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皖南山区小果冬青育苗技术



全 文 :皖南山区小果冬青育苗技术
王永沛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新安林业站,安徽祁门 245613)
摘要 介绍小果冬青的特征特性,总结皖南山区小果冬青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育苗床选择与做床、播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
理、大苗培育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果冬青;特征特性;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3.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177-02
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 Maxim.)在日本、越南等有分
布,我国自然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区,但主要分布于福建、
江西、安徽、浙江、云南、广东和台湾等省。小果冬青树姿雄
伟,树干通直,枝叶茂密,生长迅速,常与檵木、红楠、黄山
松、华东楠、南酸枣、米储和栲树等混生。小果冬青在 5 月叶
绿密多,繁花似锦,有沁人心脾的淡淡香味。待到 10 月叶橙
黄赤红,累累红果艳丽夺目,经久不落,观赏性极强,是近年
来园林应用的优良观赏树之一。
1 特征特性
小果冬青是冬青科冬青属落叶植物,在皖南山区高可
达 20 m 以上;无短枝。叶纸质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 7~15
cm,宽 3~6 cm,叶基部圆,先端渐尖,叶有细锯齿,无毛,侧脉
5~8 对,细脉和网脉明显;叶柄长 1.5~3.0 cm。2~3 枝聚伞花
序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总梗长 9~12 mm;雌花 6~8 朵。果
小球形,直径约 3 mm,熟时红色,分核 6~8 个,背部具纵向
单沟。花期 5月底;果期 10月。
小果冬青在皖南山区垂直分布于海拔 500~1 100 m 之
间,喜生于山坡的次生林中。在石块多、土壤贫瘠、阳光不足
的地方生长迟缓,但在土壤深厚肥沃、阳光充足、含水量适
中的地方生长较快。在小果冬青地上部分被伐后,来年会在
树蔸上萌发出较多的新枝,说明小果冬青具有超强的萌蘖性。
2 育苗技术
2.1 种子采集
种子采集时,应选择 20~30 年的健壮母树采种。采种时
间在皖南山区于 10月下旬最好,此时的种子已经生理成熟。
采种时由于母树较高,可以采用高枝剪剪下果穗,然后用手
捋下果实,装入蛇皮袋运回。采摘的果实应在阴凉的室内让
种子后熟 20 d,待果实软化后,再用脚踏踩蛇皮袋,使种子和
果肉分离,用流动的缓水漂洗种子,多次后可得到洗净的种
子。将湿沙与种子混合贮藏于通风的室内,每隔 7 d将种子上
下翻动 1次即可[1]。种子千粒重约为 0.45 g,210万粒/kg。
2.2 育苗地选择与做床
育苗地选择在祁门县新安林业站,地处东经 117°16′,
北纬 29°52′。海拔 600 m 左右、交通方便、排水良好、水源充
足、土壤深厚肥沃和阳光充足的砂壤土作为圃地 ,施腐熟
农家肥或沼液肥 40 t/hm2 作为底肥,深翻土壤 35 cm,要求
土壤不含大石块和草根,土壤要求细碎,圃地要求地平等。
撒施敌百虫 25 kg/hm2 消灭地下害虫。 育苗床高 30 cm、宽
1.2 m,南北向,长度 10~12 m,将苗床整理成中间略高,两边
略低。因小果冬青种子细小,还要将床面用木板稍稍压平,
播种前 3 d 用 1%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床面,喷雾完成后
必须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床面,2 d 后掀开塑料薄膜即可撒
播处理过的种子 [2]。
2.3 播种前种子处理
小果冬青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如果不进行种
子处理,种子大部分不会出芽,这是由于种子种皮坚硬和表
面有蜡质油层不易透水的缘故造成的。种子处理前先将种子
从沙中筛出,用流动清水漂洗种子数次,去除漂浮和霉变的
种子等。再将种子置于草木灰的水中浸泡 36 h,期间要经常
搓洗和搅拌,浸泡好以后再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漂洗干净;然后
将种子置于 20℃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间要每隔 6 h用25 ℃的
温水漂洗 2次,直至种子有 30%左右裂嘴时即可播于苗床上
进行育苗 [3]。经过此种方法处理过后的种子,具有出芽快且
整齐等优点。
2.4 播种
皖南山区播种时间以 2 月 30 日至 3 月 10 日为宜。播
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为了便于管理中耕和除草等可采用
条播。在待播的苗床上,用木板的侧面压一下床面后提起木
板,床面上留下一条约 0.5 cm 深的播种沟,将处理以后的种
