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双孢蘑菇栽培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全 文 :EDIBLEFUNGI食用菌 2007(4)
双孢蘑菇栽培中不容忽视的
几个问题
王志峰 尚鹏辉 侯江龙 韩根锁
(陕西宝鸡市农技中心,721001)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7)04-0037-01
近几年,由于双孢蘑菇出口量不断增加,对产品质量要求
愈来愈高。因此,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注重无公害栽
培,种出优质安全产品,已成为蘑菇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本
人近几年的生产经验,菇农在双孢蘑菇栽培中应重视以下几
个问题。
1 原料选择不严 堆料方法不当 生产中,农户往往因不
注重优质材料的选择、积累和保存,拉来就用,结果不是种不
出菇,就是病虫难控制,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主要
表现有:用未经晾晒的牛猪湿粪作原料,大多不新鲜、长期雨
淋、发霉变黑,内含大量厌气细菌,影响堆料效果;即使新鲜,
粪土混杂,粪块较多,不但降低发酵质量,而且阻碍菌丝正常
生长。更重要的是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杀死粪块中杂菌和虫
卵,以致成为杂菌和害虫的传播中心,直接造成危害;有些菇
农在粪草堆肥中使用刚刚收获的玉米秸秆作原料,这种原材
料未经风干,半数以上角质层坚硬,蜡层较厚,大量氮素营养
不易渗透,不利于有益微生物增殖和有机物分解,粪草腐解很
难同步,容易造成玉米秸秆发酵不到位或粪料发酵过度,营养
配置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蘑菇栽培选料一定要严格,切不
可随意。优质原料标准是:畜禽粪要新鲜时晒干,碾碎、除去土
等杂质;秸秆要及时晾晒成金黄色,干燥贮存,防潮防霉。闲时
储备忙时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 原料配置不当 碳氮比例失调 合理的营养配置是蘑菇
生产的关键。适宜的养分组配前发酵碳氮比为 30~31∶1。后发
酵控制在17~18∶1,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一般为3∶1∶2。按这一
比例配制才能达到好营养料的标准。如:粪草中碳素的含量一
般是:麦草39.90%,玉米秸秆44.40%,牛粪36.78%,猪粪
41.38%;氮素含量:麦草 0.65%,玉米秸秆 0.92%,牛粪
1.67%,猪粪2.09%;化肥中尿素氮含量46%。根据碳氮配比原
则,求出原料碳氮数值和应补充碳氮的理想数量。依此类推,
亦可得出氮、磷、钾的合理用量。用料计算出来后,必须称量
(包括石灰、石膏等辅料)准确,然后堆制。
3 原料预湿不足 稻麦草、玉米芯抗水耐高温能力较强,堆
料前要充分湿透。使用前可假堆 1~2d,经常向堆中喷水,达
到预湿的目的。干燥玉米秸秆组织疏松,使用时可直接建堆,
底部两层不喷水,从第3层开始逐层加大喷水量,以保证水分
充足而不淋湿。堆制玉米秆时,最好加适量麦草,利于堆制发
酵。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两次翻堆前对浸泡不充分的稻麦
草,玉米秆(芯)均需适量补水,两次翻堆前不能补足水分的,
以后不但难补,而且影响菌丝生长。
4 钙、氮料同层混用不科学 近几年生产中常出现氮肥、石
灰同混的错误做法,应予以改进。堆制分两步进行:先把秸秆
(如用稻麦草、玉米芯须先预湿)铺在地上,厚度 25~30cm,堆
宽 1.5~2m,长度视栽培用料而定,按配比一层草一层粪及饼
肥。氮肥和石灰不能同层,应分层相间混入粪层中,6~7层用
完,堆高1.8~2m,顶部用草盖成龟背形,遇雨加膜,雨后撤膜;
6d后第1次翻堆时再将复合肥、磷肥、石膏,添加剂等分层加
完,并适量补水。堆制要垂直规整,不宜建成梯形堆,以利增加
热容体积,提高发酵质量。
5 发酵翻堆不均匀 翻堆方法不当,培养料发酵生熟不均,
达不到发酵效果。正确的翻堆程式一般按6、5、4、3排序,经4
次左右翻堆完成前发酵。具体为:前期横向分层翻,边际生料
放中间;垂直混匀宜后期,充分抖松堆自然。翻堆前期(第1~2
次翻堆)可先在料堆周围少量喷水,翻堆过程又分层补水,切
实保证料堆水分均匀充足。发酵后期(第3~4次翻堆)一般不
再加水,但应注意将pH值调节到7.5~7.8。
6 二次发酵不重视 二次发酵是前发酵的必要补充,也是
彻底杀灭杂菌、虫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经二次发酵的培养
料,单产可提高20%~30%。但不少菇农怕累、怕麻烦,对二次
发酵环节重视不够。
前发酵最后一次翻料结束后,用砖、石、木料在经消毒处
理的棚室内离地面20cm处搭架,在其上堆制成垛,垛中每隔
0.5m用木棒垂直埋入直止底部,松散建堆后,将木棒向四周
摇动抽出,留作气孔,以利增加料堆透气性,盖上塑料膜,用太
阳能或加温手段,迅速升温至 65℃左右,保持 6~8h,降温至
