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2 紫河车等 4种样品的氨基酸分析
名称 含量/mg·100 g-1紫河车 猪胎盘 牛胎盘 羊胎盘
门冬氨酸(Asp) 66077.01 5317.01 5116.40 5930.79
苏氨酸(Thr) 3176.05 2324.28 2118.00 2409.37
丝氨酸(Ser) 3431.56 2769.30 2872.75 3070.14
谷氨酸(Glu) 10364.01 8555.83 8730.65 10525.70
脯氨酸(Pro) 5066.86 4747.94 5520.36 7355.56
甘氨酸(Gly) 7159.69 7228.79 9365.64 13519.18
丙氨酸(Ala) 5164.79 4728.56 5071.84 6209.92
胱氨酸(Cys) 1274.34 209.63 659.29 721.26
缬氨酸(Val) 3060.40 2519.49 2297.70 2296.93
蛋氨酸(Met) 1194.28 1125.69 947.17 1059.45
异亮氨酸(I le) 1665.02 1858.08 1383.33 1702.79
亮氨酸(Leu) 6643.01 5122.87 4890.18 4778.25
酪氨酸(Ty r) 2532.08 1838.25 1523.70 1621.64
苯丙氨酸(Phe) 3187.05 2351.94 2457.09 2370.79
乌氨酸(O rn) 56.17 0 0 62.14
赖氨酸(Lys) 4518.52 3380.85 3226.99 3300.77
组氨酸(His) 1923.30 1143.32 1252.93 1024.49
精氨酸(A rg) 4984.99 4582.25 4881.74 6441.48
牛磺酸(Tau) 0 0 0 0
羟脯氨酸(Hypro) 2305.89 2564.28 3844.28 5982.25
是一致的 ,都含有 18 种相同的氨基酸 ,其中包
括 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3.4 实验结果表明 ,4种样品的电泳图谱具有
显著差异 ,可以作为紫河车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依据 。紫河车 、猪胎盘 、牛胎盘 、羊胎盘均来源
于哺乳动物的胎盘 ,且薄层层析和氨基酸分析
结果进一步证明了 4种样品的成分相近 ,这为
紫河车代用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主编.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5:299 ~
300.
2 石俊英 , 宋广运 ,冯双全 ,等.山东鬼针草属种子的 PAGE
分析.中国药学杂志 , 1992 , 27(12):717.
3 石俊英 ,孙伶俐 ,荆雪梅.六种中药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电泳
分析.中国中药杂志.1995 , 20(9):533.
(收稿:1997-09-15)
东方香蒲花粉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斌 陆蕴如 (北京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摘要 目的:研究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 resl.)花粉的化学成分 , 为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溶
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 、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 , 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 5 种化合
物 ,分别鉴定为:5α-豆甾烷-3 , 6-二酮 、赤藓醇 、柚皮素 、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
和异鼠李素-3-O-(2G-α-L-鼠李糖基)-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香蒲新苷 , V)。 结论:5 种成分均为首次
从该植物中获得 ,其中Ⅱ为首次在香蒲属植物中发现。
关键词 东方香蒲;香蒲新苷;赤藓醇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pollen of Typha orientalis
Liu Bin(Liu B), Lu Yunru(Lu YR)(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 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pollen of Typha orientalis P resl..
METHODS: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by solvent ex traction and re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and polyamide-6 , whose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and chemical evidence.RESULTS:Five compounds w ere obtained and
elucidated as 5α-stigmastan-3 , 6-dione , D-ery thritol , naringetin , isorhamnetin-3-O-α-L-rhamnosyl(1→2)-β-
D-glucopyranoside and isorhamnetin-3-O-(2G-α-L-rhamnosyl)-α-L-rhamnosy l (1 → 6)-β-D-glucopy ranoside
(typhaneoside , Ⅴ).CONCLUSION:All the compounds w ere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 and Ⅱ w as first found from the
genus Typha.
