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蔬菜 2011(10):1-9
CHINA VEGETABLES
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谭亮萍 1,2 贺超兴 1* 戴雄泽 2 孙 超 1 马庆辉 3 李振泉 4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3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125;4 衡阳高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衡阳
421600)
摘 要:全世界芦笋种植的趋势是发达国家面积不断减少,发展中国家面积逐渐扩大,绿芦笋种植面
积增加,白芦笋面积减少。我国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芦笋种植发展较快,截至 2008 年全世界芦笋栽培面
积约为 25.3 万 hm2,其中亚洲达 12 万 hm2,而我国约占 10 万 hm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芦笋
生产国和产品出口国。本文综述了我国芦笋栽培技术、采后贮藏加工技术及营养功能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
展,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芦笋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芦笋;栽培技术;贮藏加工;营养成分;综述
中图分类号:S6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346(2011)10-0001-09
Research Progresses of Asparagus i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Post- harve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China
TAN Liang-ping1, 2, HE Chao-xing1*, DAI Xiong-ze2, SUN Chao1, MA Qing-hui3, LI Zhen-quan4
(1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Institute of
Vegetables,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Hunan, China; 3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Hunan, China; 4Hengyang Gaoch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 Hengyang 421600, Hunan, China)
Abstract:The trend of asparagus(Asparagus officinalis L.)planting all over the world is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reduce the areas, but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xpand the areas gradually. Planting
asparagu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China is the biggest country of asparagus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
the world.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it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post-harvest physiology, preservation,
nutritional and medical function are review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asparagus produ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for asparagus industry is expec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Asparagus; Cultivation technique; Storage and processing; Nutritional element; Review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学名石刁柏,别名龙须菜,是百合科天门冬属中能形成嫩茎
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嫩茎供食,是一种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含有人体所需
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还含有皂角甙化合物及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
收稿日期:2010-12-22;接受日期:2011-04-1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74-3)
作者简介:谭亮萍,男,助理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栽培,E-mail:lpingtan@163.com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贺超兴,男,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设施蔬菜栽培,E-mail:
hechaoxing@126.com
2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1 年 5 月(下)
