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蚕蛹蛋白的现代研究概况
施自伦1 , 李朝品1 , 2* , 刘群红1 (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2.皖南医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 蚕蛹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 ,因特殊气味、颜色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主要对蚕蛹蛋白在脱脂 、脱色 、除臭
及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希望能为蚕蛹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蚕蛹蛋白;脱脂;脱色;除臭
中图分类号 S8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92009)07-03051-02
Modern Research Survey of Prote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
SHI Zi-lun et al (Medical Colleg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Abstract Prote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 is a kind of high-quality full-price natural protein.But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re limited be-
cause of its special odor and color.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prote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degreasing , decolorization , de-
odorization and medical aspects.The research might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upa protein.
Key words Protein from silkworm chrysalis;Degreasing;Decolorization;Deodorization
基金项目 安徽省级重点项目(KJ2007A038)。
作者简介 施自伦(1984-),男 ,安徽全椒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蚕蛹蛋白的提取 、加工与利用。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8-12-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养蚕和缫丝业得到了快速的发
展 ,但缫丝的下脚料蚕蛹的利用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资
料表明 ,每制得 1 t生丝的同时 ,可得到 1 t 左右的干蛹[ 1] 。
我国 22个省(市 、区)有蚕桑产业 ,蚕丝产量约占世界的 4/5 ,
蚕蛹是蚕丝业的主要副产物 ,我国每年所得干蛹高达 20
万 t ,绝大部分被用作饲料 ,资源利用率低。
蚕蛹化学成分 ,蛋白质含量为 59.9%~ 66.2%,油脂含
量为 28.9%~ 33.1%,还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铁 、锌 、硒等微
量元素 ,甲壳素和多糖等。蚕蛹蛋白经水解制得复合氨基酸
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 18种氨基酸 ,其中 8种人体必需氨
基酸含量高达 42.2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质量
比为 0.73 ,与 WHO/FAO 提出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
