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1〕张超,方岩雄 .地稔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3, 12(34).
〔22〕张超,方岩雄.中药地稔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 2003.
28(5):429.
〔23〕何迅,李勇军 ,刘丽娜 ,兰燕宇 ,王爱民 ,王永林.RP-HPLC测定地
稔药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 , 2005.30(3):180.
〔24〕李才堂 ,宋友昕 ,李晶 , 文萍 ,吕武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稔
药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5.17(4):
37.
〔25〕张超,姚惠珍 ,徐兰琴.地稔多糖 MD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对人
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J〕.广州医学院学报 ,
2002, 30(4):18.
〔26〕张超,张婷 ,姚慧珍 ,胡景鑫.地稔总黄酮体外抗小鼠肝线粒体脂
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 23(9):1680.
〔27〕张超.地稔黄酮类化合物对入血清白蛋白 Mailard反应抑制作用
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 , 2003, 21(11):1891.
〔28〕周添浓.地稔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的影响〔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5.12(1):40.
〔29〕广东吴川县卫生局人民医院.地稔止血水治疗消化道出血 70例
〔J〕.新医学.1973, (1):27.
〔30〕彭万祥.地稔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3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
11(1):50.
〔31〕李爱华.地稔红色素的初步研究 〔J〕.食品工业.1995, (3):20 ~
21.
岩黄连的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周劲光 ,黄 芳 ,马世平(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南京 210038)
摘要: 药用植物岩黄连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脱氢卡维汀 ,岩黄连具有抗肝炎病毒 、抗菌 、止痛镇静 、提高免疫功能 、抗肿瘤等作用 ,临床上用
于治疗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腹水 、肝癌及其它肿瘤的辅助治疗。临床使用岩黄连注射剂时应加强监测 ,预防过敏反应发生。岩黄连的药理作
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便更广泛 、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岩黄连;药理作用;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71;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765(2007)012-0007-03
岩黄连(CorydalissaxicolaBunting)因其功效近似黄连且
生长于石缝中或岩石旁而得名 ,又叫岩连(四川 、云南), 黄连
(湖北 、云南), 菊花黄连 、鸡爪连 、土黄连(广西), 岩胡(贵
州),系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石生黄
堇(CorydalissaxicolaBunting)的全草及肥大的根茎部 〔1〕。岩
黄连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南部最为盛产 , 主要分布在贵州 、云
南 、四川 、西藏 、广西等地 , 而广西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 ,
以东兰 、巴马 、都安 、靖西 、德保较多 〔2〕。岩黄连性苦 、凉 , 功
能清热利湿 、散瘀消肿 ,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
肝硬化 、肝癌 、疮疖肿毒 、急性肠胃炎等 〔3〕。目前已研制有注
射液和片剂等中成药制剂 , 是主治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 、肝硬
化 、肝癌等的有效药 , 已投入工业化生产 , 原料的需求量日益
增大。本文就岩黄连的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毒副作用及临床
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 。
1 植物形态及化学成分
岩黄连为多年生无毛直立草本 〔4〕 , 高 10 ~ 40cm。主根黄
色 , 木质 ,近圆柱形。茎单一或丛生 , 萎软或近匍匐。叶具长
柄 , 轮廓三角状卵圆形 ,长 10 ~ 30cm, 下面灰白色。总状花序
顶生或与叶对生 , 长 7 ~ 14cm, 具椭圆形或披针苞片 , 与花枝
等长;花淡金黄色 ,末端圆而微向下弯;蒴果圆柱状镰形弯曲;
种子多数圆形。迄今为止对岩黄连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不多 ,
作者简介:周劲光 , 男(1973.7-)。中国药科大学在读研究生。职
称:主管药师。联系电话:13675184138
报道的现已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主要是生物碱 , 尚未有其他
类化合物的报道。 1980年 ,柯珉珉 〔5〕最早对岩黄连的化学成
分进行研究 , 岩黄连全草含小檗碱 、卡维汀 、消旋岩黄连碱 、脱
氢卡维汀 、右旋四氢巴马汀 、左旋四氢非洲防己碱 、 13-β-羟基
刺罂粟碱 、左旋斯库来碱 、白屈菜红碱 、白蓬叶碱 、原阿片碱等