肿瘤、抗氧化等功效,早期是一种药用植物,由于其质嫩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已成为深
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享有蔬菜之王、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等美誉。
芦笋原产于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地区,引入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20 世纪 70 年代初形成规
模种植。全世界芦笋种植的趋势是发达国家面积不断减少,发展中国家面积逐渐扩大,绿芦笋种
植面积增加,白芦笋面积减少。我国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芦笋种植发展较快,截至 2008 年全世
界芦笋栽培面积约为 25.3 万 hm2,其中亚洲达 12 万 hm2,而我国约占 10 万 hm2,我国已成为世界
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陈光宇,2010)。我国芦笋主栽区为山西(以露地栽培为
主,面积为 2 万 hm2,其中白芦笋 1.1 万 hm2,绿芦笋 0.9 万 hm2)、河北(以露地栽培为主,面积
为 1.3 万 hm2,绿芦笋占 71.3 %)、山东(以露地栽培为主,面积为 1.9 万 hm2)、湖北(绿芦笋种
植面积为 0.3 万 hm2)、浙江(以大棚避雨栽培为主,面积为 0.1 万 hm2)、福建(以露地栽培为主,
面积为 0.4 万 hm2)、云南(以大棚栽培为主,面积为 0.1 万 hm2)等。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芦笋营养价值和特有药用功效等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我国芦笋内销
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鲜绿芦笋及芦笋深加工产品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由于芦笋是从
国外引进栽培的蔬菜品种,大面积栽培时间短,栽培技术水平不高,对芦笋栽培技术、采后贮藏
加工和功能成分尚缺乏系统深入研究,致使各地栽培技术、产量、品质参差不齐,芦笋产品深加
工的产业化程度也不高,许多芦笋产业化生产基地及芦笋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偏低。本文对我国芦
笋栽培技术、采后贮藏加工技术和功能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芦笋栽培
技术研究和芦笋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芦笋栽培技术研究
1.1 芦笋优良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研究
芦笋为多年生蔬菜,一经种植采收期少则 7~8 a,多则 10~15 a。不同芦笋品种的产量差异
很大,在萌芽性、耐寒性、耐热性、抗病性、休眠期、植株长势、嫩茎抽生整齐度、嫩茎粗细、
色泽、茎尖形状及鳞片包裹紧密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芦笋具有雌雄异株、变异性大、对土
壤敏感、产量不稳等特点,因此芦笋品种的优劣决定了栽培效益的高低。UC157F1 是我国从美国
引进最早,试种范围最广,绿、白两用型一代杂种,对芦笋种植起到了更新换代的作用。近年来
大量一代杂种从国外引进,如阿波罗(Apollo)、阿特拉斯(Atlas)、格兰蒂(Grande)、泽西巨人
(Jersey Giant)、泽西骑士(Jersey Knight)、紫色激情(Purple Passion)等(周倩,2009)。
我国科研人员也先后育成了一批芦笋品种,如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1988 年育成我国第
1 个芦笋一代杂种鲁芦笋 1 号,1996 年育成白芦笋新品种芦笋王子,最近又育成白、绿两用型新
品种冠军、硕丰,其中冠军在国内推广面积较大;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工程中心育成的井冈 701
是我国第 1 个通过品种审定的无性系一代杂种(白、绿两用型),该中心选育的无性系一代杂种四
倍体紫色芦笋井冈红适宜保护地栽培,高抗芦笋茎枯病(陈光宇,2010),成年露地笋田每 667 m2
产量 750~1 200 kg,设施栽培每 667 m2 产量 1 250~2 100 kg。
1.2 芦笋育苗技术研究
芦笋种子价格较高,直播时普遍存在发芽破土难的问题,因此在播种前一般对种子进行催芽
处理。杨大俐和董秀英(2006)研究指出对芦笋种子进行如下处理效果较好:先用 50 %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 300 倍液浸种 12 h;用水清洗后 25~30 ℃温水浸种 24 h,每天换水 1~2 次,换水时反
复搓洗种子,去掉种子上的粘液、秕籽和杂质;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 25~28 ℃条件
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 1~2 次,5 %~10 %种子露白即可播种。Piotto 等(2003)报道,野生
芦笋种子在 35 ℃温水中浸种 12 h 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幸宏伟等(1990)用聚乙二醇(PEG)
2011(10) 谭亮萍等: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3
处理种子后能提高芦笋种子萌发的整齐度和发芽势,幼苗更为健壮,活力指数提高。
培育健壮幼苗是芦笋早期丰产和持续高产的基础(李书华,2007)。采用营养钵、营养块育
苗比露地直播节省种子 20 %以上,且育苗时间短,仅需 60 d 左右,幼苗生长健壮,可促使芦笋
早熟、高产(郭连宝 等,2004)。采用泥炭基质育苗,芦笋出苗整齐,幼苗健壮,病害较轻,出
苗率 95 %,大大高于土壤育苗的 70 %(姚世东 等,2008)。
