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全 文 :4 8 C h i n e s e A g r ie u l t u r a l S e i e n c e B u ll e t in 199 5 V o l
.
l l N o 4
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柴卫 东 刘永平 刘春 田 张责才
(河北省沦州市农林科学院
李洪 芹 李志欣
0 6 100 1)
芦笋学名石刁柏 , 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
本宿根植物 , 含有比一般蔬菜更高的维生素和含氮
物质 , 是一种高档名贵的保健蔬菜 , 故有 “世界十
大名菜之一 ” 和 “ 蔬菜之王 ” 的美称 。 芦笋喜强光
照 , 地上部不耐寒 , 冬季枯死 , 地下部能耐一 20 ℃
的低温 , 较耐旱 , 怕积水和缺氧 , 对土壤适应性较
广 。
1 选用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应植株生长旺盛 、 整齐一致 ; 嫩茎肥
大 , 外形良好 ; 抗逆性强 、 适应性广 , 高产优质 。
目前适宜我区种植的有玛丽华盛顿 、 玛丽华盛顿
50 0 号、 玛丽华盛顿 50 OW 、 加州 72 等品种 。
2 栽育健壮种苗
苗地选择 苗床要求排水及透气性良好的肥沃
沙质壤土 。 每亩施 50 00 k g 土杂肥 , 尿素 2 0k g , 过
磷酸钙 1k5 g , 氯化钾 12 . 5k g , 再配适量石灰消毒
土壤 , 减少病虫害 。
种 子 处 理 用 50 % 的 多菌灵 誉 50 9 对水
z 2
.
s k g 浸种 s k g , 经 24 小时后捞出 , 冲洗干净 ,
再用清水或 25 一 30 ℃温水浸种 2 天 , 每天换水 l 一
2 次 , 后捞起催芽 , 露白播种 。
播种 春 、 秋季均可播种 。 以秋播为好 , 在
10 一 n 月上旬 , 苗期 4 ~ 6 个月 ; 春播一般在清明前
后 , 气温 25 ℃左右为宜 。 每亩育苗用 种量 1 . 5一
2
.
s k g
, 开沟条播 , 行距 15一 2 5 em ,沟深 Ze m ,种子
间距 3一 s cm , 播后覆细土 Zc m 左右 。 用湿草覆盖
畦面 ,出苗前要常浇水保持床 土潮湿 , 苗高 1一
cZ m
, 可掀去盖草 , 2 0 天后可齐苗 ,即追第 1 次
肥 , 以后每 月追 1 次 ,每 次尿 素 4k g , 氯化 钾
2

s kg

3 整地与定植
整地 选择地下水位低于 Zm , 排水 良好 , 土
质松软的沙质壤土或壤土 。 每亩撒施腐熟的堆厩肥
30 00一 3 5 0 0k g , 深耕翻人土中。 整平地面 , 依预定
的 行距掘 定植沟 , 一般 白芦笋的 沟距为 1 . 8一
2
.
0 m
, 绿芦笋为 l . s m , 沟深 3 5一 4 5 em , 宽 5 0一
60 cm
。 每亩以腐熟的堆厩肥 25 00 k g , 铺在沟底 ,
与土拌和后 , 踩实 。 然后每亩以过磷酸钙 35 k g,
尿素 20 k g , 氯化钾 巧 k g , 撒在堆肥上 , 并与土均
匀混合 。 肥上另铺一层土 , 至距 地面 10 一 1c3 m
处 , 即可栽苗 。
定植 分春 、 夏 、 秋 3 个时期 , 在我区以春季
4 月初至 5 月底为宜 , 株距 30 一 3c5 m , 起苗时尽
量少伤根 。 栽时把地下茎放在沟 中心 , 舒展其根
系 , 按鳞芽发展趋向 , 顺沟朝同一方向 , 栽成直
线 , 然后埋土 5一 sc m 稍撤压 , 成活后结合追肥中
耕 , 再覆土 2一 3 次 , 使地 下茎埋在土下 13 一 1c8 m
处 。
4 田间管理
施肥 芦笋生长的各个时期吸肥的程度有很大
差异 , 施肥应以绿色地上茎形成时为重点 。 一般在
春季培土前施催芽肥 , 每亩施人粪尿 500 k g 左右 ;
采收结束前 巧一 20 天 , 每亩施尿素 7 . 5一 10 9 ; 采
收结束时 , 每亩施腐熟堆厩肥 2 00 0一 2 500 k g , 尿
素 7 . s k g , 过磷酸钙 30 k g , 氯化钾 15k g 作复壮
肥 ; 8 月上中旬施秋发肥 , 每亩用尿素 10 k g , 过磷
酸钙 30 k g , 氯化钾 1 s k g 。 此外不同定植年限的芦
笋需肥量也有较大差异 , 一般定植第 1一 2 年的施
肥量为成年期的 30 % 一 50 % , 定植第 3~ 4 年为成
年期的 70 % , 第 5 年按标准量施肥 (以上所述为
