
隔 4 d检查 1次蔬菜的生长情况和盖度(指生长正
常蔬菜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菜地样地面积的百分
比),连续检查 5次;蔬菜死后立即翻地种植相同蔬
菜 ,并 2d检查 1次蔬菜发芽及生长情况。
1.2.2 防治薇甘菊药效试验 配制灭薇净 400,
600, 800, 1 000倍液 ,用移动式电动喷雾机分区喷雾
(每区约 400 m2),重点喷洒薇甘菊叶面和根茎部 ,
喷到叶面和根茎滴水;以清水为对照 (200 m2),喷
·30· ForestPestandDisease Jan. 2009 No.1
洒方式同喷药方式相同;喷药后 ,每隔 6 d检查 1次
样地内薇甘菊的生长情况和盖度 ,连续检查 5次 ,并
在第 2年 4月(防治后 210 d)调查 1次。调查方法
为采取随机抽取 5块 1m×1 m样方 ,统计样方内
薇甘菊的盖度 ,用其平均值代表试验区薇甘菊的盖
度 。
1.2.3 防效计算 灭薇净防治薇甘菊的效果用中期
(防治后 28 d)和最终(防治后 210 d)效果来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测试 灭薇净 100倍叶面喷洒蔬菜后
4 d,蔬菜生长正常 ,没有表现任何受害症状 。第 8
天 ,菜心 、萝卜苗 、芥菜 、上海青叶片开始出现受害症
状 ,微微变黄 ,而小白菜几乎没有变化;第 12天 ,受
害症状进一步加重 ,叶片 、茎开始萎蔫 ,植株伏倒 ,小
白菜生长不正常 ,部分外部叶片变黄;20d后 ,小白菜
80%以上萎蔫枯死 ,其余 4种蔬菜全部枯死。可见 ,
高浓度的灭薇净会导致蔬菜等作物死亡 ,详见表 1。
蔬菜枯死后立即翻地种植同种类蔬菜 ,检查发
现蔬菜仍能正常发芽 、生长 。这表明 ,灭薇净在土壤
中的残留期非常短 ,不超过 20d。
灭薇净 1 000倍处理后第 4天 ,蔬菜生长正常 ,
没有表现任何受害症状;第 8 , 12天蔬菜仍正常生
长 ,盖度越来越大;20 d后蔬菜长势非常好。蔬菜
受药 48 h后 ,送龙岗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站检验 ,未发现对人体有害的药剂或残留 ,符合无公
害蔬菜的各项指标。
表 1 灭薇净不同浓度对蔬菜盖度的影响 %
作物 面积 /m2 浓度 /倍 药前 4d 8d 12d 16d 20d
菜心 2 100 40 40 40 10 5 0
1 1 000 40 40 50 50 55 70
萝卜苗 2 100 95 95 85 70 50 0
1 1 000 90 90 90 85 95 100
芥菜 2 100 75 75 70 50 40 0
1 1 000 80 80 80 80 80 90
小白菜 2 100 10 10 10 10 10 2
1 1 000 10 10 10 15 20 65
上海青 2 100 30 30 30 25 15 0
1 1 000 20 20 35 50 55 70
蕃薯 1 1 000 90 90 90 90 90 90
2.2 防治薇甘菊效果 结果见表 2。灭薇净各浓
度处理后 7d薇甘菊就已经表现受害症状 ,叶片变
褐卷曲 ,茎蔓开始萎蔫倒伏 ,浓度越高表现症状越明
显;14 d薇甘菊 90%以上叶片卷曲变褐 、蔓茎萎蔫;
第 21天 , 400倍和 600倍药液处理的薇甘菊基本全
部枯死;800和 1 000倍的 90%以上叶 、茎枯死 。第
28天 ,除 800倍的以外(可能有漏喷),薇甘菊全部
枯死 。 210d后 ,灭薇净 400, 600倍试验区没有薇甘
菊着生 ,本地杂草盖度 95%以上;800倍的试验区薇
甘菊盖度为 7%,本地杂草的盖度 90%左右;1 000
倍的试验区薇甘菊盖度 2%左右 (经检查薇甘菊是
春季新飞入种子生长的),本地杂草盖度为 70%左
右。而对照区 ,薇甘菊的盖度一直为 100%。
表 2 灭薇净不同浓度对薇甘菊盖度的影响 %
浓度 /倍 面积 /m2 药前 7 d 14d 21d 28d 210 d
校正防治率
28d 210 d
400 390 100 100 90 0 0 0 100 100
600 400 100 100 95 0 0 0 100 100
800 400 80 80 80 10 4 7 95 91.3
1 000 400 85 85 85 10 0 2 100 97.6
