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覆盆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全 文 :第24卷 第1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ol. 24 No.1
2 0 0 4年 1月 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Jan., 2 0 0 4
文章编号:1001-3776(2004)01-0065-04

覆盆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汪传佳 1,徐小静 1,康志雄 1,钱孝炎 2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嵊州市南山水库管理局,浙江 嵊州 312400)

摘要:对近年来我国覆盆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覆盆子研究在我国引起了
关注,但从整体上看研究和开发利用还比较落后。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覆盆子资源,必须深入开展杂交育种、人
工栽培、加工工艺、水土保持产业化等研究。
关键词:覆盆子;悬钩子属;资源开发;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覆盆子品种比较复杂,《中国药典》收载的覆盆子品种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植物
华东覆盆子(R. chingii),该种又称掌叶覆盆子、大号角公、牛奶母、树莓,市场上可见的商品覆盆子来源于
华东覆盆子、插田泡(R.coreanus)、拟覆盆子(R. idaeopsis)、山莓(R. corchorifolius)等,本文所指覆盆子
为华东覆盆子及其悬钩子属的近缘种,以华东覆盆子为主。覆盆子近成熟干燥果实为常用中药,成熟果实是新
型高营养的野生或半野生果品,用于食疗和保健,是高营养、高抗性、无污染的绿色新型第 3 代水果,它还是
重要的生态恢复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开发和利用覆盆子前景广阔。国内已对覆盆子开展了初步研究和少
量人工栽培。
1 资源调查、种质保存与评价
悬钩子属有 196种 [1],是蔷薇科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已知该属有 700多种。实际上已经发表的种类有 201
种 98变种。分布遍及五大洲,中国 27个省和自治区均有分布[2]。傅承新等对浙江产悬钩子属进行了资源调查,
结果表明浙江悬钩子目前主要呈野生状态,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普遍,这些种多出现在山区、半山区,
生长在阳光较充足的山坡灌丛和林缘,海拔 400 ~ 800m。以西南的遂昌、龙泉、庆元、泰顺、文成、松阳、丽
水和西部的开化、金华、淳安等市县分布种类最多。在已调查到的 25 种中,有 17 种的果实可食用[3]。河南、
江西、云南、甘肃、陕西、安徽、四川、江苏、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区也都对悬钩子属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
并提出了本地区的悬钩子属开发利用建议[4 ~ 12]。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在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于 1993年在南京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开展了种质资源评价,制定了悬钩子属种质评价标准[5,6,8]。
2 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东覆盆子为多年生灌木,茎直立,新抽枝条具蔓生性。地上部枝条两年生,地下部多年生。每年春季由
根部萌发新枝,当年不开花结果,冬季落叶休眠,第 2年春开花结果。果熟后第 20天,2年生枝条逐渐枯死,
仅当年生枝能越冬,至第 2年开花结果,如此循环。一般植株定植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实,3 ~ 4年进入盛果期,
经济寿命可达 20a[15]。覆盆子根系分布浅,喜生长在湿润而不积水的土壤中,其野生状态多分布在林缘或疏林
收稿日期:2003-12-31
作者简介:汪传佳(1965-),男,浙江开化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学和生态学研究与推广。

