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盆栽扶郎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全 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 2期
基本培养基 激素组合 平均芽数∥个
MS 1.0mg/L BA+0.05mg/L NAA 5.9
1.0mg/L BA+0.2mg/L NAA 7.2
1.0mg/L BA+0.5mg/L NAA 6.3
1.0mg/L BA+0.2mg/L IAA 4.7
1.0mg/L BA+0.2mg/L IBA 5.8
3.0mg/L BA+0.05mg/L NAA 9.7
3.0mg/L BA+0.2mg/L NAA 13.8
3.0mg/L BA+0.5mg/L NAA 10.4
3.0mg/L BA+0.2mg/L IAA 8.5
3.0mg/L BA+0.2mg/L IBA 10.1
5.0mg/L BA+0.05mg/L NAA 7.3
5.0mg/L BA+0.2mg/L NAA 9.4
5.0mg/L BA+0.5mg/L NAA 8.6
5.0mg/L BA+0.2mg/L IAA 6.5
5.0mg/L BA+0.2mg/L IBA 7.8
表 2 不同激素组合对扶郎花分化培养的影响
扶郎花(Gerber jamesonii Bolus.)又称非洲菊、灯盏花,为
菊科灯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其植株风韵秀美,花色硕
大,艳丽,花期长,适宜盆栽观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扶郎花常规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而种子寿
命短,发芽率低,后代变异大,难以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
状;分株繁殖获得的苗数量有限,增殖率低,速度慢。利用组
织培养技术,可大量快速生产出质量高、性状一致的扶郎花
苗,是目前育苗的主要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直径为 0.5~1.0cm 扶郎花的幼小花蕾作外植体。
1.2 方法
1.2.1 无菌材料灭菌。自长势健壮的盆栽扶郎花上剪取直径
0.5~1.0cm 的带蕾花托,先在自来水下冲洗,再用洗衣粉浸
泡 3min,并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然后在无菌条件下,于超净
工作台上进行消毒操作:先用 75 %酒精浸泡 30s,无菌水冲
洗 3 次,再用 0.1% HgCl2溶液(加土温 2~3 滴)浸 5~10min,
无菌水冲 6~8 次,无菌纸吸干水分,剥去苞片花瓣,留下花
托并切成几小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 MS+5.0mg/L 6-BA+0.2
mg/L NAA。
1.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扶郎花增殖的影响试验。植物组
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能给植物提供基本营养成分,对植物
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试验以配方较全面的 4种常用基本培养
基即 MS、B5、N6、H 为试验因子,并添加 2.0mg/L 6-BA+0.2
mg/L NAA,进行不同培养基对扶郎花增殖影响的试验筛
选。每个处理重复 50瓶,每瓶 1苗。30d 后观察生长情况。
1.2.3 不同激素组合对扶郎花芽分化的影响比较试验。植
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分化作用明显。在确
定基本培养基后,进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浓度配
比试验。试验分 15 组处理,每组处理重复 30 瓶,每瓶 3 苗。
30d 为 1代。培养结束时记录各标记培养基中生长的芽数。
1.2.4 不同激素组合对扶郎花的壮苗生根影响比较试验。
针对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健壮和生根的作
用进行对比试验。试验使用苗高 2~3cm 的丛生苗分切成单
株进行壮苗生根培养。试验分 5组处理,1 组对照。每组处理
重复 30瓶,每瓶 3 苗。20d 后观察记录各配比培养的小苗生
根率、根长及生长情况。
1.3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0~25℃,光照强度 1 500~2 000Lx,光照时数
12h/d,采用固态静止方式培养。以上所选用的培养基配方
中,蔗糖浓度为 3%,琼脂浓度为 0.7%~0.8%,pH值为 5.4~5.8。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体系的形成
经过 10d的培养,未污染的扶郎花托切口处可看见膨大