·587·中国药学杂志 1998年 10月第 33卷第 10期 Chin Pharm J , 1998 October , Vol.33 No.10
KEY WORDS Typha orientalis , ty phaneo side , D-ery thritol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为香蒲
科香蒲属植物 ,以雄花序入药 ,为中药蒲黄来源
之一 。具有活血化淤 、止血止痛等功效 。药理
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
改善心肌微循环 、增加冠脉流量 、降血脂 、促纤
溶 、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1 ~ 4] 。该属其它植物花
粉化学成分已有报道[ 5~ 8] ,但对东方香蒲花粉
的化学成分尚未见研究。为此 ,我们对东方香
蒲花粉的化学成分做了系统研究 ,从其体积分
数为 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 5 个化合
物 ,现报道如下 。
1 仪器和材料
Boetius THMK 05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
度计未校正);岛津 U -2000 型紫外光谱仪;
Nicolet FTIR 5D-X 型红外光谱仪 , KBr 压片;
JEOL GX-400 和 V IRIAN GEM INI 300 型核
磁共振仪 , CD3OD 为溶剂 , TM S 为内标;
VGZABSPEC型和 VG -MM7070 型质谱仪 。
层析用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层析用聚酰胺
(江苏兴城试剂厂);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LH
-20(瑞典 Pharmacia 公司);纸层析用新华 3
号滤纸 ,展开溶剂用 nBuOH-HOAc-H2O(4∶1∶
5)系统 ,显色剂为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东方
香蒲花粉采自云南省建水县 ,由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陶德定研究员鉴定为 Typha
orientalis Presl.。
2 提取和分离
东方香蒲花粉 2.5 kg ,用体积分数为 95%
的乙醇渗漉 ,渗漉液减压回收溶剂后得干浸膏
261.7 g 。干浸膏用适量水混悬 ,依次用石油醚
(bp 60 ℃~ 90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分
别回收溶剂 ,得到石油醚萃取物(A)138.9 g ,石
油醚层与水层间析出物(B)18.8 g ,乙酸乙酯萃
取物 6.5 g ,正丁醇萃取物 27.5 g 。
取A 部分 22 g ,上硅胶(160 目 ~ 200目)
柱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 ,每流分
200 ml ,共收集 117份。经薄层色谱检识合并
相同流分后 ,反复重结晶处理 ,自 50份得到化
合物 Ⅰ(13 mg)。取 B 部分 18.8 g , 上硅胶
(160目~ 200目)柱层析 ,用石油醚-氯仿 、氯仿
-甲醇梯度洗脱 ,每流分 150 ml ,共收集 195份 。
经薄层色谱检识合并相同流分后 ,反复处理 ,自
137份 ~ 144份得到化合物Ⅱ(8 mg)。58份 ~
73份合并后 ,活性炭脱色 ,上聚酰胺(160目 ~
200目)干柱层析 ,以氯仿-甲醇-苯-丙酮(7∶2∶3
∶1)展开 ,分段切割后甲醇洗脱 ,合并相同部分 ,
经 Sephadex LH-20 柱净化 , 得化合物 Ⅲ(8
mg)。157份~ 161份和 166份~ 172份分别合
并后 ,上聚酰胺(160目 ~ 200目)干柱层析 ,以
氯仿-甲醇-丁酮-丙酮(8∶2∶1∶1)展开 ,分段切割
后甲醇洗脱 , 合并相同部分 ,经 Sephadex LH-
20 柱净化处理 ,得化合物 Ⅳ(45 mg)、Ⅴ(60
mg)。
3 鉴 定
化合物 Ⅰ:白色片状结晶(石油醚), mp
201 ℃~ 203 ℃。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阳
性 ,Molish 反应阴性。EI-MS m/z:428 (M+ ,
100),碎片离子峰与文献[ 9] 报道相同 ,经与对
照品(美国 Merck 公司)对照 ,混合熔点不下
