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混合菌种发酵酿造籼米黄酒工艺的优化



全 文 :第 27 卷 第 1 期
2014 年 3 月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Vol. 27,No. 1
March,2014
DOI:10. 3969 / j. issn. 1674 - 5663. 2014. 01. 005
收稿日期:2013 - 12 - 20
作者简介:黄晓敏(1987 - ) ,女,广西来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 通信作者:E-mail:yuxin1959@ yahoo. com. cn
混合菌种发酵酿造籼米黄酒工艺的优化
黄晓敏,吴奕钿,于 新* ,黄 杰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轻工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摘要:以籼米为原料,采用红曲霉 (Monascus spp.)、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和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酿造籼米黄酒.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混合菌种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和
发酵时间对籼米黄酒酒精度的影响,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酿造籼米黄酒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成品酒进行了质
量评价. 结果表明,m(红曲霉)∶ m(米曲霉)∶ m(酿酒酵母)= 2∶ 2∶ 3 制备混合菌酒曲,籼米黄酒酿制的最优工艺
条件是混合菌种酒曲添加量为质量分数 7%,30 ℃发酵 7 d. 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籼米黄酒色泽红润光亮,酒
体协调,香味醇厚;其糖度为质量分数 22. 22%,酒精度为体积分数 10. 00% .
关键词:混合菌种;发酵;籼米黄酒;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TS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5663(2014)01 - 0019 - 04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indica rice wine with mixed fungal strains
HUANG Xiaomin,WU Yidian,YU Xin* ,HUANG Jie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Abstract:Indica rice win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indica rice as raw material mixed with Monascus
spp.,Aspergillus oryzae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saccharifying ferments. Orthogonal test was car-
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mixed strains,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fermentation time to the alcohol. The quality of wine was evaluated. 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when m(Monascus spp.)∶ m(Aspergillus oryza)∶ 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 2∶ 3,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the addition of mixed stains of 7%,fermentation at 30 ℃ for 7 d. Under the
conditions,the product is of red color,transparent and nutritious;dextrose equivalent value was mass
fraction 22. 22%,and the alcohol degree was volume fraction 10. 00% .
Key words:mixed fungal strains;fermentation;glutinous rice wine of indica rice;quality evaluation
黄酒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添加红曲霉
(Monascus spp.)、药白曲,经微生物发酵酿造而
成的营养丰富的低度发酵原酒[1]. 由于糯米价高,
近年来用籼米代替糯米酿制黄酒成为研究热点. 目
前籼米黄酒的生产存在生产糖化发酵不良、出酒率
低,产酸过高 (甚至酸败)等问题[2]. 汪芳安
等[3]发现,同时采用喂浆法和发酵平衡剂可以酿
制出合格的籼米红曲黄酒. 张守财[4]应用黄酒活
性干酵母、α-淀粉酶生产籼米乌衣红曲黄酒,提高
出酒率约 22. 42%,降低了发酵生酸幅度,口感质
量得到明显提高. 菌种混合发酵主要是利用不同微
生物之间的协同性、互补性使其发挥出正组合效
应. 黄酒香气和风味的形成与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多
种代谢产物有关,即与糖化剂和发酵剂的糖化力和
液化力有关. 在发酵过程中,红曲霉、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为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提供可用的葡萄糖,使其得以生长、代
谢耗糖,从而解决葡萄糖对糖化酶的反馈抑制作
用,使糖化酶活力不断增加,同时 3 种菌种协同作
用能够产生乙醇、乳酸及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多
种酯类物质. 在籼米黄酒的生产中采用混合菌种作
为发酵剂的相关研究罕见公开报道. 作者以籼米为
原料,采用红曲霉、米曲霉、酿酒酵母作为混合菌
种制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籼米黄酒
酿造工艺,并对成品酒进行质量评价,以期为籼米
黄酒的酿制工艺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籼米,散装猫牙皇,购自广州市海珠区华润万
家超市;红曲霉 (Monascus spp. )、米曲霉 (As-
pergillus oryzae)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
ae)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实验室提供.
1. 2 方法
1. 2. 1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配方:NaNO3 2. 0 g,
K2HPO4 1. 0 g,KCl 0. 5 g,MgSO4 0. 5 g,Fe SO4
0. 01 g,蔗糖 3. 0 g,琼脂 20 g,水 1 000 mL.
1. 2. 2 固态曲制作方法 菌种活化:将菌种接种
到 PDA斜面培养基[5]30 ℃活化培养,红曲霉培养
48 h,米曲霉培养 24 h,酿酒酵母培养 18 h.
种子培养:从菌种斜面挑取少许菌落至种子培
养基中,混匀,30 ℃恒温摇床培养 48 h.
固态制曲:大米经过浸水、蒸煮、摊晾处理
后,接种摇瓶种子液,固态发酵 12 d 左右,低温
烘干后粉碎保存[6].