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盖薄薄一层草木灰。播种沟与播种
沟之间的间距为 18 cm,每苗床播种以后,及时盖上 4 cm 厚
的干稻草保温保湿,并用木棍压住稻草防止风吹。播种量为
24 kg/hm2。
2.5 苗期管理
小果冬青种子经 50 d 发芽出土。于晴天傍晚轻揭覆盖
的稻草,搭好遮荫棚,遮荫棚透光度在 30%左右,清理排水
沟和步道内的余土,喷 0.2%多菌灵溶液 1 遍以消毒床面和
幼苗。苗床揭草以后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苗木干燥死亡。幼
苗在 6月前不必进行苗床中耕和施肥,只需进行及时除草、间
苗和补苗即可。幼苗进入 6—8月是育苗的关键时间,此时应
加强对幼苗的松土和除草。苗木此阶段的需肥和需水量也增
加,可在此阶段加强对苗木进行施肥和补水。具体做法:每
隔 15 d 施稀薄沼液肥 1 次 ,肥量可以从 3%慢慢增加至
12%,如遇天气连续干旱可以对圃地进行用水漫灌,以此保
证苗木生长所需 [4]。苗木进入 9 月,停止施肥和控制水的供
应,以利于苗木的木质化,当年平均苗高 62 cm、地径 0.7 cm,
产苗量 37.5万株/hm2。
2.6 大苗培育
大苗培育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按 3收稿日期 2016-05-16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 12期
177
林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 12期
(上接第 164页)
点测定,可能还有许多因素例如气象因子等对红松的生长
造成影响,因此本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本试验所得出的部分结论可能还不够完善,还需进
行长期多次试验研究才能充分肯定。
(4)本研究中目前还无法确定红松对各因子的响应和
敏感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2 结论
(1)4 个种植地红松株高及年增长高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株高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关帝山>离石>北小店>小
五台,均值分别为 42.0、32.4、28.4、25.7 cm。
(2)土壤含水率、土壤 pH 值、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
氮对红松幼苗株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是红松能否快速生长
的决定性因子。
(3)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这 4 种因
子与存活率呈正相关,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水和土壤肥力的
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红松幼苗的生长;而土壤 pH 值与存活
率成负相关,这是由于红松更适应在 pH 值 5.5~6.5 的弱酸
性土壤中生长,而关帝山土壤的 pH 值显然更接近,所以生
长得最快。
4 参考文献
[1] 周以良.中国东北植被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21-349.
[2] 刘晖,杜景梅.大兴安岭林区林木引种工作简述 [J].内蒙古林业调查
设计,2004,27(3):57-59.
[3] 王凤友.红松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4] 刘彤,胡丹,魏晓雪,等.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J].东
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5):28-29.
[5] 郭明辉.林分结构对人工林红松木材材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
报,2001,29(3):1-6.
[6] 孙波,薛世清,牟强,等.长白山高寒山区引种西伯利亚红松造林研究
报告[J].吉林林业科技,1997(4):1-3.
[7] 王文杰,祖元刚,杨逢建,等.边缘效应带促进红松生长的光合生理生
态学研究[J].生态学报,2003,23(11):2318-2326.
[8] 马履一,翟肯普,林平.京西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J].北京林业大
学学报,1999(1):1-8.
[9] 宋瑞清.红松红斑病的初步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3):
40-42.
[10] 董兆琪,池艳丽,李国开,等.红松林区气候分析及其应用[J].辽宁林
业科技,2010(2):24-26.
[11] 王行轩,张利民,李国升,等.红松种子产业经济潜能及发展中的关
键因素[J].辽宁林业科技,2006(3):30-32.