52℃维持3~5d完成后发酵。经过特定处理,既可进一步分解
复杂的有机物,消除培养料中游离氨和容易引起杂菌发生的
糖类物质,同时又杀灭了前发酵残留的杂菌、虫卵,制成了适
于蘑菇生长的优良基质。
7 不重视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消毒 覆土是蘑菇栽培的重要
环节之一。应选择中性或偏碱、富含腐殖质、吸水性强、具有团
粒结构、孔隙多、湿而不粘、干而不散的土壤为原料。生产常用
淤积泥沙土,最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淤泥土与稻糠按 20∶1
的比例合成河泥砻糠土。但覆土材料处理的最佳方式是将土
晒干,用2cm和1cm筛子过筛,分成粗、中、细三等。用前分
别采用0.5%的敌敌畏和5%的甲醛焖杀病虫24h,再用 2%的
石灰水拌匀调节 pH7.2~7.5,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土壤通透
性好。经过太阳能杀菌和药物处理,病虫灭杀彻底。习惯上的
湿土处理,由于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透性差,堆焖除虫灭菌难
以达到理想效果,往往造成损失。
8 闭棚喷水不可取 在蘑菇种植期间,正确把握不同时期
科学的用水量和用水方法,处理好菇棚水、温、气三者关系至
关重要。特别是出菇前后要保证菌丝正常发育,不断向子实体
供给营养,促使蘑菇生长。因此,要坚持睛天多喷水,阴天少
喷;高温时早晚通气,中午关闭;阴雨天全天通风,除湿换气,
不喷或减少喷水,始终保持菇房空气新鲜。高温期闭棚喷水会
造成高湿环境,使棚内相对湿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饱和状
态,子实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阻,难以正常生长,引起小菇变
黄甚至死亡。秋菇后期气温下降,喷施闭棚水容易使菌丝退
化,造成早衰,引起减产,故严禁闭棚喷水。
37- -
EDIBLEFUNGI食用菌 2007(4)
9 对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 生产中,有些菇农在临近污
染的厂区生产蘑菇,或使用不洁水源,还有些不按规范程序使
用化学农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坚决改正。要按照
防重于治的原则,出菇前期严把病虫防治关,彻底杀灭料、棚、
土中害虫及杂菌,覆土出菇后,棚室菇床内坚持不使用任何
化学农药。可采用棚外喷药,棚内走道悬挂黄牌、敌敌畏棉
球、糖醋诱杀方式,杀灭、驱赶害虫,杜绝入侵。同时合理通风
调水,防止水分淤积于菇体,造成变色、烂斑,使菇体充实、洁
白、光亮。
白灵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王宋文 1 王慧华 2 王尚堃 3
(1河南省淮阳县农业局农经站,466700;
2河南省淮阳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466700;
3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生物工程系,河南周口466001)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7)04-0038-02
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蘑、
白阿魏菇、白阿魏侧耳,翅鲍菇等,是近年来大面积商业化栽
培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
地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侧耳属中最具开发潜力
的食用菌,是我国独有的一个珍稀食用菌,具有较高的栽培推
广价值。几年来,笔者参照有关标准,在可利用面积250m2的
塑料大棚内开展白灵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效
显著。生产的白灵菇菇形外观质量好,畸形菇率仅3%~4%,生
物转化率高达85%~98%,可采收2~3潮菇。现将该技术介绍
如下,以供参考。
1 栽培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选择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
方便,周边 2km以内无“工业三废”污染源;远离医院、学校、
居民区、公路主干线 500m以上,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
符合GB/T18407.1-2001要求。
2 栽培时间 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为25~28℃,子实体分化温度为0~13℃。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白
灵菇栽培在9-10月播种,12-翌年 4月出菇好;而其他地区则
