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25卷第2期, 2012年4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理 工 版 ) 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Vol.25 No.2, Apr. 2012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 NSEE ) 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不同底质、饵料种类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幼螺生长的影响
黄 辉, 蒋霞敏*, 姜小敏, 杜学星, 罗 斌, 王晓健
(宁波大学 海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 通过单因子试验, 研究了不同底质、饵料种类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底质对幼螺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 但对其生长影响显著, 有底质比无底质效果佳, 尤
以粗沙底质组为宜; 4 种饵料对幼螺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有影响, 以投喂缢蛏和冰鲜杂鱼存活率
最大(96.67%); 生长效果以特定生长率作为指标进行比较, 依次为: 缢蛏组(0.54%)>冰鲜杂鱼
(0.34%)>软饵 (0.18%)>硬饵 (0.07%)>不投饵 (0.06%); 日投饵量对幼螺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对其生长影响显著, 日投饵量以体重的 4%效果最佳.
关键词: 管角螺; 不同底质; 饵料种类; 日投饵率; 生长
中图分类号: S9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132(2012)02-0029-04
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emlin)俗称角螺、响
螺[1], 生活在 10~40 m 深的海底, 为大型海洋保健
珍品, 其个体大, 味鲜美, 营养丰富. 近年来, 由
于人类的大量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 野生管角螺
越来越少, 市场上供不应求, 价格昂贵. 因此, 进
行管角螺的人工养殖对满足管角螺的需求量, 保
护野生管角螺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
管角螺的研究鲜有报道, 国内主要集中在对管角
螺生物学习性[2]、生长繁殖[3-4]、人工育苗[5]及营养
成分分析[6-7]等方面; 国外主要集中在管角螺的摄
食繁殖、幼螺生长、种内残杀和幼螺的耐饥饿性[8-10]
等方面.
笔者研究了不同底质、不同饵料种类和投喂量
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确定了管角螺幼螺适合的
底质、最佳饵料和投饵量, 旨在为该物种的人工养
殖和配合饲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 2010年 7~9月在浙江省宁海市得水水
产苗种场进行, 试验用螺均为人工育苗获得, 亲螺
为东海底拖网获得.
1.2 方法
1.2.1 不同底质试验
设置 4 种不同底质: 对照组(无底质)、瓦片、
细沙(80目)和粗沙(10目). 选取壳高(1.79±0.05) cm,
壳宽(0.82±0.03) cm, 体重(0.46±0.04) g 的管角螺幼
螺进行试验, 每盆放 20 只, 每组设 3 个平行. 培
养用内径 16 cm、高 8 cm 的圆塑料盆, 铺沙组沙
厚 1.5~2.0 cm, 水位高 5~6 cm. 试验条件: 水温
(28.6±1.9)℃, 盐度 24.5±2.5. 每天投喂剪碎的缢蛏
肉, 日投饵量为体重的 4%, 每天 2次, 投饵前换水,
24 h连续充氧, 试验共进行 30 d.
1.2.2 不同饵料种类试验
设置不同饵料试验: 对照组(不投饵)、缢蛏、
冰鲜杂鱼、软饵(鳗鱼饲料)和硬饵(鱼用饲料). 选取
壳高 (1.75±0.09) cm, 壳宽 (0.81±0.04) cm, 体重
(0.37±0.03) g的管角螺幼螺进行试验, 每盆放 20只,
每组设 3 个平行. 培养容器同上. 试验条件: 水温
(28.6±1.9)℃, 盐度24.5±2.5. 冰鲜饵料日投饵量为体
重的 8%, 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体重的 3%, 每天投饵
2次, 投饵前换水, 24 h连续充氧, 试验共进行 30 d.
1.2.3 不同日投饵量试验
用缢蛏肉作为饵料, 投喂量为体重的 0%, 2%,
收稿日期: 2011−12−12.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网址: http://3xb.nbu.edu.cn
基金项目: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9C12076);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013450932).