40%左右 ,与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 0.6左右的
参考蛋白模式非常接近[ 2]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优质纯天然全
价蛋白质。
1 蚕蛹蛋白的提取工艺
由于蚕蛹的颜色 、特殊气味等因素不易使人接受 ,限制
了蚕蛹蛋白质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所以必须对蚕蛹蛋白进
行脱脂 、脱色 、除臭 ,以使蚕蛹蚕白得到广泛的应用。
1.1 脱脂 现有的脱脂方法主要有机械压榨脱脂法 、机械
离心脱脂法和溶剂浸出法 3种。蚕蛹是高蛋白 、高油脂物
质 ,粗纤维含量很低 ,仅占 3.40%左右 ,其质地比较软 ,所以
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困难较大。机械离心脱脂法的残留油脂
达 8.00 ~ 12.00%。目前这 2种方法在实际中很少应用 ,应用
最多的是溶剂浸出法 ,溶剂浸出法残油率在 5.00%以下。对
于溶剂浸出法来说选择合适的浸出溶剂是关键。浸出溶剂
必须具备 2个基本条件:一是对蚕蛹中的脂肪有良好的溶解
性能 ,但蚕蛹蛋白不溶 ,溶剂与蛋白质要易分离;二是溶剂有
适中的沸点 ,能够通过蒸馏的方法使溶剂与脂肪分离。
钱俊青在比较了异丙醇 、二氯甲烷 、环己烷 、糠醛 4种溶
剂后 ,最后采用环己烷为浸出溶剂 ,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溶
剂比 1∶1.6 ,浸出时间 80 min ,浸出温度 80 ℃,浸出含水量
4.2%的蚕蛹中的油脂 ,一级残油率为 2.54%,二级残油率为
0.49%[ 3] 。吴建一等认为影响脱脂的主要因素是蚕蛹的含
水量 ,含水量越少脱脂率越高 ,干蚕蛹脱脂效果越好;其次是
溶剂与原料配比 ,从脱脂角度分析 ,溶剂越多脱脂效果越好 ,
但考虑溶剂的回收 ,蚕蛹与溶剂的质量比在 1∶1.5时 ,通过
提高浸出温度可达到较好的脱脂率[ 4] 。经过比较乙醇 、异丙
醇 、环己烷 、石油醚和丙酮的脱脂效果后 ,最终选择环己烷为
脱脂溶剂 ,最佳脱脂工艺为:蚕蛹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 1∶
1.5 ,浸出温度 80 ℃,保温时间 6 h。按此工艺一次浸出残油
率为 8.80%,经 6次浸出 ,可得残油率低于 2.00%的蚕蛹。
张迎庆等将蚕蛹粉碎为蚕蛹粉后 ,采用石油醚∶丙酮(1∶
1)(V/V),按固液比1∶3(W/V),在 60 ℃下回流浸提 2 h ,浸提
后过滤 ,将混合油液与蛹渣分离 ,混合油液蒸馏回收溶剂并
干燥后得到粗蛹油 ,其提取率可达 85.10%[ 5] 。
徐胜华等在用浸出法脱蚕蛹油脂实验中比较了环己烷 、
异丙醇 、石油醚的效果 ,最后选用石油醚为溶剂 ,脱油脂最佳
工艺为:浸出溶剂比为 1∶1.2 ,浸出温度为 80 ℃,浸出时间为
6 h[ 6] 。在此最佳工艺下浸出含水量 58.00%的蚕蛹中的油
脂 ,一级浸出残油率为 10.23%,二级浸出为 4.30%,三级浸
出为 2.23%,四级浸出为 1.23%。
魏文毅等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蚕蛹油脂 ,其工艺条件
为:萃取压力 25 MPa ,萃取温度 40 ℃,CO2体积流量 25 kg/h ,
在此条件下蚕蛹油萃取率可达 81.24%[ 7] 。超临界 CO2萃取
得到的油样品质量优于浸出法提取油样 ,利用超临界CO2流
体萃取技术提取蚕蛹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2 脱色 目前对成色的原因一般认为有 3种可能 ,一是
桑叶的叶绿素残留 ,这种色素比较容易除去;二是蛹中的花
青素在光和热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而形成;三是在蛹蛋白的
提取 、加工等过程中发生了Maillaed和 Stracker 反应。
敬承衡等认为在脱色过程中 ,温度太高会使蛹蛋白遭到
破坏 ,在蛹蛋白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温度高 ,脱色效果好 ,所
需时间短 ,反之 ,脱色时间长 ,不利于设备的充分利用[ 8] 。在
比较了活性炭和白陶土脱色效果后最终选用活性炭进行脱
色 ,活性炭用量以 5%为宜 ,在 50 ℃左右 ,调节 pH值为 8~ 9 ,
脱色时间短(约 30 min),脱色效果较好 。
周小华等研究得出酸性乙酸酐法脱色蚕蛹分离蛋白质