在气温降至 15~20℃前 40~50d装袋接种,11月下旬至翌年 4
月出菇好。
3 菌株选择 选择菌丝满袋(瓶)后 5~10d,出菇整齐,产量
高,品质优良的白灵5号,新疆3号,869等菌株。
4 培养料要求与配制
4.1 要 求 白灵菇栽培主料为棉子壳、杂木屑、玉米芯,辅
料为麸皮、玉米粉、饼粉、轻质碳酸钙、石灰、水等。棉子壳要求
新鲜、干燥,颗粒松散,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团、无异味、无
混杂物;杂木屑要求适合白灵菇生长的软质阔叶树种的木屑;
玉米芯应新鲜、干燥,机械粉碎,颗粒直径 1cm以下,无霉变、
杂物;麸皮应符合 NY/T119的要求;玉米粉应符合 GB/T
10463的要求;石灰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要求;水选用自
然水(泉水、未受污染的河水和湖水、自来水),不选用受工矿
企业、种养植业污染的水或治理未达标排放的水,水质应符合
GB5749规定的要求。
4.2 配 制 据试验,现选好的无公害培养料配方为:配方①
棉子壳100kg,麸皮10kg,玉米粉5kg,饼粉2kg,石灰3~5kg;
配方②玉米芯 100kg,麸皮 15kg,尿素 0.2kg,磷酸二氢钾
0.1kg,生石灰 5kg;配方③玉米芯 50kg,棉子壳 50kg,麸皮
10kg,尿素0.2kg,磷酸二氢钾0.3kg,石膏1kg,生石灰3kg;配
方④杂木屑78%,麸皮20%,红糖1%,碳酸钙1%,每50kg加过
磷酸钙 0.25kg;配方⑤杂木屑 68%,棉子壳 10%,麸皮 20%,
红糖1%,碳酸钙1%,每50kg加过磷酸钙0.25kg。各地可根
据当地资源,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主辅料预处理按常规进
行:将主辅料充分混匀后,加水搅拌,待料充分湿润后,堆成宽
1.2~1.5m,高1.0~1.2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料堆。料堆四周用
直径 3~5cm粗的木棒打孔至底,孔间距 0.4~0.5m,然后用草
帘或塑料薄膜将料堆盖严发酵。当料温升到 60℃左右时,保
持24h,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后复堆成原状,待料温再升到
60℃时,同样保持24h,进行第2次翻堆。当培养料呈棕褐色,
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有浓香酒糟味,料
内有一定量的放线菌时,说明已发酵成功,散堆降温,调节培
养料含水量60%左右,pH7.0~8.0,进行装袋。
5 菌袋制作
5.1 选袋与装袋 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袋,规格为折径
17cm,厚0.04cm,截成长34cm。袋薄厚、宽窄均匀一致。装袋
前,先用绳折扎袋口一端,扎紧袋口不漏气,以免灭菌散口。装
袋分人工装袋和机械装袋两种,无论采用哪种装袋方法,装料
均要松紧适度,高度 18~20cm,装好后,扎另一端袋口,同样
以不漏气为宜。采用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GB9688的要求。装
袋与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刺破菌袋,以免引起杂菌
污染。
5.2 灭 菌 料袋装好后在6h内进行灭菌,以防止培养料温
度过高,产生酸败。具体方法 :将料袋装入周转铁筐或塑料编
织袋内。对周转铁筐要交错叠放,中间留有间隙,以利通气。要
求常压100℃维持14h以上;高压灭菌,排尽冷空气后在压力
达到 0.15MPa维持 2h。对常压限 3~4h达到 100℃,高压限
1~1.5h达到0.15MPa。当达到灭菌要求后,立即停火、停汽,
待袋温降到 60℃左右时出锅,运到已消毒的冷却室冷却,其
间要检查料袋是否有微孔、破裂、散口现象,若有,趁热用透明
胶带粘贴或用绳子扎紧袋口。
5.3 接 种 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进行:将灭好菌的袋置冷
却室内降温,当袋内料温下降至 30℃以下时接种。接种采用
无菌室和接种箱两种方法。无菌室和接种箱在接种前用紫外
线照射或甲醛熏蒸消毒。紫外线照射时间为 20~30min,甲醛
用量为 6~10mL/m3。无菌室门口放置石灰粉,进出人员要脚
踏石灰粉消毒。将经过灭菌的菌袋、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等
全部放入接种室(箱)后,用气雾消毒盒熏蒸 30min即可接
种。接种人员要穿经过消毒灭菌的工作服、戴工作帽,手臂要
用75%酒精棉擦拭消毒。接种工具必须用75%酒精擦拭和火
焰灭菌。菌种瓶及封口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接种时
菌种瓶口和菌袋接种口要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以防杂菌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