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覆盆子提取成分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及与环核苷酸的关系



全 文 :《上海免疫学杂志 ) 1 9 9 5年第 15卷第 5期
覆盆子提取成分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及与环核普酸的关系
陈冲华 方 军 宫 斌 莫启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核医学研究室 上海 2 0 0 0 2 3
全虹波 孙万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 91年级 中基班 )
摘要 本文采用 ` H一 T d R掺人法 ,研究了覆盆子的四种提取组分在体外对脾脏淋巴细胞 D N A 合成的诱响 ,
并从环核昔酸角度探讨其机理 。 结果表明菠盆子的四种提取组分 : 水提取液 、 醇提取液 、 粗多糖和正丁醇组分
均有明显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 在没有丝裂原存在时 , 其增殖指数在 .3 0 左右 。在有微量丝裂原辅助下 ,
其增殖指数亦为 .3 0 左右 (相对于微量丝裂原组 ) 。在淋巴细胞激活的早期伴有 c A M P 水平的升高 。
关键词 覆盆子 淋巴细胞增殖 c A M P c G M P
一 ` 覆盆子为蔷薇科落叶灌木 掌叶覆盆子
( R u b u s e h i咭 11 H u )的果实 , 性微温 、 味甘
,镶酸 , 有平补肝肾的作 用 , 中医临床常用覆盆
子佐人补益方剂中 。 先前有报道覆盆子粗多
糖具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一 〔1】,本文采
用 3 H 一 T d R 掺人法 , 以淋 巴细胞增殖试验为
指标 ,进一步分析覆盆子四种提取组分的免
疫药理 , 并从环核昔酸的角度探讨其机理 。
1 材料和方法
1
,
l 材料
1
.
1
.
1 试剂 R P M I 16 4 0 培养液为 日本产
品 ; 小牛血清购 自放射医学研究所 ; C o n A
购 自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 ; L P S 为 S i g m a
产品。
.1 .1 2 中药 金华 产蔷薇科掌叶覆盆子 的
果实经氯梦热 回流提取 3 次 ( l h 、 .0 5 h 、 .0 5 h)
脱脂 , 残渣再用无水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3 次
( l h

.0 5 h

.0 5h)
, 合并提取液浓缩后 , 水浴吹
干 ,加水溶解去沉淀后 , 即为醇提取液 ;剩余
药渣继 以水加热回流提取 3 次 (各 l h ) , 合并
提取液浓缩后 , 去沉淀即得水提取液 。 水提
取液加 乙醇到 35 % 的浓度 出现胶状沉淀 ,
离心 ,上清继以终浓度 80 % 乙醇沉淀 , 水复
溶后经 4% C C 1 3 C O O H 沉淀 , 4℃过夜去蛋
上海市高教局青年基金资助项 目
白 , 即得粗多糖 。 醇提液进一 步依次以醋酸
乙醋 、 正丁醇萃取得正丁醇组分。
从覆盆子得到 的水 、 醇提取液 p H 均在
4 一 5 , 澄清 , p H 调到 .7 0 左右待用 。 从醇提取
液 中得到 的正丁醇组分 p H 在 3一 4 , 色黄 ,
澄清 , 校正 p H 到 .7 0 左右时出现沉淀 , 离心
去沉淀后 ,上清用于实验 。
L L 3 动物 雄性昆明种小 鼠 , 体重 2 9 左
右 , 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L Z 方法
L .2 1 淋 巴 细 胞增 殖 试验 见 参 考 文 献
[ 2 ]

1
.
.2 2 淋巴细胞 内 c A M P 和 c G M P 样本制
备 用不含小牛血清的 R PM I 16 40 培养液
调节淋巴细胞浓 度到 l x 1s0 细胞护m l , 每管
加淋 巴细胞悬液 50 0川 , 不 同浓度的覆盆子
提取成分 5 0 0川 。 3 7 ℃温育不同时间后加
E D T A 终止反应 , 放人 10 ℃煮沸 10 m in ,
再经无水酒精二次提取后干燥待测 。
.1 .2 3 淋巴细胞内 c A M P 和 c G M P 样本的
测量 . 用本室 自制 ” 51一 c A M P 和 c G M P 放
免药盒常规测量 3[ o]
2 结果
2
.
1 扭盆子水醇提取液对淋巴细胞增殖作
用 的体外试验 覆盆 子提取液没有丝裂原
辅助时 , 水提取液 、 醇提取液的刺激指数分
别 为 4 . 2 3 、 2 . 3 9 , 在 微 量丝裂 原 C o n A (0 . 2 5
林g /m l) 辅助 作 用 下 , 其刺激 指 数分别 为
3
.
0 5