利用芦笋茎尖、腋芽、叶片等组织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离体培养,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植株,
实现芦笋育苗的工厂化、产业化。陈振东等(2006)研究表明,在南方冬、春两季采用二步生根
法培养生根组培苗,选用椰糠作为移栽基质、200 g·m-3 根病治可湿性粉剂(山东神星农药有限
公司)进行消毒处理,移栽成活率可达 95.20 %~99.25 %。李芳等(2006)对芦笋试管苗移栽技
术进行了完善,总结出如下技术流程:过渡培养到有吸收根——炼苗至茎叶油亮、深绿色——
移栽到土∶蛭石=2 V∶1 V 的基质中——覆盖保湿,空气相对湿度 100 %——保持昼夜有一定温
差——25 d 出新笋,30 d 后揭膜炼苗,60 d 后定植于大田。
乜兰春等(2009)研究发现,定植时芦笋幼苗的茎粗对定植后幼苗生长量的直接作用最大,
其次为茎数,即茎数和茎粗可作为芦笋壮苗的优先选择指标。氮肥配施一定数量的钾肥,可以提
高芦笋幼苗茎质量和根质量,但对芦笋的茎数和次生根的条数无显著影响(王进涛 等,2000)。
1.3 芦笋大田栽培技术研究
芦笋栽培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通气性好、土层深厚、排灌通畅、保水和保肥能力较好的沙
土或壤土,对于透气性差的土壤,可增施秸秆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创造有利于芦笋根系
发育的根区环境(贺超兴 等,2008)。
芦笋需肥较多,在一定范围内增施 N、P 肥可增加芦笋嫩茎干质量和新发嫩茎数量(Fisher &
Benson,1983)。但施用有机肥(新鲜牛粪和腐熟牛粪)与施用含等量 P2O5、K2O 的化肥对芦笋生
长发育的影响差异不大(Warman,1991)。在我国南方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润沙土芦笋 园
留母茎栽培较为经济合理的 N、P、K 用量为每 667 m2 N 52 kg、P2O5 13 kg、K2O 47 kg,即
N∶P2O5∶K2O 比例为 1∶0.25∶0.9;施肥量以采笋前、采笋期间和采笋截止后分别占总施肥量的
30 %、40 %和 30 %为最佳,可发挥 N、P、K 肥对芦笋产量的最大效应(翁文燊 等,1993)。
芦笋对钙、镁、锰、硼、氯等微量元素较敏感。Douglas 等(1989)在芦笋幼苗砂培试验中发
现,随着硼浓度的增加,芦笋植株的氮、磷、铜、钼含量变化不大,但钾、硫、钙、镁、钠、锰、
锌含量增加。范永强等(2002)报道,芦笋增施硼肥能显著降低弯曲笋率和茎枯病发病率,还能
增加茎数、茎高和茎粗,使产量和质量提高。张来振等(1995)研究表明,含氯化肥不仅可以提
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还有明显的防治茎枯病的作用;在总养分相同的情况下,施用含氯化肥可
使芦笋产量提高 10.70 %~16.93 %,一、二级笋比例提高 6.65 %~9.86 %,且茎枯病的发生期推
迟。梁雷等(2009)研究发现,硼、锰、锌、钼等微量元素对芦笋的增产作用显著,并可改善芦
笋品质。
芦笋怕涝、耐旱,有研究表明土壤水势接近田间持水量时芦笋生长发育良好,并能获得较高
的产量(Drost & Wilcox-Lee,1997)。
1.4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我国芦笋生产以露地栽培为主,保护地栽培刚刚起步,但近几年发展较快。赖小芳(2008)
研究发现,大棚栽培比露地栽培芦笋产量增加 4 963.5 kg·hm-2,净利润增加 4 187 元·hm-2,茎
枯病发病程度明显降低,但大棚栽培夏季易受螨类、蓟马为害。李书松和刘奇文(2005)研究表
明大棚种植芦笋可提高产量、增加产值,并能提早或延后芦笋采收期。
在我国南方,茎枯病成为芦笋种植的毁灭性病害。1976~1989 年浙江省内曾多次遭受芦笋茎
4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1 年 5 月(下)
枯病危害,毁种笋田面积达 3 000 hm2,约占同期芦笋种植面积的 85 %;1991 年浙江省开始进行
大棚设施避雨防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目前大棚芦笋栽培面积达 500 hm2,约占全省芦笋
种植面积的 50 %,为我国温暖多雨地区无公害芦笋的高效生产和产品周年供应开辟了一条新路;
实践证明:芦笋大棚避雨栽培,是当前我国南方茎枯病严重流行区芦笋防病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傅鸿妃 等,2009;周倩,2009)。
1.5 芦笋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芦笋的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炭疽病、根腐病、锈病、枯梢病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
是茎枯病和根腐病。为害芦笋的主要害虫有木蠹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蓟马、蚜虫、负泥虫、
蝼蛄等。
近年来在研究各种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其防治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出
一系列的有效技术措施,如选用抗病新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平衡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合理密
植和植株调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雨设施栽培、地面覆盖栽培、清洁田园控制病原菌传播等(孙
淑建 等,2002;李建国 等,2009)。芦笋茎枯病是制约芦笋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病害,涂茎是目前
防治芦笋茎枯病的主要施药方法,使用多菌灵加代森锰锌进行土壤消毒或涂茎可有效防治芦笋茎枯
病(杨新琴 等,2009)。总之,芦笋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应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以农业防治、物理
