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基于均匀设计法优化小叶杜鹃高效快繁体系



全 文 :2009年
第 5期
2009
№5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基于均匀设计法优化小叶杜鹃高效快繁体系
顾地周 1,王德礼 2,周信辰 1,朱俊义 1,马秋月 1,曹 逊 1
(1.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吉林通化 134002;2.通化市公园管理处,吉林通化 134001)
摘 要:以小叶杜鹃嫩茎段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适合嫩茎段腋
芽萌发生长及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改良)+IAA 0.15 mg/L+ NAA 0.12 mg/L+GA3 1.80 mg/L,再
生率达94%以上。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结果表明,在30 d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
平均达60以上,建立了小叶杜鹃的高效快繁体系。
关键词:小叶杜鹃;组织培养;快繁;均匀设计
中图分类号:S72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09)05-0032-003
小叶杜鹃(Rhododendron parvifolium),为杜鹃花
科杜鹃花属直立灌木,《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
理暂行条例》中定为省级一类重点保护植物,为亟
需保护植物。花蔷薇色,2~4朵集生于枝头,十分美
观,可驯化为观赏园艺花卉,还可开发利用为耐寒
及抗病能力强的园艺新品种。作为高山杜鹃育种
种质资源的小叶杜鹃在长白山区分布稀少,仅在安
图县圆池有较大种群面积,其他区域仅有零星分
布。其种子、扦插等常规繁殖的萌发率和生根率极
低,开发和利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同属其他种
植物的组织培养已有报道[1,2]。但迄今未见关于小
叶杜鹃高效快繁的报道。本研究以小叶杜鹃嫩茎
段为材料,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小叶杜鹃腋芽生长和
生根条件进行筛选,以期获得最佳培养条件。
近年来,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的高山杜
鹃已驯化为园艺栽培种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国家
仅甘肃、云南等少许高山品种得到引种。小叶杜鹃
系长白山高山杜鹃,长白山高山杜鹃至今未得到引
种。本文结果可能对长白山高山杜鹃的开发利用
和工厂化育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外植体的处理
4月初,将采自吉林省安图县的小叶杜鹃休眠
枝条在实验室内水培。待腋芽萌发并长至 3.0 cm
时剪下,在超净台上用70%酒精涮洗60 s,用饱和次
氯酸钠溶液浸泡8 min,无菌水冲洗10次,无菌滤纸
吸干表面水分,切除被杀菌消毒剂损伤部分后切割
成一叶一段作为外植体。
1.2 小叶杜鹃嫩茎段腋芽萌发生长及生根培养基的
筛选
以改良的MS(1/4大量元素、1/3微量元素、
1/3铁盐和 1/3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蔗
糖 20 g/L、琼脂粉 8.5 g/L,并附加不同浓度的
IAA(由预试验确定为 0.15~0.35 mg/L)、IBA
(由预试验确定为 0.10~0.30 mg/L)、NAA(由预
试验确定为 0.07~0.12 mg/L)和 GA3(由预试验
确定为 1.30~1.80 mg/L),pH值5.6。培养条件为:
温度(25±2)℃,光强 1 200 lx,每天光照 9 h。为了
提高小叶杜鹃植株再生的速度和再生率(以腋芽萌
发生长同时伴有茎段生根为考察再生率的标
准),本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 [3],每处理接种外植
体数为30,选用U10(104)均匀表(见表1),研究 IAA、
IBA、NAA和GA3浓度交叉配比对小叶杜鹃腋芽萌
发生长及生根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的培养基。
1.3 高效快繁体系的建立
以节培法进行快繁,以小叶杜鹃再生植株的茎
节为材料,即切割成一叶一段转接到优化后的腋芽
生长及生根培养基中进行茎节及生根培养,并计算
增殖周期和倍数。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收稿日期:2008-07-06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705C05)
— 32 —