3
.
2 0 (图 i )。
.2 2 覆盆子粗多糖和正丁醇提取组分对淋
巴细胞增殖作用的体外试验 由于中药成
分的复杂性可能会影响淋 巴细胞的增殖 , 我
们进一步从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 中提取了
粗多糖和正丁醇组分 , 其淋 巴细胞增殖试验
刺激指数分别 为 3 . 12 、 2 . 78 , 在微量丝 裂原
C o n A (0
.
2 5林g /m l )辅助作用 下 , 其刺激指
数分别 为 3 . 1 1 、 2 . 96 。 从浓度曲线可以看 到 ,
粗多糖 、 正 丁醇组分的最佳浓度在 50 一 10
林g /m l (图 i ) 。
粗多糖和正丁醇组分加人到淋 巴细胞中 , 经
温育 30 m in 后 , 较高浓度的粗多糖 、 正丁醇
组分使 细胞内 c A M P 含量升高 (图 3) , 而
c G M P 含量无明显变化 。
. ~ 一 ~ .
自~ - -山
i::}口
水扭取物
即扭取 物
粗多 .
正丁 一组 分
图 3 不同浓 度粗多 糖和 正 丁 醇组分对 淋 巴 细胞内
c A M P 浓度的影响
A : 对照组 : B : 2 5林g lm l ; C : 5 0林g /m l : D : 1X() 林g lm l :
E : 2X() p g /m l
或严之戈 J 、.含à碱.侣勺卜l二月
浓 度 〔阳 /m l)
图 1 覆盆子提取成分对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浓度曲线
.2 3 夜盆子粗 多糖和正丁醇提取组分对
c A M P 和 c GM P 影响的时间曲线 在培养
的淋 巴细胞中加人 10 林g /m l 的粗多糖和正
丁醇提取液 , 分别培养不 同时间 , 可见粗多
糖和正丁醇提取液在 早期可升高淋 巴细胞
内 e A M p 浓度 (图 2 ) , 而 e G M p 无变化 。
。 - - - - ~ ~ . 对妞
一 粗 多侣.卜 -一 - - ` 正丁 曰组 分ō.1`。乞工/`一三ùà`芝V。
6 0 1 2 0
田 育时间 (m m
图 2 粗多糖和正丁醇组分对淋巴细胞内 c A M P 影响的
时间曲线
.2 4 不同浓度粗多糖和正丁醇组分对淋巴
细胞内 c A M P 、 c G M P 的作用 不同浓度的
3 讨论
由于 中药本身可能含有某些损伤细胞
的成分或其渗透压 、 酸碱度可能对淋 巴细胞
的存活有影 响 4j[ 。 我们用 台盼蓝染色 ,镜检
了经 大剂 量覆盆子提取液 ( 5 0 林g /m l) 培养
4 8 h 后 的淋 巴细胞 , 其存活率在 90 % 以上
(数据未列 出 ) 。 故覆盆子提取液在有效浓度
下 (50 一 20 0林g /m l) 对淋 巴细胞无直接杀伤
作用 。 从体外实验看 , 进一步提取得到 的粗
多糖和正丁醇组分对脾细胞对有促增殖作
用 , 最佳剂量在 5 0一 1 0 0林g /m l。 在有或无丝
裂原 C o n A 辅助的情况下 , 覆盆子均具有
明显激活淋 巴细胞的作用 , ” H 一 T d R 掺人比
对照提高 2一 3 倍 。从以上结果看 , 覆盆子水
、醇提取液具有类似植物血凝素的作用 。
环核昔酸作为一种信使物质在淋 巴细
胞活化上有重要作用 , 许多激活淋巴细胞的
丝裂原 ( C o n A 、 P H A 、 PWM )在淋巴细胞激
活的早期 有一过性的 C a Z 十 依赖 的 c G M P
升高 , 而 c A M P 在激活的中晚期升高 常表
现为抑制细胞的活化 【5 】。 从覆盆子中提取的
粗多糖和正 丁醇组分对体外培养 的淋 巴细
胞在激活早期有升高细胞内 cA M P水平的
作用 , 而不影响 c G M P 水平 。 这一结果表 明
覆盆子提取成分激活淋 巴细胞的途径与典
型的植物血凝素有所不同 。 喻学忠等 6I] 在研
究交联膜 C D 23 分子对 B 淋 巴细胞增殖的
影响时 , 也曾观察到 , 在加人促 B 淋 巴细胞
增殖有效剂量的交联剂 (C D 23 单抗或 I g E
免疫复合物 )诱导 1 5m in , 可见 c A M P 水平
升高 , 而 c G M P 无明显影响 。 由此推测覆盆
子提取组分激活淋 巴细胞的途径 可能 与淋
巴细胞膜上分子交联有关 。
参考文献
1
. 赵武 述 , 张 玉 琴 , 等 。 中华微 生 物学 和 免疫 学杂
志 19 9 1 : 1 1 : 3 8 1
2
. 杨贵贞 , 主编。 医学免疫学 第一版 吉林 吉林人
民出版社 19 8 0 : 58 5
3
. 莫启忠 , 方 军 , 等 。 核技术 1 98 6 : 9: 4 3
4
. 汪秀明 , 钟慧平 , 等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 9 :0 1:0 2 3 6
5
.
H a d d e n J W
.
C o m p r e h a n s iv e Im m u n o lo g y v o l 3
