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鲎试剂方法检测岩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全 文 :·医院调剂 ·
[ 作者简介] 王宗春 ,男 ,硕士 ,副主任药师 ,电话:13072719928 , E-mail:liuhongw zc@h otmail.com
鲎试剂方法检测岩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
毒素
王宗春1 ,唐开勇2 ,马福旺1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60;2.武汉大学药学院 2004级硕士研究生)
[ 摘要]  目的:建立快速的岩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岩黄连注射
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 ,考察确立岩黄连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法。结果:将岩黄连注射液稀释 6 倍以上可消除干扰作用 , 使用
灵敏度为0.5 Eu·mL -1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 结果全
部呈阴性。结论:岩黄连注射液可以用鲎试剂检查法取代家兔
热原检查法。
[ 关键词]  岩黄连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中图分类号] R927.1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
5213(2005)04-0371-02
  岩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岩黄连提取物 , 具有抗菌消
炎 、抗肿瘤 、增进食欲 、止痛安定作用 , 临床用于急慢性肝炎属肝
胆湿热证者。本试验以鲎试剂法取代热原检查法检测岩黄连
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SW-80A 型旋涡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恒温水浴
箱(江苏南通嘉程仪器有限公司);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中国生物
制品检定所 ,批号 20030721 , 每支 10 Eu);鲎试剂(厦门鲎试剂
实验厂 , 批号 20030401 , 灵敏度 1.0 Eu·m L-1 ;批号 20030604 ,
灵敏度0.5 Eu·mL -1);鲎试剂(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 , 批号
20030325 , 灵敏度0.5 Eu·m L-1);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厦门鲎
试剂实验厂 ,批号 20030124 , 每支 2 mL);岩黄连注射液(广西
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规格 2 mL ,批号 20030517 , 20030528 ,
20030712)。
2 方法与结果
2.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 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
毒素检查用水溶解 , 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 15 min , 然后稀释成
2.0 , 1.0 , 0.5 , 0.25 λ4 个浓度等级 , 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 进
行灵敏度复核试验 , 3 批鲎试剂λc 均在0.5 ~ 2.0 λ之间 , 可用
于试验。
2.2 初筛试验
2.2.1 细菌内毒素限值(L)的确定[ 2]  岩黄连注射液临床每
次最大用量为 10 mL ,加入于 250 mL 输液(0.9%氯化钠或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在 1 h 内滴注完毕 , 故 M =10/(1 ×60)=
0.167 mL·kg-1·h-1(输液时间不足 1 h 按 1 h 计算 , 人平均体
重按 60 kg计算), 静脉注射剂的致热阈值(K)为 5 Eu·kg -1·
h-1 , 因此细菌内毒素限值 L=K/(f·M)=5/(10×0.167)=
3.0 Eu·mL -1 ,式中 f 为安全系数 , 取 10。
2.2.2 稀释供试品[ 3.4]  计算岩黄连注射液的有效稀释倍数
MVD ,MVD=L/ Lλ, 当 Lλ为 1.0 , 0.5 , 0.25 , 0.125 , 0.06 Eu·
mL-1时 , 相应的 MVD1.0 = 3 , MVD0.5 = 6 , MVD0.25 = 12 ,
MVD0.125 =24 ,M VD0.06 =48 ,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把供试品
稀释成以上 5 个浓度 ,备用。
2.2.3 稀释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用上述不同浓度的样品系列
溶液将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成 2.0 Eu·mL-1(2 λ)的浓度 , 备
用。
2.2.4 加样及反应 进行供试品阴性对照(NPC)和供试品阳
性对照(PPC)两个系列的反应。 NPC 系列:取上述经灵敏度(λ
=1.0 Eu·m L-1)复核合格的鲎试剂加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
解 ,分别取0.1 mL 于 10 支反应管中 , 再各加入上述稀释好的供
试品0.1 m L ,每一供试品浓度重复两反应管。 PPC 系列:取上
述鲎试剂(λ=1.0 Eu·mL-1)加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 , 分
别取0.1 m L于 10 支反应管中 , 再各加入上述稀释好的 2 λ的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0.1 m L , 每一供试品浓度重复两反应管。将
两系列的反应管置于(37±1)℃水浴中 ,保温(60±2)min。反
应结果见表 1。
表 1 岩黄连注射液初步筛选试验结果
Tab 1 Screen te st of inhibition o r enhancement test for Yan-
hang lian injection