微绿的小突起,即愈伤组织。35d 后,愈伤组织逐渐开始少量
分化出新的小苗,60d 后萌发的新芽为试验无菌外植体材料
来源。
2.2 不同培养基对扶郎花增殖的影响
从表 1 可以看出,扶郎花的增殖率 MS>N6>B5 >H,这
和培养基中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浓度有关。MS培养基中含有
高无机盐成分,种类丰富,浓度高。B5 和 N6 也是高无机盐
成分,但是其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增殖情况没有 MS 培养基
好。而 H 培养基属于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因而增殖率
明显下降。因此,采用 MS培养基较适宜扶郎花的增殖培养。
2.3 不同激素组合对扶郎花分化培养的影响
从表 2可以看出,经过 30d 的生长,不同激素组合对扶
郎花的增殖均可产生一定效果。当 BA浓度由 1.0mg/L 提高
(下转第 17页)
盆栽扶郎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吴华芬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 以扶郎花花蕾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扶郎花增殖培养中,配方为 MS+3.0mg/L BA+0.2mg/L NAA 对
扶郎花快速繁殖效果最好,而生根培养则以 1/2MS+0.3mg/L NAA 为佳。
关键词 盆栽扶郎花;组织培养;培养基;增殖;生根
中图分类号 S68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014-01
作者简介 吴华芬(1976-),女,浙江丽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植
物组织培养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 2008-12-05
生长状况
芽丛数量 平均增殖率∥%
多 9.7
一般 5.6
一般 6.1
极少 3.9
激素组合
2.0mg/L 6-BA+0.2mg/L NAA
基本
培养基
MS
B5
N6
H
表 1 不同培养基对扶郎花增殖的影响
园艺博览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 2期
(上接第 14页)
到 3.0mg/L 时,芽分化数量明显增加,当 BA 浓度增大到 5.0
mg/L时,芽分化数量又开始下降。增殖效果上,生长素NAA>
IBA>IAA,而 NAA 浓度 0.2mg/L 效果优于 0.5mg/L,NAA浓
度为 0.05mg/L 效果较差。因此,培养基为 MS+3.0mg/L BA+
0.2mg/L NAA 时,对扶郎花增殖效果最好。
2.4 不同激素组合对扶郎花的壮苗生根影响
由表 3 可以看出,经过 20d 的生长,不同生长素对扶郎
花的壮苗和生根有一定效果,其中 IAA促进苗生根的作用弱,
IBA 促进苗生根的作用一般,NAA 促进苗生根的作用强,
且能明显促进小苗粗壮。因而,扶郎花的壮苗生根配方以
1/2MS+0.3mg/L NAA 为宜。
3 移栽
当扶郎花无菌瓶苗有 3~5 条根,且根长达 2cm 以上时,
可在常温条件下,放入培养温室中进行炼苗 3d,然后打开培
养瓶盖再炼苗 2d,即可出瓶。出瓶时,洗净扶郎花根部培养
基,并将其移栽于珍珠岩 ∶跖石=1∶1 的基质中 ,保持80%~
90%的空气湿度,适当遮荫。约 2 周后即可成活,成活率在
95%以上。培养 40~50d 即可上盆。盆栽扶郎花适宜疏松肥沃
的酸性砂质壤土,泥炭、砻糠灰、园土也是其盆栽理想基质。
盆栽时注意浅植,以利生长,否则易腐烂。
4 参考文献
[1] 程广有 .名优花卉组织培养技术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1.
[2] 谭文澄,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 曹孜义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 [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6.
[4] 何小弟 ,赵统武,鲁金武 .非洲菊 [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生根培养基 根数∥条 根长∥cm 苗生长状况
1/2MS+0.1mg/L NAA 3.7 2.7 苗生长粗壮一般
1/2MS+0.3mg/L NAA 5.6 2.5 苗生长最粗壮
1/2MS+1.0mg/L NAA 3.8 2.8 苗生长较粗壮
1/2MS+0.3mg/L IAA 2.9 2.2 苗生长较弱小
1/2MS+0.3mg/L IBA 3.1 2.9 苗生长粗壮一般
1/2MS 0.7 1.2 苗生长最弱小
表 3 不同激素组合对扶郎花的壮苗生根影响
(上接第15 页)
地上部分缺素形态表现:①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可
能是缺氮、磷、钾、镁。全株较均匀出现,老叶薄、软,颜色黄
