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012年
海 洋 湖 沼 通 报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4
管角螺网笼养殖技术的研究
①
潘 英,吴雪萍,陈德金,庞建超,何姝祯,汪 洵,陈 宇,刘 康,陈 健,谢小佳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 要:研究了网笼吊养模式和饵料对管角螺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7月吊
养平均壳高34.02mm、平均体质量2.61g的管角螺苗,至2010年9月30日,平均壳高达51.07
mm,平均体质量6.99g。在5种不同放养密度下,以每笼20个生长最快。自2010年7月中旬分
笼养成,至每次测量,成活率为98.7%,分笼前成活率96.1%,总成活率94.9%。饵料以双壳贝类
为主,小牡蛎(团聚牡蛎)是管角螺网笼养殖的较理想饵料。应加强6~11月管角螺快速生长期的
管理
关键词:管角螺;网笼吊养;放养密度;饵
中图分类号:S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482(2012)04-084-05
引言
管角螺 Hemifusus tuba(Gmelin)俗称
角螺、响螺,隶属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
盔螺科(Galeodiae)种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
南沿海及日本海,生活在近海10余 m等深
线的沙泥海底。其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价
值高,商品价格昂贵,属名贵海鲜。管角螺生
长快,养殖周期短,分布广,深受人们喜爱,是
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贝类,很有开发养殖前
景。
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者先后在
管角螺生态习性、繁殖生物学、人工繁育、遗
传多样性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11],
但有关管角螺的网笼养殖技术研究国内尚未
见报道。近年来由于管角螺采捕量大,资源
日趋减少。为资源修复、种质多样性保护和
开发海水增养殖新品种的需要,自2006-
2010年,对广西沿海的管角螺进行了人工繁
育和养殖模式研究,旨在为该经济贝类今后
在我国南方的增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0年3月底开始收购广西北部湾拖
网捕捞的管角螺3~4龄贝,398个,壳高13
~20cm、体质量130~480g。
1.2 方法
亲贝活体运输至育苗室内进行暂养促
熟,暂养密度为6个/m2,蓄养约15d,蓄养
成活率为98%,获得受精卵进行孵化培育。
暂养促熟池为贝类育苗池,苗种培育采用25
m2的室内水泥池。整个过程在室温条件下
进行,以新鲜贝肉为饵料,隔天换水,清洗池
子。
1.2.1 孵化培育方法
管角螺为雌雄异体。管角螺在广西北部
湾海域,4月初进入交尾期,4月中旬便进入
繁殖盛期,水温在26~27℃是产卵的高峰季
节,5月底停止产卵。从3月26日开始至5
月31日亲贝陆续产卵,共获得卵荚7000多
个。产卵后移出亲贝,卵荚在原池进行孵化。
管角螺的整个胚胎发育阶段都在卵荚内进
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353);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1107012-9);南宁市科技
开发计划项目(201102045B)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潘英,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海洋贝类遗传育种及增养殖;Email:nnpying@sohu.com
收稿日期:2011-12-23
DOI:10.13984/j.cnki.cn37-1141.2012.04.009
4期 管角螺网笼养殖技术的研究 85
行。管角螺受精卵在卵荚内的孵化时间与水
温有关。水温28~29℃,稚螺在卵荚内发育
到30d时,卵孔膜变白脱落,逐渐从卵荚的
顶端膜孔孵出。
刚孵出的稚螺平均壳高为4.1mm,壳
宽2.3mm。稚螺自卵荚膜孔孵出后第3d
即开始摄食贝肉,且生长较快。随着个体逐
渐长大,投饵量逐渐增加。稚螺具明显的趋
食性,喜食壳薄的双壳贝类,尤其是肉质较嫩
的文蛤、紫蛤、波纹巴非蛤、曲畸心蛤等。经
过50d培育,幼螺平均壳高达20.5mm,最
大壳高为46.2mm,进入中培及养成阶段。
1.2.2 海上网笼吊养试验
作者从2010年7月开始放养平均壳高
18.18mm、平均体质量1.6g的管角螺苗
种,共约5万个。网笼吊养方式采用将养殖
笼固定绑在养殖浮绠上,浮绠东西向长约60
~70m。网笼吊养的水深1~2m,养殖笼笼
盘直径48cm,单层笼型,笼目大小1cm。从
2010年7月中旬开始,将管角螺苗种装入单
层网笼,挂入1~2m水层进行试验,笼间距
80cm,进行养成至收获。养成期间每10d投
饵1次,主要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每次投
饵前清除牡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外附着
生物,然后投入足量饵料。
为探讨不同放养密度对管角螺生长的影
响,选择每笼放10、20、30、40、50个5个密度
梯度,每个梯度重复3次,各试验组每10d定
期测量生长情况。
1.2.3 室内饵料养殖效果对比试验
选择带壳的鲜活牡蛎、菲律宾蛤仔、翡翠
贻贝、毛蚶4种饵料,在室内水泥池进行饵料
