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刺异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GC-MS 分析研究
周向军1 ,高义霞1 ,呼丽萍1 ,谢天柱1 ,张 继1 ,2
(1.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甘肃 天水 740010;2.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质谱联用法对刺异叶花椒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对其主要
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共鉴定出 35 种化合物 ,其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的71.6%, 主要为肉豆蔻醚(23.4%)、黄樟素(19.4%)、
异丁香甲醚(16.5%)、罗勒烯(5.4%)等。这些化合物同样作为刺异叶花椒果皮的主要成分 ,但其百分含量与叶中相比有显著不同。
关键词:刺异叶花椒;挥发性成分;黄樟素
中图分类号:Q949.752.7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9)06-0490-02
Analysis of Leaf Oil of Zanthoxylum Ovalifolium Var.Spinifolium Rehd.Et.Wils by GC-MS
ZHOU Xiang-jun1 , GAO Yi-xia1 ,HU Li-ping1 , XIE Tian-zhu1 , ZHANG Ji1, 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 Tianshui 741001 ,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70 , China)
Abstract: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leaves of Zanthoxylum ovalifolium var.spinifolium Rehd.et Wil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a(GC/MS).A total of thirty-fiv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 for 71.6% of oil.The leaf oil
was largely dominated by myristicin(23.4%), safrole(19.4%), benzene , 1 , 2-dimethyoxy-4-(2-propenyl)-(16.5%), ocimene(5.4%)
as the main compounds.Comparing with the leaf oil with that from the pericarp , revealed that both oils had a similar composition.However , the relative
percentages of some compounds were notably different.
Key words:Zanthoxylum ovalifolium var.spinifolium;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safrole
收稿日期:2009-04-12;修订日期:2009-05-23
第一作者简介:周向军(1980-),男 ,甘肃省庆阳人 ,助教 ,硕士 ,研
究方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yllum var.spini-
folium)为芸香科植物 , 又名刺叶花椒(陕西)、散血飞
(贵州)、青皮椒 ,叶果均可提制芳香油。刺异叶花椒主
产于河南 、陕西 、湖北 、甘肃 、湖南 、贵州 、四川 ,见于山
坡疏林或灌木丛中[ 1] 。它作为甘肃省花椒属 6种药用
植物资源之一 ,在甘肃陇南地区有广泛分布 ,且资源量
巨大 。果皮常作为调味香料和防腐剂;根可入药 ,其性
温 、味辛 ,有助阳 、散寒燥湿 、行气止痛 、驱虫止痒之功
效[ 2] ;叶被作为废弃物丢弃 。近年来的药理和生物学
研究表明 ,花椒的活性与其挥发性成分有关。目前 ,国
内外学者对其果皮和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较多 ,而鲜
见对叶的分析[ 3-5] 。本实验室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叶挥发油 ,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质谱面积归
一化 ,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并与本实验室前期工
作果皮成分比较[ 6] ,提出果皮 、叶挥发性成分之间的联
系 ,旨在为有效开发利用刺异叶花椒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刺异叶花椒采自甘肃陇南地区成县(经西北师范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一峰副教授鉴定)。
1.2 实验仪器与条件
玻璃精油提取器 、气相色谱 —质谱—计算机联用仪
(HP6890/5973型 ,美国)。气相色谱条件:石英毛细管柱
HP—5MS 、30m×0.25mm 、膜厚 0.25μm;升温程序从 60℃
开始 , 以 2.5℃/min 升到 210℃;再以 10℃/min 升到
280℃,载气为 He ,柱流量 1.2ml/min。进口温度 280℃。
质谱条件 EI 电源 ,电离电压 70eV ,离子源温230℃,扫描
范围33—550aum ,进样量 0.4μl ,分流比20∶1。
1.3 实验方法
称取干燥的刺异叶花椒叶粉末(80目)100g 放在
挥发油提取器中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在循环蒸馏器中