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行多种方法综合防治,是芦笋产品安全性的可靠保证。
1.6 芦笋采收技术研究
1.6.1 芦笋采收与分级标准研究 绿芦笋采收以不散头、基部无木质化为标准、嫩茎采收长
度南、北方有一些差异,季节不同长度亦不同,具体标准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
准——芦笋(NY/T 760—2004)(陈光宇 等,2004)。在不留茎的光头采笋结束后,为保证植株进
行充分的光合作用,一般掌握每株留母茎 2~5 条,母茎要健壮,最好选留直径 1 cm 以上的实心
茎作母茎,细小、畸形的嫩笋要及时剪掉。
周倩等(2003)首次将成长度作为鲜绿芦笋采收和分级的重要形态指标。芦笋成长度分为 4
级:1 级,笋头特紧凑,鳞片重叠、间隙很小;2 级,笋头紧凑,鳞片间隙较大;3 级,笋头开始
生长,鳞片间可见米状小侧芽;4 级,笋头伸长,鳞片间有侧枝,最大侧枝的柄长小于 l cm。成
长度 1、2 级的鲜绿芦笋适宜贮藏和远运,成长度 3、4 级的鲜绿芦笋适宜就地鲜销和加工,成长
度 2 级为最佳采收期,成长度 4 级为最迟采收期。
1.6.2 芦笋采收期与采收方式研究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采收持续时间和停采期应根据芦笋生长
发育状况,以有利于保持芦笋发育和植株再生长为准则,决定采收嫩笋的持续时间。
表 1 我国各地不同栽培方式下芦笋的采收期和产量
月份 采收期 地区 栽培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产量/kg·
(667 m2)-1
保护地栽培 △ △ △ - - - - - ▲ ▲ ▲ - 150~180 1 500~2 000 华南热带、亚热带
(北纬 20°~26°) 露地栽培 - △ △ ▲ - - - - ▲ ▲ ▲ - 150~180 600~800
保护地栽培 2 次采收 - △ △ ▲ - - - - ▲ ▲ ▲ ~ 150~180 1 200~2 000 长江流域
(北纬 26°~32°)
保护地栽培
3 次采收
~
△
△
-
▲
▲
▲
▲
-
▲
▲
▲
267~279
1 500~2 000
☆2 500~3 000
露地栽培 ~ ~ △ △ ▲ - - - ▲ ▲ - ~ 120~150 600~1 200
保护地栽培 ~ △ △ △ - - - ▲ ▲ ▲ - ~ 120~150 1 500~2 000 华北地区
(北纬 33°~40°)
露地栽培
~
~
~
△
△
▲
-
-
▲
▲
~
~
120~150
600~1 200
☆2 500~3 000
保护地栽培 ~ ~ △ △ - - - ▲ ▲ - - ~ 100~120 600~800 高寒地区
(北纬 40°以上) 露地栽培 ~ ~ ~ ~ △ △ ▲ ▲ - - ~ ~ 100~120 500~600
注:△ 普通采收;▲ 留母茎采收;- 生长期;~ 休眠期;☆ 丰产田。
2011(10) 谭亮萍等: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5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生育期长,常实行春、秋两季的留母茎采收。但要注意适度
采收,更不宜春采结束、更新母茎后继续进行秋采,而应任其自然生长,加强田间秋季管理,严
防病虫为害,使株丛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并形成强大的地上茎和根群,以积累充足的贮藏养分,
为翌年丰产、稳产打下基础(鲍建宏和林孟勇,1991)。北方地区多以春季采收为主,但近年来也
采用一年两季采笋的方法,除春天采收外,夏季留母茎采笋,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在夏季高温高
湿条件下,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同时增加产量和效益。
露地栽培芦笋,我国从南到北 3~6 月是正常采收期,9~10 月南方地区可以采收;7~8 月
是夏淡季,11 月~翌年 2 月是冬淡季,保护地栽培可部分解决淡季供应短缺的问题。各地不同栽
培方式的采收期和产量见表 1(周倩,2009)。
2 芦笋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绿芦笋的可食部分是刚刚萌发的含茎端生长点的嫩茎,新陈代谢非常旺盛,采后呼吸作用强,
约为苹果的 15 倍,且含水量高,在常温下不易贮藏,在 20 ℃只能贮藏 1 d,其嫩茎如不加以控
制,在几小时内就会发育成坚实的纤维,使加工和鲜食品质下降,所以芦笋是各种蔬菜中贮藏期
最短的蔬菜之一(Djuric et al.,1997)。
2.1 芦笋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
芦笋含水量一般在 92 %左右,组织幼嫩,表皮保护组织极不发达,采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失
水皱缩。白芦笋采后在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褐变与斑点,绿芦笋组织中的叶绿素在贮藏过
程中逐渐降解,颜色变浅。
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最主要的生理活动。Ryall 和 Lipton(1983)报道,在 40 种蔬菜中芦笋
的呼吸强度居首位。采后环境因素对芦笋呼吸代谢作用有重要影响,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
子(Lipton,1990)。采后芦笋置于 30 ℃条件下比置于 0 ℃条件下呼吸强度高 10 倍。芦笋采后
呼吸速率急剧增强,立即预冷可明显减少呼吸损失。Lill 等(1990)将采后的芦笋在 16 ℃条
件下放置 24 h,呼吸速率降低至最大呼吸速率的 30 %;Irving 和 Hurst(1993)将采后的芦笋
在 20 ℃环境下放置 5 d,其呼吸速率可降低至原来的 25 %。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对芦笋呼吸强
度也有一定影响,高湿度条件下笋体失水较少,低湿度条件下失水较快(赵丛枝 等,2004)。
芦笋 VC 含量比较丰富,初采时嫩茎中 VC 含量可达 650 mg·kg-1。贮藏环境温度对 VC 的损
失影响很大,在 0 ℃条件下贮藏 3 d,VC 平均每天损失 4 %;但在 20 ℃条件下贮藏 3 d,VC 平
均每天以 17 %的速度减少(席玙芳 等,1998)。贮藏期间绿芦笋可溶性糖含量下降速度很快,贮