66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24卷
中以及沟边、渠边、路边、山坡土壤较湿润的地方。自然生长环境虽然多数土层较浅,但土质疏松,且富含腐
殖质,喜阳光冷凉而不耐烈日暴晒。王永传等选用蓬蘽、华东覆盆子、高粱泡、山莓 4 个野生种进行栽培化研
究[16]。刘岳炎等对华东覆盆子和蓬蘽的栽培习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种间和个体间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面差异
很大,对炎热和干燥很敏感,忌积水[17]。李维林等对秦巴山区部分悬钩子属植物花粉形态进行观察,从观察结
果看,花粉粒由大到小,由长椭圆球形、椭圆球形到长球形、球形,萌发沟由浅到深、由狭窄到开张,外壁纹
饰由条纹、穿扎到拟网状和近光滑、光滑,表现了广泛的变异和系列变化的趋势[18]。顾利红等对华东覆盆子等
6 种覆盆子类药材的性状、组织构造、粉末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其果皮表皮细胞大小,晶体类型,网纹细胞
层数,非腺毛形态等可将各种加以区别[19]。
3 生理生化研究
付顺华等对华东覆盆子休眠原因研究后,认为胚生理后熟可能是种子体眠的主要原因[20]。王永传等认为
蓬蘽、华东覆盆子等 4 种种子发芽困难的原因是内果皮的机械障碍和种胚的生理休眠,解除种胚生理休眠的
适宜方法是低温湿砂藏结合浓硫酸处理[16]。金炜等利用植物激素处理空心泡,用叶外植体培养可以直接再生
不定芽,并由此继续诱导众多的丛生芽,从而建立一个快速繁殖系统[21]。贾伟平等通过对牛迭肚根和茎的解
剖学研究,发现根自外皮层发生,而茎则由中柱鞘起源,不同于一般植物 [22]。王国英等用采自离体繁殖枝条
的悬钩子叶片能够在Ms培养基上有效地分化出幼芽,分化率达 79.17%[23]。林盛华等研究了该属 8 个种染色
体数目和核型,发现覆盆子有二倍体 2n=2x=14 和三倍体 2n=3x=21 类型;牛迭肚、绿叶悬钩子、库叶悬
钩子有二倍体和四倍体;茅莓为四倍体;黄树莓、黑树莓、美洲黑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均小形,由中
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lA”和“2A”型,种间核型存在差异,同一种内三倍体四倍
体比二倍体类型进化[24]。
4 成分分析
桑建忠等所测 12 种悬钩子果实富含氨基酸、矿质元素、有机酸和 VE,除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外,
还含大量的 SOD和类 SOD生物活性物质。种间和种内存在差异[25]。悬钩子叶片含丰富的人体必需营养素和小
分子抗氧化剂,具营养和保健价值 [26]。曲东等对秦巴山区悬钩子属 4种果实测定,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不饱
和脂肪酸的分布较大,氨基酸含量均很高,VC的含量比普通水果如梨、香蕉、柿子和桃略高—些,微量元素与
普通水果无显著差别,有机酸总量和淀粉含量比普通水果高 [27]。栾文举等测定了甘肃 7种悬钩子营养成份[8]。
李继仁等对覆盆子类 22种生药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果实中锰元素含量普遍较高[28]。李维林等分发现华东覆盆
子果实含有 19种挥发性成分,它们综合作用构形成特有香味,为优良品质和抗病虫害种质筛选提供了线索[29]。
华东覆盆子果实和叶片中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成分,它与机体的衰老、肿瘤、免疫性疾病和辐射防护
等有关,并具有抗癌活性[30,9]。仲山民等测定华东覆盆子等 4种果实,含水量高达 80%左右,果实富含糖分,
且以还原糖为主,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果实中氨基酸种类至少有 17种,包括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以及婴幼儿
必需的组氨酸,所占比例甚高,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无机元素等营养 [31]。孙萍等运用微波技
术提取覆盆子果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0.951%[32]。
5 栽培与引种技术研究
我国野生悬钩子资源极为丰富,但仍处于野生状态,对该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不多。覆盆子人工栽
培发展非常缓慢,多为当地农民利用野生种,在自留地零星栽培,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内才对本属植物
的开发利用引起重视,对其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基础研究,为人工栽培提供依据。1995年傅承新等对