养殖效果对比试验。水泥池为长方形,有效
水深1.2m,容积25m3。将管角螺苗放入养
殖笼,吊养在水泥池中。每组饵料重复3次,
共投入12笼。每周分别称重,投饵1次;隔
天换水1次,同时每天测量水温。30d后测
量管角螺生长情况,进行饵料效果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管角螺的生长
3月份随着水温回升,管角螺生长加快,
5~11月(平均水温20~28℃)水温适宜于管
角螺生长,为其快速生长期,12~2月水温5
~15℃时几乎停滞生长(见图1)。每年6~
11月是管角螺快速生长期,12月壳高虽然增
加缓慢,但体重仍有增加。
图1 管角螺的周年生长
Fig.1 Growth cycle of Hemifusus tuba
2.2 不同密度网笼吊养试验结果
2010年7月吊养平均壳高34.02mm、
平均体质量2.61g的管角螺苗,至2010年9
月30日,平均壳高达51.07mm,平均体质量
6.99g。在5种不同放养密度下,以每笼20
个生长最快。自2010年7月中旬分笼养成,
至每次测量,成活率为98.7%,分笼前成活
率96.1%,总成活率94.9%(见表1)。
从吊养试验情况看,放养密度低,管角螺
生长快,规格大,但产量低;放养密度大则生
长较慢,规格小,但产量高。管角螺生长速度
快,根据70d对生长速度的测定,低密度投
放10个/笼,平均壳高达50.52mm,平均体
质量6.41g;高密度每笼投放50个,平均壳
高达49.44mm,平均体质量6.75g。每笼
投放20个,平均壳高达53.53mm,平均体
质量7.88g,生长速度最快。
86 海 洋 湖 沼 通 报 2 0 1 2年
表1 管角螺不同密度吊养试验结果(2010年)水温29~32℃
Table 1 Results from different density of suspended-cage culture in Hemifusus tuba(29~32℃)
密度
(个/笼)
Density
07-19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07-29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08-10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08-20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08-30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09-10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09-30
平均
壳高
(mm)
平均
体质量
(g)
10 34.50 2.52 36.83 3.56 40.09 4.75 43.30 4.80 46.68 5.09 48.81 5.34 50.52 6.41
20 32.81 2.03 34.57 3.15 37.35 3.95 42.23 4.52 45.41 4.61 47.76 5.32 53.53 7.88
30 33.46 2.41 35.51 3.50 39.09 4.29 42.14 4.68 45.42 4.87 47.45 5.22 51.53 7.12
40 33.35 2.45 35.94 3.63 39.80 4.32 42.01 4.57 45.64 4.94 47.13 5.18 50.34 6.81
50 34.25 2.63 36.48 3.42 42.29 4.49 42.91 4.62 46.42 4.92 47.25 5.06 49.44 6.75
注:平均壳高Average shel high;平均体质量Average body quality
2.3 饵料种类养殖效果试验分析
各种饵料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带壳鲜贝
为8.74,鲜鱼/虾肉为2.2,对虾料饵料系数
最低。4 种贝类 饵 料 平 均 出 肉 率:牡 蛎
8.5%,菲律宾蛤仔26.3%,贻贝24.4%,毛
蚶25.2%。就管角螺养殖生长来说,以菲律
宾蛤仔的饵料效果最好,但是菲律宾蛤仔和
贻贝、毛蚶等放入笼中,容易死亡,饵料利用
率低;而小牡蛎(团聚牡蛎)成本低,饵料系数
低,养成效果好,同时还能适应笼中生活,并
可为管角螺提供附着和遮阴保护。
此外,随着水温升高或降低,投饵次数应
根据管角螺摄食情况而定。研究表明,水温
低时管角螺摄食少,生长减慢,可15~20d投
饵1次;水温高时管角螺摄食增加,生长加
快,投饵间隔随之缩短,尤其摄食旺盛季节,
10天投饵1次。
2.4 倒笼
管角螺吊养试验中,平时每次投饵都对
笼子进行一次简单清除,防止附着藻类堵塞
网眼,养成中再未倒笼。研究认为,只要网笼
子透水,笼子周围有少量附着生物,形成一个
小生态环境,对管角螺生长是有好处的,因此
没有必要倒笼。
2.5 防逃
管角螺网笼吊养试验期间发现有逃逸现
象,经检查管角螺从笼网破损处和缝合处逃
出。所以平时应加强检查,及时缝合缺口,防
止逃逸。
3 讨论
3.1 放养密度
从网笼吊养试验情况看,放养密度低,管
角螺生长快,规格大,但产量低;放养密度大
则生长较慢,规格小,但产量高。本研究表
明,以每笼投放20个,生长速度最快,经济效
益较高。
3.2 饵料效果
4种双壳贝类饵料效果差异不显著,但
就管角螺生长来说,以牡蛎的饵料效果稍好,
同时牡蛎还能适应网笼生存环境,并可为管
角螺提供附着和遮阴保护,只要不被管角螺
摄食,可长期存活笼中,继续生长增重,可减
少投饵量、投饵次数和劳动强度,是管角螺养
殖的较理想饵料。尤其在一些有野生牡蛎聚
集的海区或内湾,可考虑网围圈养,无需人工
投饵,提高经济效益。
3.3 养殖模式
目前,网笼吊养、滩涂网围圈养和室内水
泥池精养等养殖方式较好,尤其网笼吊养值
得大力推广应用。沙塘底播养殖由于水质偏
瘦,易繁殖大量杂藻,影响管角螺的生长和摄
食活动,且清除杂藻工作量大而烦琐。今后,
进一步研究管角螺对不同类型海区养殖效果
