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文章编号] 1001-3601(2010)03-0164-0118-03
几种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李红玫1 , 蒋选利1* , 肖仲久1 ,2 , 刘利利1 , 段 帅1
(1.贵州大学 农学院 , 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在室内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病原菌的毒力 。结果表明:
供试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 50%霉菌净可湿性粉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最好 ,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 1.68μg/mL ;其余依次为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99%恶霉灵可
湿性粉剂 、3%广枯灵水剂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42%克菌净可湿性粉剂和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 EC50分别为 4.00μg/mL ,70.79μg/mL ,141.25μg/mL , 179.76μg/mL , 182.77μg/
mL 和 218.52μg/mL;80%代森锌抑制活性最差 , EC50为 648.36μg/mL。[关键词] 草石蚕;腐烂病;毒力测定[中图分类号] S482.2+8 [文献标识码] A
Indoor Toxicity Determination of Eight Fungicides to
Control Rot Disease of Stachys sieboldii
LI Hong-mei1 , JIANG Xuan-li1* , XIAO Zhong-jiu1 , 2 , LIU Li-li1 , DUAN Shuai1
(1.College of Agriculture , Guizhou University , Gui yang , Guizhou 550025;2.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 of Mountainous Region , Guiyang , Guizhou 550025 , China)
Abstract:The toxicity of eight fungicides to control rot disease of Stachy s sieboldii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hypha g rowing rate method in do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inhibi tion effect on
hypha g row th of Stachys sieboldii .Among eight tested fungicides.50% Meijunjing WP has the best inhibition
effect followed by 40%Duojunling WP , 99%Hymexazol WP , 3%Guangkuling WC , 70% Mancoze WP , 50%
Thiram WP , 42%Kejunjing WP and 80%Zineb WP , and EC50 of 50%Meijunjing WP , 40%Duojunling WP ,
99% Hymexazol WP , 3%Guangkuling WC ,70%Mancoze WP , 50%Thiram WP , 42%Kejunjing WP and 80%
Zineb WP ,EC50 was 1.68 μg/mL , 4.00 μg/mL , 70.79μg/mL , 141.25 μg/mL 179.76 μg/mL , 182.77 μg/m ,
218.52 μg/mL and 648.36 μg/mL respectively.
Key words:fungicide;ro t disease;toxicity determination
草石蚕(Stachy s sieboldi i M iq.)又名草食蚕 、
宝塔菜 、甘露子 、螺丝菜 、地蚕 、银条等 ,属唇形科水
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我国的北部 ,现分布南
北各地 ,中国重庆 、江苏 、河北 、内蒙 、陕西和宁夏等
地都有种植。草石蚕食药兼用 ,以块茎为食 ,肉质脆
嫩 。草石蚕不仅风味独特 ,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根
据药理研究表明:草石蚕有利胆利尿 、镇静 、润肺益
肾 、滋阴补血等功能 ,饭后食用能帮助消化 ,酒后食
用还能解酒 。地上部茎叶还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
肝炎 、毒蛇咬伤和散瘀止痛等作用[ 1-4] 。贵州省主要
[收稿日期] 2009-09-30;2010-02-24修回
[基金项目] 科技部“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务川紫皮大蒜 、野生草石蚕标准种植示范及产业化开发”(205)
[作者简介] 李红玫(1981-),女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植物真菌病害研究。 E-mai l:alsk2001@163.com
*通讯作者:蒋选利(1960-),男 ,教授 ,从事植物免疫学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E-m ail:jxl3237@163.com
律分析[ 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06 , 25(3):197-202.
[ 2 ] 杨再学 ,松会武 , 周绍南 , 等.贵州省啮齿动物区系及
分布调查初报[ J] .西南农业学报 , 1994 , 7(2):95-
100.
[ 3 ] 杨再学 ,金 星 , 张津祥 , 等.贵州省鼠类发生特点及
防治对策探讨[ J] .耕作与栽培 , 1999(4):61-63.
[ 4 ] 周显明.关岭县黄胸鼠的生态观察[ J] .耕作与栽培 ,
1987(6):37-39.