第一作者: 黄 辉(1989-), 男, 江西上饶人, 本科生, 主要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 E-mail: huanghuiah1@163.com
*通讯作者: 蒋霞敏(1957-), 女, 浙江舟山人,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藻类与饵料. E-mail: jiangxiamin@nbu.edu.cn
30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
4%和 6%. 选取壳高 (3.46±0.10) cm, 壳宽 (1.86±
0.04) cm, 体重(3.27±0.16) g 的管角螺幼螺进行试
验, 每盆放20只, 每组设3个平行. 培养容器同上. 试
验条件: 水温(28.6±1.9)℃, 盐度 24.5±2.5. 日投 2次,
每次投饵前换水, 24 h连续充氧, 试验共进行 30 d.
1.3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试验培养期间, 每隔 10 d 用圆规和刻度尺(精
确到 0.1 mm)测量试验所有管角螺的壳高、壳宽,
用电子天平称螺重(精确到 0.000 1 g). 采用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
比较). 壳高日增长率、壳宽日增长率、特定生长率
和存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壳高日增长率(%)=(A2–A1)/(t2–t1)×100%,
壳宽日增长率(%)=(B2–B1)/(t2–t1)×100%,
特定生长率(%·d-1)=(lnw2–lnw1)/(t2–t1)×100%,
存活率(%)=N2/N1×100%,
其中, A2为终末壳高(cm); A1为初始壳高(cm); B2为
终末壳宽(cm); B1为初始壳宽(cm); w2为终末总重
(g); w1为初始总重(g); t2为试验结束时间(d); t1为试
验开始时间(d); N2为试验结束后存活个数(ind); N1
为试验开始存活个数(in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底质试验
由图 1 可见, 除对照组外, 底质对管角螺的壳
高日增长率和壳宽日增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对照组的壳高日增长率与其他组差异性显著(P<
0.05), 仅为 3.91%. 粗沙底质组管角螺的壳高日增
长率和壳宽日增长率最高, 分别为 5.84%和 2.94%.
虽然不同底质对管角螺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
0.05), 均在 99%以上, 但对管角螺的特定生长率影
响显著(P<0.05). 其中, 粗沙底质组管角螺的特定
生长率最高 (0.56%), 对照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
(0.38%)(图 2).
2.2 饵料种类试验
饵料种类对管角螺的壳高和壳宽的日增长率
均有显著影响(P<0.05)(图 3). 其中缢蛏组的壳高和
壳宽日增长率均为最大, 分别为 4.98%和 2.35%,
对照组的壳高和壳宽日增长率最小, 仅为 0.25%和
0.29%, 与硬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从图 4可以看出, 各种饵料对幼螺的特定生长
率和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特定生长率差异性显著
(P<0.05), 以缢蛏组特定生长率最大(0.54%), 对照
组最小 (0.06%), 硬饵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缢蛏组(0.54%)>冰鲜杂鱼(0.34%)>软饵
(0.18%)>硬饵(0.07%)>不投饵(0.06%). 缢蛏组和冰
鲜杂鱼组存活率最大, 均为 96.67%, 软饵组存活
率最小, 仅为 73.33%.
2.3 日投饵量试验
日投饵量对管角螺的壳高日增长率和壳宽日
图 1 底质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图 2 底质对管角螺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图 3 饵料种类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图 4 饵料种类对管角螺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第 2期 黄 辉, 等: 不同底质、饵料种类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幼螺生长的影响 31
增长率均影响显著(P<0.05)(图 5). 其中投喂 4%试
验组的壳高日增长率和壳宽日增长率最高, 分别
为 0.70%和 0.34%, 不投饵对照组的壳高日增长率
和壳宽日增长率最小, 分别为 0.34%和 0.09%. 2%
试验组的壳高日增长率和壳宽日增长率与 6%组无
显著性差异(P>0.05).
