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7 卷第 12 期 总第 80 期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己丑年
264
刺人参中皂苷提取方法的研究
宋 宇 1 孙立伟 1 胡艳玲 2
1 北华大学医学部(132013) 2 吉油吉林石化公司(132021)
摘要:目的 为了充分利用东北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刺人参皂苷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 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浓度和料
液比作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筛选提取刺人参中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 刺人参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是用 8 倍量的 60%乙醇回流
提取 30min,提取 3 次。提取率为 2.17%。结论 可以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刺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
关键词:刺人参;皂苷;正交实验;提取工艺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09.12.218 文章编号:1672-2779(2009)-12-0264-01
东北刺人参 (Oplopanax elatus Nakai)系五加科刺
参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
境内。在我国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海拔 1300~1600 m 的
针叶林带及辽宁东部山区海拔 800~1000 m 的松杉林
下。刺人参有类似人参的作用,补气助阳,抗衰老,可
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神经衰弱、精神抑
郁、精神分裂症、阳痿等,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药用
植物。近些年来,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被列为国家二
级保护植物[1]。国内外学者对刺人参的繁殖做了大量的
研究工作,可采用分株、压条或扦插等方式进行繁殖,
并且有研究表明刺人参组培快速、大量繁殖具有可行性
[2]。从而为刺人参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物质基础。
1 仪器 药品与材料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arian Cary 100),大
孔树脂,刺人参皂苷(自制),香草醛,高氯酸,冰醋酸
(分析纯)。刺人参,购于吉林大药房。
2 方法
2.1 样品的预处理 将刺人参洗净,80℃烘干至恒重,
粉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精密称取干燥刺人参粉末适量,
加入一定量一定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过滤,浓缩至
无醇味。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容量瓶。经过大孔树脂
处理,水洗至无色后,70%乙醇洗脱,定容,在 566 nm
处测定吸收度。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刺人参皂苷 10.5 mg于
10 ml 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定容,制成 1.05 mg/mL-1
溶液。精确吸取对照品溶液 50、100、150、200、250、
300 µ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水浴蒸干,放冷。分别加入
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 0.2 ml,高氯酸 0.8 ml,随行试剂
为空白,摇匀。60℃水浴加热 15 min,取出,冰水冷却。
加入 5 ml 冰醋酸摇匀。566 nm 处测定吸收度。以刺人参
皂苷的量为横坐标,吸收度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回归方
程 y=0.0034x-0.0512,r=0.9993。结果表明,刺人参皂苷
在 50.5~320µ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四个
因素作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液中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
选用正交表实验。因素水平见表 1。
由表 2 和表 3 可知,提取刺人参皂苷的最佳提取工
艺是 A1B3C1D3,在刺人参皂苷提取的各因素中,提取
次数对提取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乙醇浓度、料液比、提
取时间在现有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对提取结果影响不
大,四因素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提取次数>乙醇浓度>
料液比>提取时间。其中,提取次数影响最大(P<0.05),
提取时间影响最小。根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刺人参
皂苷的得率为 2.17%。○F
表 1 指标及水平
指标
水平
乙醇浓度 A(%) 时间 B(min) 料液比 C 提取次数 D(次)
1 50 20 1=8 1
2 60 30 1=10 2
3 70 40 1=12 3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序号 A B C D 总皂苷含量(mg)
1 1 1 1 1 96
2 1 2 2 2 115
3 1 3 3 3 123
4 2 1 2 3 120
5 2 2 3 1 89
6 2 3 1 2 117
7 3 1 3 2 103
8 3 2 1 3 115
9 3 3 2 1 89
K1 111.33 106.33 109.33 91.33
K2 108.67 106.33 108.00 111.67
K3 102.33 109.67 105.00 119.33
R 9.00 3.33 4.33 28.00
表 3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Si 自由度 df 均方 Z F 值 显著性 P
A 128.22 2 64.11 5.77 >0.1
B 22.22 2 11.11 1.00 >0.1
C 29.56 2 14.78 1.33 >0.1
D 1256.22 2 628.11 56.53 <0.05
注:F0.01(2,2)=99,F0.05(2,2)=19,F0.1(2,2)=9
参考文献
[1] 甄连花,金丹.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2,
25(4):331-333.
[2] 王海静,严铭铭.刺人参茎化学成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
678-679.
(本文校对:宋宇 收稿日期: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