生物碱。其中以脱氢卡维汀含量最高 , 是岩黄连的主要有效
成分 〔6 , 7〕。
2 岩黄连总碱的药理作用
2.1 中枢系统抑制作用 镇痛作用 〔8〕:黄连总碱 50 mg·
kg-1皮下注射具有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倾向 , 而增加到 100
mg· kg-1皮下注射时抑制作用十分明显。在大鼠甩尾法试
验中 ,岩黄连总碱 100mg· kg-1也能提高大鼠对热刺激的痛
阈 ,其镇痛作用大致与安替比林相当 ,但远比杜冷丁为弱。
安定作用 〔9〕:岩黄连总碱能明显抑制咖啡因诱发小鼠的
兴奋活动;使猴和猫驯服 ,并使部分猴和猫产生 “僵住症”;明
显抑制由电刺激引起的小鼠 “激怒”反应;阻断大鼠的条件反
射 ,而对非条件反射几乎没有影响。 研究中枢抑制作用机理
时 ,发现岩黄连总碱对纹状体 5-羟色胺(5-HT)和 5-羟吲哚乙
酸(5-HIAA)水平都有降低作用 , 使 5-HT/5-HIAA略有升高 ,
而对边缘 5-HT系统有升高作用 , 使 5-HT/5-HIAA比值显著
升高。从对递质水平影响来看 , 岩黄连总碱产生这种脑区间
同一递质不同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 ,但从 5-HT/5-HIAA比值
来看 , 似乎该药对 5-HT更新率趋向于抑制。一般认为 ,前脑
5-HT含量的增加对动物自发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此外 ,因岩
·7·
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19 No.12 2007
黄连总碱多由异喹啉类生物碱组成 , 对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
递质有排空作用 , 使纹状体边缘系统多巴胺(DA)水平下降 ,
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及 5-HTAA水平升
高 , 其中四氢巴马汀作用最强 〔10〕。
2.2 岩黄连的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童鲲 〔11〕研究了岩黄连总
生物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岩黄连总生物碱 50 mg
· kg-1可显著提高小鼠细胞的溶血空斑值;能增强小鼠的迟
发型超敏反应;能在体外增强同种异型小鼠脾细胞的混合培
养反应和增强有丝分裂原刺激脾细胞的增殖反应:100 mg·
kg-1可增强 PHA诱导 T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40μg· mL-1
可促进 ConA诱导 T细胞产生 IL-2, 随着剂量的增加 , IL-2的
水平不断提高 , 提示岩黄连总生物碱在免疫调节中有增强作
用。
2.3 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岩黄连总碱 200mg· kg-1 , 在体
内对移植性动物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2〕。研究岩黄连对
癌细胞呼吸的影响时发现 ,岩黄连对小鼠艾氏腹水癌(EAC)、
小鼠肉瘤 180(S-180)和小鼠肝癌腹水(HAC)的细胞代谢有
明显抑制作用 , 且抑制癌细胞耗氧方面比 5-氟尿嘧啶作用强 ,
其中 S-180对岩黄连的作用最为敏感 , 而 HAC稍差。证明岩
黄连总碱对以上 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代谢确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 〔13 , 14〕。
2.4 抗菌抗病毒作用 抗肝炎病毒作用:岩黄连对甲 、乙 、丙
肝炎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 并能较快产生抗
体 , 且岩黄连能有效稳定肝细胞膜 、线粒体膜 , 起保肝护肝作
用 〔15 , 16〕。各型病毒性肝炎 , 尤其是急性病毒性肝炎 , 由于肝
细胞和组织不同程度的变性 、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均可表现
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和肝内胆汁淤积。研究发
现脱氢卡维汀等能明显抑制肝内毛细胆管炎性反应 , 保持毛
细胆管通畅 , 促进胆汁排泄 ,从而减轻免疫损伤。脱氢卡维汀
对 RNA病毒(甲 、丙肝病毒)和 DNA病毒(乙肝病毒)均有一
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此外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脱氢卡维
汀 、卡维汀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白喉杆
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脱氢卡维汀对 RNA病毒(甲肝病
毒)和 DNA病毒(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 对丙
肝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较快产生抗体 , 增进小鼠巨
噬细胞吞噬功能 , 起到杀灭病毒作用 〔17, 18〕。体外抗菌试验证
明 , 脱氢卡维汀对革兰氏阳性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最低浓
度为 0.078mg· mL-1;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抑制作用 〔19〕。小
鼠体内感染乙型链球菌后 , 腹腔注射脱氢卡维汀碱能减少小
鼠死亡率而肌内注射未见明显治疗效果 〔20〕。
3 体内代谢
Hui.LiangLi等 〔21 , 22〕研究了岩黄连总碱经静脉给药和灌
胃给药后 , 其中 4种主要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规律。结
果显示经静脉给药后 , 4种生物碱的系统清除率在 93%以上 ,
说明 4种生物碱可以被肝脏快速清除。同时 , 静脉和灌胃给
药后 , 只有少于 10%的生物碱经尿液排泄 , 说明这 4种生物
碱可能在体内被代谢掉或者另有其它排泄途径。口服给药
后 , 4种生物碱的排泄量要明显低于静脉给药后的排泄量 , 说
