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每间隔 2h进样 1次 ,共进样 6次。结果表明供试品
溶液在10h内基本稳定 ,RSD为 1.39%(n =6)。
4.7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20000320),依法
独立测定 5次 ,结果 RSD为 2.04%(n=5)
4.8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同法测定已知含量的样
品(批号 20000320 ,含量 14.3439μg ml)15ml ,加入对照
品适量 ,依法测定 ,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7.54%;RSD为 0.51%。
5 样品测定
依法 测 定 样 品 (批 号:20000120 、 2000121 、
2000322 、2000410 、2000412)5批 ,结果异嗪皮啶含量分
别为 0.128 、0.130 、0.150 、0.162 、0.146mg 支 。
6 讨论
6.1 由于本品含糖量较高 ,且有阿胶胶质蛋白的影
响 ,直接加试剂(正丁醇 、氯仿 、醋酸乙酯等)萃取 ,乳
化严重 ,故先进行醇沉 ,沉掉一部分糖及蛋白 ,然后再
进行萃取 ,可大大减轻乳化现象 。
6.2 刺五加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文献报道有薄层
———比色法[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3](刺五加药材 、刺五
加注射液),刺五加在复方制剂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
定笔者未见报道 ,参照文献[ 1] ,调整流动相比例至乙
腈-0.1%磷酸溶液(10:90),可使异嗪皮啶峰与其它
峰完全达到基线分离 。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药典[ 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2000.
[ 2] 许正斌.刺五加各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J] .中草药 ,
1984 , 15(5):32.
[ 3] 田 明 , 陈大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异
嗪皮啶含量[ J] .黑龙江中医药 , 1997 , 10(1):25.
(收稿日期:2006-10-18)
超临界提取东北刺人参挥发性成分分析
武 星1 ,严铭铭1* ,刘琬晖1 ,张银玲1 ,邢俊鹏2 ,赵大庆1*
(1.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7;2.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中挥发性成分 。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的提取方法并用气相色谱-质谱
(GC MS)联用技术鉴定其成分测定其含量 。结果:超临界提取刺人参挥发性成分效率高 ,与水蒸气蒸馏提取出
的挥发性成分有差异 。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挥发性成分;二氧化碳超临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813(2007)02-0028-02
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课题号:03148)
作者简介:武 星(1981~ ),女 , 吉林四平市人 ,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化学。
*通讯作者:赵大庆 ,男 , 教授 ,主任医师 , 博士生导师。 E-mail:yanmm595%yahoo.com.cn Tel:13578990277
东北刺人参 Oplopanax clatus Nskai为五加科刺人
参属的一种多年生药用植物 。主产于长白山区。二
氧化碳超临界技术由于温度低 ,且系统密闭 ,可大量
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 ,为中药挥发
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了目前最先进的方法 ,因此本
实验主要是考察二氧化碳超临界方法对东北刺人参
有效成分提取的应用 ,并通过 GC MS 联用技术鉴定
其化学成分 ,测定其相对含量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东北刺人参样品:采自吉林省长白县国
家自然保护区 ,经鉴定为东北刺人参 Oplopanax elatus
Nakai干燥根茎 。仪器:江苏南通华安实业公司生产
的HA22-05-06型超临界装置;Hp5890A-VG-Quattro 型
气质色谱。
1.2 实验方法
1.2.1 提取方法 SFE流程:CO2 钢瓶 —冷冻系统 —
高压泵—萃取釜 —解析釜 Ⅰ —解析釜 Ⅱ—冷冻系统
(循环)。取东北刺人参茎干燥品粉末过 60 目筛 ,
135g装于萃取釜中 ,设定工艺参数见(表 1),萃取 7h ,
从解析釜Ⅰ 、Ⅱ出料口出料得黄色粘稠液体。
表 1 萃取釜的设定参数
项 目 压力(MPa) 温度(℃) 流量(L h)
萃取釜 36 40 20
解析釜Ⅰ 10 34 20
解析釜Ⅱ 5 30 20
1.2.2 GC MS 测定 型号:Hp5890A-VG-Quattro;色
