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宽叶雀稗在南方荒山的适应性观察 ’
陈 典 豪
(中国 农科院红 攘实验 站 )
我国南方多数低山丘陵由于历次砍伐林
木 、 铲草皮和日 _!地陡坡全垦 , 自然植 被破坏
严重 , 导致表土流火 , 不仅使山地 现 露 底
土 , 成为光山秃岭 , 而且泥水殃及 山 脚 稻
田 。 为了治理和开发利用荒 山 , 我们从 1 9 8 3
年以来 , 在海拔 1 73 米四纪红壤的湖 南省谢
家山等地种植宽叶 雀 稗 ( P a s p al u m
t t s t e i n i i H a e k e l ) 进行适应性及荒 山 改
良效果观察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一 、 宽叶雀稗在荒 山治理 中 的作
用
1
、 宽叶雀稗在荒山上的表现
( l ) 产量高 、 耐刘割 、 再生力强 宽叶
雀稗在荒山上 , 生长旺盛 , 鲜草产量高 , 亩
产 3 1 92 一 40 0 0公斤 , 种后第三年产 量 高 达
4 50。公斤 以上 、 XlJ 割后 , 荒山土壤含水量在
2 2
.
8呱时 , 平均 日长 2 一 2 . 2厘米 ; 上 壤 含
水惫 2 5 . 19 肠的 情 况 下 , 日 一长6 . 83 一 7 . 5厘
米 . 一般 头年割鲜草 3 一 4 次 , 第二年后割
5一 6 次 。
( 2 ) 适 口性好 宽叶雀稗的 茎 叶 为
牛 、 羊 、 兔 、 鹅及鱼类喜该 。 `己具一定的营养价
值 , 据我院畜牧所测定 ,其成分 (开花期 ) : 于
物质 20 . 6 拍、 粗蛋白质 2 . 05 肠 、 粗脂肪。 . 34 %、
粗纤维 6 . 26 肠 、 无氮浸 出 物 1 0 . 28 响 、 粗灰
. 本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刘更另副院长 、 张马
祥 、 陈永安 、 陈福兴等副研究员的指导和帮助 , 王
金玉 、 江 叔 林 、 王 复之 、 申华萍 、 潘顺秋参加研
究工作 , 四川武隆县农业局王寿明同志参加部分工
作 , 一并致谢 。
分, 1 . 6 了帕 。 为了提高草质 , 刘割期应在抽搏
前进行 , 因抽穗后茎秆较 硬 , 翻三肥料腐解较
慢 , 伴饲辛毛、 饵料适 口性变差 。 为了提高其一经济价值 , 不要直接埋压作肥 料 , 而反用其
饲喂 牛 、 羊 、 免 、 鹅或鱼类 , 尽 可能过腹后
作第二次利用 。
( 3 ) 运应性 ; ` 一 宽 叶雀稗在四纪红壤
上生长很好 , 株 ;:万工6 0厘本 , 引种 比 紫 色土
上生 一沃也不错 , ;高度超过 1 5Q 厘米 ;“ 已在 海
拔 高度 1 7 3米的湖南官山坪谢家岭 上 , 生 长
友育吐盛 , 分紧在 1 8个以上 ; 将它种正海拔
高度 3了5米 的 四 川武隆县风来乡石继 林 点
上 , 生 长发育 比好 , 分票多的达 2 5个以上 :
在海拔了50米的风米乡畜牧站及海拔 8 3 米风
米乡魏 甲正点上 , 生 氏反 育止常 , 分孽不少
于 1 5个 ; 在姆拔 1 10 城之的凤来乡那 兴 顺 点
上 , 虽照 常生 长发 自 , 似随着海拔高度的增
加 而植株矮小 , 生 育期推巡 。
( 4 ) 抗逆性强 在护 H 4 . 5的酸性上壤
上 , 经过 7 月10 日一 8 月田 日这段最高气温
3 了 . 8 ` c , 最高地表缸度 6 3 . 日`C 、 降水量 2 5 . 5
毫术 、 荒山地表层土壤水分宕童 8 . 盯 肠的影
响后 , 生长仍止常 , 只脚下老盯生现一 些枯
黄现象 。 这种机 江 ; I J 天况 , 比茄山其他狗尾
草 、 幽眉草等草 一个植物突出 。
( 5 ) 有 一 正 {:抓琅水体工眯北刀 i扫于
宽叶雀禅呈 一半甸认生 长 , 按触地四 茎万生不
定根 , 水几荒山 等 尚 杀行种植 , 王 沃茂盛情
况十` , 它报卜然的形瓜 了一条方: 的 举 带 草
埂 , 对阻截山水 , 增加山水对地层深处划渗
适 , 提 高上架水分 占量有很好 洲 浮角 。 工。 8了
年 6 月 10 日测定宽叶雀稗地和荒由裸地深 30
一3 5厘米的土壤 , 宽 叶雀稗地的土壤水分含
量为 1 8 . 8 肠 , 比裸地土壤水分含量的 1 5 . 9肠
多 2 . 8 肠 , 8 月 1 3 日第二次测定 , 宽 叶 雀 稗
的土壤 含水量为 1 8 . 7 肠 . 比裸地的 16 . 6 肠多
1
.