[ 5 ] 杨再学 ,郑元利 , 潘世昌 , 等.褐家鼠的年龄鉴定及种
群年龄组成[ J]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 25(14):218-
223.
[ 6 ] 李纯矩.贵州农田鼠种组成及黑线姬鼠的地理分布
[ J]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1989 , 5(2):99-101.
[ 7 ] 杨再学 ,金 星 , 雷邦海 , 等.不同杀鼠剂毒杀农田鼠
类与家栖鼠类的药效观察[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
29(1):13-15.
[ 8] 郑元利 , 杨再学 ,文西明 , 等.溴敌隆颗粒毒饵毒杀农
田鼠类药效试验[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3 , 31(3):10-
12.
[ 9] 杨再学 , 郑元利 , 金 星.PVC 管“毒饵站”在农区灭
鼠中的应用效果[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 33(2):26-
28.
[ 10] 金 星 ,杨再学 , 刘 晋 , 等.贵州省毒饵站灭鼠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 37(9):107-
112.
[ 11] 周朝霞 , 龙 成 ,白明琼 ,等.1990-2005 年贵州省三
都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J] .地方病通报 , 2006 , 21
(5):53-56.
(责任编辑:杨 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 38(3):118~ 120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 s
是在务川县有种植。由于它具有营养丰富 ,香脆可
口 、易贮藏 、耐运输的特点 ,近几年倍受外地客商欢
迎 ,销量也逐年增加 ,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 ,在务川县
草石蚕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 333.33 hm2 。近年来 ,
由于草石蚕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 ,其病害问题日渐
突出 ,严重影响了草石蚕的产量和质量。在务川县
各草石蚕栽培基地腐烂病发生普遍而严重 ,一般田
块的发病率达到 30%~ 70%,重病地腐烂绝收 ,现
已成为草石蚕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目前 ,国内
外对草石蚕的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较多 ,而对其病
害的研究则较少 ,仅有对草石蚕病毒病[ 5] 的报道 。
在缺乏优良抗病品种 、生物防治还处在起步阶段的
情况下 ,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病害流行的有效途径 。
为筛选防治草石蚕腐烂病有效的杀菌剂 ,作者在室
内选择了几种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菌进行了毒力
测定 ,可为下一步田间防治的药剂筛选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组织样本 草石蚕病组织样本 , 2009 年
4月在贵州省务川县草石蚕生产基地采集 。
1.1.2 供试药剂 42%克菌净 WP ,湖南省海洋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0%霉菌净 WP ,山西省运城地
区博获化工总厂;70%代森锰锌 WP ,山东寿光双星
农药有限公司;3%广枯灵 WG ,贵州大学大科技产
业有限责任公司;50%福美双WP ,河北冠龙农化有
限公司;99%恶霉灵 WP ,威海韩孚化药业有限公
司;40%多菌灵 WP ,山东天成农药有限公司;80%
代森锌WP ,广西贝嘉尔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
1.2 方法
1.2.1 分离培养 按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 6] ,将
采集的发病草石蚕病组织在病健交界处切取约
3mm 大小的病组织 ,用常规表面消毒法消毒后 ,接
入 PS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中 ,置于 25℃左右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待分离物长出明显的菌丝后 ,
再纯化培养 ,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
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1.2.2 试验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 ,将供试药剂稀
释成不同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由预备试验确定。供试
杀菌剂的试验剂量分别为 42%克菌净可湿性粉剂的
浓度 梯 度为 100μg/mL 、200μg/mL 、400μg/mL 、
800μg/mL和 1 600μg/mL;50%霉菌净可湿性粉剂的
浓度梯度为 2μg/mL、4μg/mL 、8μg/mL 、16和 32μg/
