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县栗树乡土著猪的杂交改良情况



全 文 :·57·
繁 殖 育 种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 29卷 第10期
云县栗树乡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特别是交
通不便等因素作用,形成了本地特有的土著猪种。土著猪存在体
型小、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脂肪过多等问题,因而生产性能
低。为了提高生产性能,需引入生产性能较好的外来猪种与其进
行杂交改良。自2000年以来,栗树乡已开始引入外来种公猪,对
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杂交改良的方法包括建立种公猪场,采集
精液,根据农户需要进行人工授精,或将母猪放入合适的公猪圈
内进行自然交配,使其得到生产性状改善的F1代杂交商品猪。外
来猪种与本地土著猪进行杂交改良,使F1代的繁殖力、生活力、
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本项目选择用杜洛克作为父本与本地母猪进行杂交,测定母
猪产仔数及F1代生产性能,以确定杂交改良的效果及推广价值,
为云县开展和推广猪种改良及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
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杂交组合
选择外来猪种杜洛克作为父本与本地母猪杂交。种公猪要
求体质强健,生产发育良好,无病害,健康状况良好的种公猪。
种母猪选择3~5胎之间,营养状况、体重、繁殖性能、泌乳性能
等,无病害,健康良好的本地母猪。
1.2 F1代生产性能的测定
本地母猪与杜洛克进行杂交后,F1代猪生产性能进行测定,
生产性能测定指标包括初生重、30日龄窝重、60日龄个体重、育
肥成绩、经济性状和繁殖性能。随机抽样饲养条件相同的21窝
本地土著猪与杜洛克杂交所产F1代初生平均重,与对照组进行比
较。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本地种母猪与杜洛克杂交后分别测定F1
代猪30日龄窝重、60日龄个体重、育肥成绩、经济性状和繁殖性
能。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2.1.1 初生重
对杂交F1代和本地猪进行初生重的测定,得出F1代和本地仔
猪初生平均数,通过对杂交F1代和对照组的初生仔猪进行初生重
的测定,得出通过杂交改良,F1代平均初生重比本地猪初生重
0.16%。
2.1.2 30日龄窝重和60日龄体重
对同等窝数的杂交改良F1代和本地窝重,得出30日龄窝重和
60日龄窝重,F1代30日龄平均窝重达到36.8 kg,而本地平均窝重
只在33.0 kg;F1代60日龄平均窝重达到12.7 kg,而本地平均窝重
只在8.9 kg。
2.1.3 育肥成绩
猪的肥育不但要重视肥育猪的数量,更应重视肥育猪质量的
提高,猪的肥育质量不仅仅放映了生产的发展,而且标志着养猪
生产水平的提高。
通过杜洛克F1代和本地猪进行肥育相比较,在高肥期146 d,
开始日龄为83 d,结束日龄为129 d,在肥育阶段,F1代的日增重
比本地猪高,饲料利用率也较好。
2.1.4 繁殖性能
在繁殖方面,选用了优良的F1代母猪作为母本进行改良,采
用本交与人工两种方法,使F1代的繁殖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实验可
以得出结论,在没有杂交改良的本地猪中,对于繁殖性能都不如
杂交改良的F1代好。
2.1.5 经济性状
通过杂交改良F1代的经济性状,如表1所示。
2.2 土著猪杂交改良效果
通过对本地猪进行杂交改良,F1代充分体现了杂种优势。初
生重比本地土著猪高出1.6%,育肥日增重快,缩短了猪出栏的周
期,饲料利用率高、经济价值高、肉质好,繁殖性能强,通过杂
交改良,栗树乡经济增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户的增收都得
到了实惠,自2000年开始到2007年度,杂交改良占总猪的74%(栗
树乡2007年度猪存栏13 576头,杂交猪占10 046头,本地土著猪3
530头),使2007年度的生猪出栏达6 315头,比2000年猪的出栏
提高了35%。
3 讨论
本地土著猪虽然生产性能比杂交改良的品种差,但其耐粗
饲,抗病性强,性情温顺,通过杂交改良后生产性能有较大提
高,同时有遗传父本的优良生产性能,结合当地的饲养条件,选
择了杜洛克与本地土著猪进行杂交,通过对其杂交改良F1代具有
较好的生产性能,既提高了栗树乡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也提高了
栗树乡的经济收入,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通过推广杂交改良,经过多年的努力,栗树乡猪杂交改良取
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以后需要引进适合栗树乡猪品种改良的其它
品种种猪,把栗树乡的养猪业推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栗树乡的经
济收入的增长。
云县栗树乡土著猪的杂交改良情况
康忠英1 杨克明2
(1.云县栗树乡畜牧兽医站,云南昆明 675806;
2.云县茂兰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昆明 675806)
表1 F1代的经济性状
分组 日增重(g)
饲料/增重
(g)
平均膘厚
(cm)
眼肌面积
(cm2)
肉脂率
(%) 胴体长(cm)
瘦肉率
(%)
肥肉率
(%)
F1代
本地
369
249
3.2
4.1
2.4
3.2
40.2
37.9
3.5
4.3
101.3
90.2
61.8
58.7
21.1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