1期 汪传佳,等:覆盆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67
浙江产广布的、果实性状较优良的种类蓬蘽等作了较详细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初步的栽培驯化试验[3]。顾姻、
曹钰普、李维林、施忠辉、李孝苗等提出了悬钩子属及覆盆子等种的人工栽培技术 [2,33,34,35,10]。1995年胡超宗等
进行德国覆盆子引种试验 [36]。浙江报道过在农业部 948项目“树莓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和省重点项目“树
莓与新型水果新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从磐安县野生群体中选育出“宝-2”新品种。
6 环境保护研究
覆盆子具有蔓生性,贴地性很强,在自然分布条件下,根系在近地面 20 ~ 30cm范围内交织成网,形成很密
的保护网络,具有特别优良的保持水土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恢复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例如,台湾植物学家
从玉山悬钩子实生后代中选出了复地性能更好,株丛高度仅 5cm 左右的“绿地毯”[2]。树莓能在短期内迅速覆盖
地表达到绿化目的,据在易县旺龙试区片麻岩山地种植试验,当年植被覆盖度达 91%,蓄水效益达 72%,减沙效
益达 86%。在不宜发展大型果树的山坡、荒地、沟谷,特别是在林区的林缘、林间空地种植,可有效防止水土流
失[37]。
7 经营利用研究
药用研究较多,保健食用及其它研究较少,尤其在保鲜加工利用方面很少。悬钩子属植物全身都是宝,茎
皮含鞣质、纤维,叶可代茶、做甜味剂、药用、含鞣质,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果可食用、药用、加工饮料、
果酱、酿酒、熬糖、制醋、果汁等供应国内外,种子可药用、榨油,根部可药用、根皮含鞣质,全株可入药、
做绿化观赏树种等。民间用其果酿果酒、制果酱、榨果汁调制饮品。近年来已作为一种绿色新型第 3 代水果进
入消费市场。SOD含量较高,在抗皱、防晒及抗衰老中亦有特殊功效。
8 开发利用研究评价
综上所述,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覆盆子研究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从整体上看还比较落后。
①以往的资源调查大多偏重于资源数量及分布,通常只涉及到种,至多到变种,有关其种群生产能力、分布式
样及种下变异等与其自身生产紧密相关项目的详细调查至今仍很薄弱。对做栽培果树砧木有关的抗性、矮化、
嫁接亲合性、开花结果习性、早实性、丰产性、贮藏加工、特性等缺乏足够重视,这种现状严重影响着野生覆
盆子自身开发利用和栽培化的进程;②综合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重开发轻保护,产业化开发不力,
资源处于野生状态,品种选育研究力度不够,人工栽培面积尚少,导致产量低,后续资源贫乏,野果的产量和
质量低而不稳,商品率低,资源破坏严重,经济效益低。③科研工作薄弱。分散研究多,系统研究少。一直集
中于分类、植物化学、生物学特性等基础理论方面,对与产业化紧密相关的丰产栽培和深加工等实用技术研究
与推广工作则非常薄弱,远不能适应当前商品化和产业化开发的需要;对营养成分研究比较深,但对其果实、
叶片、根、茎等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等研究较少;药用研究较多,保健食用及其它研究较少,从而使规模化
开发和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果实作为中药,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并利用,但对其根、茎、叶、花、皮等器官
利用很少研究,并且罕见以覆盆子为原料的各种产品;对种质评价有研究,对商品标准化和质量、技术标准的
制定未涉及;育种工作重点在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研究很少,育种手段落后,育种工作仅为种源和单株的选优,
停留在传统育种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几乎为空白;对山地移植栽培研究较多,设施栽培研究空白;对环
境的影响研究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尚未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孟军,商训生,滕忠才. 中国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1(1):102 - 109.