8 肠 。 据观测 , 降水过后 , 在各草带 草 埂
上方 , 淤积一层雨水冲下来的 3 一 5 厘米厚
的松土 , 厚达 1 0) 屯米以上 , 它对荒山地表肥
土的流失 , 起了一定的横阻保留作用 。
2
、 宽叶雀稗对荒山土壤主要肥力因素
的影响
随着宽叶雀稗的逐年种植 , 荒山土壤的
酸碱度和养分含量随 之 变 化 ( 见表 ) 。 其
面的茎节向下生不定根 1一 40 条左右 。 分粟
能力强 , 单株分桑 18 个左右 , 多的达 1 08 个 ,
毕部分粟和中上部节的分粟各 占一半 , 形成
的草层 50 一 6 .0) 权米 。 叶耳突出 、 白色 , 叶舌
淡绿色 , 剑叶退化 , 而以 剑叶下第三片叶最
大 ( 29 X 2 . 5厘米左右 ) , 深绿色 , 叶 片 两
面均披有稀疏的白色细毛 , 而 叶背较多 , 叶
片剑状 , 刚硬挺直 , 表面粗糙 , 叶鞘基部暗
褐色 , 上披 白色柔毛 , 穗状总状花序 , 长12
一 14 厘米 , 小穗 12 一 18 个 , 小穗长 3 一 4 毫
米 , 每穗结实 1 0 一 1 4 0 0粒 , 陆 续 成熟 , 千
粒重 1 . 3一 1 . 5克 , 每亩 可收种子 50 一 80 斤 .
宽叶雀稗对土垠主要肥力因素的影响 三
、 宽叶雀稗的栽培技术
项 目及时 间
- -一 {—
碱解氮速效磷准效钾
荒山裸地
8含年 4 容5
P P m
11 6 2 5
p p m p p m
1 5 3
.
1
有机质
肠
宽叶雀
稗种植
8 3年
8 4年
一一 一—
6 9
’
1 0 3
6 6 8 5
1 3
.
7 1 7 7
2 0
.
6 1 9 7
0 2
6 8
P H值由4 . 8 5变为 4 . 6 , 酸度有所 增 加 ; 速
效磷和速效钾大幅度增加 , 分别由 1 3 . 。提高
到 2 0 . 6 p p 。 书 j 5 3 . 1 捉 高 _ , 弓97 . 8 p p m , 而
碱解氮和有机质却在 减 少 , 分别由 1 6 2 . 5降
至 5 5 . s p p m 和 x . 8降 至 0 . 6 8 % 。这 是 比l于宽
叶雀稗生 长茂盛 、 对土壤 中的氮肥和有机质
肥料消耗多的缘故 , 而兰叶和老根枯死积存
腐解 于土 壤 中 , 磷 、 钾集积增加 。
宽 计卜雀稗用种子种植 , 3 月底至 4 月上
旬播种 。 条播 , 行距 50 厘米 , 山坡地全部等
高条行种植 , 每亩用种量 2 一 3 斤 , 播种沟
深 3 一 5 厘米 , 其内土块土团要整细 , 亩用
细碎 ytI 熟 寸猪牛栏粪 30 一 4。担 , 或优质火土
灰 40 担作基肥 , 施 入播种沟内 , 与土拌匀 ,
然后 均 匀 播种 , 薄盖 上 。 出苗后 利 用 雨
天 , 适当疏密 补 缺 定苗 , 成活后亩追尿素
8 一 10 斤 , 促 早厂匕决发 。 苗高 30 一 40 厘米时
开始割草 , XlJ 割时留茬 5 一 7 厘米 , 不能低
于 5 厘米 , 每次割草后一定要施氮肥 , 以满
足其茎叶大量生长的需要 。
二 、 宽叶雀稗的特性特征
宽叶雀稗是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 牧草 ,
根 系 发 达 , 根长 3 0厘米左右 , 植 株 呈 半
葡 伏 丛 生 。 茎 秆 圆柱 形 , 青绿光滑而较
坚 韧 , 粗 3 一 4 毫米 , 至穗须有 10 一 1时乞
节间长 10 一昭厘米 , 其 中以 穗颈 节下第一节
间最长 , 第二节间次乙 , 株 高 1 50 厘 术 , 高
的达 1 80 厘米 。 它具有粗短的走茎 , 接 触 地
四 、 结 语
宽叶雀稗是适宜荒山种植 的一种 好 牧
草 , 它不仅为发展畜牧业提供草料 , 而且 对
荒山的水土肥也起了一定的保持作用 。 值得
大力推广种植 , 特别是荒 山坡地 。 根据笔者
多年实践 , 种植宽叶雀稗应注意 : ( 1 ) 荒
山坡地应等高条行种植 ; ( 2 ) 保证全苗 ,
株 l与30 一 40 厘米时 , 可以割草利用 , 第一次
割草时留茬不能低于 5 厘米 ; ( 3 ) 每次割
草后 一 定结合 f { , 厅松 仁施一 次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