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2 不同浓度消毒剂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消毒剂 浓度(%)
培养时间(h)
24 48 72 96
苯甲酸钠 0.2 - - - -
0.3 - - - -
0.4 - - + ++
山梨酸钾 0.04 - - - -
0.05 - - - -
0.06 + + ++ ++
新洁尔灭 0.03 - - - -
0.04 - - - -
0.05 - + ++ ++
克霉灵 0.009 - - - -
0.01 - - - -
0.02 - + + ++
多菌灵 0.02 - - - -
0.03 - - + +
0.04 + + ++ ++
对照组 + ++ ++ ++
注:“ -”菌丝体生长良好 、增多;“ +”菌丝体无明显变化;“ ++”菌丝体完全萎缩 、沉底(下表同)。
表 3 复合消毒剂对灵芝菌丝和杂菌生长的影响
试验号 因素与水平(%)克霉灵 山梨酸钾 多菌灵
菌体生长状况
灵芝 杂菌
1 0.04 0.03 0.01 + 0
2 0.04 0.0325 0.015 + 30
3 0.04 0.035 0.02 - 60
4 0.0425 0.03 0.015 - 60
5 0.0425 0.0325 0.02 - 60
6 0.0425 0.035 0.01 - 60
7 0.045 0.03 0.02 + 30
8 0.045 0.0325 0.01 - 60
9 0.045 0.035 0.015 - 90
3 结 论
在灵芝的液体深层培养中 , 通过对常用的消毒剂的抑菌
效果试验表明:①消毒剂单独使用不能达到灵芝正常生长而
杂菌完全受抑制的目的;本研究经正交试验找到的最佳复合
消毒剂组合与浓度为多菌灵 0.025%、SJ - Ⅰ X 克霉灵
0.045%、山梨酸钾 0.035%。 ②本研究在消毒剂对受试菌生
长的影响方面与已有报道的结果一致 , 但无论是消毒剂的单
独使用还是消毒剂的联合使用 , 消毒剂抑制杂菌生长的浓度
低于有关报道 ,在复合消毒剂中表现尤为突出 ,这是由于消毒
剂在液体中的杀菌效果强于固态和消毒剂的联合使用具有互
作作用的缘故。
参考文献 20 篇(略)
△洞庭食用菌服务部供棉壳 、棉渣 长年供应棉壳 、棉
渣(破子棉), 价格优惠 , 代办运输 ,可送货上门。欢迎联
系。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洞庭食用菌服务部 ,联系人:王
孝波 , 邮 编:414200 , 电话:0730 - 4101240 , 手机:
13317300668 ,县农行借记卡号:9559981370342929516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的菌种选育
及 栽 培 技 术
郑贵朝 张善信 胡事君
(广东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 511700)
摘 要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出发菌株经间断低温处理之后 , 筛
选获得耐低温保存的驯化菌株;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复合
PDA培养基上培养 12~ 15d可长满试管;培养料经发酵后、添加
玉米粉和蔗糖均能提高原种和生产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以棉子
壳为主料 ,添加甘蔗渣 、牛粪粉 、玉米粉等混合发酵后袋式栽培 ,
生物学效率达 68.1%。
关键词 洛巴伊口蘑 高温型 菌种选育 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5)04-0016-02
洛巴伊口蘑(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原产于热带地
区 ,其肉质洁白 , 肥厚嫩滑 , 口感爽脆 , 味道鲜美 , 是一种珍贵
的天然保健食用菌。近年已有栽培试验报道 , 但所用菌种多
为引自台湾的中低温型菌株 , 不适宜在广东栽培。因此 , 我们
对引进的高温型洛巴伊口蘑菌株 , 进一步作低温驯化处理 , 获
得适宜于冰箱保存的菌株 , 并对其生理特性 、菌丝生长条件和
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 , 力求寻找适合在广东省夏天炎热气候
条件下推广的优良新品种 , 以祢补市场缺口 ,满足广大消费者
的需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①高温型洛巴伊口蘑 , 由湛江海洋大学刘月廉
老师提供。母种培养基:PDA 培养基:马铃薯 20%, 葡萄糖
2%, 琼脂 2%。复合 PDA 培养基:马铃薯 20%, 葡萄糖 2%,
酵母粉 0.3%,蛋白胨 0.5%, KH2PO4 0.2%, MgSO 4 0.1%,琼