的最适条件是:蚕蛹分离蛋白∶乙酸酐∶H2O2=1∶1.25∶1.50 、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 ,37(7):3051-3052 , 3088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卢瑶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7.138
温度≥80 ℃、时间≥30min[ 9] 。碱性H2O2 可部分氧化蚕蛹分
离蛋白褐色 ,获得乳黄色蛋白质 ,其最适条件是:蚕蛹蛋白∶
H2O2=1∶1.5 , pH 值 9.0 ~ 9.5 ,温度≥80 ℃、时间≥30 min。
乙酸酐或顺丁烯二酸酐修饰脱色蚕蛹分离蛋白的最适条件
是 ,脱色蛋白∶乙酸酐(或顺丁烯∶二酸酐)=1∶0.3(或 0.4),
pH值 9.0~ 9.5 ,温度≤45 ℃,时间 60 min。硫酸锆修饰氨基
和羧基的最适条件是:脱色蛋白∶硫酸锆=1∶0.04 , pH值≤
3.0 ,温度≥80 ℃,时间 10 min。
王济强等的专利中 ,用工业级丙酮或乙醇溶剂按液固比
(M∶M)2∶1在室温下进行浸渍漂洗 5 ~ 10 min ,离心沉降蛋
白 ,沥去上层洗涤溶剂 ,重复浸渍漂洗 4~ 8次[ 10] 。最后一次
溶剂洗涤后 ,在真空度为 0.05~ 0.08MPa下抽干溶剂 。在温
度 50~ 70 ℃、真空度 0.08 ~ 0.1 MPa下烘干蚕白 ,可得到蛋
白含量 90%以上 ,灰粉<3%,含油脂<1%的灰白色蚕蛹
蛋白。
1.3 除臭 蚕蛹有特殊的臭味 ,主要有 2个来源:一是加工
贮藏过程中产生的低级脂肪酸(甲酸 、丙酸)和多胺类化合物
(如二甲胺 、正丁胺等),以及能溶解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二是
蚕腺体的自身分泌物。孙雷民等采用萃取蒸馏后 ,色质联用
仪分离鉴定异味物质为 39个 ,这些化合物结构主要是烃 、
烯 、醇 、醛 、酮 、胺及杂环类[ 11] 。
敬承衡等研究得出 ,取 15 g干燥蛹蛋白(经脱色后的),
加入 150 ml H2O ,调节 pH 值为 8 ~ 9 ,以 2%β-环糊精为吸附
剂 ,可以得到无臭味的蛹蛋白[ 8] 。
乔明琦等采用微生物法用少孢根霉 SPT3 菌株添加 5%
~ 10%生长促进剂 Rn ,直接将菌种加入蚕蛹中经发酵后制备
脱臭蚕蛹粉 ,与有机溶剂提取的蛋白粉对比 ,脱臭效果好[ 12] 。
国内文献检索表明 ,少孢根霉 SPT3 菌用于固体发酵脱臭工
艺 ,目前尚属空白。该法制备的脱臭蚕蛹粉工艺简单 、成本
低 ,与其他方法对比 ,处理蚕蛹脱臭效果明显 ,产品呈海鲜
味 ,产品保持了蚕蛹原有的营养价值 ,为进一步分离制备脱
臭蚕蛹蛋白粉和脱臭蚕蛹油 ,为蚕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
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钱俊青用醋酸为脱腥剂脱除脱脂蛹粉的腥臭味具有良
好的效果 ,经除腥的脱脂蛹粉可广泛应用于各食品体系[ 13] 。
其最佳条件为:样品 200 g时 ,醋酸用量 2 ml ,反应温度 80 ℃,
加热时间 20 min ,水蒸汽蒸馏时间 20 min。经最适条件下脱
腥的脱脂蚕蛹粉感官评品已无腥味感觉 ,除腥效果良好。
吴建一等选用臭氧除臭 ,臭氧可氧化烯 、醇 、醛 、酮 、胺及
杂环 ,最终氧化产物官能团带羧基可溶于水而除去 ,臭氧则
还原为氧气[ 4] 。用臭氧脱臭的时间在 2 h 左右 ,可除去蚕蛹
的特殊臭味 ,得到无异味蛋白质。
倪红等针对蛹臭物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采取了防止蛹臭
物的产生和多级去蛹臭物相结合的技术来去除蛹臭[ 14] 。在
干蛹粉溶胀时 ,或在鲜蛹汁中将溶液调至酸性范围并加入适
量的抗氧化剂 ,以防止Maillard和 Stracker 反应的产生 。在油
脂提取的过程中 ,采取全封闭方式 ,不与空气接触 ,高效率提
取油脂 ,同时在配制复合提取剂时也考虑了提取蛹臭物的因
素。由于提取蛹蛋白质是在低温 、低碱度的条件下进行 ,并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 ,因此可有效地降低褐变反应和蛹
臭产生的程度 ,最后再经过几次水洗涤和有机溶剂洗涤 ,可
彻底地除去蛹臭物。
以上就蚕蛹的脱脂 、脱色和除臭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了
探讨 ,对蚕蛹的一次性脱脂 、脱色 、除臭研究尚无报道。郑仕
远等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蚕蛹的一步脱脂 、脱色 、除臭工艺进