藏 7 d 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为刚采收时的 53 %(Bhowmik et al.,2002)。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芦
笋嫩茎基部不断木质化并逐渐向顶部扩展,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李素珍和张贵生(1994)报
道,在贮藏期间,芦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和粗纤维含量增加是同步的,正如 Lipton(1990)
指出的,可溶性固形物除用于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外,还用于合成粗纤维等物质。温度对纤维素
形成的影响最大,在 0 ℃条件下贮藏 1 d,纤维素含量由原来的 8.88 %升高到 9.24 %,贮藏到第
4 天升高到 9.67 %,4 d 共增加 0.79 %;在 25 ℃条件下贮藏 1 d 就升高到 11.97 %,增加 3.09 %,
贮藏到第 4 天高达 14.02 %,净增加 6.14 %(李宏毅,1982)。绿芦笋叶绿素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也
会逐渐降解,而且随着温度的上升降解速度加快。环境中气体成分对叶绿素的分解影响也很大。
2.2 芦笋贮藏保鲜期间影响因子的研究
绿芦笋采后贮藏期间环境温度越高,呼吸强度增强,纤维化加快,可溶性糖、维生素、色素、
水分等会迅速减少。低温预冷后进行冷藏是绿芦笋嫩茎保鲜的有效措施,可降低芦笋呼吸强度,
减少可溶性糖消耗和 VC 降解,抑制纤维化进程。绿芦笋的冰点为-0.6 ℃,为防止冷害,实际贮
6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1 年 5 月(下)
藏温度应在 0~2℃(赵丛枝 等,2004)。
绿芦笋对冷藏环境中的空气湿度非常敏感,采后置于相对湿度为 76 %的环境中,笋体呼吸、
蒸腾、蒸发作用强,质量急降,采后第 7 天比采收当天失重 70.7 %,失去商品价值;在相对湿度
为 92 %的条件下,绿芦笋代谢缓慢,至采后第 6 天仅失重 1.9 %(郭志义 等,1995)。
适当提高环境中 CO2 含量并降低 O2 含量,可以减少芦笋可溶性糖、维生素的降解,抑制纤
维增加(包永祺,1989;周维燕,1994)。高 CO2 和低 O2 也可以起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Lipton
(1990)研究表明,在 3.0~5.5 ℃下贮藏 7 d,5 %的 CO2 可有效地阻止细菌性病害引起的腐烂,
并且将这些芦笋嫩茎移至 15 ℃环境中,仍可起到阻止细菌性腐烂的作用。
芦笋如果有包装,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失水皱缩,如果包装有一定的通气量,可防止无
氧呼吸的发生。潘一山等(2001)研究表明,用 0.5 cm 打孔 PE 袋包装芦笋保鲜效果较理想。
许多学者对果蔬采前或采后进行药剂处理以延长贮藏期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研究和应用较
多的有钙处理和化学防腐剂处理。钙处理可以降低细胞膜透性和溶出物浓度,因而能有效地抑制
果实衰老进程中细胞壁和细胞膜的解体,保持代谢的有序性。席玙芳等(1998)用 4 % CaC12+10
mg·L-1 6-BA 结合包装处理芦笋,获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刘彩莉等(1993)研究发现,贮前用
NaClO 处理芦笋可减少霉菌侵染。
3 芦笋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研究
3.1 芦笋营养物质成分分析研究
芦笋的营养成分丰富,维生素含量为一般蔬菜的 2~5 倍。100 g 鲜芦笋含胡萝卜素 220 mg、
VBl 0.11 mg、VB6 0.09 mg、VC 22 mg。据测定,芦笋含水分 92 %以上、蛋白质含量 1.62 %~
3.00 %、脂肪 0.11 %~0.25 %、碳水化合物 2.11 %~4.00 %、纤维素 0.65 %~1.30 %、灰分
0.53 %~1.36 %,并含有硒、铁等微量元素(宋京城,2006)。芦笋的蛋白质含量是番茄、黄瓜的
4 倍,是苹果、葡萄的 8 倍;胡萝卜素含量是苹果、桃和葡萄的 10~19 倍;VB1、VB2 含量更是高
出苹果、桃的 20~30 倍;特别是芦笋中矿物质元素达 15 种之多,而且有的矿物质元素含量非常
高,如铁、钙、碘等,其中碘是其他蔬菜和水果所没有的(王志学 等,2007)。芦笋还含有天门
冬酰胺、甘露聚糖、胆碱、多种甾皂苷、叶酸、谷胱甘肽、芸香苷、多糖等活性成分。芦笋含有
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芦丁。芦丁是 VP 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心血管系统活性、抗炎镇
痛性、保肝活性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芦笋对胆结石、高血压、心血管病、白血病等疾病均有疗
效,而且对尼古丁中毒、神经病、皮炎、结核病等也有食疗作用(封林林,2008)。
3.2 芦笋抗肿瘤物分离及抗癌效果研究
芦笋富含一种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组织蛋白(Shao et al.,1996);芦笋中大量的叶酸、核酸、
硒和天门冬酰胺酶都能很好地抑制癌细胞生长,并能防止癌细胞扩散,对淋巴瘤、膀胱癌、肺癌、
肝癌、胃癌、皮肤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均有疗效(Wu & Guo,1996);芦笋提取物能促使癌细胞
DNA 双链断裂,芦笋皂苷可以抑制 HepF2~SGC-7901 肿瘤细胞增殖,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
增加细胞内 Ca2+浓度,提高活性氧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从而诱导肿瘤细胞调亡。Sati 等
(1985)用芦笋提取物进行人宫颈癌 JTC-26 细胞的离体试验,发现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并
通过对小鼠 P-38 白血病细胞的动物试验,证明该提取物有杀伤细胞活性的细胞毒作用。