脂 2%。 ②栽培料:棉子壳 、甘蔗渣 、稻草粉 、麦麸 、玉米粉等。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的低温驯化及筛选 将出发菌株接种到 PDA 培
养基上 ,置(31±1)℃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从第 15 d 开始 , 每隔
3 d 将菌种放入(6±2)℃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 ,每次 6 h , 共
处理 5 次。最后挑取生长最旺盛处的菌丝接种到新鲜培养基
中 ,重复以上操作 2次。将初选菌株与出发菌株一起 ,置于(6
±2)℃冰箱中保存 ,每月 1次抽样检查其活力。
1.2.2 栽 培 栽培种培养料按料∶水=1∶1.35 调配 , 直接
装瓶或发酵 2 d 后装瓶 , 高压灭菌 60 min。栽培料按料∶水=1
∶1.4 调配后建堆 , 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连续发酵 4 d , 中间
翻堆 1 次 ,然后将栽培料装入 17cm×34cm 聚丙烯塑料袋中 ,
每袋约干重 1.0kg , 置土建消毒锅中常压灭菌 12 h ,冷却后接
种 ,置于发菌室发菌 , 待菌丝基本长满袋后 , 拆开塑料袋置于
塑料大棚摆放成畦 , 表面覆盖泥土和新鲜稻草 ,保湿出菇。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温型菌株对低温的适应性 作为对照的出发菌株不
—16—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5(4)
适合用冰箱保藏 ,图 1 结果表明 ,大部分在冰箱保存 30 d 之后
失去活性 ,仅有极个别能在冰箱中存活 60 d 以上;而经(6±
2)℃冰箱和(31±1)℃生化培养箱交替处理之后获得的初选
菌株 ,虽然与对照菌株一样在冰箱保存过程中也表现出逐渐
死亡的趋势 ,但大部分候选菌株可以保存 30 d 以上 , 其中有 4
个菌株甚至可以在冰箱中保存 180 d 后仍保存良好的活力。
表现出更能忍受冰箱的低温环境的特性。
图 1 低温驯化结果
将 4 个存活菌株在(31±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 选取菌
丝长势最好的菌株扩大繁殖之后 , 获得的菌株也适合在冰箱
中低温保存。
2.2 母种的培养 获选的驯化菌株接种到含不同碳源(2%)
的斜面培养基上 ,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差异较大。其中 , 在以
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 ,菌丝生长较慢 , 但菌丝粗壮 , 呈雪
白色;在含有蔗糖的 A2 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迅速 , 但菌丝生长
稀疏细弱 , 呈淡黄色;而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 , 菌丝
生长较快 , 而且菌丝较粗壮 , 呈雪白色。 由此可以看出 , 麦芽
糖是洛巴伊口蘑的最佳碳素营养。
在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胨 、酵母粉等有机氮素营养 , 可进一
步促进洛巴伊口蘑菌丝的生长 , 表现出伸展力强 、粗壮 、浓密 、
雪白的特征。而在加入硫酸氨等无机氮素营养的培养基上 ,
菌丝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通过反复试验 , 我们获得驯化菌株的最佳母种培养基配
方:马铃薯 20%+麦芽糖 2%+酵母粉 0.3%+蛋白胨0.5%
+磷酸氢二钾 0.2%+硫酸镁 0.1%+琼脂 2%(pH7.0 ~
7.5)。在此培养基上 ,菌丝接种后在(31±1)℃培养箱中培养
12 ~ 15 d 可以长满试管。
2.3 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 洛巴伊口蘑菌丝在未发酵的 A
培养料上生长缓慢 , 大约 60 d 后才能长满全瓶(750m L)。而
相同成分的 A1 培养料在灭菌前堆制发酵 2 d 后 , 菌丝生长周
期可以缩短 10 d以上。在此基础上 , 添加玉米粉和蔗糖均能
加快原种和生产种的生长速度 , 其中以 A3 培养料的效果最
好 ,菌丝生长周期进一步缩短至 35 d(表 1)。
表 1 不同培养料*中菌丝的生长周期
编号 培养料成分 生长周期(d)
A 棉子壳 78%(不发酵) 62
A1 棉子壳 78%(发酵) 50
A2 棉子壳 75%+玉米粉 3%(发酵) 41
A3 棉子壳 72%+玉米粉 3%+蔗糖 2%(发酵) 35
*另加碳酸钙 2%,稻草粉和麦麸各 10%。
2.4 栽培料的成分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2.4.1 添加甘蔗渣的作用 基本栽培料(B:棉子壳 70kg , 稻