绿,植株缺氮;老叶变黄后转为褐色,在其上布满黑色的斑
块,且整株的叶鞘上部都出现黄褐色斑块,老叶为黑色,植株
缺磷;如果老叶的叶尖、叶缘变褐焦皱缩,似灼烧状,整片叶
黄化后转变为褐色,叶面布满黑色的斑块,植株缺钾;后期
老叶发黄后变为红棕色,并在其上布满黑色的斑块,植株缺
镁。②症状分布在幼嫩组织(嫩叶)上,可能是缺铁、钙。如果
嫩叶开始时呈黄绿色,严重时白色,最后变为微红色,且出
现点状的酱油色枯斑,植株缺铁;新叶狭长且出现网格状的
失绿症,植株缺钙。
培养过程中,曾有培养液出现富营养化,培养液里出现
青丝。其先后顺序为:完全液、缺钾、缺镁、缺钙、缺铁。缺氮
和缺磷不发生这种情况。缺铁、缺镁、缺钙、缺钾都有虫子咬
伤的痕迹,说明其抗虫能力较差。缺磷培养液消耗得较快,
缺磷的植株长得也较快,有疯长的趋势。
由于植物体对营养元素吸收、转化利用是一项很复杂的
生理生化过程。各元素之间,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拮抗作
用。当缺乏某种元素而又不表现该元素特有的缺素症,或与
另一元素有共同特征时,只凭形态目测,并不是很准确。因此,
只可作为依据,应结合取样化验,才能正确诊断。
4 参考文献
[1]徐峰.观叶植物[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明启.花卉无土栽培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马太和.观叶植物大全[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王明启.花卉无土栽培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雷道才,梁传平,陈有志,等.大乌圆龙实生幼苗缺素沙培试验初[J].中
国南方果树,1998,27(3):29-30.
比CK1 高 7.71%,比 CK2 高 16.11%;M52 平均产量比 CK1
高6.75%,比 CK2高 15.78%。
3 小结与讨论
综合 2 年的生产试验可知,花魔芋组培种芋出苗期早,
出苗整齐,倒苗期推迟,生长天数延长;生长势较强,植株
高,叶幅展开大,柄径粗;抗病性较强;膨大系数大,产量高。
因此,魔芋组培种芋有较高的生产种植性能。
由于组培种芋是由组培苗培育而成,而组培苗经过灭
菌脱毒处理,增殖系数高,属于无性生殖范畴 [6]。另外,魔芋
种植是在传统的庭院式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没有经过
严格选择、优化、分离和纯化,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
意义上的栽培品种,而只有原始种,是一种天然的混杂群体,
具有多种形态变异,目前主栽的花魔芋、白魔芋种内均出现
了丰富的变异 [7]。因此,选取性状优良、数量较少的种质母本
做外植体,再结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增殖培养出大量抗病
能力强、生长性状优、产量高的组培种芋,甚至新的品系或
品种是魔芋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
4 参考文献
[1] 张盛林,刘佩瑛,张兴国,等.中国魔芋资源和开发利用方案 [J].西南
农业大学学报,1999,21(3):215-219.
[2]矛彩萍,顾振纶.魔芋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7(4):
15-19.
[3] 楼文高,柏春祥,殷肇君.魔芋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上海水产
大学学报,1999,8(1):76-80.
[4] 费甫华,李松,张化平,等.魔芋抗病丰产栽培综合配套关键技术研
究及应用[Z].国家科技成果,2003.
[5] 胡建彬.魔芋种芋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
(1):127-128.
[6] 方顺权.花魔芋组培种和常规种比较试验[J].中国科技信息,2006(1):
80.
[7] 刘好霞,张盛林.魔芋育种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07,1(2):37-40.
品种 年份
种芋均重
g
播种量
kg/hm2
产量
kg/hm2 膨大系数
M52 2006 60.7 5 008.5 32 220.0 6.43
2007 166.8 6 262.5 31 522.5 5.03
CK1 2006 62.5 5 157.0 31 290.0 6.07
2007 164.8 6 225.0 28 423.5 4.57
CK2 2006 61.7 5 091.0 28 680.0 5.63
2007 167.2 6 219.0 26 374.5 4.24
注:膨大系数为产量与播种量的比值,反应投入产出比。
表 3 经济性状
∥∥∥∥∥∥∥∥∥∥∥∥∥∥∥∥∥∥∥∥∥∥∥∥∥∥∥∥∥∥∥∥∥∥∥∥∥∥∥∥∥∥∥∥∥∥∥
∥∥∥∥∥∥∥∥∥∥∥∥∥∥∥∥∥∥∥∥∥∥∥∥∥∥∥∥∥∥∥∥∥∥∥∥∥∥∥∥∥∥∥∥∥∥∥
园艺博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