采用均匀设计软件,回归分析均采用全回归
(后退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交叉配比对嫩茎段
腋芽萌发生长及生根的影响
由 试 验 结 果(表 2)可 得 回 归 方 程 Y=
54.6-42.6X1-0.948X2+194X3+12.3X4,样本容量 N=
10,显著性水平α=0.01,复相关系数R=0.9998。检
验值 Ft=3147,临界值 F0.01(4,5)=11.39,Ft>F0.01(4,
5),显著,说明回归方程有意义。对各方程项进行
显著性检验可知:检验值 F(2)=1.947,临界值 F0.01
(1,5)=16.26,F(2)<F0.01(1,5),此方程项不显著,
需要剔除。剔除不显著方程项,新建回归方程Y=
54.3-42.6X1+196X3+12.3X4,复相关系数R=0.9997,
检验值 Ft=3623,临界值 F0.01(3,6)=9.780,Ft>F0.01
(3,6),回归方程显著。同理对各方程项进行显著
性检验可知:各方程项对Y影响均显著。根据回归
方程求出 Y的最优组合为:X1=0.15,X3=0.12,X4=
1.80,在此组合基础上求得最优解:y=93.5,此解为
方程解析解,需按公式Y=y±uα·s(其中y为通过优
化组合计算出的解析解,uα为正态分布的双侧分位
数,s为剩余标准差)计算出优化值区间估计为Y=
93.5(±0.565),即92.935%~94.065%。以最优组合
作验证试验,将小叶杜鹃嫩茎段接种到附加 IAA
0.15 mg/L+NAA 0.12 mg/L+GA3 1.80 mg/L的改良
MS培养基中。培养 21 d嫩茎基部开始出现根锥,
28 d后腋芽开始萌动生长,继续培养至35 d嫩茎基
部直接发出3~5条不定根,45 d后苗高可达3.0 cm
以上,有的产生了侧根,根和苗的形态、发育均正
常,再生率达 94%以上。在估计区间范围内,且比
所有实验Y值都大。可见,小叶杜鹃腋芽萌发生长
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IAA 0.15 mg/L+NAA
0.12 mg/L+GA3 1.80 mg/L。
表 2 U10(104)均匀设计试验结果
注:培养45d的再生率,Y为再生率。
2.2 高效快繁体系的建立
采取节培法进行继代快繁,待小叶杜鹃茎段生
根苗生长至3.0 cm以上时,在超净台上打开培养瓶
留一叶剪下苗干,将其切割成一叶一段再转接到嫩
茎段生根同时腋芽生长伸长的培养基MS(改良)+
IAA 0.15 mg/L+NAA 0.12 mg/L+GA3 1.80 mg/L中
进行节增殖和生根培养。30d为 1个增殖周期,每
瓶增殖倍数平均达60以上。
2.3 炼苗和移栽
待苗根长至2.5 cm以上时,从培养瓶中取出试
管苗,在含有3 mg/L杀毒矾溶液中洗去苗上残留的
琼脂,然后植入经 20倍杀毒矾消毒过的混合基质
(腐烂松针∶ 泥炭土∶ 细河沙=2∶ 1∶ 1)中,用透光
好的塑料薄膜覆盖,湿度保持在 75%,温度控制在
(18±2)℃,每天自然光照 10 h,每天中午通风换气
20 min,7d后揭去薄膜,每天早晚喷洒清水各1次,成活
率达90%以上。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培养基MS(改良)+IAA 0.15 mg/L+
NAA 0.12 mg/L+GA3 1.80 mg/L对小叶杜鹃腋芽生
长伸长及同时茎段生根的诱导效果显著,同时加
入两种生长素加快了茎段的生根速度、提高了生
根率,在培养基中附加 1.80 mg/L的 GA3促进了
腋芽的萌发和萌发生长;继代快繁采取节培
法,以小叶杜鹃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即切
割成一叶一段转接到优化后的腋芽生长伸长
及生根培养基 MS(改良)+IAA 0.15 mg/L+NAA
0.12 mg/L+GA3 1.80 mg/L 中进行节增殖同时生
根培养,遗传稳定性好,成苗率高,方法简捷,
可操作性强,达到了快速繁殖的目的。应用均匀
设计法处理和分析数据大大缩短了培养基配方的
处理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因 素(mg/L)
X1
0.15
0.20
0.25
0.30
0.35
0.15
0.20
0.25
0.30
0.35
X2
0.10
0.15
0.20
0.25
0.30
0.30
0.25
0.20
0.15
0.10
X3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0
0.09
0.08
0.07
X4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50
1.60
1.70
1.80
处理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因 素
X1
0.15
0.20
0.25
0.30
0.35
0.15
0.20
0.25
0.30
0.35
X2
0.20
0.30
0.15
0.10
0.25
0.25
0.10
0.15
0.30
0.20
X3
0.10
0.09
0.07
0.11
0.08
0.08
0.12
0.07
0.09
0.10