降 ,其薄层结果一致 。故确定为 5α-豆甾烷-3 ,
6-二酮 。
化合物 Ⅱ:无色针晶(甲醇-丙酮), mp 77
℃~ 79 ℃。EI-MS m/z:123 (M++H), 105
(M +-H2O +H), 91 (M+-CH2OH), 87 (M +-
2H2O + H ), 73 (91-H2O ), 61
(HOCH2CHOH+ , 100)。1 H-NMR (CD3OD ,
TM S)δ:3.6 ~ 3.8 (m),为连氧 CH2 和 CH 的
信号 。13 C-NMR(CD3OD , TM S)δ:63.2 (C1 ,
C4), 72.0 (C2 , C3)。综合以上数据 ,推断化合
物 Ⅱ为赤藓醇。
化合物 Ⅲ:白色针晶(甲醇),mp 243 ℃~
245 ℃。盐酸镁粉反应呈樱红色 ,四氢硼钠反
应呈红紫色 ,醋酸镁反应呈蓝绿色荧光 , Molish
反应 阴 性 。 UV λmax (nm):288 , 326 sh
(MeOH);245 , 323 (NaOM e);324 (NaOAc);
290 , 336 sh (NaOAc +H3BO3);310 , 375
·588· Chin Pharm J , 1998 October , Vol.33 No.10 中国药学杂志 1998年 10月第 33卷第 10期
(AlCl3);309 , 377 (AlCl3/HCl)。EI-MS m/ z:
272 (M +), 271 , 179 (M+-B 环), 153 (A+1 +
H),152 (A+1 ), 120 (B+3 ), 107 , 93(B环), 91 ,
69。1 H-NMR(CD3OD , TMS)δ:2.68 (1H ,dd ,
J=17.1 Hz , 2.9 Hz , H-3-cis),3.10(1H , dd , J
=17.1 Hz , 13.2 Hz ,H-3-trans),5.32(1H ,dd ,
J=13.2 Hz ,2.9 Hz ,H-2),5.87(1H , d , J=1.8
Hz ,H-6), 5.88 (1H , d , J=1.8 Hz ,H-8), 6.80
(2H ,d , J=8 Hz , H-3′, 5′), 7.30 (2H , d , J=8
Hz ,H-2′,6′)。以上数据与文献[ 7]报道的柚皮
素光谱数据基本一致 。故推断化合物Ⅲ为柚皮
素。
化合物Ⅳ:黄色结晶性粉末(甲醇-乙酸乙
酯),mp 179 ℃~ 181 ℃。AlCl3 反应 , Mg-HCl
反应 , Molish 反应均为阳性 。UV λmax(nm):
254 , 354 (MeOH);270 , 330 , 408 (MeONa);
273 , 322 , 365 (NaOAc);254 , 353 (NaOAc +
H3BO3);269 , 301 , 367 , 404 (AlCl3);264 , 357 ,
402 (AlCl3/HCl)。 IR υKBrmax (cm-1):3 416
(OH), 1 659(C =O), 1 609 , 1 506。FAB-MS
m/z:647 (M+ +Na), 625 (M+ +H), 479
(M+-鼠李糖基+H),317(M +-鼠李糖基-葡萄
糖基 +H), 316。1 H-NMR (CD3OD , TMS)δ:
5.17(1H ,d , J=2 Hz),0.86(3H , d , J=7 Hz)
示有一个鼠李糖基 ,且为α-构型 。5.88(1H , d ,
J=8.5 Hz)为葡萄糖端基质子信号 ,根据偶合
常数推断为 β-构型。其它信号为 6.17(1H ,d ,
J=2 Hz , H-6), 6.36 (1H , d , J=2 Hz , H-8),
6.90(1H , d , J=9 Hz , H-5′), 7.53(1H ,dd , J=
9 Hz , 2 Hz , H-6′), 7.96 (1H , d , J=2 Hz , H-
2′)。13 C-NMR(CD3OD , TMS)δ:81.1 为葡萄
糖基 2位碳的信号 ,与对应葡萄糖甲苷相比 ,此
C-2信号向低场位移 ,而 C-3 信号向高场位移 ,
表明鼠李糖基与葡萄糖 2 位相连[ 10] 。该化合
物用 0.1 mol·L-1盐酸水解 ,水解液纸层析检
出 L-鼠李糖和 D-葡萄糖。综合以上数据及实
验结果 ,确定化合物Ⅳ为异鼠李素-3-O-α-L-鼠
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其13 C-NMR数
据见表 1。
化合物Ⅴ:淡黄色结晶性粉末(甲醇-乙酸
表 1 化合物Ⅳ和Ⅴ的13 C-NMR光谱数据(CD3OD)
C Ⅳ Ⅴ C Ⅳ Ⅴ
2 159.2 159.3 2″ 81.1 80.9
3 135.1 135.1 3″ 79.7 79.6
4 180.1 180.2 4″ 73.1 74.5
