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的研究



全 文 :表 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指标成分 15%样品组 50%样品组 85%样品组
黄芩苷 14. 72 52. 06 86. 52
汉黄芩苷 1. 05 1. 21 1. 93
黄芩素 0. 37 0. 80 1. 44
汉黄芩素 0. 10 0. 15 0. 28
3 讨论
实验过程中以乙腈 - 0. 1%甲酸溶液分离以黄芩药材中黄芩
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 4 个活性成分,参照文献色谱条
件[6 ~ 8],适当调节流动相比例,使上述 4 种成分获得良好分离效
果。
《中国药典》黄芩项下其质量控制是单独测定黄芩苷,由于
黄酮类成分在在一定环境下会相互转换,药典标准单以黄芩苷来
衡量其质量有一定片面性,本实验采取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
药材中 4 种活性成分[9]。市面上以黄芩为原料的中成药[10 ~ 16]
较多,但均以黄芩苷单一成分来控制。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是中
药质量标准提高研究的主要方向,本实验方法正是实现了这一目
标,将可以广泛应用与此类中成药中以综合评价其质量。
参考文献:
[1] 肖崇厚,杨松松,洪筱坤.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4:276.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391.
[3] 李玉山.黄芩的化学成分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J].西北药学杂志,
2008,23(6):76.
[4] 赵胜男,李守拙. 不同采收期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比例的研究
[J].中国实验方剂杂志,2012,18(21):96.
[5] 宋双红,王炳利,冯军康,等.不同加工方法对黄芩炮制品质量影响
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9):20.
[6] 李冰岚,陈宗良,蒋士鹏. HPLC法测定复方蒲芩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4):703.
[7] 杨振伟,张 英,屈战果. HPLC法测定宁神灵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1):79.
[8] 谢 东,路 玫.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
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5):140.
[9] 宋双红,张 媛.黄芩药材 HPLC 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
志,2006,41(6):18.
[10] 冯 波,施春玲,郝乘仪等. RP - HPLC 法测定芎菊上清丸中黄芩
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9,40(5):743.
[11] 王西彬,陈 畅,何希荣. RP - HPLC 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
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3):128.
[12] 李文仕,甘 妮. RP - HPLC 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2):150.
[13] 刘征辉,叶挺祥,赵洪芝. 黄连羊肝片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
2009,31(8):附 3.
[14] 范全民,孙冬云,周慧娟. HPLC 测定黄连上清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J].中成药,2006,28(10):1545.
[15] 徐国兵,关荣才. RP - HPLC 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2):133.
[16] 吴建龙,简炎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解毒片中黄芩苷的
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3):242.
收稿日期:2014-12-12; 修订日期:2015-04-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116021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2012ZBAB205013);
江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项目(No. 2009A070)
作者简介:刘建新(1967-),男(汉族),江西新干人,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
点实验室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李 燕(1971-),女(汉族),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医院药学与药理工作.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的研究
刘建新1,李 燕2* ,连磊凡,张文平1
(1.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研究臭牡丹根提取物的不同组分在体外抗菌实验的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试管连续稀释法等完成最
低抑菌实验、最低杀菌实验。结果 臭牡丹根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氯仿提取物等组分,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
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弱,而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具有对一些细菌生
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关键词:臭牡丹根; 体外抗菌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5. 08. 020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5)08-1849-02
臭牡丹 clerodendron bungei Steud属马鞭草科植物的干燥根, 分布于我国四川、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其主要功用为活血散
瘀,消肿解毒。据研究发现臭牡丹植物富含生物碱、黄酮及挥发
油等物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肝炎等
疾病[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臭牡丹具有抑制肿瘤、和提高机
体非特异性免疫等作用[2,3]。我们曾报道臭牡丹根具有镇痛、抗
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抗体形成,以减少免疫复合物的产生[4]。
有研究表明臭牡丹提取物对植物常见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目前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体外抗动物易感性细菌实验未
见报道[5]。因此本实验通过对其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