3.3 芦笋功能成分保健效果研究
Kamat 等(2000)研究了小鼠肝中线粒体受γ射线损伤后进行修复过程中芦笋的抗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在低剂量(10 g·mg-1)情况下,芦笋粗提液在抑制蛋白质过氧化作用过程中效果显著,
同时发现芦笋粗提液在小鼠肝受损伤线粒体修复过程中具有潜在的抗氧化作用。苗明三等
2011(10) 谭亮萍等: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7
(2004)研究发现,芦笋多糖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GSH-PX)活性,显著降低其血浆、脑、肝匀浆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拮抗衰老所
致胸腺、脾脏和脑组织的萎缩,这表明芦笋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3.4 芦笋护肝功能研究
郭兵等(1994)的研究表明,芦笋对大鼠内源性亚硝胺中毒具有保护作用,而肝脏是亚硝胺
在体内损害的主要脏器之一,这表明芦笋具有保护肝细胞的功能。段巧玲等(1996)采用 CCl4
肝损害模型证实,芦笋原汁可明显抑制 CCl4 所致小鼠 SALT 活性和肝组织中 MDA 含量的升高,
提高肝组织 SOD 活性,说明芦笋对 CCl4 所致小鼠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5 芦笋降血脂作用研究
梅慧生等(1996)用芦笋进行降血脂研究,让高血脂患者服用芦笋制品,30 d 后发现不管病
程长短,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及β-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冯翠萍等(2001)研
究了芦笋皮对高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也证实了芦笋皮具有降血脂作用。
3.6 芦笋综合加工利用研究
目前鲜芦笋(白芦笋)主要加工成罐头,随着人们对芦笋保健功能的认知,芦笋将被用于副
食品、医药和饲料等的深加工,如芦笋汁、复合饮料、饼干等(图 1)(王军 等,2009)。
图 1 芦笋综合加工利用示意图
表示初加工过程; 表示深加工产品。
4 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芦笋生产及加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种植、采收和加工都难以实现机械化,因此生产地主
要在发展中国家。据统计,我国有适宜芦笋种植的土地 133.3 万 hm2,有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芦笋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芦笋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和挑战(陈光宇,2010)。
首先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经常出现假劣种子危害笋农现象,严重影响芦笋的产
8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1 年 5 月(下)
量和质量;其次,芦笋栽培区以大田栽培为主,管理粗放,产量偏低,效益下降,连作障碍严重,
致使北方芦笋老产区的面积呈萎缩之势,栽培技术亟待创新;第三,我国芦笋产区茎枯病危害严
重,尤其是多雨的南方芦笋产区,常导致成片芦笋田毁种绝收,因此设施栽培技术发展空间很大;
第四,由于芦笋抗病虫品种缺乏,目前生产上过度依赖于药剂防治,大大降低了芦笋的产量和品
质,增加了芦笋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安全高效植保技术研究;第五,除传统鲜销、速
冻、罐头以外,精深加工水平低,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因此开展深度加工技术研究,对于提升产
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这些问题,农业部 2010 年 12 月在江西启动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芦笋产业技术研
究与试验示范,该项目将从种质资源、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病虫防治、加工利用等方面开展共
性技术研究,并在华南热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冷凉区、渤海盐碱区和西北沙化区进行技术
模式研究与示范,通过组建全国芦笋产业技术研发队伍,针对制约我国芦笋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
问题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实现技术集成和制定配套技术模式。对于建设高水平的产业技术
研发团队,构建我国芦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芦笋产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
力,促进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芦笋产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加工出口,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芦笋栽培效益高,芦笋生产
深受农民的欢迎,因此通过项目实施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必将促进芦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将芦笋产业发展成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鲍建宏,林孟勇.1991.芦笋留母茎秋采对植株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中国蔬菜,(4):19-20.