5 164.0 164.0 5″ 79.2 78.0
6 100.6 100.5 6″ 63.3 68.9
7 166.9 166.5 1 103.6 103.5
8 95.4 95.5 2 73.1 73.1
9 159.0 159.2 3 72.7 72.9
10 106.7 106.7 4 74.8 74.7
1′ 124.3 124.1 5 70.7 70.7
2′ 116.8 116.9 6 18.2 18.6
3′ 151.4 151.4 1″″ 103.2
4′ 149.2 149.1 2″″ 73.1
5′ 115.3 115.3 3″″ 72.9
6′ 124.3 124.5 4″″ 74.7
OCH3 57.7 57.7 5″″ 70.5
1″ 101.0 101.3 6″″ 17.3
乙酯), mp 150 ℃~ 152 ℃。AlCl3 反应 , Mg-
HCl反应 , Molish 反应 , 均为阳性。 UV 和 IR
光谱与化合物Ⅳ相似 。FAB-MS m/ z:794(M+
+Na+H), 771(M++H),625(M+-鼠李糖基
+H),478(M +-2×鼠李糖基+H),317(M +-2
×鼠 李 糖 基-葡 萄 糖 基 + H)。1 H-NMR
(CD3OD , TMS)δ:4.53(1H , d , J=2 Hz), 5.18
(1H , d , J=2 Hz), 0.91(3H , d , J=7 Hz),1.06
(3H , d , J=7 Hz)示有 2个鼠李糖基 ,且均为 α-
构型 。5.73 (1H ,d , J=8.5 Hz)为葡萄糖端基
质子信号 ,根据偶合常数推断为 β-构型 。其它
信号与化合物 Ⅳ相似。13 C-NMR (CD3OD ,
TM S)δ:68.9 归于葡萄糖基 6 位次甲基碳的
信号 ,较对应的葡萄糖甲苷向低场位移 ,这是 6
位羟基苷化后而引起的位移效应 ,表明一个鼠
李糖的端基与葡萄糖的 6位相连[ 10] 。80.9为
葡萄糖基 2位碳的信号 ,与对应葡萄糖甲苷相
比 ,此 C-2信号向低场位移 ,而C-3信号向高场
位移 ,这表明另一鼠李糖基与葡萄糖 2位相连 。
该化合物用 0.1 mol·L-1盐酸水解 ,水解液纸
层析检出 L-鼠李糖和 D-葡萄糖 。综合以上数
据及实验结果 ,确定化合物Ⅴ为异鼠李素-3-O-
(2G-α-L-鼠李糖基)-α-L-鼠李糖基(1→6)-β-D
葡萄糖苷 , 即香蒲新苷(ty phaneoside)。其
13 C NMR数据见表 1。
致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仪器分析室代
测 EI-MS;军事 医学科学 院仪器测 试中心代 测
·589·中国药学杂志 1998年 10月第 33卷第 10期 Chin Pharm J , 1998 October , Vol.33 No.10
1H-NMR , 13 C-NMR , FAB-MS 和 EI-MS;北京中医药大
学中心实验室代测1 H NMR和 IR。
参考文献
1 Zhao J , Zhang CY , Xu DM , et al.The antiatherogenic
effect s of components isolated f rom pollen Typhae.Thromb
Res , 1990 , 57(3):957.
2 黄淑云 ,曹旅川 ,陈享 ,等.蒲黄对家兔实验性急性心肌梗
塞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85 , 5(5):297.
3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蒲黄专题协作组.蒲黄对高脂血症降
脂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85 , 5(3):
141.
4 王中枢 ,李卫星 ,徐岚.蒲黄等促纤溶活性的探讨.苏州医
学院学报 , 1988 , 8(4):267.
5 贾世山 ,刘永 ,马超美,等.狭叶香蒲花粉(蒲黄)黄酮类
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 1986 , 21(6):441.
6 陈燕 ,方圣鼎 ,顾云龙 ,等.水烛香蒲花粉中的活性成分.
中草药 , 1990 , 21(2):2.
7 廖矛川 ,刘永 ,肖培根 ,等.蒙古香蒲 、宽叶香蒲和长苞
香蒲花粉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植物学报 , 1989 , 31
(12):939.
8 贾世山 ,马超美 ,赵立芳.狭叶香蒲花粉中的亲脂性成分.
植物学报 , 1990 , 32(6):465.
