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空心苋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全 文 :第 3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 49
球 , 引致叶球底腐病 . 对幼苗的侵染频率较低 . 它们对春甘蓝的侵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
查 .
表 1 . 来自甘蓝底腐的 R . : ol an i A G一2一 1 与
来自甘蓝立枯病的 R . : 。 la in A G一4 对甘蓝幼苗 、 叶球的致病性
项 目 幼 苗 叶球
总苗 病苗 病 株 病斑 症状特征 试 验 总叶 病口十 病 叶 病斑面 症状特征
(株 ) (株 ) 率 (% ) 长 ( c m ) 次别 (片 ) (片 ) 率 (% ) 积 ( em Z )
A G 一 2一 1 2 6 2 2 8 4石 1 26 皮层腐烂 , 轻度缆 l 6 6 1 00 7 ` 38 圆形病斑 , 灰褐
缩 , 黑褐色 、 色腐烂 , 可 见
轻度萎蔫 . , l8 l 8 100 12 . 15 菌丝 、 菌核
A G 一 4 23 l 4 60 9 0 7 7 水溃状腐烂 , 1 6 0 0 0 无症状
色淡 , 严重维缩 , 严重萎蔫 . 2 l 8 0 0 0
培养条件 1 8一 2 2℃ , 连续光照 (4 5 00 L X ) . 1 2 0一 2 2℃ , 光照 (4 5 00 L X ) . 黑暗各 1 2 小时
2 1 5一 16 ℃ , 光照同试验 1 .
试验时间 1 99 1年 12 月 试验 l : 199 2 年 l 月 : 试验 2 : 1 99 3 年 1 月
注: 甘蓝品种— 蓝木叶 (当地品种 ) ,
目前 , 重庆地区甘蓝叶球腐烂病虽以菌核软腐病为主 , 但作者对北暗区 34 块田近
一万株甘蓝的调查统计 , 底腐病病株率一般为 4 一 10 % , 重病田 (均为株形矮 、 叶球扁
平 的品种 ) 高达 25 % 以上 , 对甘蓝生产已 产生较大威胁 , 应给予重视 . 对其发生规律
和防治技术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空心览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
病害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B io lo g i e a l C h a r a e t e r s o f C o le t o t r i c h u m s P
.
in V i t r o a n d D e v e l o Pm e血t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C a u s e d b y t h e F u n g u s o n A l g a t o r w e e d
谭万忠 顾春燕
(西南农业大学 , 重庆 )
在近年的系统调查中发现了空心芜炭疽病 , 经分离培养观察和按 K co h / S证病律并
结合症状特征鉴定 , 其病原物为一种 毛盘抱菌 ( c 口 lle t。 itr ch u m sP . ) , 并进一步研究了
20 5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8卷
该病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发展动态规律.
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用从空心觅病组织中新分离并经过纯化培养的菌体 , 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观察表明 :
L l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 P D A ) 上 , 病菌菌丝和菌落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12一
3 7℃ , 在此温度范围以外不能生长 . 生长最适温度为 23 一 25 ℃ , 在该温度条件下培养
24 h 菌丝可伸长 2 . 3m m , 菌落面积可扩大到 0 . 3c0 m 2 ; 培养基酸碱度 (P H ) 对病菌生长
的影 响也很显著 , 菌丝在 p H S , 8一 10 .0 范围内都能生长 , 但以 p H 7 . 5一 9 . 5 时生长最
快; 病菌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反应不敏感, 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产抱 .
1 .2 在最适温度和 p H 值下 , 病菌分生抱子在清水中萌发较为缓慢 , 培养 24 h 质的抱
子萌发率仍低于 70 % , 而且萌发长出的菌丝伸长非常缓慢 , 24 h 后几乎停止生长 . 但在
水琼脂培养基 (W A ) 上则萌发很快 , 培养 1h2 观察其萌发率达 95 % 以上 , 萌发出的
菌丝生长速率也较高 , 20 h 即可长到 1 . l3 m m . 菌丝和菌落的累积增 长值的变化遵循
L o ig ist c 和指数函数曲线的变化规律 , 统计分析建立的回归拟合模型分别为 :
In ( L / l一 L ) 二 一4
.
0 4 5+ 0
.
2 4 6 t ( n = 1 1
, r = 0
.
9 12
,
P < 0
.
0 1) ( l )
S = 0
.
3 14 7 e x P (0
·
0 5 2 6 r ) ( n = 15
, r = 0
.
9 3 5
,
P < 0
.
0 1 ) ( 2 )
(l ) 和 ( 2) 式中 L 和 S 分别表示分生抱子在 w A 上培养 ( 23 ℃ , p H .S 6) t 小时
后的菌丝长度 (m m ) 和菌落面积 c( m Z ) .
2 田间空心览炭疽病的发生发展动态
从 1989 年以来分别在纂江县和北暗区对 田间空心觅炭疽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定点
系统观察 , 其结果如下 :
2
.
