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凉茶常用药材鸡蛋花的研究进展



全 文 :收稿日期:2013-03-30; 修订日期:2013-09-08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No. 20123A371)
作者简介:邓仙梅( 1989-) ,女( 汉族) ,广东茂名人,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炮制及药效物质基础、饮片质量控制的研
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赵 斌( 1979-) ,男( 汉族) ,湖南醴陵人,中山火炬职业
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新剂型的
研究工作.
凉茶常用药材鸡蛋花的研究进展
邓仙梅1,2,刘 敬1,谢文琼1,赵 斌1*
(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6; 2.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鸡蛋花是广东凉茶中的主要原料药材之一,尚可作高级化妆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剂的精油提取原料,具有广阔的
开发前景。该文着重介绍了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建议应加强鸡蛋花药材的
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蛋花; 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准
DOI标识: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4. 01. 084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 2014) 01-0198-02
鸡蛋花,又名缅栀子,蛋黄花,擂捶花,是夹竹桃科植物鸡蛋
花 Plumeria rubra L.的干燥花朵。它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栽
种于全球热带地区,在我国则主产于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地。
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润肺止咳解毒之功效,临床
上可用于湿热下痢,里急后重,肺热咳嗽等症,疗效确切[1 ~ 4]。鸡
蛋花是岭南地区习用草药,也是广东凉茶中的主要原料药材之
一,如市场销售的著名品牌凉茶“王老吉凉茶”“五花茶”等也以
鸡蛋花为主要组成原料。随着凉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广东建立
江门鹤山凉茶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阳春市河郞镇鸡蛋花种植基地,
使鸡蛋花在种植、采收、加工贮藏等环节日益规范。本文对近年
来鸡蛋花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
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历史沿革
鸡蛋花入药始载于《岭南采药录》,肖步丹曰:“鸡蛋花,木木
叶长卵形,花瓣白色,花心黄色,甚香”。《植物名实图考》,吴其
浚曰:“缅栀子临安有之。绿叶如瑞香叶,凸脉劲峭,直生杆上,
叶脱处有痕,斑斑如藓纹”。从以上记载与现用的鸡蛋花 Plumer-
ia rubra L.应为同一品种。《广西本草选编》:“味甘气香,性凉。
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治痢疾,肠炎,急性支气管炎。”《福建草药
志》:“清热利湿,祛暑止咳。主治腹泻,肝炎,咳嗽,小儿疳积,预
防中暑。鸡蛋花作为广东地区的习用药,还被收录于《广东省中
药炮制规范》(1984 年版),《广东中药材标准》(2004 年版)第 1
册中[5]。”
2 化学成分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药的发展,对鸡蛋花的研究也愈加深入。人
们已发现鸡蛋花中含有很多化学成分,据文献报道本品主要含鸡
蛋花酸、苷类及挥发油。
2. 1 挥发油 李颖等[6]采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广东产鸡蛋花的
挥发油,然后通过 GC - MS法从中共分离出了 49 种成分,并初步
鉴定了 43 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27. 13%)、十四
烷酸(15. 37%)和亚油酸(3. 57%)等脂肪酸及反式苦橙醇
(12. 79%)、β - 芳樟醇(5. 91%)和反式香叶醇(4. 79%)等萜类
化合物。肖新玉等[7]采用 SFE - CO2 法萃取鸡蛋花中的挥发油,
并将其与水蒸气蒸馏法作了比较,SFE - CO2 萃取法的挥发油提
取率为 5. 8927% ,远远高于水蒸气蒸馏法的提取率(0. 0916%)。
再采用 GC - MS法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从 SFE - CO2 萃取物中
鉴定出 53 种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鉴定出 72 种化合物,
其中主要芳香成分有橙花叔醇、柳酸苄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等。两种提取方法均获得较高含量的芳香酯类和脂肪醇类化合
物,而水蒸气蒸馏法的相对较高,但超临界萃取物中分子量较
大的酯类成分相对含量却很高,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含量高
达 66. 11%。林敬明等[8]对国产鸡蛋花进行了 SFE - CO2 法萃
取,并用 GC - MS分析得到了 71 种成分,并确定了其中 50 种成
分。其中主要有角鲨烯(11. 62%),十六烷酸(9. 03%),十九烷
(8. 87%)等。张丽霞等[9]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鸡蛋花
鲜品中的挥发油,并用 GC - MS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出 20 种成
分,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如十六烷酸、十四烷酸等,约占挥发油
总含量的 17%;苦橙油醇、香叶醇异构体等萜类化合物约占
28%;香叶酯类含量较高,达到了 40%。黄美燕等[10]采用气相
色谱 -质谱联用法从鸡蛋花挥发油中分离出 34 个峰,从中鉴定
了 22 种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主要成分有 β - 芳香醇
(20. 67% )、顺 -香叶醇(16. 19% )和反 -苦橙油醇(14. 06%
)。韩明[11]采用水蒸气提取法提取广东产晒干的鸡蛋花精油,并
对其进行了 GC - MS 分析,从中共分离鉴定出 16 种成分,其中
苦橙油醇、香叶基芳樟醇异构体等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含量分
别为 20. 25% 和 10. 10%。Akihiki O等[12,13]、Jorge AP等[14]从黄
鸡蛋花的花中测定到芳樟醇,苯乙醛,法尼醇,β -苯乙基醇,顺
式 -香叶醇,反式 -香叶醇,α -松油醇,橙花醇和香叶醛。上述