1. 2. 3 籼米黄酒生产工艺流程 选米→清洗→浸
泡→粉碎→蒸饭→摊凉→添加混合菌种酒曲→拌匀
→落缸搭窝→保温发酵→取酒→过滤→灭菌→储存
1. 2. 4 混合菌种酒曲的制备 糖化液的酒精度及
出酒率与糖化程度相关[7],因此以糖化液的糖化
程度即葡萄糖值 (Dextrose equivalent value,DE
值)为混合菌种酒曲发酵效果指标. 3 种菌种按不
同的比例组合,取 10 g与 100 g籼米饭 (m(米)∶
m(水)= 1∶ 2)混合,30 ℃培养 72 h,采用费林法[8]
测定 DE值,确定混合菌种酒曲的较佳菌种比例.
1. 2. 5 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
1. 2. 5. 1 单因素试验 以混合菌种酒曲为发酵菌
种,以酒精度为指标来研究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
及发酵温度等因素对籼米黄酒品质的影响[9]. 分
别添加 3%、4%、5%、6%、7%、8%和 9%的混
合菌种酒曲,30 ℃发酵 8 d,测定其酒精度,考察
酒曲添加量对黄酒品质的影响;添加 7%的混合酒
曲,分别于 20、25、30、35、40、45 ℃下发酵 8
d,测定其酒精度,考察发酵温度对黄酒品质的影
响;添加 7%的混合酒曲,30 ℃分别发酵 2、4、
6、8、10、12 d,测定其酒精度,考察发酵时间对
黄酒品质的影响.
1. 2. 5. 2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混合
菌种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为考察因
素,以酒精度为指标,进行 L9(3
4)正交试验设计
(表 1) ,确定籼米黄酒酿造的最佳工艺参数.
表 1 籼米黄酒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on indica rice wine
水平
Level
因素 Factors
A酒曲添加量
Addition of yeast /%
B温度
Temperature /℃
C时间
Time /d
1 6 25 7
2 7 30 8
3 8 35 9
1. 2. 6 成品酒的质量评价 籼米黄酒的质量评价
包括理化检验和感官评价. 理化指标包括酒精度、
pH值、总糖、总酸、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
参照文献 [10 - 11] 方法进行测定. 感官评价为
对籼米黄酒的色、香、味、风格给予综合评判.
2 结果分析
2. 1 混合菌种酒曲的制备
3 种菌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种发酵液的 DE 值
如表 2,m(红曲霉)∶ m(米曲霉)∶ m(酿酒酵母)=
2∶ 2∶ 3 时 DE值最高,因此选择为籼米黄酒酿制的
最佳菌种量配比.
表 2 不同比例混合菌种酒曲发酵结果
Table 2 Fermented result of hybrid strains koji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项目
Item
m(红曲霉)∶m(米曲霉)∶m(酿酒酵母) m(Monascus spp.)∶m(Aspergillus oryza)∶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1∶ 1∶ 1 1∶ 2∶ 2 1∶ 3∶ 3 2∶ 1∶ 2 2∶ 2∶ 3 2∶ 3∶ 1 3∶ 1∶ 3 3∶ 2∶ 1 3∶ 3∶ 2
葡萄糖值 Dextrose equivalent value 12. 08 19. 50 20. 90 20. 99 22. 55 21. 26 18. 89 18. 98 18. 83
2. 2 单因素试验
2. 2. 1 混合菌种酒曲添加量对酒精度的影响 酒曲
添加量 3% ~9%,随着酒曲添加量的增加,发酵液
中的酒精度而先增加后降低,当酒曲添加量为 7%
时,酒精度最高 (图 1). 这可能是由于酒曲中的酿
酒酵母繁殖迅速,其呼吸作用较为旺盛,使得醪液
0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第 27 卷
中过多的糖分被酵母吸收和消耗,而影响了酒精的
积累[8]. 因此,确定混合菌种酒曲添加量为 7% .
图 1 酒曲添加量对酒精度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addition of yeast on alcohol degree
2. 2. 2 发酵温度对酒精度的影响 发酵温度在
20 ~ 45 ℃,随着温度的升高,发酵液中酒精度先
上升后下降,当温度为 30 ℃时,酒精度达到最高
(图 2). 这是因为温度较低时,酒曲中的菌种活性
低,淀粉水解和发酵效果较差;随着温度的升高,
它们的活性增加,从而使酒精度增加;但温度过高
会对菌种活性有抑制作用,导致糖化效果和发酵效
果变差. 因此,选择发酵温度为 30 ℃ .
图 2 发酵温度对酒精度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on
alcohol degree
2. 2. 3 发酵时间对酒精度的影响 发酵时间在
2 ~ 12 d,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的酒精
度增加,但当发酵时间超过 8 d 时,酒精度略有降
低 (图 3). 酒精度降低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
乙醇能与酸 (主要有乙酸与乳酸)缓慢反应生成
醋;同时乙醇也可氧化成醛,醛再氧化成酸,为醋
化创造了条件;二是酒精挥发. 而酒精度趋于平稳
可能是因为时间过长,淀粉已经完全水解,且还原
糖已经完全发酵. 因此,选择发酵时间为 8 d.