CK 2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灭薇净的高浓度(100倍)能导致蔬菜
等作物枯死 ,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比较短 ,蔬菜枯
死后 , 再种植的蔬菜仍能正常 生长;低浓度
(1 000倍)直接喷洒到蔬菜作物上也没有危害 ,作
物仍能健康生长;经检测 , 48 h后无农药残留 ,符合
无公害农药的各项指标 。灭薇净的 400 , 600, 800,
1 000倍液对薇甘菊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值得大面
积应用。
灭薇净的使用剂量要根据薇甘菊的生长地域 、
生长年龄 、蔓茎大小 、盖度来决定 ,在菜地边缘分布
的薇甘菊 , 最好采用 1 000倍液防治;薇甘菊 1年
生 、蔓茎细的 ,可用 800 ~ 1 000倍;2 ~多年生的 ,蔓
茎较粗的 ,可用 400 ~ 600倍液。
3.2 讨论 灭薇净是以 2, 4-D、双戊烯为主要有
效成份 ,无毒 、对人体皮肤 、眼睛和嗅觉器官没有刺
激等不良副作用;药液以 “透皮给药”途径迅速进入
植株体内 ,并通过对薇甘菊体内的萜烯类和精油类
化合物进行缔合 、溶解或置换 ,令薇甘菊的生理 、繁
殖等器官不适应 ,使生理 、生化过程难以正常进行而
枯萎死亡 。
防治中发现 ,喷洒灭薇净 800倍液后 210 d样
地薇甘菊的盖度是 7%,而 1 000倍液的是 2%,产
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喷药过程中 800倍
液样地出现了漏喷 ,且没有补喷。因此 ,建议在大面
积防治时 ,最好在防治后 20 d检查一下防治现场 ,
对于没有枯死的进行补喷。
(下转第 15页)
·31·中国森林病虫 2009年 1月 第 28卷 第 1期
32.83%。这表明: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雌 、雄虫 ,在
和未经处理的雌 、雄虫与配比雄 、雌虫的生殖竞争过
程中 ,都能有效降低卵的孵化率 。
2.5 辐射雄虫与辐射雌虫的寿命 由表 2中②与
③, ⑤与⑦, ⑥与⑧的松墨天牛雌 、雄虫辐照处理对
比:②中雌雄虫的平均寿命降低 2.20%, ③中雌雄
虫的平均寿命降低 5.39%,即② <③;⑤中雌雄虫
的平均寿命降低 0.48%, ⑦中雌雄虫的平均寿命降
低 5.03%,即⑤<⑦;⑥中雌 、雄虫的平均寿命降低
8.94%, ⑧中雌 、雄虫的平均寿命降低 6.37%,即⑧
<⑥。证明:40 Gy的 60Coγ射线对松墨天牛雄虫
寿命的影响较雌虫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一定剂量的 60Coγ射线对松墨天牛进行辐
照处理 ,充分利用其多交配和可终生交配习性 [ 11] ,
在林间与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多方面竞争 ,尤
其是其交配行为表现出的激烈性内竞争行为 [ 11〗,使
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下降 ,从而有效阻隔松材线
虫病的媒介传播 ,达到防止松材线虫病迅速扩散和
蔓延是切实可行的。至于辐照处理在降低林间松墨
天牛种群数量的过程中 ,对其肌体不同方面的损伤
利害关系 、遗传变异的导向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
的研究 。
试验过程中 ,场地 、饲养环境 、辐照条件等可能
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些影响。如:在更换虫和统计
数据的过程中 ,因人为因素 ,会有一些数据统计上的
疏忽 ,导致结果发生偏差。因此 ,在整个试验的设
计 、具体实施环节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1 ]  牟建军 ,张永安 ,李孟楼 ,等.松墨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 J].