草粉 10kg ,麦麸 10 kg)中 , 加入 10kg 甘蔗渣(B1)进行堆制发
酵 ,栽培结果表明:甘蔗渣对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 此结
果与在制备原种或生产种时加入蔗糖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
相一致 ,可能与甘蔗渣中尚含有一定量的残糖量有关。
2.4.2 牛粪粉对栽培料发酵的作用 配方 B2 在配方 B1 的
基础上 ,加入 5 ~ 10kg 牛粪粉进行堆制发酵 , 结果表明 , 洛巴
伊口蘑在此栽培料上生长速度快 , 表现出原基分化多 、快而且
比较整齐(图 2)。这可能是牛粪粉在发酵过程中形成腐殖质 ,
而腐殖质又可能有促进菌丝生长和刺激原基的分化的作用效
果。
图 2 添加牛粪的培养料上子实体生长初期
2.4.3 玉米粉对菌丝生长和产菇量的效应 配方 B2 的栽培
料发酵完毕后 , 添加 5kg 玉米粉拌混匀后灭菌 , 培养结果表
明:菌丝在此培养料中生长快且粗壮 , 原基分化多且整齐 , 子
实体丛生 、密集 ,产量高(图 3)。
图 3 添加玉米粉培养料上长出密集的子实体
2.4.4 高温型洛巴伊口蘑对温度的耐受性观察 由于试验
条件的限制 ,本试验没有专门对洛巴伊口蘑的温度耐受性进
行专门的研究 , 但从日常的管理中发现了以下现象。 2002 年
夏天 ,菌袋接种后遇到连续高温天气 , 实验观察到发菌室内白
天温度高达 45℃, 菌袋之间的温度高达 50℃以上 , 此高温状
况连续保持 15 d 之后 ,洛巴伊口蘑菌丝还有缓慢生长的现象 ,
可说明该菌是有极强的抗热能力。 2003 年的试验中 , 10 月下
旬采收完毕后没有及时清理 , 菌袋在无任何加温设备的情况
下度过寒冷的冬天之后 , 在 2004 年 4 月下旬 , 气温回升至约
28℃时我们意外的发现在旧的菌袋上重新长出子实体 , 而且
产量十分可观 , 可说明该菌还具有极强的耐寒性。
—17—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5(4)
深层发酵灰树花菌株的选育
卜庆梅1 来广生2 王淑芳1 韩国庆1
(1烟台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烟台 264025;
2 烟台市旅游学校)
摘 要 通过固体斜面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 ,对收集的四个灰
树花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灰 3和灰 4在固体斜面
培养基上菌丝长速快 、长势致密;灰 3在液体摇瓶培养时菌球密
度高 、菌球直径小、菌丝生物量多 、粗多糖含量高。
关键词 灰树花 深层发酵 生物量 粗多糖
文章编号 1000~ 8357(2005)04-0018-01
灰树花[ Grifola frondosa(F r.)S.F.Gray] 又名贝叶多孔
菌 ,俗称栗蘑 、莲花菇 、舞茸菇等。
目前 ,国内已开展了灰树花栽培技术 、生态特性与营养分
析等多方面的研究 , 但对深层发酵灰树花菌株的选育研究较
少。为此我们首先将所收集的四个灰树花菌株进行活化复
壮 ,然后通过固体斜面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 , 对其菌丝长速 、
菌丝长势 、菌球密度 、菌球直径 、菌球生物量及其粗多糖含量
等几个方面作了比较试验 , 以期筛选出更适合深层发酵的灰
树花菌株 ,为灰树花的深层发酵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灰 1 ,引自山东蓬莱;灰 2 ,引自河北迁西;灰
3 , 引自烟台师范学院食用真菌研究所;灰 4 , 引自河北迁西。
1.2 试验培养基 ①斜面母种培养基(PDA 加富培养基)马
铃薯 20%, 蔗糖 2%, 麸皮 5%, 琼脂 2%, MgSO4 0.15%,
KH2PO4 0.1%。 ②一级摇瓶培养基:马铃薯 20%, 蔗糖 2%,
蛋白胨0.2%,MgSO4 0.1%, KH2PO4 0.2%, VB1 0.002%。 ③
二级摇瓶培养基:麦麸 5%, 玉米粉 1%, 葡萄糖 2%, KH2PO4
0.2%,MgSO4 0.1%, VB1 0.002%, pH 值自然。
参 考 文 献
[ 1 ] 丁湖广.金福菇生理特性及栽培.特种经济植物 , 2003 ,(7)
[ 2 ] 石木标 , 钟士清等.稻草栽培草菇高产技术初步研究.广东农
业科学 , 1995(5):19~ 21
[ 3 ] 石木标.甘蔗渣栽培鲍鱼菇的技术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 15(1):73~ 77
[ 4 ] 刘 方 ,黄容春.洛巴口蘑滤液中多糖蛋白复合物的抗肿瘤机
制.菌物系统 , 2000 , 19(3):396~ 400
[ 5 ] 刘 方 ,赵 力.多糖蛋白复合物(DSPC)抑制肿瘤细胞的模式
研究.南开大学学报 , 2000 , 33(1):10~ 14
[ 6 ] 刘月廉 ,谭树明等.野生洛巴伊口蘑菌株的分离与鉴定.食用