进行蒸馏 ,用乙醚做溶剂 ,每 2h取 1次精油 ,蒸馏时间
为8h ,弃去溶剂得淡黄色油状液体 ,用乙醚溶解成一
定浓度的挥发油溶液 ,采用GC—MS联用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 ,得率为 2.0%(v/w)。用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经分离 、鉴
定出 35个组分;经气相色谱处理机用面积归一化法测
定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术做挥发性成分的GC —MS 总离子流色谱检测 ,所得
质谱图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检索 ,并按各峰的质谱裂
片图与文献资料核对[ 7] ,确定了刺异叶花椒叶的挥发
性成分 ,分析鉴定结果见表 1。
·490·
·实验与技术·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09 25(6)
表 1 刺异叶花椒叶挥发油化学成分
序号 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min) 峰面积(%)
1 α-蒎烯(α-Pinene) 8.61 0.06
2 月桂烯(Myrcene) 9.41 0.66
3 δ-3-蒈烯(δ-3-Carene) 10.15 0.04
4 罗勒烯(Ocimene) 10.35 5.36
5 3 , 7-二甲基-1 , 6-辛二烯-3-醇(3 , 7-dimethyl-1, 6-Octatriene-3-ol) 11.35 0.05
6 黄樟素(Safrole) 14.19 19.37
7 2-二甲氧基-4-(2-丙烯基)-酚(2-methoxy-3-(2-propenyl)-phenol) 15.22 0.15
8 1 , 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1 ,2-dimethyoxy-4-(2-propenyl)-Benzene) 15.58 16.52
9 1 , 3, 5-三甲氧基-苯(1 , 3 , 5-trimethoxy-Benzene) 15.75 0.18
10 α 草烯(α-humulene) 16.59 0.27
11 1, 1, 7-三甲基-4-甲烯基-1-H-环丙基-并[ E] 奥(1H-Cycloprop[ e] azulene , decahydro-1, 1, 7-trimethylen) 16.69 0.06
12 1 , 2, 3 , 4 ,4a ,5 , 6 ,8a-八氢-萘(1 , 2 ,3 , 4 ,4a ,5 , 6 , 8a-octahydro-Naphthalene) 16.76 0.06
13 肉豆蔻醚(Myristicin) 16.92 23.95
14 大根香叶烯(Germacrene) 17.12 1.84
15 1 , 2, 3 , 5 ,6 , 8a-六氢-萘(1, 2 , 3 ,5 , 6 , 8a-hexahydro-Naphthalene) 17.32 0.19
16 榄香素(Elemicin) 17.43 0.34
17 1 , 2, 4—三甲氧基-5-(1-丙烯基)-苯(1 , 2 ,4-trimethoxy-5-(1-propenyl)-Benzene) 17.67 0.05
18 十六烷(Hexadecane) 17.91 0.04
19 α-法尼烯(α-Farnesene) 17.96 0.03
20 4-乙烯基-环己烷甲醇(Cyclohexanemethanol ,4-ethenyl) 18.08 0.23
21 1 , 4-甲氧基-2-乙基-5-丙乙基-苯(Benzene , 1 ,4-dimethoxy-2-ethyl-5-isopropyl-) 18.23 0.75
22 斯巴醇(Spathulenol) 18.52 0.15
23 十七烷(Heptadecane) 19.05 0.05
24 6-甲基-1-甲基乙基-3-(1-甲基乙二烯基)-环己烯(Cyclohexene , ethenyl-6-methyl-1-(1-methylethyl)
-3-(1-methyethydiene))
19.17 0.14
25 E-蒎烯(E-Pinane) 19.26 0.08
26 α-荜澄茄醇(α-Cadinol) 19.42 0.34
27 十八烷(Octadecane) 20.14 0.08
28 2 , 6, 6-三甲基二环[ 3.1.1] 庚烷(2 , 6, 6-trimethyl-Bicyclo[ 3.1.1] heptane) 20.58 0.09
29 1-十八烷烯(1-Octadecene) 20.66 0.03
30 十七烷(Heptadecane) 20.89 0.03
31 十九烷(Nonadecane) 21.17 0.06
32 二十烷(Eicosane) 21.58 0.03
33 10-甲氧基-α-甲基柯楠醇(10-Methoxy-α-methylcorynatheol) 21.86 0.01
34 邻苯二甲酸二戊酯(1, 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 dipentyl ester) 21.95 0.02
表 2 刺异叶花椒叶与果皮主要挥发性成分比较
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min) 峰面积(%)叶 果皮
肉豆蔻醚(Myristicin) 16.92 23.95 19.42
黄樟素(Safrole) 14.19 19.37 62.02
异丁香酚甲醚(1 , 2-dimethyoxy-4-(2-propenyl)-Benzene) 15.58 16.52 1.53
罗勒烯(Ocimene) 10.35 5.36 5.36
共鉴定出 35中化合物 ,其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占
总挥发油的71.6%,主要为肉豆蔻醚(23.4%)、黄樟素
(19.4%)、异丁香酚甲醚(16.5%)、罗勒烯(5.4%)。
与果皮主要挥发性成分比较见表 2。表明这 2种挥发
油主要成分相似 ,但其百分含量明显不同 。在叶挥发
性成分中 ,肉豆蔻醚和异丁香酚甲醚比果皮含量高 ,尤
其是异丁香酚甲醚含量高约 15%。肉豆蔻醚主要作