林业科学 , 2005, 41(5):207-210.
[ 2 ]  李莲芝,闫志平 ,郭秀婵 ,等.核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现状与
展望 [ 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28(3):282-286.
[ 3 ]  马沛沛 ,张永安 ,王登元 ,等.60Coγ射线对松墨天牛生育力的
影响 [ J] .核农学报 , 2008, 22(1):101-104.
[ 4 ]  王华嵩.辐射不育防治害虫的进展 [ J].核农学报 , 1998, 12
(2):121-128.
[ 5 ]  刘新 ,华跃进 ,孙锦荷 ,等.核技术在昆虫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进展和前景 [ J] .核农学报 , 2001, 15(5):316-320.
[ 6 ]  牟建军.松墨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 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 2005.
[ 7 ]  彭镇华,王善武 ,崔应时.桑天牛成虫行为及雄虫辐射不育的
研究 [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94(增刊):50-53.
[ 8 ]  杨建华.利用核辐射雄性不育防治害虫技术 [ J] .应用科技 ,
1999(2):25.
[ 9 ]  顾伟平, 杨荣新.棉铃虫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 J] .核农学报 ,
2000, 14(1):40-43.
[ 10]  路大光 ,刘晓辉 ,王恩东 ,等.γ射线辐照对棉铃虫当代及其
F-1繁殖影响 [ J] .核农学报 , 2002, 16(4):217-227.
[ 11]  杨洪 ,王进军 ,赵志模 ,等.松褐天牛的交配行为 [ J] .昆虫学
报 , 2007, 50(8):807-812.
(责任编辑 王瑞红)
(上接第 31页)
  防治中发现 ,若要持续控制薇甘菊的生长 ,恢复
防治后的试验区植被很重要。本试验中 , 1 000倍防
治区第 2年有薇甘菊持续危害 ,是因为杂草的盖度
比较低 ,给薇甘菊的入侵提供了空间 ,而 400, 600,
800倍的试验区本地杂草的盖度 95%以上 ,几乎没
有薇甘菊的入侵空间 ,薇甘菊复发的可能性很小。
灭薇净防治对象专一 ,对于薇甘菊以外的本地
杂草基本上没有杀灭能力 ,确保了防治后试验区植
被的恢复。试验结果也证明 ,灭薇净施药和防治过
程中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土壤残留期非常短 。但仍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面积推广试验 ,以确定其大面积
防治的应用技术及措施 ,包括薇甘菊在不同环境
(不同生长季节 、不同植被类型)中的施药方法和用
量 、最佳施药时间 ,以及其对林木 、果树的安全性等 。
志谢:感谢深圳市龙岗区绿委办林拔文 、徐加通 、杨
远铿 ,深圳市薇甘菊生物防治服务公司常智刚 、黄建
军 ,深圳市绿之源森林园林有害生物防治工程有限
公司伍建全 、陈剑英同志对本试验的支持。
参考文献:
[ 1]  孔国辉 ,吴七根 ,胡启明 ,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
K.)的形态 、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 8(2):128-130.
[ 2]  昝启杰 ,王勇军.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 [ J].生态学
杂志 , 2000, 19(6):58-61.
[ 3]  冯惠玲 , 曹洪麟 , 梁晓东 , 等.薇甘菊在广东的分布与危害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2, 10(3):263-270.
[ 4]  王伯荪 ,廖文波 ,昝启杰 ,等.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在中国
的传播 [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42(4):47-51.
[ 5]  昝启杰 ,王勇军 ,梁启英 ,等.几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杀灭试验
[ J] .生态科学 , 2001, 20(2):32-36.
[ 6]  梁启英 ,昝启杰 ,王勇军 ,等.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 [ J] .中国
森林病虫 , 2006, 25(1):26-30.
(责任编辑 杨静莉)
·15·中国森林病虫 2009年 1月 第 28卷 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