供试品稀释倍数 3 6 12 24 48
NPC系列 -- -- -- -- --
PPC系列 -- ++ ++ ++ ++
2.3 干扰试验 根据初筛实验结果 ,选择供试品稀释倍数为 6
倍 ,即内毒素限值为 0.5 Eu·m L-1 。选取灵敏度为 0.5 Eu·
mL-1的不同家鲎试剂 , 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将样品稀释 6
倍 ,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进行干扰试验 , 结果显示 , Es 在 0.5
~ 2.0λ且 Et在0.5~ 2.0 Es , 故认为将供试品稀释 6 倍以下对
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不产生干扰。详见表 2。
表 2 岩黄连注射液干扰试验结果
Tab 2  Results of interference test fo r 6-fold dilution Yan-
hang lian injection
鲎试剂
批号
样品
批号
内毒素浓度/ Eu·mL-1
1.0 0.5 0.25 0.125
阴性
对照 结果
20030604 检查用水 ++++ ++++ ---- ---- -- Es=0.50
20030517 ++++ +++- ---- ---- -- Et=0.60
20030528 ++++ ++++ +--- ---- -- Et=0.42
20030712 ++++ +++- ---- ---- -- Et=0.60
20030325 检查用水 ++++ +++- ---- ---- -- Es=0.60
20030517 ++++ ++++ ---- ---- -- Et=0.50
20030528 ++++ ++++ ---- ---- -- Et=0.50
20030712 ++++ +++- ---- ---- -- Et=0.60
2.4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热原检查法对比试验 取 3 批热原
检查合格的样品(每批各取 5支),分别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稀释 6 倍 ,使用灵敏度为0.5 Eu·m L-1的鲎试剂按细菌内毒素
检查法检查 ,结果全部呈阴性。
3 讨论
注射剂质量控制中 , 采用家兔法控制细菌内毒素 ,由于操作
复杂 ,影响因素多 , 并且耗时 ,采用鲎试验法操作简单 、迅速且灵
敏度高。
初筛试验只是一种预试验 , 最终要经干扰试验验证 ,其目的
是评价样品对鲎试剂与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程度及干扰性
质 ,以便初步筛选出对检查无干扰的样品浓度范围及相应的鲎
试剂灵敏度 ,从而为干扰试验提供必要的参数 ,避免鲎试剂的浪
费。
参考文献:
[ 1]  中国药典.二部[ S] .2000.附录 86.
[ 2]  黄清泉,夏振民.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验设计[ J] .中国药学
杂志 ,1997 , 32(2):72.
·37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年第 25卷第 4期 Chin H osp Pharm J , 2005 Ap r , Vol 25 , No.4
[ 3]  苑庆华 ,唐元泰 ,赵海山 ,等.右旋糖酐 20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
素检测[ J] .药物分析杂志 , 2001 , 21(4):293.
[ 4]  施震 ,尹银嘉 ,李华.注射用头孢替唑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J] .中
国药学杂志 , 2003 , 38(5):377.
[ 收稿日期] 2004-08-20
[ 作者简介] 雷莉 ,女 ,学士 ,副主任药师 ,电话:0991-2622728-3156
灯盏细辛注射液在 4种输液中的微粒观

雷莉1 , 李鑫1 ,王晋2 , 刘戈岩1  (1.乌鲁木齐兵团医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2.石河子市人民医院 ,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 摘要]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溶于不同输液中的微粒情
况。方法:利用微粒检测仪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在 4 种输液中
的微粒。结果:各配伍液中≥25 , ≥10 , ≥5 , ≥2 μm 的微粒有显
著增加。各配伍液间微粒增加数目有差异。 结论:4 种配伍液
比较 ,在 10%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变化明显高于其他配伍液 ,
超出中国药典的限量规定 ,其他 3种符合中国药典 2000 年版规
定。
[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输液;不溶性微粒;pH 值
[中图分类号] R9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5213
(2005)04-0372-02
  灯盏细辛注射液(Dengzhanxixin injection)临床应用于冠心
病 、心绞痛等证候时有合并高血压 、心肾功能不全 、水肿 、肝硬化
腹水等症状而不宜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配伍的患者 ,或
者适应证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虽然灯盏细辛注射液说
明书中标明:该药避免与 pH 值过低的液体或药物配伍使用 , 但
未指明 pH 值过低的具体限值 ,或限定与之稀释配伍的输液品
种。因此临床医师选择 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与之稀释配
伍。为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时微粒变化的情
况 ,本实验将灯盏细辛注射液在 0.9%氯化钠注射液 、5%葡萄
糖注射液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
成临床常规治疗浓度 , 测定微粒数 , 意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
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GWJ-4 型智能微粒检测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Delte