—28—
第23卷第2期
2007 年 4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3
2 , 2007
DOI :10.13463/j.cnki.cczyy.2007.02.016
谱条件:PTE-5毛细管柱 ,程序升温从 60℃到 270℃,
进样品温度 250℃,载气氦气 ,柱前压 5Pa;质谱条件:
离子源 EI ,电子能量 70ev ,扫描范围 30 ~ 600aum ,离
子源温度 200℃, 接口温度 220℃, 电子倍增电压
270V 。
2 结果与讨论
2.1 按以上方法对 SFE提取物进行了 GC MS 分离
与鉴定 ,经计算机检索和人工解析质谱图核对 ,从解
析釜 Ⅰ得到的提取物共鉴定出 13种化学成分(见表
2),从解析釜 Ⅱ得到的提取物共鉴定 6种化学成分
(见表 3)。
表 2 超临界萃取东北刺人参(解析釜Ⅰ)的化学成分
峰号 化合物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含量(%)
1 3-甲基戊醛 C6H12O 100 1.7
2 (Z)-2-庚烯醛 C7H12O 112 2.0
3 辛醛 C8H16O 128 4.7
4 (E)-2-十二烯醛 C12H22O 182 0.9
5 (E)-2-癸烯醛 C10H18O 154 0.7
6 (2E ,4E)-2 , 4-癸二烯醛 C10H16O 152 0.7
7 (2E ,4E)-2 , 4-癸二烯醛 C10H16O 152 0.5
8 斯巴醇 C15H24O 220 0.7
9
4 , 7-二甲基-1-异丙基-10-羟
基-2 ,3 , 5 ,6 , 9 , 10-五氢萘 C15H26O 222 1.0
10 十九杜松醇 C15H26O 222 6.0
11 十六酸 C16H32O2 256 3.0
12 (9Z)-9, 17-十八二烯醛 C18H32O 264 13.3
13
(1Z , 9E)-1 , 9-十七二烯-4 ,
6-二炔-3-醇 C17H24O 244 63.4
表 3 超临界萃取东北刺人参(解析釜Ⅱ)的化学成分
峰号 化合物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含量(%)
1
1 , 3, 4 , 5 , 6, 9-六氢-苯并环
庚烯-2-酮 C11H14O 162 1.9
2
[ S-(Z)]-3 , 7 , 11-三甲基-1 ,
6 , 10-十二三烯-3-醇 C15H25O 221 21.6
3
6-甲基-4-异丙基-1-亚甲基-
2 , 3 ,7 , 8 ,9 , 10-六氢萘 C15H24 204 10.4
4 7-癸烯醇乙酸酯 C11H22O2 186 1.4
5 十三醇 C13H28O 224 0.6
6 2 , 7-二甲基-4-羟基-喋啶 C8H8ON4 176 0.9
从其中解析釜 Ⅰ中得到的主要成分为(1Z ,9E)-
1 ,9-十七二烯-4 ,6-二炔-3-醇相对含量 63.4%。从中
得到的可鉴定的化合物主要是[ S-(Z)]-3 , 7 , 11-三甲
基-1 ,6 ,10-十二三烯-3-醇 ,相对含量为 21.6%。
2.2 通过 3次平行试验 ,投料均为 135g ,提取物分别
为 4.38g 、4.52g 、4.27g , 解析釜 Ⅰ中提取物分别为
3.93g 、4.05g 、3.86g ,解析釜 Ⅱ中提取物分别为 0.45g 、
0.47g 、0.41g ,总收率分别为 3.24%、3.30%、3.16%,
平均收率为 3.2%。
2.3 提取物收率与萃取压力的关系 压力对流体密
度影响最为显著 ,一般来说 ,本实验以相同的原料在
一定温度下 ,东北刺人参的提取物随压力的升高而增
加 ,在 10 ~ 30MPa之间明显 ,本实验确定最佳压力为
36MPa 。
2.4 提取物收率与萃取温度的关系 萃取温度升
高 ,流体密度降低 ,导致超临界 CO 2 的溶解能力下
降 ,但可提高其传递能力。本实验在 10 ~ 45MPa之间
的压力下一定温度内(20 ~ 45℃)提取物收率随温度
升高而提高 ,考虑设备受限温度(50℃)确定最佳温度
为 40℃。
2.5 提取物收率与CO2 流量关系 流量对萃取率有
两方面影响 ,流量增加[ 1] 传质系数与传质面积均有增
大 ,从而提高溶解度 ,提高萃取率。另一方面 ,流体流
速的增加使超临界溶剂在萃取柱内停留时间相应减
少 ,出口处流体不易达到饱和 ,不利于提取 ,本实验确
定流速为 20L h。
2.6 与水蒸气蒸馏法的比较 超临界与水蒸气蒸馏
提取的化合物[ 2] 种类上相差较大 ,相同化合物少。可
能是水蒸气蒸馏提取时温度较高造成的 ,见表 4。
表 4 超临界与水蒸气蒸馏提取化合物的比较
项 目 化合物 含量(%)
超临界 醛类 5.760
烯醛 15.60
烯醇 59.22
其它 0.69
水蒸气蒸馏 醛类 17.60
酯类 1.90
萜类 4.10
其它 2.20
超临界与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相同化合物是辛醛 、
(E)-2-癸烯醛 、斯巴醇 ,但含量有所区别 ,见表 5。
表 5 超临界与水蒸气蒸馏提取相同化合物含量比较
项 目 超临界(%) 水蒸气蒸馏(%)
辛醛 4.23 4.30
(E)-2-癸烯醛 0.63 9.80
斯巴醇 0.63 2.60
参考文献:
[ 1] 刘莱娥 , 朱长乐 , 朱自强.新型分离技术[ J] .化学工程 ,
1986 ,(4):25-32.
[ 2]张 宏 , 张宏桂 ,吴广宣.野生东北刺人参茎挥发油化学成
份研究[ J] .分析化学 , 1993 ,(21):679.
(收稿日期:2006-07-03)
—29—
第23卷第2期
2007 年 4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3
2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