1 空心觅炭疽病于 198 年最早被发现 , 但当年发病极为零星分散 , 只在个别地方才
能查到 . 以后几年中病害逐年发展 , 发病面积逐渐增大 , 现在发病已相当普遍 . 病株率
和病害严重度逐年增高 , 至 1992 年夏季发病高峰期调查病株率和病叶率已分别达到
9 5% 和 8 0% 以上 .
.2 2 在重庆每年 · 10 月至次年 2 月是病害的越冬期 , 病菌主要以菌丝潜伏于田间近地面
处的病植株茎组织内越冬 , 越冬期内仍可见少量病害症状 , 但极度轻微 , 病株率在 5%
以下 . 从 3 月上旬随寄主杂草复苏生长 , 病情开始上升 , 至 4 月下旬或 5 月上旬出现第
一次高峰 , 病株率可达 60 % 以上 ; 6 月中 、 下旬出现第二次病情高峰 , 病株率和病叶率
分别可达 95 % 和 80 % 以上 ; 9 月中旬左右再次出现一次病情高峰 , 病株率和病叶率达
60 % 左右 .’ 这三次病情峰值之后都表现病情下降 , 其中前两次下降主要是由于杂草老 、
病叶脱落而新长出的叶片 尚未表现症状 , 而最后一次下降则是由于 9 月以后气温下降 ,
病菌侵染活力减弱 , 空心觅炭疽病这样的 “季节流行 ”动态 , 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函数来拟
合 , 回归分析所得 的拟合模型为 :
y = 一 1 3 . 5一8 1+ l . 38 s 6-x 0
.
0 0 5 4了 ( n = 2 7 , r = 0 . 5 6 19 , P < 0 . 0 5 ) ( 3 )
式中 Y 为从每年 2 月下旬开始后 X 的病株率 . 用该模型估计的病情值与实际观测
病情值的符合率为 74 % .
第3 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 5 1
3 结论
3 . 1空心芡炭疽病最适于在中温 (3 2一 2 5℃ ) 和偏碱性 ( p H. 7 5一 . 9) 5条件下生长培
养 , 而且是一种好氧型病菌 (水中萌发生长缓慢 ) , 但对光照变化无明显反应 , 病菌菌
丝和`菌落的生长分别尊循逻辑期缔和指数函数曲线变化规律 .
.3 2 空心觅炭疽病病情近年来逐年加重 , 发病面积增大 , 现在已在各地普遍发生 , 估
计其还将继续扩展蔓延 . 但是由于空心觅杂草的生命力和生长势极强 , 自然发生的炭疽
病对杂草的控制作用很小 , 因此需要对此病作更深人的研究 , 以在人为干预下造成病害
流行 , 达到利用此病有效地控制杂草及其为害的目的 .
重庆地区食用菌主要病害防治研究
S t u d i e s o n M aj o r D e s e a s e g C o n t r o l o f
E d ib le F u n g i i n C h o n g q i n g
邱玉璋 雷 蕾 谭晓庆
(重庆市农科所 , 重庆 )
食用菌营养丰富 , 味道鲜美 , 经济价值较高 , 见效快 , 收益较大 . 因此 , 在重庆市
发展迅速 , 成为菇农致富之路 但是 , 随着生产的发展 , 威胁食用菌的病害也逐渐蔓
延 , 发病菌包率一般 20 % 一 so % 左右 , 重者 10 0% . 为此 , 重庆市农牧渔业局作为课题
下达我所承担 , 要求控制它的危害二
试验内容及方法
19 0 ~ 19 9 2 年进行 3 年工作 , 主要 内容 : ( l) 食用菌主要病害种类及消长研究 ;
`
(2) 食用菌致病菌分离培养接种鉴定 ; ( 3) 药剂筛选 , 采用抑菌圈法和试管菌丝测定法
一供试药剂分两批进行 . 第一批常用农药 40 % 多菌灵胶悬剂 30 、 60 、 1 00 倍 ; 50 %
甲基托布津 (W P ) 500 、 1 0 00 、 1 500 倍 : 6 4% 杀毒矾 M S (W P ) 600 、 800 、 1 00 0
倍 ; 25 %粉锈灵 (w )P 80 、 l 面b 、 1 20 倍 ; 第二批引进福建新型杀菌剂有碘福 30
倍 ; 抗菌 1号 (金霉素 ) 30 倍 , 抗菌 2 号 · (链霉素 ) 30 倍 . 通过室内筛选的药剂再
应用到菇房 , 比较其防治效果及生物转化率 ; (4) 中间试验 ; ( 5) 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的
推广应用 .
2 试验研究结果
.2 1 基本查明重庆市食用菌主要病害种类有木霉 、 轮枝霉 、 庆抱霉 、 萎蔫 、 毁丝霉 、
湿腐 、 链袍霉 、 青霉 、 毛霉和根霉 、 曲霉 、 胡桃肉状菌等 2 种 , 其中细菌性黄脓病为
首次发现 .
U 查明发病主要原因 ( )J 菇房及用具消毒杀菌不严 ; ( 2)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