[12] 姚国清,池桂清,董兆琪,等.红松生长与光照关系的探讨[J].生态学
杂志,1985,4(6):48-50.
[13] 李俊清,李景文.中国东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更新及其恢复研究
[J].生态学报,2003,23(7):1268-1277.
[14] 尹红,王靖,刘洪滨,等.小兴安岭红松径向生长对未来气候变化的
响应[J].生态学报,2011,31(24):7343-7350.
[15] 陈雄文,王凤友.林窗模型 BKFP 模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对气
候变化的潜在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3):327-331.
[16] 延晓东,赵士洞,符淙斌,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小兴安岭天然林的模
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72-376.
m×3 m 的株行距挖长 40 cm、宽 40 cm、深 40 cm 的种植穴。
先在穴内施入过磷酸钙 250 g,并用少量的表土覆盖肥料,再
将培植的苗木修去主根和部分过长的侧根,置于种植穴中间,
培土压实,做到根系舒展,浇透定根水即可。
苗木种植以后要每年中耕除草 1次,适当对苗木根本进
行培土等措施。培育园林观赏用苗,必须每年对苗木进行整
形和修剪,适当去除部分枝叶,保证苗木适合园林要求。
3 参考文献
[1] 刘学贵,苏淑霞,杨学林.毛乌素沙地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
业科技,2016(7):159.
[2] 张晓娟,马剑平,刘世增,等.干旱区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研究[J].中
国农学通报,2011(25):31-36.
[3] 王有德,何全发,王兴东,等.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育苗、造林试验研
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4(3):32-36.
[4] 李晓储,黄利斌,朱惜晨.优良观赏保健树大叶冬青容器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3(5):44-45.
表 3 3 个无性系嫁接成活株抽梢平均长度统计
(cm)
无性系 重复 抽梢长度
岑软 2号 Ⅰ 5.90
Ⅱ 6.70
Ⅲ 5.00
平均 5.87 a
岑软 3 号 Ⅰ 8.60
Ⅱ 9.00
Ⅲ 8.30
平均 8.63 b
长林 4 号 Ⅰ 8.40
Ⅱ 9.70
Ⅲ 8.90
平均 9.00 b
的为岑软 2号,抽梢数量与长度变化均具有显著差异。
3.2 讨论
(1)相同的管理模式上,岑软 3 号嫁接后的成活率达到
93.00%,表现较好;统计无性系成活株的抽梢数量过程中也
发现有成活的枝条未抽梢。这些可能与接穗本身质量,如芽
饱满度等有一定关系,生产实践中选择穗条应注意要更为
精细。
(2)从抽梢数量与长度就其嫁接后在相同时间内的生
长速度与稳定性而言,岑软 3 号抽梢数量较多且高,较为稳
定,岑软 2 号在抽梢长度、长林 4 号在抽梢数量相比而言则
较弱。岑软 2 号相比长林 4 号,其性状较稳定但相比岑软 3
号却优势较弱,长林 4 号从江西引进,到广西嫁接育苗后其
长出抽梢速度参差不一,长度却较为迅速,这除了可能与接
穗芽饱满度有关外,与无性系本身适应广西气候也可能有
一定关系,更多深入细节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研究。
从上述实际看,在广西相同的管护条件下,岑软 3 号油
茶嫁接后的成活率、抽梢数量以及长度等生长指标综合表
现都较为突出,更适宜进行芽苗砧嫁接育苗。
4 参考文献
[1] 陈宜木,陈辉,刘玉宝,等.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J].林业勘察
设计,2012(1):93-96.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579-581.
[3] 李潇晓 .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J].广西热带农业,2009(5):
55-59.
[4]梁永娥.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10(6):
45-48.
[5] 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 王瑞,陈永忠,陈隆升,等.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的研
究[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7):77-80.
[7] 吴习安 ,陈凤翔,彭新春 .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 [J].湖南林业科技 ,
2010,37(5):50-52.
(上接第 165 页)
!!!!!!!!!!!!!!!!!!!!!!!!!!!!!!!!!!!!!!!!!!!!!!!
!!!!!!!!!!!!!!!!!!!!!!!!!!!!!!!!!!!!!!!!!!!!!!!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