行了研究 ,通过对有机溶剂汽油 、苯 、乙醚 、无水乙醇 、丙酮等
比较后发现 ,汽油和苯有良好的脱脂 、脱色效果 ,回收的蛹油
质量也较好 ,但脱臭效果不好 ,汽油有气味残留而苯有毒 ,故
不宜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工业[ 15] 。乙醚挥发太快 ,且易燃易
爆 ,对操作人员有麻醉作用 ,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实验
最终选定以丙酮为溶剂 ,采用索氏提取法 ,在液固比大于 2∶1
(V/V)、回流 2 h以上 ,即可得到白色 、无臭的蚕蛹蛋白 ,脱脂
率达 100%。
2 蚕蛹蛋白在医药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草纲目》等医药著作中记载蚕蛹具有和脾胃 、去风
湿 、生津止渴 、滋补强壮等作用。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蚕蛹
水解复合氨基酸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 ,提高免疫机能 ,保护
肝脏 ,抗癌等作用。
蚕蛹蛋白水解提取得到复合氨基酸 ,实验表明其对
S180、HepA荷瘤小鼠的瘤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20%~ 2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同时可延长艾氏腹
水瘤小鼠的生长期 ,延长率达 40%以上 , P <0.01;并能促进
T 、B淋巴细胞转化和NK细胞活性。它对NIH小鼠有提高抗
寒冷 、耐缺氧及爬杆能力 ,促进造血功能 ,使血红蛋白 、白细
胞 、血小板上升 ,增强整体素质[ 16] 。
胡德聪等在研究富硒蚕蛹氨基酸对人肝癌细胞
SMMC27721的作用时 ,发现富硒蚕蛹氨基酸在 0.5 、1.5和 2.5
μmol/L硒浓度下能显著性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并具有浓度和
时间依赖性[ 17] 。富硒蚕蛹氨基酸能阻滞 SMMC27721的细胞
周期于G2/M期 ,使G2/M期细胞比例增加 ,而G0/G1期细胞
比例下降。最后得出结论:富硒蚕蛹氨基酸能诱导
SMMC27721细胞的凋亡 ,其抗癌机制可能与其改变细胞周期
进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联 。
浦锦宝等通过复制大鼠外科创伤模型 ,以蚕蛹复合氨基
酸给药 ,观察动物一般情况 、体重变化 、皮肤张力 、创口皮肤
羟脯氨酸含量 、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含量和肝脏含氮量等指
标 ,最后得出蚕蛹复合氨基酸具有明显纠正负氮平衡 ,促进
创口愈合作用[ 18] 。浦锦宝等通过对雄性 SD大鼠给药研究 ,
发现蚕蛹复合氨基酸能明显促进幼年雄性大鼠体重增长 ,起
效比较迅速 ,体重增长值与剂量呈正相关 ,提示其具明显的
营养强壮作用;能明显提高幼年雄性大鼠血液 RBC数量 ,
HCT和HGB浓度 ,使血液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力加强 ,具
有补血作用;能明显提高大鼠肝脏系数 、肝脏含氮量 、血清TP
和ALB的含量 ,提示其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 ,加速新陈代
谢;能显著提高幼年雄性大鼠脾脏和胸腺系数 ,说明其能促
进机体免疫器官的生长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能显著提高幼
年大鼠肾上腺系数 ,提示其能促进肾上腺机能[ 19] 。
张丽萍等通过对58名年轻男女志愿者(其中男 18人 ,女
40人)进行蚕蛹蛋白对人体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发现食用蚕
(下转第 3088页)
3052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尔尼诺年 ,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剧烈增温 ,西太平洋地区显著
降温-对流活动减弱 ,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 ,江淮流域多