包永祺.1989.芦笋食用栽培和加工技术.北京:科技普及出版社.
陈光宇.2010.中国芦笋研究与产业发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光宇,卢普滨,罗绍春,戴廷灿,占丰溪.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芦笋(NY/T 760-2004).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陈振东,高海筹,蔡坤秀,林宗铿,罗金水.2006.南方芦笋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中国农学通报,(11):282-284.
段巧玲,石莹,夏俊,丁昌玉.1996.芦笋对四氯化碳肝损害的保护作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1(4):217.
范永强,王丽华,芮文利.2002.芦笋施用硼肥增产效应初报.土壤肥料,(5):42-43.
冯翠萍,常霞,卢耀环.2001.芦笋皮对实验性高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1(3):265-267.
封林林.2008.芦笋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种子世界,(8):66-67.
傅鸿妃,王世恒,张雅.2009.避雨栽培在芦笋生产中的应用.中国蔬菜,(3):40.
郭兵,杨蕤,庄宗杰.1994.中药芦笋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贵阳医学院学报,19(2):175-177.
郭连宝,武素英,赵文梅.2004.绿芦笋“二选三改一防”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河北农业科技,(3):14.
郭志义,程治山,马翠平,杨振强,王颖君,王兆馨.1995.芦笋采后衰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调控.特产研究,(4):1-6.
贺超兴,张志斌,王怀松.2008.芦笋低成本有机土栽培新技术.长江蔬菜,(2):18-19.
赖小芳.2008.大棚栽培芦笋与露地栽培芦笋效果对比试验.现代农业科技,(21):26-31.
李芳,张元国,包艳存,刘宁,魏秀华.2006.芦笋试管苗移栽新技术.中国蔬菜,(1):55.
李宏毅.1982.芦笋栽培与加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建国,盛全学,李莉,张惠琼.2009.芦笋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湖北植保,(1):16-17.
李书华.2007.芦笋一年生快速高产 M-n-W 栽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书松,刘奇文.2005.芦笋大棚与露地栽培效果对比试验简报.上海农业科技,(6):91-92.
李素珍,张贵生.1994.芦笋不同色泽和部位嫩茎的化学成分分析.浙江农业学报,6(1):54-57.
梁雷,何莉,胡宁.2009.硼、锰、锌、钼对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31(3):297-300.
刘彩莉,王颉,张子德.1993.芦笋贮运技术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6(1):81-85.
梅慧生,乌云其木格,吴仲燕.1996.服用芦笋对人体血脂含量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69-373.
苗明三,顾丽亚,方晓燕,苗艳艳.2004.芦笋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9(7):673-675.
乜兰春,郭彪,刘乾坤,罗双霞,兰涛志.2009.芦笋壮苗指标研究.北方园艺,(6):59-60.
2011(10) 谭亮萍等:我国芦笋栽培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9
潘一山,王少峰,蔡晓东,李影,程志明.2001.芦笋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研究.福建农业学报,16(3):61-64.
宋京城.2006.芦笋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保鲜技术.食品与药品,(8):70-72.
孙淑建,华则科,祝丕业,宫钦晓,鲍吉红.2002.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19(4):254-255.
王进涛,苗艳芳,康业斌,李云德,陈新月.2000.氮钾肥用量对芦笋幼苗质量的影响.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14-16.