日投饵量对管角螺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
0.05), 均达到了 95%以上, 但对幼螺的特定生长率
有一定影响. 其中 4%组特定生长率最高, 为 0.32%,
但与 2%和 6%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0%组的特
定生长率最低, 仅为 0.14%, 与其他 3 组差异显著
(P<0.05)(图 6).
3 讨论
3.1 不同底质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试验发现如果无底质管角螺喜欢聚集在充气
石附近或者爬壁, 而有底质爬壁的幼螺数量相对
较少, 白天大部分都潜伏沙中或躲在隐蔽物下面.
这表明管角螺喜欢较暗的环境. 在幼螺培育过程
中, 有底质组的特定生长率均比对照组高, 这可能
是因为管角螺是海洋底栖生物, 有底质的环境较
符合其原来的生存环境, 利于其生长, 这与林志华
等[3]报道一致. 不同底质的管角螺存活率基本没有
差异, 这和潘英等[11]报道的底质条件对管角螺的
个体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的结果一致. 但对生长影
响显著, 有底质比无底质效果佳, 尤以粗沙底质组
为宜, 这和杨章武等[12]报道的铺沙底质更适合方
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生长的结果一致.
3.2 不同饵料种类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管角螺为肉食性贝类, 特别喜食双壳类, 尤其
是薄壳无足丝种类, 如缢蛏、蓝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等[3]. 实验
结果表明, 管角螺对于缢蛏的喜爱明显高于实验
中其他饵料, 投喂缢蛏生长明显好于冰鲜杂鱼、软
饵和硬饵. 在养殖中要尽量避免双壳类和其他饵
料混合投喂, 只要有双壳类投喂, 其他饵料管角螺
就完全拒之门外. 即便是间隔投喂, 管角螺十分饥
饿, 效果也一样, 其他饵料只是摆设, 只会浪费和
污染水质. 然而基于对养殖成本的考虑, 要进行管
角螺规模化人工养殖, 就必须研制一种管角螺专
用配合饲料. 试验发现硬饵管角螺不太喜食, 即便
十分饥饿也很少问津, 所以效果不佳. 而软饵试验
刚开始几天, 也很少问津, 经过驯化, 摄食明显增
加, 表明投喂软颗粒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管角螺可
行, 但效果不如鲜活饵料. 这可能是由于本试验使
用的是鱼用配合饲料, 一方面配方没有达到管角
螺的营养需求, 适口性也不尽其意, 影响其摄食和
生长; 另一方面管角螺摄食的特点是较缓慢, 而投
喂的软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差, 很容易溃烂, 影响水
质. 所以今后在配合饲料研究中, 重点是解决配合
饲料的适口性和稳定性.
3.3 不同日投饵量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投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养殖成本和管角螺的
摄食和生长状况, 投喂量过少, 管角螺可能因为摄
食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生长缓慢, 甚至死亡; 而投喂
量过多, 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 还会污染水质, 影
响管角螺的生长. 目前关于投喂量的报道很多, 如
鲑鱼(Salmo salar)配合饲料适宜日投喂量为体重的
1.7%[13], 沟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配合饲料
适宜日投喂量为体重的 2%~3%[14], 方斑东风螺幼
螺冰鱼肉适宜日投饵量为体重的 5%~7%[15]. 本实
验的结果表明, 管角螺幼螺的缢蛏肉适宜日投饵
量为体重的 4%, 随着投喂量的增加, 管角螺的生
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管角螺存活率基本相同.
日投饵量为体重的 0%和 6%组存活率略小, 前者
可能是因为饥饿致死, 后者可能是因为日投饵量
图 5 投饵量对管角螺生长的影响 图 6 投饵量对管角螺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32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
过多, 未能完全利用, 饵料腐败导致水质变坏, 不
利于管角螺生存. 所以掌握管角螺各个阶段的摄
食率, 合理投饵, 才能既满足管角螺的生长需求又
最大限度地降低残饵对水质和底质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蔡英亚, 张英, 魏若飞. 贝类学概论[M]. 上海: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62-164.