雨;拉尼娜年情况相反[ 11] 。
为分析典型干旱年和湿润年与 ENSO事件的关系 ,以夏
季为界 ,具体月份是以 7月为界 ,7月或以前发生的 ENSO事
件算夏季以前 ,对应于当年夏季的降水 ,8月或以后发生的
ENSO事件算夏季以后 ,对应于次年夏季的降水 。两者关系
见表 2 ,分析发现 10年中有 6年发生了ENSO事件 ,典型干旱
年与ENSO事件关系不明确 ,而典型湿润年两者关系密切:在
5年的湿润年中 ,有 3年为厄尔尼诺年 ,有 1年次年为拉尼娜
年。这一特征与上面提到的“典型湿润年 ,赤道东太平洋的
海温偏暖”有所对应。
表 2 典型干湿年与 ENSO事件
Table 2 The typical drought/moist year and ENSO event
典型干旱年
Typical dro-
ught year
ENSO事件
ENSO event
典型湿润年
Typical moist
year
ENSO事件
ENSO event
1961 - 1974 次年拉尼娜
1966 厄尔尼诺 1980 -
1967 拉尼娜 1987 厄尔尼诺
1978 - 1991 厄尔尼诺
1994 - 2003 厄尔尼诺
5 结论与讨论
(1)北太平洋 SSTA 场与夏季 PDSI 指数两者关系密切 ,
关键区主要集中在夏威夷群岛 、日本岛东部洋面以及赤道东
太平洋等地区。
(2)在典型干旱年 ,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冷;相
反 ,在典型湿润年 ,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偏暖。
(3)前期 5月份北太平洋 SSTA 场对夏季降水有很好的
预报意义。当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冷时 ,夏季干旱的
可能性较大;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时 ,夏季湿润的
可能性较大。
(4)ENSO事件与江苏省夏季降水关系密切 ,在厄尔尼诺
年 ,江苏省夏季降水偏多的可能性大。
(5)预测江苏省夏季旱涝问题 ,不仅要清楚影响旱涝变
化的基本气候因子 ,如降水的变化特征 ,更要了解影响旱涝
发生的基本条件 ,笔者仅研究了 PDSI 指数与北太平洋海温
的关系 ,未对形成机制给予更多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 ,
要对各种影响系统的遥相关 、影响程度及预测等方面进行更
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胡辛陵 ,卞光辉.江苏省决策气象服务手册[M] .北京:气象出版社 ,
2001:110-153.
[ 2] 安顺清 ,邢久星.修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及其应用[ J] .气象 , 1985 , 11
(12):17-19.[ 3] 张强.华北地区干旱指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J] .灾害学 ,1998, 13(4):34-
41.
[ 4] 宫德吉.干旱监测预警指数研究[ J] .气象 ,1998, 24(8):14-18.
[ 5] 吴洪宝.我国东南部夏季干旱指数研究[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2):
137-143.
[ 6] 魏风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气象出版社 , 1999:
106-112.
[ 7] 丁裕国 ,江志红.SVD方法在气象诊断分析中的普适性[ J] .气象学报 ,
1996, 54(3):365-372.
[ 8] 邓立平 ,王谦谦.华南前汛期(4~ 6月)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我国近海
海温的关系[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18(1):45-55.
[ 9] 林学椿 ,于淑秋.厄尔尼诺与我国汛期降水[ J] .气象学报 ,1993, 51(3):
434-441.[ 10] 龚道溢 ,王绍武.ENSO 对中国四季降水的影响[ J] .自然灾害学报 ,
1998, 7(1):44-52.
[ 11] 黄荣辉.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及其物理机
制的研究[ J] .大气科学, 1990(1):108-117.