E d 1 L o n d o n P l e n u m 1 9 7 7: 1
6
. 喻学忠 , 徐德胜 , 等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 9 ;2 8 : 2 6 3
( 19 9 5 年 5 月 2 6 日收稿 )
T h e E n h a n e i n g E fe
e t o f石加lb s
P r o li fe r a t i o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P
H u o n t h e L y m P h o e y t e
w i t h C y e l i e N u c l e o t i d e s
C h e n K u n h u a F a n g J u n G o n g B i n M
o Q i z h叨9 Q u a n H o n g P o S u n W a n P i n g
S h a gn h
a i U 九i v e rs i ty of rT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拟论d i e i n e , S h a gn h a i 2 0 0 0 3 2
T h e e fe
e t s o f t h e fo u r e x t r a e t s o f R u b u s C h i gn i i H
u (R C H ) o n l y m p h o e y t e P r o
-
l i fe r a t i o n a n d e y e l i e n u e l e o t i d e s h a v e b e e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v i t r o
.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x t r a e t s o f R C H h a d s i g n i if e a n t e n h a n e e m
e n t o f l y m P h
o e y t e P r o l i fe
r a t i o n
( 5 1 3
.
0 ) b o t h w i t h C o n A (0
.
2 5林g /m l ) a n d w i t h o u t C o n A
.
A t t h e e a r l y s t a g e o f i n e u b a
-
t i o n (
a b o u t 10m i n )
,
th e e e l l u l a r e A M P w
a s s i g n i if e a n t ly i n e r e a s e d
.
B u t t h e e G M P
w a s n o t a l t e r e d
.
T h o s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e a t e d th a t t h e R C H e x t r a e t s h a v e m i t
o g e n i e e fe
-
e t s o n s P l e e n ly m P h
o e y t e s a n d m a y b
e v i a m
e
m b
r a n e m o l e e u l a r e r o s s

l i n k i n g
.
K e y w o r d s R u b u s e h i gn i i H
u l y m P h o e y t e P
r o l i fe
r a t i o n e A M P
e G M P
《分子内毒素学》
由焦炳华教授主编的《分子 内毒素学 》已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 , 全书共 46 万
字。 本书着重介绍细菌内毒素 (脂多糖 )的分子结构 、 生物合成 、 生物学活性 、 免疫学特性 ,与机
体的相互关系 , 在临床疾患中的作用 , 以及检测和去除等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特别反映了
近年来 内毒素方面 的研究进展 。 本书可供医学院校师生 、 临床医师 、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 食品
卫生 、 有关科研单位和兽医工作者及 医学检验工作者参考 。
本书定价 , 每册 20 . 0 元 。 欲购者请与上海市翔殷路 80 号第二军 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谢正肠教授联系 , 邮编 : 20 4 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