明这 4种生物碱口服后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灌胃给药后约有
15%的药物可以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内 , 进一步的试验
证实这 4种生物碱能够广泛分部于大鼠体内 ,且在大鼠体内
的生物利用具有特征性 , 岩黄连总碱的口服给药方式的体内
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
4 临床应用
肝炎 刘立等 〔23〕报道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并高胆红
素血症 31例 , 李向阳等 〔24〕报道岩黄连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54
例 ,认为岩黄连对甲 、乙 、丙肝炎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
杀灭作用 ,岩黄连能通过清除肝细胞内病毒达到退黄的目的;
亦认为岩黄连能增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并能促使
机体较快产生抗体。治疗中发现岩黄连对血清总胆红素的影
响在第 4周时明显优于门冬氨酸钾镁 , 说明岩黄连对病毒性
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明显 , 具有疏通毛细胆管 、促进
胆汁排泌的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岩黄连对慢性重型肝炎血清
总胆红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万水春等 〔25〕用阿拓莫兰联合岩
黄连与单用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结果联合治疗组显
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 两者协同作用明显。在总胆红素
(TBL)、ALT、白蛋白恢复正常以及缓解乏力 、改善消化道症
状方面 , 尤其在退黄 、增进食欲方面 , 联合治疗组疗效较单用
阿拓莫兰组显著提高。
肝硬化 、肝肿瘤 在临床治疗肝纤维化过程中发现岩黄
连和丹参注射液合用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 、减轻和抑制肝纤
维化 ,并同样证实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及促进胆汁排泄 、增加
消化和增进食欲。故目前临床上常用岩黄连联合其它中药治
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 尤其是慢性乙型中 、重度
肝炎 〔15〕。
王丹等 〔26〕比较生脉注射液与岩黄连注射液治疗肝硬化
的疗效 ,随机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岩黄连注射液治疗肝硬化患
者 60例 , 通过观察临床及肝脏生化指标来判断疗效 , 结果显
示岩黄连注射液同生脉注射液在缓解症状 、保肝 、利胆等方面
均有良好的疗效。
临床观察还表明岩黄连注射液联合介入疗法对缓解肝癌
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肝功能 ,尤其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
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在降低甲胎蛋白水平 ,提高白细胞总数方
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岩黄连能有效对抗肝癌介入治疗(经皮
穿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栓塞术 , TACE)后肝功能
损害。 TACE后经应用岩黄连治疗 2周 , ALT、AST明显下降 ,
多数病例恢复正常 , 并且有明显的消炎利胆作用 ,患者食欲增
加 ,术后低热症状改善 , TBL迅速下降 , 且未发现岩黄连有明
显副作用 〔27〕。
辅助治疗该药有明显增进食欲 , 改善消化功能作用 ,作为
放 、化疗后辅助药物应用于临床 ,可使放 、化疗后患者的恶心 、
呕吐 、纳差及消瘦等状况得到改善 〔25, 27〕。
5 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陈重阳等 〔28〕研究了岩黄连中的主要成分脱氢卡维汀的
毒性。急性毒性实验中 , 脱氢卡维汀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LD
50
为(71.6±2.92)mg· kg-1 , 亚急性毒性实验中 , 脱氢卡维
汀对小鼠肌注 10mg/(kg· d), 连续 15d, 小鼠外观及病理组
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
·8·
海峡药学 2007年 第 19卷 第 12期
不良反应岩黄连注射液可引起特异体质的过敏反
应 〔29 , 30〕 , 也可致寒战 、高热。临床表现为用药后周身瘙痒 、心
慌 、寒战 、发热 , 偶见恶心 、呕吐等。因此临床应用岩黄连注射
液应加强监测 , 同时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常见不良反应 , 确
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
目前岩黄连的研究已涉及植物形态和分布 、化学成分 、药
理作用 、以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等方面 , 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
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现有的研究中 , 岩黄连的化学成分
和临床应用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 岩黄连生物碱的主
要化学成分已经确定为脱氢卡维汀 , 临床广泛应用岩黄连治
疗肝炎 、原发性肝癌等。这些研究为岩黄连开发利用提供了
科学依据 , 今后应对岩黄连的有效成分特别是单体成分进一
步的深入研究 , 在药理作用方面 ,加强岩黄连的药理作用机制
研究 , 进一步阐明其体内过程并合理的进行剂型改造 , 使岩黄
连能更广泛安全的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 2001:1532.