9 Marina DG , Piet ro M , Lucio P.Stigmasterols f rom Typha
lat ifolia.J Nat Prod , 1990 , 53(6):1430.
10 吴凤锷 ,朱子清.中药竹节香附化学成分的研究 .化学
学报 , 1984 , 42(3):253.
(收稿:1997-09-15)
超滤法和水醇法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研究
付小菊 陈德成1(珠海 519000 珠海市人民医院;1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清热解毒口服液是由金银花 、连翘 、黄芩 、栀子 、生
地 、玄参 、板蓝根 、麦冬 、知母 、龙胆 、地丁 、生石膏十二
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对流感及上呼吸
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因该药味数多 , 服用量
大。为减少服量 , 过去多采用水醇法制备 ,在制备过程
中 ,由于有醇处理 , 其有效成分损失较多 , 并且工艺流
程长 ,要消耗大量的乙醇 , 本实验采用超滤法制备 , 通
过对主要有效成分栀子甙的含量测定 , 与水醇法工艺
进行了比较。
1 样品的制备
1.1 水醇法 取处方量的各种药物(均购自药材公
司),拣去杂质 , 洗净 ,加适量蒸馏水 , 煎煮 3 次 , 合并 3
次煎煮液 ,过滤 , 浓缩至 1∶1(g·ml-1), 醇沉 2 次 , 含醇
量分别为 65%、80%, 每次静置 24 h ,回收乙醇 ,加蒸馏
水至配制量 ,精滤 , 灌封 ,灭菌即得样品Ⅰ 。
1.2 超滤法 取处方量的各种药物 , 煎煮 3 次 , 合并
煎煮液 ,过滤 , 浓缩至 1∶1(g·ml-1),调 pH , 离心(300 r·
min-1)30 min ,取上清液 , 加蒸馏水至配制量后 , 经外
压式中空纤维超滤器(天津纺织工学院制)超滤 , 超滤
压力 0.1MPa~ 0.25 MPa。超滤液灌封 , 灭菌即得样品
Ⅱ 。
2 结果比较
2.1 色泽 样品 Ⅱ(红棕色)明显深于样品 Ⅰ(黄棕
色)。
2.2 澄明度 成品放置 3 个月 、6 个月 , 样品Ⅰ 、Ⅱ均
澄明 , 无沉淀 、浑浊产生。 符合药典要求。但放置 1 年
后 ,样品Ⅰ有不同程度的沉淀产生 , 样品Ⅱ未出现此现
象。
2.3 卫生学检查 样品Ⅰ 、Ⅱ均符合口服液的要求。
3 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3.1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栀子苷(对照品由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10 mg , 加入 10 ml量瓶
中 ,加乙醇溶解制成 1.0 mg·ml-1的溶液。
3.2 展开剂 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水(5∶5∶1∶1)。
3.3 显色剂 100 g·L-1硫酸溶液。
3.4 测定方法 用微量定量毛细管分别取对照品 10
mg·ml-1栀子苷乙醇溶液和样品 Ⅰ 、Ⅱ原液各 3 μl , 点
于同一层析板上(硅胶 GF 254、20cm ×20 cm), 共做 4
块。置饱和的层析缸中进行展开。显色后 , 于 60 ℃烘
干 5 min ,然后对各斑点进行光谱扫描(岛津 CS -910
型薄层扫描仪), 在波长 248 nm 处进行线型扫描 ,狭缝
6.6mm×1.25 mm , SX=3.0 , 测得对照品和样品斑点的
面积 , 外标法进行定量 。结果:样品 Ⅰ(4 组)中栀子苷
平均浓度 0.434 5 mg·ml-1 , 样品Ⅱ平均浓度为0.692 3
mg·ml-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4 讨 论
4.1 两种制备工艺的差异在于超滤法流程简便 ,生产
周期短 ,节约能耗 , 尤其是节省了大量的乙醇 , 降低了
生产成本 ,改善了劳动保护条件。
4.2 结果表明 , 采用超滤技术制备复方中药口服液 ,
对除去杂质 , 提高澄明度 , 保留有效成分 , 保持中药方
剂配伍应用的特点 ,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可行
的。
·590· Chin Pharm J , 1998 October , Vol.33 No.10 中国药学杂志 1998年 10月第 33卷第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