320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0.9%氯化钠注
射液(A ,批号 040427);5%葡萄糖注射液(B , 批号 040422);葡
萄糖氯化钠注射液(C ,批号 040107);10%葡萄糖注射液(D , 批
号 040423), 以上 4 种输液均为本院制剂室自制;灯盏细辛注射
液(E ,批号 20031103 ,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输液的配伍 依照中国药典 2000
年版相应的操作规程 , 在净化条件下 , 将编号 A 、B、C 、D、E
分别进行配伍前的微粒及 pH 值测定 , 作为对照组。 随机抽
取同批号的灯盏细辛注射液 5 支 , 分别对各安瓿(10 m L/
支)原液进行微粒测定。将 GWJ-4 型智能微粒检测仪通道
清洗使用的注射用水洁净空瓶(500 mL)中置入 40 支×10
mL 的灯盏细辛注射液 , 充分混均。 取适量混均的灯盏细辛
注射液进行配伍前的 pH 值测定 , 按临床常用治疗浓度(每
250 m L 输液中加灯盏细辛注射液 20 mL 为配药比例)将充
分混均的灯盏细辛注射液分别加入到 4 种输液中 , 进行配伍
后的微粒及 pH 值测定 , 作为实验组。
2.2 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用微粒检测仪分别测定输液配
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 , 并进行对照比较 。 结果见表 1 、2。
表 1 5种注射液配伍前微粒测定结果( x±s , n=5)
Tab 1 The results o f par ticles measured before mixed with the
four kinds o f transfusion fluids are mixed( x±s , n=5)
编号 注射液
pH
标准范围
pH
≥25 μm ≥10 μm ≥5 μm ≥2μm
A 5.46 4.5 ~ 7.0[ 1] 0±0 1.1±0.4 5.1±0.6 31.9±2.2
B 3.84 3.2 ~ 5.5[ 1] 0.1±0.2 1.2±0.4 8.2±0.7 50.3±3.6
C 3.76 3.5 ~ 5.5[ 1] 0±0 2.8±0.8 16.3±1.7 100.0±2.9
D 3.60 3.2 ~ 5.5[ 1] 0±0 2.4±0.8 12.3±1.7 63.1±4.9
E 6.50 5.5 ~ 7.5[ 2] 3.0±3.2 96.6±70.0 339.2±256.1 970.4±659.6
表 2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 4种输液配伍后微粒测定结果( x±s , n
=5)
Tab 2 The results of par ticles mea sured after Dengzhanxixin
injection mixed with 4 kinds o f transfusion fluids( x±s , n=5)
编号 配伍液 pH ≥25μm ≥10μm ≥5μm ≥2μm
A 6.46 0.3±0.2 8.8±1.3 27.8±1.6 104.7±5.1
B 5.99 0.2±0.1 4.4±0.8 17.3±2.4 67.2±3.1
C 5.59 0.6±0.6 12.4±0.9 36.8±1.7 141.5±4.8
D 5.52 2.1±0.8 25.5±2.4 64.0±5.1 117.0±6.7
  实验结果表明 ,上述 4种输液配伍前不溶性微粒和 pH 值均
符合中国药典的限量规定[1] 。中国药典 2000年版对小针剂注射
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不作要求 ,生产厂家目前无相应的质量标准。
如果按美国药典 24 版所规定的限度要求(每安瓿含 ≥10 μm 不
得过 6 000 粒 , ≥25 μm 不得过 600 粒)[ 2]为内控标准 , 5 支安瓿
的灯盏细辛注射液≥10 , ≥25μm 的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限量规
定 ,见表 1。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上述 4 种输液配伍后 ,不同直径
的不溶性微粒均有增加 , 以小直径微粒增加显著 ,灯盏细辛注射
液与 A、B 、C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规定 ,与 D配伍后≥
25 , ≥10μm 不溶性微粒均超出药典规定 , 见表 2。
3 讨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增多 ,一是由
于两种注射液混合后造成微粒数累加 , 二是操作过程等因素带
入 ,三是配伍后理化性质的改变而引起。
中药注射剂物理性变化主要是由酸碱度的改变所引起。当
变化后的 pH 值不在有效成分稳定的 pH 值范围内 , 则有效成
分亦会变质或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3] 。由表中可见 , 0.9%氯化钠
注射液配伍前后的 pH 值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标准范围最贴
近 ,且微粒数符合药典规定 ,故宜作灯盏细辛注射剂输液时的配
伍选择。 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前后的 pH 值较低 , 且微粒数
超标 ,不宜与之配伍。
由表 1 可见 ,灯盏细辛注射液 5 次微粒测定:≥2 μm 的不
溶性微粒为(970.4±659.6)个/ mL , 标准差(S)值较大 , 说明同
批号药液各安瓿间的微粒数个体差异较大。本实验采用了 40
支×10 mL 均匀混合(使配伍实验条件齐同)的方法加以校正。
笔者认为 ,造成灯盏细辛注射液≥2μm 的不溶性微粒值较大的
原因:其一 , 由于灯盏细辛含有黄酮 、内酯 、挥发油 、氨基酸 ,其化
学有效成分复杂[ 3] ,并且中药注射剂在提取 、精制过程中 , 有可
能使一些成分如色素 、鞣质 、淀粉 、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少量残
留于药液中;其二 , 在检测灯盏细辛注射剂 5 支原液的不溶性微
粒时 , GWJ-4型智能微粒检测仪操作使用了对小针剂安瓿(10
mL/支)手动式直接检测法 , 应考虑到手工操作 、药液测定体积
·372·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年第 25卷第 4期 Chin Hosp Pharm J , 2005 Ap r , Vol 25 ,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