为驱虫剂在市场流通 ,异丁香酚甲醚通常作为东方型
香精被广泛应用 。果皮的主要成分为黄樟素 ,含量远
高于叶片含量 。黄樟素在花椒属植物中尚属首次发
现 ,可以作为合成洋茉莉醛 、乙基香兰素等一系列重要
香料的原料[ 8] ,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 、医药合成类原
料[ 9 ,10] 。天然黄樟素精油曾经被作为清洁墨水的香皂
被广泛应用 ,后来发现它有毒而被禁用 。因此 ,建议勿
直接食用刺异花椒叶 、果皮 。通过对叶挥发性成分分
析 ,并与果皮成分比较 ,为更有效利用刺异叶花椒叶提
供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 2册)[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1972∶541.
[ 2] 张继 ,白贞芳等.甘肃省花椒属药用植物资源[ J] .中国药学杂志 ,
(下转第 543页)
·491·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09 25(6) ·实验与技术·
实行全程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管
理体系[ 13] 。②坚持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方针 ,防治
结合 ,重点是控制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坚持“谁开
发 、谁保护 ,谁破坏 、谁治理 ,谁受益 、谁补偿”的原则 ,
明确开发主体的权益和责任 ,切实履行矿山环境保护 、
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义务 ,优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严重的地区 。④开展全市矿山生态环境的全面调查 ,
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 14] 。
禁止乱开滥采 ,不断强化矿山环境的保护和监管:
①在新建 、改建与扩建的矿山 ,禁止乱开滥采 ,必须严
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 ,加大对无证勘查 、
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 。②严格审查矿山企业
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恢复与治理的规划方案 ,实行矿
山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③建立
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主要是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
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 ,依法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和水土流失防治费 。④建立矿山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
努力搞好生产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一方面 ,
企业要对矿山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进行监测 ,
定期报告;另一方面 ,要落实环境治理 、生态恢复的计
划和经费 ,严格执行“三废”达标排放规定。此外 ,对矿
山露天开采宕口应及时复垦复绿 ,对井下采空区要加
强支护和监测 ,对塌陷区应进行复垦;对非法开采或拒
不履行环保手续的矿山企业予以关停 ,禁止以探代采 ,
对取得探矿权的业主严格控制其探矿面 , 不得破坏生
态和污染环境[ 15] 。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矿产资源开发
管理政策性强 、专业要求高 、工作难度大 ,必须建设一
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16] ,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矿产管
理部门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 ,吸纳社会优秀人才
进入矿产管理队伍;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等旧的观念
与做法 ,建立公职人员的提拔晋级 、激励约束 、合理流
动机制以及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保证发挥其积极性和
创造性;做好公职人员的现代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培
训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其现代办公与管理水平;高度重
视和关心基层队伍建设 ,按照矿产管理队伍力量与工作
任务相匹配的原则 ,解决好机构设置 、编制与经费 、人员
工作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柔性化管理 ,创造协
调 、轻松 、融洽 、和谐的氛围 ,以进一步激发调动管理人
员的工作积极性。总之 ,要通过不懈努力 ,建设一支规
模适度 、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 、作风扎实 、清正廉洁的矿
产管理公务员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 1] 汪云甲.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J] .自然资源学
报 , 1998 , 13(2)∶126-131.