图 3 发酵时间对酒精度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alcohol degree
2. 3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酒精度为考察指标,
以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进
行正交试验,结果如表 3. 结果表明,影响籼米红
曲黄酒酒精度的主次因素为 A > B > C,即混合菌
种酒曲用量 > 发酵温度 > 发酵时间. 方差分析
(表 4)表明混合种菌酒曲用量和发酵温度各水平
间差异显著 (P < 0. 05) ,说明混合菌种酒曲用量
和发酵温度对籼米红曲黄酒的酒精度影响明显. 最
优水平为 A2B2C1,即混合菌种酒曲添加量为 7%,
发酵温度为 30 ℃,发酵时间为 7 d. 经验证,此
表 3 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3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
试验号
No.
水平 Level
A酒曲添加量
Addition of yeast
B温度
Temperature
C时间
Time
酒精度
Alcohol
degree /%
1 1 1 1 6. 7
2 1 2 2 7. 6
3 1 3 3 7. 2
4 2 1 2 8. 3
5 2 2 3 10. 8
6 2 3 1 9. 5
7 3 1 3 8. 7
8 3 2 1 10. 7
9 3 3 2 7. 9
K1 7. 167 7. 900 8. 967
K2 9. 533 9. 700 7. 933
K3 9. 100 8. 200 8. 900
R 2. 366 1. 800 1. 034
优水平 Excellent level A2 B2 C1
因素主次 Primary and secondary factors A > B > C
12第 1 期 黄晓敏,等:混合菌种发酵酿造籼米黄酒工艺的优化
表 4 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4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方差来源
Source
离差平方和
Type Ⅲ sum
of Squares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均方
Mean
square
F P
酒曲添加量 Addition of yeast 9. 527 2 4. 763 89. 313 0. 011
温度 Temperature 5. 580 2 2. 790 52. 312 0. 019
时间 Time 2. 007 2 1. 003 18. 813 0. 050
误差 Error 0. 107 2 0. 053
工艺条件下酿制的红曲米酒酒精度为 10. 0%,糖度
为 22. 2% .
2. 4 成品酒的质量评价
对正交试验最优结果的籼米黄酒测定各种理化
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 主要理化指标如表 5,符
合传统型半干稻米黄酒优级的国家标准[11]. 该条
件下酿制的籼米黄酒色泽红润,透明清亮,酒味醇
厚,口感细腻,甜度适口,酒体协调,具有黄酒独
特风格.
表 5 籼米黄酒的理化指标
Table 5 The result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n wine
项目
Item
酒精度
Alcohol
degree /%
pH
总糖
Total
sugar /%
总酸
Total acid
/(g /L)
非糖固形物
Non-sugar solids
/(g /L)
氨基酸态氮
Amino nitrogen
/(g /L)
黄酒国家标准 National standards of wine >8. 0 3. 5 ~4. 6 15. 1 ~40. 0 3. 0 ~7. 5 <27. 5 >0. 60
籼米黄酒 Indica rice wine 10. 7 4. 2 22. 3 3. 9 25. 9 0. 60
3 小结
本试验以籼米为原料,采用 m(红曲霉)∶ m(米
曲霉)∶ m(酿酒酵母)= 2∶ 2∶ 3 混合菌种,通过单因
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发酵工艺为混合菌酒曲添加
量为 7%,30 ℃发酵 7 d,酿制的籼米黄酒色泽红
润,透明清亮,酒味醇厚,口感细腻,甜度适口.
与汪芳安等[3]的研究结果相比,总酸有所降低,
即采用混合菌种发酵可以解决籼米发酵法易于酸败
的难题.
由试验结果可知,红曲霉、米曲霉和酿酒酵母
菌 3 种菌株混合发酵籼米生产黄酒是可行的. 采用
红曲霉、米曲霉和酿酒酵母菌共发酵,可弥补红曲
糖化力弱的缺点,使糖化发酵快而均衡,便于生产
管理,提高黄酒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广发. 黄酒酿造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 汪建国,汪陆翔. 米品种和品质与黄酒酿造关系的探讨[J].
中国酿造,2006,162(9) :60 - 63.
[3] 汪芳安,熊友枝,王发兴,等. 籼米酿制发酵酒新工艺研究
[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65(3) :1 - 12.
[4] 张守财. 黄酒活性干酵母、α -淀粉酶在籼米乌衣红曲黄酒生
产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07,169(4) :52 - 54.
[5] 牛天贵.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版社,2011.
[6] 王龙,朱正军,饶铖乐,等. 功能性红曲酒酿造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2013,229(7) :41 - 45.
[7] 胡银川,李明元,徐坤,等. 菌种混合提高小曲米酒出酒率研
究[J]. 2010,216(3) :110 - 1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T20885—
2007 葡萄糖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9] 姬中伟. 枸杞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和开发[D]. 无锡:江南大
学食品学院,200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T 10345 -
2007 白酒分析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T13662—
2008 黄酒[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夏成锋】
2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第 2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