mL;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浓度梯度为 100μg/
mL 、200μg/mL 、400μg/mL 、800μg/mL 和 1600μg/
mL;3%广枯灵水剂浓度梯度为 100μg/mL、200μg/
mL 、400μg/mL 、800μg/mL 和 1600μg/mL;50%福美
双可湿性粉剂浓度梯度为 200μg/mL 、400μg/mL 、
800μg/mL、1600μg/mL 和 3200μg/mL;99%恶霉灵可
湿性粉剂浓度梯度为 200μg/mL、400μg/mL 、600μg/
mL 、800μg/mL和 1000μg/mL;4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浓度梯度为 4μg/mL 、8μg/mL 、16μg/mL 、32μg/
mL 和 64μg/mL;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浓度梯度为
500μg/mL 、 1000μg/mL 、 1500μg/mL 、 2000μg/mL
和 3000μg/mL。
将上述药剂分别配制成所需浓度 10倍 ,取 1
mL 放入 9 mL 冷却至约 50℃的 PSA 中混匀 ,倒入
培养皿中制成以上药液平板 ,中央接入直径为 5mm
的菌碟 ,带菌丝的一面接触培养基 ,每个浓度 3次重
复(即重复 3个皿)。以不含药的 PSA 培养基为对
照 。25℃下培养 , 3 d后测量病菌菌落直径 ,计算菌
丝生长抑制率。
抑制率/ %={[(A-B)-(C-B)] /(A ×B)}×
100。式中 ,A 为对照菌落直径 ,B为菌饼直径 ,C为处
理菌落直径。将抑制率换算成抑制机率值 ,以设定的
药剂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 ,以抑制机率值为纵坐标 ,
做回归曲线 ,求出各药剂对草石蚕镰刀菌的毒力回归
方程 、抑制中浓度(EC50)及相关系数(r)[ 7-8]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草石蚕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
效果
与不含药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相比(3 d后菌落
直径达 45.5mm),在含药的 PSA 平板上草石蚕腐
烂病菌的菌丝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且抑制
效果明显。从表 1看出 ,50%霉菌净效果最佳 ,浓度
在 32μg/mL 时 ,抑制率达到 100%。其他供试药剂
效果相对稍差 。抑制率达到 100%时 , 40%多菌灵
浓度为 32μg/mL , 99%恶霉灵浓度为 800μg/mL ,
3%广枯灵浓度为 1600μg/mL , 70%代森锰锌浓度
为 1 600μg/mL , 50%福美双浓度为 3 200μg/mL ,
42%克菌净浓度为 1 600μg/mL 。其中 ,80%代森锌
浓度抑制效果最差 ,浓度在 3 000μg/mL 时 ,抑制率
仅达到 67.04%。8种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腐
烂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抑
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药剂间抑制率也有
明显差异。
2.2 不同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从表 2看出 , 8 种供试药剂对草石蚕腐烂病病
原菌具有抑菌活性 ,抑菌活性依次为:50%霉菌净 、
40%多菌灵 、99%恶霉灵 、3%广枯灵 、70%代森锰
锌 、50%福美双 、42%克菌净和 80%代森锌 , EC50分
别为 1.68μg/mL 、 4.00μg/mL 、70.79μg/mL 、
141.25μg/ mL 、 179.76μg/mL 、 182.77μg/mL 、
218.52μg/mL 和 648.36μg/mL 。供试药剂中 ,对
腐烂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是 50%霉菌净 , EC50为
1.68μg/mL;80%代森锌抑制作用较差 , EC50为
648.36μg/mL 。8种供试药剂对草石蚕腐烂病病原
菌具有较显著的抑菌活性 ,试验结果可以为田间防
治草石蚕腐烂病提供一定依据。
·119· 第 3 期 李红玫 等 几种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 1 不同药剂对草石蚕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Table 1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fung icides on hypha g row th of S tachys sieboldii
药剂名称
Name of
fung icide
浓度/(μg/ mL)
Concentra tion
菌落直径/ mm
Co lonial
diame te r
抑制率/ %
Inhibition
r ate
药剂名称
Name of
fungicide
浓度/(μg/ mL)
Concentr ation
菌落直径/ mm
Co lonial
diame te r
抑制率/ %
I nhibition
r ate
42%克菌净 100 34.8 26.42 50%福美双 200 17.20 75.31
200 26.5 46.91 400 14.16 79.01
400 22.5 56.79 800 11.27 81.19