标准施肥量 ) 。
中耕 、 排水 、 浇 水 雨后及高温季节 , 要特别
注意排水和中耕 , 以利于根系活动 。 在采收期间要
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 , 使嫩茎抽生快而粗壮 。
中国农学通报 19 9 5 年 第 1 卷 第 4 期 4 9
清园 为防止病菌传染 , 在植株生长期间出现
的枯老茎枝 、 病茎和细弱茎 , 应随时割除 , 冬季地
上茎枯萎时也应及时拔除 , 并搬离田间烧毁 。
培土 采收 白芦笋 , 培土一般在开始采收前
10 一 15 天 , 距地面 l() c m 处的土温达 10 ℃以上时
进行 。 培土须选择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 , 要求
土粒细碎 。 土垄宽度要大 , 厚度以地下茎埋在土下
25 一 3O c m 为准 。 采收绿芦笋也应适当培土 , 使地
下茎上面保持 1c8 m 的土层 。 嫩茎采收结束应立即
扒开土垄 , 让根茎晒 2一 3 天后重新整理畦面 , 恢
复到培土前的状态 。
病 虫 防 治 芦笋前期易感立枯病 , 雨季易感根
腐病和茎枯病 。 防治病害主要是做好清园和开沟排
水 , 中耕松土 , 定植前土壤消毒 , 不偏施氮肥 , 多
施钾肥 , 使植株生长健壮 , 增强抗病力 。 立枯病和
根腐病分别发生在茎基部和根部 , 发病初期可用敌
克松 2 00 0 倍液或 50 0 倍多菌灵灌根防治 。 茎枯病
在发病初期可用 0 . 5% ~ .0 7% 的波尔多液或 · 50 %的
多菌灵 800一 100 0 倍液或 40 %乐果乳油 100 0 倍液
喷雾防治 。 虫害以斜纹夜蛾危害最重 , 还有地老
虎 、 金针虫 、 蟒蜡等地下害虫 。 斜纹夜蛾可 用
50 % 马拉硫磷乳剂 8 0 一 10 0 倍液或 40 % 乐果乳
油 10 0 倍液喷雾防治 。 地下害虫可用 50 % 辛硫磷
孚L油拌麦鼓傍晚撒施垄沟内防治 。
5 采收
采收期 芦笋采收的持续天数, 依据植株年龄
和上年植株的生育状况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异 。 一
般采收初年 , 只收 20 一 30 天 , 以后可逐年延长 。
成年植株 , 当嫩茎变细 , 组织明显变硬时 , 应停止
采割 , 一般可采收 80 天左右 , 采收结束后应有
110 天左右的生长期 。
采收技术 每天黎明时 ,发现培土有裂缝 ,即扒
开表土 , 按嫩茎的位置插人掘笋刀至笋头下 16 一
18 cm 处割断 , 不可损伤地下茎及鳞芽 。 收割后的
空洞应立即用湿土填平拍实 。 出笋盛期宜每天早 、
晚各采收 1 次。 采收的嫩茎应立即装入盛器 , 用潮
湿的黑布覆盖 , 防止照光着色和失水 , 以免品质变
劣 。
采收绿芦笋于每天早上将高达 21 一 2c4 m 的嫩
茎齐土面割下 。 温度高时每天应收割 2 次 , 以免笋
头松散 、 组织老化 。
每次采收白芦笋或绿芦笋时 ,不论嫩茎好坏要
全部割取 。 否则遗留的嫩茎继续生 一长,会消耗养分 ,
以致减产 。 采收的嫩茎应立即分级 、 整理 、 出售。
* * * * * * * * * * * * * * * * * *
柑桔园微灌溉系统
微喷灌和滴灌均属微灌溉系统 。 这种灌溉方式
的优点是节水 、 节能且可保护植株免受霜冻伤害 。
灌溉可使植株产量提高 39 % 一 64 % , 柑桔植
株产量与地表微灌溉系统覆盖率直接相关 。 因此 ,
在设计柑桔园灌溉系统时 , 必须虑及每一块土地 。
若覆盖不全面的话 , 延长灌溉时间也无济于事 。
每株柑桔树的 日需水量为 45 一 40 L , 依株
龄 、 株距 、 植株大小而异 。 滴水器的滴水量为每小
时 4 L , 喷雾器的则为 2 一 115 L 。 滴水器滴下的水
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 。 未成龄树每株需 1一 2 个滴
水器 , 而成龄树至少要 4 个才能覆盖土壤上层的各
个根系。 喷雾器的灌溉面积较大 , 因此每株成龄树
配备 2 个喷雾器就能获得较好的产量效果 。 最理想
的灌溉程度是主根区土壤水分充足 , 但又不致于水
分过分渗漏 , 营养和杀菌剂淋溶 , 因此微灌系统不
宜长时间工作 , 每周 3 次 3 小时的灌溉最为合理 。
间歇性灌溉有助于幼龄树生长 , 因为根系土壤保持
湿润 , 可使干旱胁迫减至最小 。
(摘 自 19 95 年 第 4 期 《世界热带农业信 忽》 )
交邀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