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组合



全 文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简称 SPG)
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真菌,裂褶菌胞外多糖是菌
体经深层发酵产生的中性胞外多糖,由单一的β-
(1- 3)- D- 葡聚糖组成的螺旋结构和良好的水溶性,
在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辐射等方面有显著的
疗效 [1],经硫酸酸化后具有抗 HIV活性,能抑制
HIV- 1产生的细胞裂变[2].其分子量从十几万到上
百万不等. 然而,SPG的结构和分子量不同严重影
响其生物学活性及应用.文献报道,裂褶胞外多糖
的相对分子质量多在 80- 100kDa[3-6]之间,而分子量
在 100kDa以上的裂褶菌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
活性,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需求量最大[7].
我们在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
验的方法优化培养基的组合,改进培养工艺,提高
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为裂褶菌菌的产业化栽培
和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裂褶菌种: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2 设备与仪器
恒温摇床:中国科学院武汉科学仪器厂;
HZQ- F280全温度振荡培养箱:太仓市华美生
化仪器厂;
真空干燥箱 2K- 82A型:上海市实验仪器总
厂;
pH计 320- S型:METTLER TOLED;
UV- 2102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德国
Bruker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培养条件
裂褶菌种采用 PDA固体培养基,培养基是由
马铃薯 180g/L,KH2PO42.8g/L, 葡萄糖 18g/L,Mg-
SO4.7H2O1.4g/L, 蛋白胨 4.9 g/L,pH=5.8,琼脂 20
g/L组成.配好的 PDA培养基装在试管中,于 140℃
时灭菌 20Min,冷却,将菌种接种到试管斜面培养
基上,静置、活化 4d,活化后的菌种接入装有 50ml
培养基的锥形瓶中,28℃下培养 1.5d,得液体菌种;
接着接种到固体培养基 27℃下,培养,7d,菌丝长满
后备用[8,9].
1.3.2 裂褶菌多糖百分含量测定方法
裂褶菌多糖百分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常用的
苯酚 - 硫酸比色法测定[10].
2 结果与讨论
2.1 培养基的优化
不同培养基的选择对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质
量分数有直接的影响,设定了碳源、氮源、KH2PO4、
3- 吲哚乙酸(IBA)四个因素对高分子量裂褶菌多
糖培养基的选择进行了试验.
2.1.1 最佳碳源作为培养基对高分子量裂褶菌多
糖质量分数的影响
实验选取了 1.葡萄糖(10%)、2.蔗糖(10%)、3.
麦芽糖(10%)、4. 葡萄糖(10%)+羧甲基纤维素
(1%)、5.玉米淀粉、6.果糖(10%)作为待选碳源[11- 12].
发酵完成后,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如图 1表明,葡萄
Vol.29No.12
Dec.2013
赤 峰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第29卷 第12期(下)
2013年12月
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组合
张虽栓,王 霞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食品与化工系,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目的:优选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培养基的最佳组合.方法:对提高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质量
分数的培养基组合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结果:KH2P04 浓度为 0.3%、3-吲
哚丁酸的浓度为 0.04%;发酵培养条件的选择是:接种量为 13%(V/V).结论:高分子量裂褶菌在优化的培养
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下得到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达 1.768%.
关键词: 裂褶多糖;分离纯化;培养;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3)12- 0060- 03
60- -
糖(10%)+羧甲基纤维素(1%)是该菌种发酵生产
的最佳碳源,多糖产量可达 1.8%.
最佳碳源浓度的大小对菌体的生长速度、代
谢、产物的合成以及氧气的流通量多少都会造成影
响.若碳源用量过少,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都会停
止,反之,则会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
如图 2所示,在葡萄糖浓度偏低或偏高时都会
对菌体生长及多糖的合成形成抑制,使合成速率减
慢,导致质量分数降低.因此,碳源浓度的大小对微
生物发酵生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经单因素分
析,该实验选用 12%的葡萄糖做为最佳碳源.
2.1.3 KH2PO4的浓度对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多糖
含量的影响
从图 3 可知,KH2P04的浓度对裂褶菌多糖产
量的影响表现出最适浓度效应. 随着 KH2P04浓度
的增加,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也在不断的提高,
当 KH2P04浓度达一定值后继续升高时,裂褶菌多
糖的质量分数则降低,因此,KH2P04最适添加量为
0.3%.
2.1.4 3- 吲哚乙酸的浓度对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
多糖含量的影响
3- 吲哚丁酸是一种植物细胞生长促进剂,它
能够刺激植物细胞快速生长,分别以 3- 吲哚丁酸
添加量为 0.02%、0.05%、0.1%和 0.15%在培养基进
行培养,结果见图 4.
由图 4可知,开始,随 IBA含量的不断提高,
裂褶菌多糖的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当 IBA浓度过
高时又降低了裂褶菌多糖的产量,故 IBA含量对
裂褶菌多糖促进作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 0.04%.
2.1.5 发酵培养条件的正交试验优化
表 1 培养基优化的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表
由表 1正交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得到裂褶
菌多糖的质量分数最高达到 1.768%,最佳水平组合
是 A3B2C3D2,根据表中极差 R 的分析,各个因素
对裂褶菌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顺序是 A>D>C>B,
因此,最佳组合为 A3B2C3D2.即加人葡萄糖的含量
达 12%,酵母粉含量达 0.8%,KH2P04 的含量达
0.3%,3- 吲哚丁酸的含量为 0.04%.