[ 2] 陈保平.池州市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池州师专学报 ,
2002, 16(3)∶40-42.
[ 3] 何贤杰 ,余浩科 ,等.矿产资源管理通论[ 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2000∶1-8.
[ 4]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国外矿产资源[M] .北京:地质出版社 ,
1996∶26-32.
[ 5] 池州市国土资源局.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 R] .
2003,(3)∶3-8.
[ 6] Buck W K.Mineral Economics——— Its Destination and Application[ Z] .Cim
Bulletin , 1972.
[ 7] 鲍负.浅议当前我国矿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J] .南
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1 , 22(1)∶28-29.
[ 8] 吴尚昆 ,李守义 ,等.西方矿业体制简析及几点启示[ J] .中国国土资
源经济 , 2004 , 17(2)∶26-28.
[ 9] 袁怀雨 ,刘保顺 ,等.尽快实现向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转变
[ J] .中国矿业 , 2003 , 12(3)∶10-13.
[ 10] 林幼斌,田毓龙.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与对策[ J] .昆明
理工大学学报 , 1999 ,24(1)∶182-185.
[ 11]袁怀雨 ,刘保顺 ,等.矿业权市场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讨论与建
议[ J] .中国矿业 , 2003, 12(12)∶12-15.
[ 12] 余振国.矿业权价值变化规律与矿业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研究[ J] .中
国矿业, 2004 ,(9)∶11-13.
[ 13] 余明刚,周军 ,等.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与探讨[ J] .中
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2004 ,15(9)∶73-82.
[ 14] 纪敏 ,池州市矿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讨[ J] .池州师专学
报 ,2006 , 20(5)∶82-83.
[ 15] 李慧勤 ,等.矿产资源规划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J] .北京:中国矿
业, 2005 ,(8)∶11-13.
[ 16] 王艳萍,余振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 J]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2008 ,(8)∶19-21.
(上接第 491页)
2002, 37(4)∶255-257.
[ 3] 陶朝阳 ,陈万生 ,等.刺异叶花椒根中香豆素类成分[ J] .中国中药杂
志 , 2005, 30(11)∶831-834.
[ 4] Tan G T , Pezzuto JM , Kinghorn AD , et al.Evalu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as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Type1(HIV-1)Reverse Tran-
scriptase[ J] .J Nat Prod , 1991 , 54(1)∶1514-1542.
[ 5] 向瑛 ,郑庆安 ,张灿奎 ,等.刺异叶花椒中的生物碱和香豆素类成分
[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 18(2)∶143-145.
[ 6] 姚健 ,王振恒 ,等.刺异叶花椒果皮和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J] .中华
实用中西医杂志 , 2004 , 4(17)∶3822-3824.
[ 7] 丛浦珠 ,苏克曼.分析化学手册(第九分册)质谱分析[M] .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 , 2000∶101-375.
[ 8] 孙凌峰 ,汪洪武 ,汤敏燕.黄樟素的天然来源及其在合成香料中的利
用[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1998 ,(2)∶14-17.
[ 9] 蒋文伟 ,牟莉娟.甲基多巴药物中间体 MDP-2-P 的合成[ J] .精细
石油化工 , 2000 ,(3)∶17-19.
[ 10] 肖国民,顾海明 ,张进.3 , 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的合成[ J] .
精细化工 , 2001 , 18(6)∶321-324.
·543·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09 25(6) ·资源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