[2] 潘英, 陈锋华, 庞有萍, 等. 管角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养
殖[J]. 水产科学, 2008, 27(1):24-26.
[3] 林志华, 王铁轩, 夏彩国. 管角螺生态及繁殖细心观察
[J]. 海洋科学, 1998, 13(5):11-12.
[4] 潘英, 庞有萍, 罗福广, 等. 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学[J].
水产学报, 2008, 32(2):217-222.
[5] 潘英, 王强哲, 庞有萍, 等. 管角螺全人工育苗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 2007, 34(2):84-85.
[6] 迟淑艳, 周歧存, 周健斌, 等. 华南沿海 5 种养殖贝类
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J]. 水产科学, 2007, 5(2):79-83.
[7] 傅余强, 顾谦群, 刘睿, 等. 管角螺肌肉中性糖蛋白的
化学组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02,
21(6):20-24.
[8] Morton B. Prey preference, capture and ration in Heifusus
tuba (Gmelin) (Prosobranchia: Melongenidae)[J]. J Exp
Mar Biol Ecol, 1985, 94(1/3):191-210.
[9] Morton B. Reproduction, juvenile growth, consumption
and the effects of starvation upon the South China Sea
whelk Hemifusus tuba (Gmelin) (Prosobranchia:
Melongenidae)[J]. J Exp Mar Biol Ecol, 1986, 102(2/3):
257-280.
[10] Morton B. Juvenile growth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helk
Hemifusus tuba (Gmelin) (Prosobranchia: Melongenidae)
and the importance of sibling cannibalism in estimates of
consumption[J]. J Exp Mar Biol Ecol, 1987, 109(1):1-14.
[11] 潘英, 陈锋华, 李斌, 等. 管角螺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
受性实验[J]. 水产科学, 2008, 27(11):566-569.
[12] 杨章武, 郑雅友, 李正良, 等. 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殖不
同底质的生长存活试验[J]. 福建水产, 2011, 13(2):29-32.
[13] Austreng E, Storebakken T, Asgard T. Growth rate
estimates for cultured Atlantic salmon and rainbow
trout[J]. Aquaculture, 1987, 60(2):157-160.
[14] 蔡清海. 放养密度和投饲量对沟篮子鱼生长和饲料利
用率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 1996, 23(1):34-35.
[15] 郑养福. 投饵量影响方斑东风螺生长的初步观察[J].
福建水产, 2006, 12(4):83-84.
Effects of Different Sediments, Diet Species and Daily Feeding Ration on
Growth of Young Hemifusus tuba
HUANG Hui, JIANG Xia-min*, JIANG Xiao-min, DU Xue-xing, LUO Bin, WANG Xiao-jian
(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
Abstract: Effects of sediment, kinds of diet and feeding ration on growth of young Hemifusus tuba are studied
using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sediments have little effect on survival rate of
Hemifusus tuba (P>0.05), but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on growth of Hemifusus tuba. Moreover, for the juveniles,
the effect on the groups with sediment is more obvious than on those without sediment, and the group with
coarse sand is the best result. Four kinds of diet show effect on both the survival rate and the growth rate of
Hemifusus tuba. The survival rate of treats feeding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nd frozen trash fish are the best
(96.67%). Using the special growth ration as an indicator to compare the growth effect, the result is as follow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group (0.54%) > frozen trash fish group (0.34%) > soft bait group (0.18%) > hard bait
group (0.07%) > no feeding bait group (0.06%). Daily feeding ration show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rvival rate
of Hemifusus tuba (P>0.05), but it has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owth.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ppropriate
daily feeding ration is found to be 4% of body weight.
Key words: Hemifusus tuba; different sediments; kinds of diet; daily feeding ration; growth
(责任编辑 史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