物和氯仿提取物等组分的提取,研究确定其体外抗菌活性成分及
·948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8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8 期
其抗菌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剂与动物 臭牡丹采自赣州,取适量臭牡丹根加 10 倍量
的蒸馏水煮沸 20 min 后过滤,残渣再用蒸馏水加热提取 1 次。
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后 3 倍量 95%的乙醇放置 48h 后,减压过滤
并回收滤液中的乙醇至无醇味。分别用氯仿提取得总生物碱组
分、用乙酸乙酯提取得总黄酮组分、正丁醇提取物组分,备体外抗
菌试验用。受试试验分别分为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组、臭牡丹
根总黄酮组、臭牡丹根总生物碱组,采用双盲法进行体外抗菌实
验检测。
1. 2 菌种、试剂与受试药物配制 菌液的制备:将金黄色葡萄球
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
绿假单胞菌的普通琼脂平板 18 h培养物采用比浊法分别用无菌
生理盐水配每毫升约含 9 亿个细菌的浊度菌液。
1. 3 琼脂扩散法 用无菌棉签沾取菌液在普通琼脂平板上作均
匀密集划线,5 mm孔径打孔器打孔,每孔加满一种药液,37℃温
箱作用 24 h,用直尺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以 24 h完全不长菌作
为测量标准,分别记录每种药对每种菌的抑菌圈直径。以抑菌圈
直径 10 mm以上为有效。
1. 4 试管连续稀释法 根据抑菌实验的结果,测定臭牡丹根正丁
醇提取物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取 10 支无菌小号试管依次
编号,于每管各加 1 ml肉汤培养基,然后在第 1 管加 1 ml 药液,
混匀后取出 1 ml加于第 2 管,第 2 管混均取出 1 ml加于第 3 管,
如此作倍比稀释至第 8 管,然后每管再加菌液 50μl混匀,然后将
各管置 37℃温箱中培养 24 h。另设第 9 管为菌液对照管,第 10
管为培养基空白对照管。以培养基清亮,未见细菌生长为药物的
最低抑菌浓度(MIC)。将肉眼观察未见菌生长的试管内培养液
混匀,取出一接种环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再继续培养 24 h,以
无细菌生长的最高稀释浓度为该药液的最低杀菌浓度(MBC)。
2 结果
2. 1 琼脂扩散法 见表 1。
表 1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对细菌抑制生长的影响
药物
金黄色葡
萄球菌
白色葡
萄球菌
大肠埃
希杆菌
福氏志
贺氏菌
乙型副
伤寒杆菌
铜绿色假
单胞菌
正丁醇提取物组 - - + + + +
乙酸乙酯提取物组 + + + + + +
氯仿组分组 + + + + + +
“ +”表示有细菌生长;“ -”表示无细菌生长
从表 1 可见,与溶剂对照组比较,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组
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其
生长,但对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
胞菌则无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而臭牡丹根氯仿提取物组及乙酸乙
酯提取物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
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无明显抑制其生长的
作用。实验结果提示中药臭牡丹根药物的抗菌作用在其正丁醇
的组分中。
2. 2 试管连续稀释法 见表 2。
表 2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的最低杀菌浓度
萄种
1 号
试管
2 号
试管
3 号
试管
4 号
试管
5 号
试管
6 号
试管
7 号
试管
8 号
试管
9 号
试管
10 号
试管
金葡菌 -(-) -(+) +(+) + + + + + + + + + + + + + + + -
白葡菌 -(-) -(+)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无细菌生长;“ +”表示有少量细菌生长;“ + +”表示有较多细菌生
长;“ + + +”表示有大量细菌生长(括号内表示 MBC:“ -”无菌落,“ +”有菌落)
最小杀菌浓度实验是根据琼脂扩散法抑菌实验的结果,而研
究臭牡丹正丁醇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
菌浓度。从表 2 可发现,50mg /ml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在革兰
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分别无细菌生长,因此
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白色葡萄球菌
的最低抑菌浓度(MBC)均为 50mg /ml,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
25mg /ml。
3 结论
中药臭牡丹具有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等功用。本实验采用试
管连续稀释法进行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的 MBC 和 MIC 的测
定,对了解臭牡丹根提取物有无抗菌作用、抗菌谱及其抗菌能力
如何、抗菌作用的组分以及确定臭牡丹根的用药剂量和研究抗菌
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臭牡丹根正丁
醇提取物对革兰阳性菌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
抑制和杀灭的作用,而臭牡丹根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及臭牡丹根氯
仿提取物则对这两种细菌无抗菌作用;臭牡丹根提取物对革兰阴
性菌属的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
菌等则基本没有作用。但是体外抗菌实验的环境与体内不同,因
此臭牡丹根正丁醇提取物还需进一步通过动物体内实验来证明
其抗菌作用,从而为其抗菌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1889.
[2] 刘建新,谢水祥,周 俐,等. 臭牡丹根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效应
[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250.
[3] 周红林,刘建新,周 俐,等.臭牡丹提取物抗炎镇痛抗过敏作用的
实验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6,15(23):2027.
[4] 刘建新,周 青,周 俐,等.不同剂量臭牡丹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
炎不同时点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144.
[5] Lin N,Yin LG,Wei Q,et al. Study on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the ex-
tracts of clerodendron bungei roots[J]. Agric Sci & Tech,2009,10
(5) :130.
·0581·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8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