〔2〕蒋水元 ,胡兴华 , 赵瑞峰.岩黄连引种栽培研究 〔J〕.广西植物 ,
2002, 22(5):469~ 473.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 〔M〕.南宁:广西科学出
版社 , 1990:64.
〔4〕广西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志:第一卷〔M〕.南宁:广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
〔5〕柯珉珉.岩黄连有效成分的研究〔J〕.药学通报 , 1980, 15(6):
41.
〔6〕柯珉珉 ,张宪德 ,吴练中 ,等.岩黄连有效成分的研究〔J〕.植物学
报 , 1982, 24(3):289 ~ 291.
〔7〕刘思明等 ,岩黄连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研究
〔J〕.药学学报.2005, 40(9):846~ 849.
〔8〕黄燮南 ,刘国雄 ,张宪德.岩黄连总生物碱镇痛 、抗炎及利胆作用
的初步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 , 1981, 4(2):22.
〔9〕黄燮南 ,刘国雄 ,张毅.岩黄连总生物碱的安定作用〔J〕.中国药理
学报 , 1981, 2(3):156~ 159.
〔10〕吴春福 ,刘斐 ,李逢利.岩黄连总碱对大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
的影响〔J〕.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94, 11(2):101~ 103.
〔11〕童鲲.岩黄连总生物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 ,
1995, 11(4):238.
〔12〕谢沛珊 ,李爱媛 ,周芳中.草药抗肿瘤筛选的实验研究〔J〕.时珍
国医国药 , 1996, 7(1):19 ~ 20.
〔13〕陆桂祥.岩黄连对瘤细胞呼吸影响的实验报告〔J〕.广西中医药 ,
1981, 4:11~ 14.
〔14〕赵一.岩黄连抗肿瘤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药 , 1979, 5(3):4.
〔15〕尹华.岩黄连与丹参注射液合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
响〔J〕.实用医学杂志 , 2001, 17(8):782 ~ 783.
〔16〕任仲轩.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 33例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 ,
2003, 18(2):94 ~ 95.
〔17〕黄燮南 ,刘国雄 ,张毅.岩黄连总生物碱的安定作用〔J〕.中国药
理学报 , 1981, 2(3):156.
〔18〕刘立 ,张光华.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并高胆红素血症 37例
〔J〕.中华传染病杂志 , 2001, 10(4):182.
〔19〕叶琦莉 ,吴练中 ,李辉 ,等.岩黄连的主要成分脱氢卡维汀的抗菌
实验〔J〕.广西中医药 , 1984, 7(3):48~ 49.
〔20〕陈重阳 ,赵一.中药岩黄连主要成分脱氢卡维汀的药理研究 〔J〕.
中药通报 , 1982, 7(2):31.
〔21〕Hui-LiangLi, Wei-DongZhang, ChuanZhang, eta1.BioavmLabilty
andpharmacokineticsoffouractivealkaloidsof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Yanhuanglianinratsfolowingintravenousandoraladminis-
tration〔J〕.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ysis, Vol-
ume4 1, Issue4, 1 6June2006, Pages1342~ 1346.
〔22〕Hui-LiangLi, Wei-DongZhang, Run.HuiLiu, eta1.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offouractivealkaloidsfromatraditionalchinesemedi-
cineCorydalissaxicolaBunting.(Yanhuanglian)inplasmaandurine
samplesbyLC-MS-MS〔J〕.JournalofChromatographyB, Volume
831, Issues1-2, 2 February2006, Pages140~ 146.
〔23〕刘立 ,张光华.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并高胆红素血症 31例
〔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 2001, 10(4):182.
〔24〕李向阳 ,田莉婷.岩黄连注射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54例〔J〕.现
代中医药 , 2003, 5:30.
〔25〕万水春 ,高红梅.阿拓莫兰联合岩黄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50例
〔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2, 2(5):13.
〔26〕王丹 ,王英凯.中药岩黄连主要成分脱氢卡维汀的药理研究 〔J〕.
人参研究 , 2002, 14(3):28~ 29.
〔27〕袁卫平 ,洪坚善 ,赵荫农 ,等.岩黄连对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后肝损
害的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02, 19(2):257.
〔28〕陈重阳 ,赵一.中药岩黄连主要成分脱氢卡维汀的药理研究 〔J〕.
中药通报 , 1982, 7(2):31.
〔29〕刘世萍 ,曲婷.岩黄连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1例〔J〕.中药新药与临
床药理 , 2004, 15(6):434.
〔30〕刘世萍.岩黄连注射液致寒战 、高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2004, 6(5):337.
·9·
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19 No.1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