800 10.0 87.65 1600 7.60 92.59
1600 5.0 100.00 3200 5.00 100.00
50%霉菌净 2 17.0 70.37 99%恶霉灵 200 8.40 91.60
4 13.0 80.24 400 7.20 94.58
8 8.5 91.36 600 6.00 97.53
16 5.5 98.77 800 5.00 100.00
32 5.0 100.00 1000 5.00 100.00
70%代森锰锌 100 31.7 34.07 40%多菌灵 4 21.00 60.49
200 20.0 62.96 8 16.00 72.84
400 17.0 70.37 16 6.80 95.56
800 13.0 80.25 32 5.00 100.00
1600 5.0 100.00 64 5.00 100.00
3%广枯灵 100 25.6 49.14 80%代森锌 500 27.05 45.56
200 21.5 59.26 1000 24.55 51.72
400 14.0 77.78 1500 22.25 57.41
800 7.5 93.82 2000 20.55 61.60
1600 5.0 100.00 3000 18.34 67.04
CK 45.5 -
表 2 不同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Table 2 The indoor toxicity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to r ot disease o f Stachy s sieboldii
药剂名称
Name
毒力回归方程
Reg re ssion
equation
EC50/
(μg/m L)
相关系数(r)
Co rr elation
coefficient
42%克菌净 y=3.304 9x-2.7321 218.52 0.913 6
50%霉菌净 y=2.579 6x+4.4138 1.68 0.958 8
70%代森锰锌 y=2.905 3x-1.5506 179.76 0.873 8
3%广枯灵 y=2.919 7x-1.3506 141.25 0.922 9
50%福美双 y=2.380 1x-0.3812 182.77 0.883 5
99%恶霉灵 y=2.452 6x+0.4526 70.79 0.961 1
40%多菌灵 y=3.327 9x+2.9963 4.00 0.950 7
80%代森锌 y=0.307 2x+4.1365 648.36 0.897 2
3 小结与讨论
贵州省独特的气候条件 ,适合草石蚕大面积生长 ,
而腐烂病严重制约着该地草石蚕生产的发展。目前 ,
贵州省内对草石蚕腐烂病的研究还未见系统报道。
采用生长速率法用 8种杀菌剂对草石蚕腐烂病
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测定的结果表明 ,50%
霉菌净可湿性粉剂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99%恶
霉灵可湿性粉剂 、3%广枯灵水剂 、70%代森锰锌超
微可湿性粉剂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 42%克菌
净可湿性粉剂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 。其中 ,50%
霉菌净 EC50最小 , 为 1.68μg/mL , 其抑菌效果最
好 ,加上霉菌净属于高效低毒杀菌剂 ,可作为用于防
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但是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仅仅说明杀菌剂对在离
体条件下的腐烂病菌的直接活性 ,不能显示不同药
剂对病菌孢子发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 ,也不能反映
出药剂的渗透能力 。因此 ,田间防治效果还需要进
一步进行试验研究 。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谋强.草食蚕栽培管理技术[ J] .农技服务 , 2004
(9):17-18.
[ 2] 金新华.药用蔬菜———草石蚕 [ J] .上海蔬菜 , 2004
(5):75-75
[ 3] 陈修源.《本草纲目》草石蚕考释[ J] .时珍国药研究 ,
1991(9):97-98.
[ 4] 陈志明 , 李志正 ,刘裕林 , 等.扬州宝塔菜脱毒苗试种
初报[ J] .江苏农业科学 , 1989(5):32-32.
[ 5] 许志刚 ,沈秀萍 , 赵 红 , 等.茎尖培养脱毒苗防治宝
塔菜病毒病的初步研究[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89
(3):21-21.
[ 6]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122-152.
[ 7] 黄彰欣.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 M] .北京:农业出版
社 , 1993:52-61.
[ 8] 李 赤 ,于 莉 , 陈勇钦 , 等.9 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
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J] .中国南方果树 , 2008 , 37
(2):44-45.
(责任编辑:杨 林)
·120·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10 , 3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