68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24卷
[2] 顾姻. 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1(2):50 - 60.
[3] 傅承新,沈朝栋,黄爱军. 浙江悬钩子属植物的综合研究——资源调查、引种及开发利用前景[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21(4):
393 - 397.
[4] 李春奇,叶永忠,王志强,等. 河南野生悬钩子属植物资源[J]. 果树科学,1995,12(4):258 - 261.
[5] 戴启金. 大别山区悬钩子属种质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9(3):306 - 310.
[6] 顾姻,王永传,赵昌明,等. 悬钩子属种质的评价[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5(3):6 - 13.
[7] 邵则夏. 廉价资源一云南悬钩子[J]. 中药材,1995,18(11):23 - 24.
[8] 栾文举,肖文,焦健. 甘肃省悬钩子属植物优良种类的营养评价及利用途径[J]. 甘肃科学学报,1996(1):51 - 55.
[9] 李维林,兆无疾. 秦巴山区悬钩子植物的种质资源[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2):6 - 11.
[10] 李孝苗,何家庆. 覆盆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1):128.
[11] 何家庆,任静. 皖南悬钩子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55 - 58.
[12] 杨凤云. 野生悬钩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J]. 四川林业科技,1996,17(4):62 - 63.
[13] 王传永,顾姻,吴文龙,等. 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的建立与维护[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5(1):14 - 17.
[14] 顾姻,王传永. 悬钩子种质评价标准[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5(4):42 - 47.
[15] 金爱武,田荆祥,胡超宗,等. 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初步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10(4):475 - 479.
[16] 王传永,吴文龙,黄树芝,等. 几种野生悬钩子家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3):33 - 40.
[17] 刘岳炎,胡超宗,田荆祥,等. 掌叶覆盆子和蓬蘽的生物学特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10(4):467 - 474.
[18] 李维林,贺善安,兆无疾. 秦巴山区悬钩子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花粉形态观察[J]. 植物研究,2000,20(2):221 - 228.
[19] 顾利红. 中药覆盆子类的生药学研究 1[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4):193 - 198.
[20] 付春华,吴家森,周正宝. 掌叶覆盆子种子休眠原因初探[J]. 特产研究,2001(3):8 - 10.
[21] 金炜,郑生智,顾姻. 植物激素对空心泡叶片不定芽形成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2):62 - 64.
[22] 贾伟平,汪矛. 蓬蘽悬钩子根和茎周皮发生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9,11(4):47 - 48.
[23] 王国英,王建华. 悬钩子离体叶片和茎段的培养及植株再生[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1):12 - 16.
[24] 林盛华,张冰冰,方成泉,等. 中国树莓属 8个种染色体数目与核型[J]. 园艺学报,1994,21(4):313 - 319.
[25] 桑建忠,顾姻. 中国东南部部分悬钩子果实的营养成分[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4(2):22 - 26.
[26] 桑建忠, 顾姻. 悬钩子叶片的营养成分[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4(4):33 - 37.
[27] 曲东,王保莉. 野生浆果悬钩子营养成份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1990(3):10 - 12.
[28] 李继仁,何冰. 覆盆子类 22种生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9,16(3):29 - 31.
[29] 李维林,顾姻,宋长铣,等. 悬构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56 - 57.
[30] 姚振生,杨武亮. 江西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及利用建议[J]. 中药材,1995,18(11):551 - 554.
[31] 仲山民,田荆祥. 悬钩子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10(4):485 - 489.
[32] 孙萍,李艳,杨秀菊. 覆盆子果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16(1):85 - 86.
[33] 曹钰普. 悬钩子人工栽培技术[J]. 林业月报,1999(7):19.
[34] 李维林. 覆盆子人工栽培技术[J]. 中药材,1991,14(5):10 - 11.
[35] 施忠辉. 华东覆盆子栽培技术[J]. 中国土特产,2000(1):19 - 20.
[36] 胡超宗 翁益明. 德国覆盆子引种试验初报[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1):58 - 62.
[37] 张广英,单广波. 树莓丰产栽培技术及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J]. 中国水土保持,2001(4):29 - 31.

Summary on Utilization of Raspberry Resources

WANG Chuan-jia1,XU Xiao-jing1,KANG Zhi-xiong1,QIAN Xiao-yan2
(1. Zhejiang Forestry Academ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Nanshan Reservoir Administration of Shengzhou, Shengzhou 312400, China)

Abstract: Summary was made on study and utilization of raspberry in China. Study on cross-breading, artificial
cultiv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s needed to be strengthened to better utilize raspberry
resources.
Key words: raspberry; Rubus; resource uti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