(上接第 3052页)
蛹蛋白可以降低受试者运动后血乳酸升高 ,增加机体的抗疲
劳能力;可升高受试者最大耗氧量值 ,增加机体的运动耐力 ,
提示蚕蛹蛋白对人体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 20] 。
目前对蚕蛹蛋白 ,我国作了广泛的研究 ,但研究的深度
不够 ,主要停留在应用的表面层次上;对蚕蛹蛋白的脱脂 、脱
色及除臭的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 ,还不能将其广泛地应用于
工业化生产 ,这就需要人们选择更好的方法将蚕蛹蛋白推广
到工业化生产中去。
参考文献
[ 1] 杨铁 ,周丛照.蚕蛹的综合利用[ J] .食品科学 ,1993(12):31-33.
[ 2] 张燕 ,陈业高.蚕蛹氨基酸成分及营养价值[ J] .云南化工, 2002, 12(6):
22-25.
[ 3] 钱俊青.蚕蛹油脂提取的研究[ 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 1996 ,24(2):166
-171.
[ 4] 吴建一,魏克民.低脂无臭蛹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J] .蚕业科学 ,2003, 29
(3):314-317.
[ 5] 张迎庆,余东霞 ,钟晓凌,等.溶剂萃取提取蚕蛹油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2003(8):47-49.
[ 6] 徐胜华,吴健一.浸出法脱蚕蛹油脂和蚕蛹蛋白的提取[ J] .嘉兴学院
学报 ,2002, 14(S1):118-122.
[ 7] 魏文毅,孙益娜 ,管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蚕蛹油脂研究[ J] .黑龙江
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5,(10):77-80.
[ 8] 敬承衡 ,张素清.蚕蛹蛋白脱色、脱臭的研究[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1995, 15(1):67-70.[ 9] 周小华 ,汤正廷.褐变蚕蛹分离蛋白脱色与改性研究[ J] .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 ,2002, 14(3):30-34.
[ 10] 王济强,张菁 ,汪培兰.蚕蛹蛋白脱色除臭精制工艺:中国, 01131918.6.[ P] .2003-04-23.
[ 11] 孙雷民,沈蓓英.蚕蛹异味物质的分离与剖析[ J ]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
报 , 1993, 3(12):192-196.
[ 12] 乔明珩,李德芳.微生物法脱臭蚕蛹粉的研制[ J] .适用技术之窗 ,1997
(1):17-18.
[ 13] 钱俊青.脱脂蚕蛹粉的汽提除腥工艺研究[ 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2002, 24(1):263-266.
[ 14] 倪红 ,陈怀新 ,杨艳燕.柞蚕蛹综合利用技术[ J] .湖北大学学报 , 2003 ,
25(3):263-266.
[ 15] 郑仕远,谢志刚,曹优明 ,等.蚕蛹的溶剂法一步脱脂、脱色、除臭工艺研究[ J] .食品科技, 2003(8):49-50, 62.
[ 16] 楼锦新.蚕蛹复合氨基酸治疗恶性肿瘤[ J] .中国肿瘤 , 1995, 4(5):29.
[ 17] 胡德聪,刘琼 ,王红 ,等.富硒蚕蛹氨基酸诱导人肝癌细胞 SMMC27721
凋亡的研究[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20(11):1287-1292.
[ 18] 浦锦宝,祝永强,郑军献 ,等.蚕蛹复合氨基酸改善外伤大鼠营养和促
进创口愈合作用[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 ,9(7):811-814.
[ 19] 浦锦宝,季春莲,魏凌秀 ,等.蚕蛹复合氨基酸对幼年雄性大鼠生长的
影响[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1(8):371-372.
[ 20] 张丽萍,曲红光,昌友权 ,等.蚕蛹蛋白抗疲劳作用人群试食实验[ J] .
食品科学 ,2005, 26(9):462-465.
3088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