4期 管角螺网笼养殖技术的研究 87
比较、不同海区底质的适应能力,对发展北部
湾沿海管角螺增养殖具有现实意义。
每年3月份随着水温回升,管角螺生长
加快,5~11月(平均水温20~28℃)水温适
宜于管角螺生长,为其快速生长期,12~2月
水温5~15℃时几乎停滞生长。因此,6~11
月一定要加强管理,及时投饵,促成高产高
效。
管角螺以其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
价格高等特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水养殖品
种其优良性状特别突出,适宜大面积推广养
殖,因而其规模化养殖开发潜力极大,具有潜
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志华,王铁杆,夏彩国.管角螺生态及繁殖
习性观察[J].海洋科学,1998,5:11-12.
[2] 潘英,庞有萍,罗福广,等.管角螺的繁殖生
物学[J].水产学报,2008,32(2):217-222.
[3] 罗杰,刘楚吾,唐洪超,等.温度对管角螺
Hemifusus tuba(Gm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
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1):
85-88.
[4] 罗杰,刘楚吾,李锋,等.盐度及规格对管角
螺耗氧率和排氨量的影响[J].海洋科学,
2008,32(5):46-50.
[5] 罗杰,刘楚吾,李锋,等.管角螺窒息点及昼
夜代谢规律[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9):
2092-2096.
[6] 陆珠润,蒋霞敏,段雪梅,等.不同温度、底质
和饵料对管角螺孵化和稚、幼螺生长的影响
[J].南方水产,2009,5(3):10-14.
[7] 潘英,陈锋华,李斌,等.管角螺对几种环境因
子的耐受性试验[J].水产科学,2008,27
(11):566-569.
[8] 潘英,王强哲,陈锋华,等.管角螺全人工育
苗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07,34(2):84-
85.
[9] 潘英,陈锋华,庞有萍,等.管角螺的生物学
特性及养殖[J].水产科学,2008,27(1):24-
26.
[10] 罗福广,苏翔驹,区小玲,等.中国沿海管角
螺4个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RAPD分析
[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5):655-
660.
[11] 罗福广,李斌,罗平秀,等.中国沿海管角螺
4个自然群体形态差异的比较[J].中国海洋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3):65-
70.
88 海 洋 湖 沼 通 报 2 0 1 2年
STUDIES ON REARED IN SUSPENDED-CAGE
OF HEMIFUSUS TUBA (GMELIN)
PAN Ying,WU Xueping,CHEN Dejin,PANG Jianchao,HE Shuzhen,
WANG Xun,CHEN Yu,LIU Kang,CHEN Jian,and XIE Xiaojia
(Co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ode reared in suspended-cage and diet effect for survival and
growth rate in Hemifusus tuba were studied.Our data suggest that twenty hundred thou-
sand juveniles of H.tuba with the average shel height of 34.02mm and body weight of 2.61
g were cultured with raft in July 2010in Beibu Bay.After cultured two months in the sea,
H.tuba was growing up to the average shel heigh of 51.07mm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
of 6.99g in December 2010.As for five different releasing density,the highest yield wil be
obtained with the releasing density of 20individuals per cage.From July 2010,H.tuba was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cages,survival rate was 98.7%compared with 96.1%before until
measureing,and the total survival rate was 94.9%.The result showed that its diet mainly
consisted of various bivalves and the best diet was oyster.The management ought to be
strengthen during June to November in rapid growing period.
Key words:Hemifusus tuba(Gmelin);reared in suspended-cage;releasing density;d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