菌学报 , 2001 , 8(2):19~ 23
[ 7 ] 陆北路.金福菇特性及袋栽新技术.中国食用菌 , 2003 , 22(2):
34~ 35
[ 8 ] 陈成弟.金福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技术.食用菌 , 2002(1):12~
13
[ 9 ] 陈君琛 ,沈恒胜等.珍稀食用菌金福菇环保节能型反季节栽培
技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 25(5):772~ 775
[ 1 0] 易文林 ,王新丽等.金福菇及其人工栽培技术.食用菌, 2001
(增刊):228~ 230
[ 1 1] 黄年来.适合热带地区栽培的珍稀菇—巨大口蘑.食用菌 ,
2001(5):12~ 13
1.3 试验方法
1.3.1 培养方法 ①菌株活化:将保存的 4 个平灰树花菌株
分别转接在 PDA 加富斜面培养基上 ,于 25℃生化培养箱中培
养 12 d。 ②固体斜面培养:将 PDA 加富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
成斜面 ,斜面长度 10cm , 每一菌株设 10 次重复。在无菌条件
下分别接入大小相同的 0.5cm2 的灰树花菌株 , 25℃恒温培
养。当菌丝萌发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时 , 在试管壁上划线 , 观
察并记录菌丝萌发情况 、菌丝长势 、菌丝长速 、生长密度 、满管
天数。 ③一级摇瓶培养:在 500mL 三角烧瓶内装 150mL 一级
摇瓶培养基 ,高压常规灭菌后 ,每瓶接种约 1m3 的活化菌株 3
块 ,置于 25℃恒温培养箱中静止培养 24 h 后 ,于 25℃以 180r/
min 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 7 d。 ④二级摇瓶培养:在 500mL
三角烧瓶内装 150mL 二级摇瓶培养基 ,经高压常规灭菌后 ,以
10%的接种量接入一级摇瓶培养的液体菌种 , 置于 25℃, 振速
180r/ min 摇床振荡培养 5 d。
1.3.2 测定方法 ①菌球大小:随机取培养基中菌球 30 个
置于培养皿中紧密排成一排 , 测量总直径 , 求出菌球平均直
径。重复 3 次 ,取平均值。 ②菌球密度:取 100m L发酵培养液
于 100mL 量筒中 ,测其菌球体积与总的发酵培养基体积之比。
重复 3 次 ,取平均值。 ③菌丝体干重:将培养好的发酵液定容
后 ,用干燥的双层纱布过滤后得菌丝体 ,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
放于 60℃干燥箱中烘至恒重后 ,称量。重复 3 次 , 取平均值。
④发酵液中的粗多糖测定:将过滤后的发酵液经离心后除去
沉淀 ,收集上清液 , 加入 3 倍体积 95%乙醇浸洗沉淀 , 离心后
收集沉淀物 ,于 60℃恒温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 ,称量所得即为
粗多糖的含量。重复 3 次 ,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个灰树花菌株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详见
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 ,灰 3 和灰 4 菌丝纯白 、生长速度快 , 日
长量分别达 7.0mm 、7.1mm , 且菌丝生长致密 、整齐 , 明显优于
灰 1 和灰 2 两个菌株。
表 1 各灰树花菌株在斜面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
菌株 萌发时间 菌丝长速(mm/ d) 菌丝长势 菌丝颜色 满管天数(d)
灰 1 1 5.8 较致密 纯白 17.2
灰 2 2 5.1 稀薄 ,纤细 灰白 19.6
灰 3 1 7.0 致密 ,整齐 纯白 14.3
灰 4 1 7.1 致密 ,整齐 纯白 14.1
2.2 四个灰树花菌株液体摇瓶培养情况比较 结果见表 2。
表 2 灰树花菌株在二级摇瓶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菌株 菌球密度(%) 菌球直径(mm) 菌丝体干重(mg/ 100ml) 粗多糖(mg/ 100m l)
灰 1 64.3 1.6 531 34.98
灰 2 66.7 2.1 462 30.65
灰 3 92.3 1.2 653 43.96
灰 4 86.1 1.5 557 36.54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 灰 3 在二级摇瓶培养基中的生长情
况明显优于其它三个菌株。与灰 1、灰 2 、灰 4 相比 , 其菌球密
度分别高28.0%、25.6%、6.2%, 菌丝体干重每100mL分别
—18—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