王军,徐冉,白玮,俞海淼,寿青云,林怡,张亚雷.2009.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构建研究——以崇明岛芦笋产业为例.科技资讯,
(6):246-247.
王志学,赵林红,王洪芳,张淑英,周延辉,徐延生.2007.绿芦笋栽培技术.特种经济动植物,(5):41-42.
翁文燊,王品尊,陈福如,郑元梅,贺建波.1993.南方芦笋留母茎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福建省农科院学报,8(2):35-39.
席玙芳,余挺,潘旭芳.1998.芦笋保鲜技术研究.浙江农业学报,10(5):259-263.
幸宏伟,赖力,郑光华,张庆昌.1990.聚乙二醇(PEG)引发提高芦笋种子萌发整齐度.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
39-43.
杨大俐,董秀英.2006.种植绿芦笋应掌握的技术.河北农业科技,(11):10-11.
杨新琴,金昌林,董庆富,施涓尧,章钢明,吕文君.2009.大棚绿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中国蔬菜,(13):42-44.
姚世东,徐爱仙,龚伟,马幼菊,王孝琴.2008.黄陂区芦笋泥炭基质育苗技术.长江蔬菜,(1):17.
张来振,马玉萍,刘炳慧,李树强.1995.含氯化肥对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江苏农业科学,(3):42-43.
赵丛枝,张子德,梁磊.2004.芦笋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保鲜与加工,(2):5.
周倩.2009.芦笋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
周倩,赵丽芹,王若菁,韩玉梅,金宁.2003.鲜绿芦笋采收分级标准的研究.长江蔬菜,(8):44-45.
周维燕.1994.芦笋组织培养及在育种中的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Bhowmik P K,Matsui T,Ikeuchi T,Suzuki H.2002.Changes in storage quality and shelf life of green asparagus over an extended harvest
season.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6:323-328.
Djuric Z,Heilbrun L K,Lababidi S,Everett-Bauer C K,Fariss M W.1997.Growth inhibition of MCF-7 and MCF-10A human breast cells
by α-tocopheryl hemisuccinate,choleteryl hemisuccinate and their ether analogs.Cancer Letters,111(1):133-139.
Douglas J A,Follett J M,Littler R A.1989.Boron requirement of asparagus seedlings grown in sand culture.Scientia Horticulturae,
38(1-2):33-42.
Drost D,Wilcox-Lee D.1997.Soil water deficits and asparagus:II.Bud size and subsequent spear growth.Scientia Horticulturae,
70:145-153.
Fisher K J,Benson B L.1983.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tion on the growth of asparagus seedlings.Scientia Horticulturae,21
(2):105-112.
Irving D E,Hurst P L.1993.Respiration,soluble carbohydrates and enzyme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tips of harvested asparagus
spears.Plant Science,94(1-2):89-97.
Kamat J P,Boloor K K,Devasagayan T P A, Venkatachalam S R.2000.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Asparagus racemosus against damage induced
by γ-radiation in rat liver mitochondria.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71(3):425-435.
Lill R E,King G A,ODonoghue E M.1990.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asparagus spears immediately after harvest.Scientia Horticulturae,44
(3-4):191-199.
Lipton W J.1990.Post-harvest biology of fresh asparagus.Horticultural Reviews,12:69-155.
Piotto B,Bartolini G,Bussotti F,Calderón García A A,Chessa I,Ciccarese C,Ciccarese L,Crosti R,Cullum F J,Noi A D,García-Fayos
P,Lombardi M,Lisci M,Lucci S,Melini S,Muñoz Reinoso J C,Murranca S,Nieddu G,Pacini E,Pagni G,Patumi M,Pérez
García F,Piccinni C,Rossetto M,Tranne G,Tylkowski T.2003.Fact sheets on the propagation of Mediterranean trees and shrubs from
seeds//Piotto B,Noi D A.Seed Propagation of Mediterranean Trees and Shrubs.Italy:Rome:120.
Ryall A L,Lipton W J.1983.Handling,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Vegetables and melons,(1):587.
Sati O P,Pant G,Nohara T,Sato A.1985.Cytotoxic saponius from asparagus and agave.Pharmazie,40(8):586.
Shao Y, Chin C K,Ho C T, Ma W,Garrison S A, Huang M T.1996.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crude saponins obtained from asparagus.Cancer
Letters,104:31-36.
Warman P R.1991.Effects of manures and fertilizers on asparagus yield,fern mineral content and soil fertility.Scientia Horticulturae,
47(3-4):231-237.
Wu X P,Guo Y F.1996.Summatize of studying asporagus officinalis linn.TCM Res,9(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