X4
1.70
1.80
1.60
1.70
1.50
1.60
1.40
1.50
130
1.80
Y(%)
88.50
85.50
77.00
84.00
73.50
83.00
86.50
76.00
75.00
81.00
第 5期 2009年顾地周等:基于均匀设计法优化小叶杜鹃高效快繁体系
注:X1:IAA浓度;X2:IBA浓度;X3:NAA浓度;X4:GA3浓度。
表1 U10(104)因素及水平设计
— 33 —
(上接第14页)一致,其中 2.5 mmol/L时的谱带最
为清晰。因此,将MgCl2浓度定为 2.5 mmol/L。
图4 MgCl2浓度对SRAP反应的影响
2.5 Taq DNA聚合酶对SRAP反应的影响
Taq DNA聚合酶的浓度决定 PCR扩增产物的
特异性和产量,浓度过高会增加非特异性产物,过
低又会使产物量降低,本试验所设 4个梯度范围内
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对松口蘑SRAP扩增影响较
小,均能扩增出谱带(图5),浓度为0.25 U时扩增结
果不太稳定,浓度为0.5 U、1 U、1.5 U时扩增图谱清
晰、扩增效果好,从降低成本考虑,将Taq DNA聚合
酶的浓度定为0.5 U。
3 结 论
本研究建立了松口蘑SRAP优化体系,为下一
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图5 Taq DNA聚合酶浓度对SRAP反应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吴松权,全雪丽,傅伟杰,等.松口蘑与栎松口蘑RAPD
反应体系的优化[J].辽宁林业科技,2006,(5):5-8.
[2] LI G,Quiros C F.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a new marker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PCR
reaction:it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gene tagging in
Brassica[J]. Theor Appl Gene,2001,103:455-461.
[3] 杨平,刘仙俊,刘新春,等.利用SRAP标记研究四川高
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遗传,2008,30(1):
115-122.
(责任编辑:张素清)
[8] 汤章城.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9.108-109.
[9] 黄卓辉.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1985.111-115.
[10] CROCE R,WEISS S,BASSI R. Carotenoid-binding sites
of the major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II of highter plants
[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99,274(42):
29613-29623.
[11] 张其德,卢从明,刘丽娜,等.CO2倍增对不同基因型大
豆光合色素含量和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植
物学报,1997,39(10):946-950.
[12] 郭丹,赵天宏,张兆伟,等.CO2和O3体积分数升高对银
杏希尔反应活力和叶绿体ATP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
环境,2007,16(5):1406-1410.
(责任编辑:张素清)
M 1 2 3 4
M 1 2 3 4
(上接第4页)
􀤂􀤂􀤂􀤂􀤂􀤂􀤂􀤂􀤂􀤂􀤂􀤂􀤂􀤂􀤂􀤂􀤂􀤂􀤂􀤂􀤂􀤂􀤂􀤂􀤂􀤂􀤂􀤂􀤂􀤂􀤂􀤂􀤂􀤂􀤂􀤂􀤂􀤂􀤂􀤂􀤂􀤂􀤂􀤂􀤂􀤂􀤂􀤂􀤂􀤂􀤂􀤂􀤂􀤂􀤂􀤂􀤂􀤂􀤂􀤂􀤂􀤂
􀤂􀤂􀤂􀤂􀤂􀤂􀤂􀤂􀤂􀤂􀤂􀤂􀤂􀤂􀤂􀤂􀤂􀤂􀤂􀤂􀤂􀤂􀤂􀤂􀤂􀤂􀤂􀤂􀤂􀤂􀤂􀤂􀤂􀤂􀤂􀤂􀤂􀤂􀤂􀤂􀤂􀤂􀤂􀤂􀤂􀤂􀤂􀤂􀤂􀤂􀤂􀤂􀤂􀤂􀤂􀤂􀤂􀤂􀤂􀤂􀤂􀤂
摸索周期。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叶杜鹃的高效离
体快繁体系,达到了预期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顾地周,孙忠林,何晓燕,等.牛皮杜鹃的组培快速及种
质试管保存技术[J].园艺学报,2008,35(4):603-606.
[2] 宫汝淳,姜云天,顾地周,等.短果杜鹃的组织培养和快
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1):133.
[3] 方开泰.均匀设计—数论方法在试验设计的应用[J].应
用数学学报,1980,3(4):363-372.
(责任编辑:张素清)
辽 宁 林 业 科 技第 5期 2009年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