3 裂褶菌多糖的纯化与分子量的测定
3.1 裂褶菌多糖的纯化
经过发酵培养的菌丝体→粉碎→热水浸泡→
图 1 不同碳源对裂褶菌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
图 2 葡萄糖含量对裂褶菌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
图 3 KH2P04的含量对裂褶菌多糖产量的影响
图 4 IBA的含量对裂褶菌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
实验号 A B C D
裂褶菌多糖的质
量分数(%)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1
1
1
2
2
2
3
3
3
5.105
4.989
5.193
2.04
3
1
2
3
1
2
3
5.097
5.141
5.049
0.92
1
2
3
2
3
1
3
1
2
5.044
5.106
5.136
0.93
1
2
3
3
1
2
2
3
1
5.102
5.164
5.021
1.43
1.687
1.743
1.675
1.642
1.692
1.653
1.768
1.704
1.72
表 1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61- -
乙醇多次沉淀→洗涤→热水溶解→过滤,浓缩→粗
多糖→活性炭褪色→Sevag法脱蛋白→裂褶菌多搪
纯品.
3.2 裂褶菌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裂褶多糖分子量的测定:采用高效凝胶色谱
法,利用标准多糖溶液绘制标准洗脱曲线,再根据
裂褶菌多糖的洗脱曲线与标准洗脱曲线做比较,查
表可知,所得多糖的分子量约为 510kDa.
4 结论
(1)经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裂褶菌生长最适宜的
培养基成分为:以 0.8%酵母粉和 0.2%NH4NO3为混
合氮源,3- 吲哚丁酸的浓度为 0.04%,KH2P04浓度
为 0.3%,以 12%的葡萄糖为最佳碳源时,裂褶多糖
的提取率最高.
(2)用高效凝胶色谱分析确定样品单糖组分为
具有良好水溶性的β- (1- 3)- D葡聚糖,分子量约
为 510kDa.研究可知:裂褶菌多糖在调节免疫功能、
抗肿瘤和抗辐射活性均与多糖的结构和相对分子
质量的大小有关,较大分子量的裂褶多糖才具有更
加显著地抗肿瘤和辐射活性,本实验为后期研究高
分子量裂褶多糖的培养和在药用领域的开发奠定
了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
〔1〕邵伟.从野生担子菌筛选抗肿瘤多糖的试验研
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6
(4):44-49.
〔2〕Haslin C, Lahaye M, Pellegrini M, et al. In-
vitro anti -HIV activity of sulfated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 from gametic, carposporic and
tetrasporic stages of the Miditerranean red alga
Asparagopsis armata. Planta Med, 2001, 67:301~
305.
〔3〕Udo Rau.Production of schizophyllan,in:Meth-
ods in Biotechnology Carbohydrate Biotech-
nology Protocols (Bucke,C.Ed)[M].Totowa,NJ,
USA:Humana Press,Inc,1999.43-57.
〔4〕钟昕,周素梅,王强.裂褶菌多糖固体发酵制备
及辐照改性.[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5〕FururH.Biological characterstics and clinical ef-
fect of Sizofilan (SPG) [J].J MED Actual,
1987,23:335-46.
〔6〕冀颐之,杜连祥.深层培养裂褶菌胞外多糖的提
取及结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3(5):15-20.
〔7〕Katrina Tikkanen, Jukka Hayrinen, Sinikka
Pelkonen, Jukka Finne. Immunoblot analysis of
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 application to the
type -specific polysaccharides of Streptococcus
suis and Streptococcus agalactige. 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s.1995, 187:233-244.
〔8〕常景玲,李慧,潘静.裂褶菌胞外多糖发酵工艺
的优化[J].食用菌,2006(增刊):78-80.
〔9〕赵琪,袁理春,李荣春.裂褶菌研究进展[J].食用
茵学报,2004(11):59-63.
〔10〕Dubois M,Gilles K A,Hamilton J K,et a1.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and related substances [J].Analytical
Chemistry,1956(28):350-356.
〔11〕高丽君,王汉忠,崔建华等.苯酚一硫酸法测定
自首乌中多糖含量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4,35(2):295-297.
〔12〕周林,郭祀远,蔡妙颜,等.粘度法测定水溶液
中裂褶多糖分子量 [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
(12):692-695.
〔13〕Takede M, Nomoto S, Koizum J.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 pro-
duced by Sphaerotilus natans. Biosci Biotech-
nol Biochem, 2002,66(7): 1546~1551.
〔14〕刘翠平,方积年.质谱技术在糖类的分离和结构
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1,29(6):716~720.
〔15〕 叶诚. 高分子量裂褶多糖的制备与结构鉴定
[M].华中科技大学,2007.26-28.
〔16〕周林,郭祀远,蔡妙颜,等.粘度法测定水溶液
中裂褶多糖分子量 [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
(12):692-695.
〔17〕Takede M, Nomoto S, Koizum J.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 pro-
duced by Sphaerotilus natans. Biosci Biotech-
nol Biochem, 2002,66(7): 1546-1551.
〔18〕刘翠平,方积年.质谱技术在糖类的分离和结构
分析中的应用 [J]. 分析化学,2001,29 (6):716-
720.
〔19〕 叶诚. 高分子量裂褶多糖的制备与结构鉴定
[M].华中科技大学,2007.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