鸡蛋花挥发油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鸡蛋花中挥发油
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酸和酯类,但是相同成分含量上却存在较大
差异,这可能与鸡蛋花产地的土壤成分、气候条件及采摘时间、炮
制加工方法以及挥发油的提取干燥和测试条件有关。
2. 2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鸡蛋花中含有环烯醚萜类及其苷类成
分,主要为鸡蛋花酸、鸡蛋花素和鸡蛋花苷类。关晔等[15]从鸡蛋
花的花中分离到两个新环烯醚帖类化合物以及鸡蛋花苷。从鸡
蛋花的叶、树皮、茎等非药用部位分离得到香豆素鸡蛋花苷、黄婵
花素等环烯醚萜类成分。
2. 3 其他成分 关晔等[15]从鸡蛋花的花中分离到山萘酸[16],阿
亚黄素[17,18]和 pilloin[19]等黄酮醇类成分。
3 药理作用研究
3. 1 抗菌作用 Egwaikhide 等[20]研究结果显示鸡蛋花甲醇提取
·891·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年第 25 卷第 1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4 VOL. 25 NO. 1
物对 14 种指示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
菌、大肠杆菌等)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Sulaiman等[21]采用纸
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了鸡蛋花精油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鸡
蛋花精油对 1 种细菌及 3 种真菌表现出了抑菌作用。
3. 2 麻醉及解痉作用 本品不同部位的水提液对兔、豚鼠、猫、
小鼠有局部麻醉及非特异性的解痉作用[1]。
3. 3 通便作用 小鼠通便的 ED50为 0. 12 g /kg,患者于睡前服0. 2
~ 0. 3 g,次晨可泻下 1 ~ 2 次,剂量大于 0. 3 g还有利尿作用[22]。
3. 4 抗肿瘤作用 Elfahmi 和 Komar R 等[23]发现鸡蛋花的甲醇
提取物鸡蛋花苷对纤维肉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 ED50为 49. 5μg /
ml。
3. 5 抑制 HIV 病毒 Tan 等[24]研究表明,从鸡蛋花中得到的一
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 -褐鸡蛋花素对 HIV 病毒具有抑制作
用,其对 HIV - 1 的 IC50为 98μg /ml;对 HIV - 2 的 IC50为 87μg /
ml。并确定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对 HIV逆转录酶具有抑制作用。
3. 6 其他作用 Francisco 等[25]发现它有抗疟疾,抗寄生虫,抗
炎,镇痛等方面的作用。Case RJ 和 Ryan JC 等[26,27]发现鸡蛋花
有治疗肺结核的作用。
4 质量标准研究
《广东中药材标准》第 1 册(2004 年版)收载了鸡蛋花的质量
标准,仅有性状鉴别[2],难以有效控制鸡蛋花药材质量。近年
来,有学者在此领域做了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 1 挥发油测定 挥发油为鸡蛋花中的主要成分,有较多文献对
鸡蛋花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如梁静等[5]采用气相
色谱法测定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为 0. 047 mg /g,准确度高且重复
性好。张璐等[28]对比不同干燥方法对鸡蛋花挥发油成分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鲜品、阴干品、晒干品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是
0. 15%,0. 05%,0. 02%。阴干法既保存了挥发油的含量,同时也
降低了苯甲醇、亚油酸等其毒性成分,其效果优于晒干法。
4. 2 显微和薄层鉴别 卜晓东等[29]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
法对广东产鸡蛋花进行鉴别研究。该研究发现鸡蛋花的主要显
微鉴别特征为:粉末黄褐色;花粉粒球形或近球形,表面纹饰不
明显,具 3 个萌发孔;两种非腺毛和无节分枝乳汁管;草酸钙结晶
众多,呈方形、柱形或不规则形,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组织中;导管
主为螺纹导管。鸡蛋花的薄层色谱分离较好,斑点较多,专属性
较强。
5 展望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鸡蛋花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但尚不够
深入。其中鸡蛋花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于挥发油和环稀醚
萜类成分,其他类成分研究较少。由于未针对“清热解毒”这一
主要功效进行系统的药理活性的筛选,鸡蛋花药效物质基础尚不
明确。基础研究的薄弱直接限制了鸡蛋花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
也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随着凉茶在国内市场的热销,鸡蛋花作为凉茶主要原料之
一,其市场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开发其药用潜能,推动凉茶现
代化,笔者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鸡蛋花进行深入研究:
①对鸡蛋花清热药效物质进行系统研究,初步明确其有效部位、
有效单体化合物等各个层次的活性物质,为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
和完善提供控制指标。②加强鸡蛋花提取物、有效成分的毒理作
用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为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依
据。③针对其指标性成分制定出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完善
鸡蛋花药材的质量标准。④对鸡蛋花进行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培
育,规范种植,尽可能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
参考文献:
[1] 梅全喜. 广东地产药材研究[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387.
[2] 高尚士. 南国奇葩鸡蛋花[J]. 国土绿化,2004,(12) :35.
[3]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 1 册)[S].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21.
[4] 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 广东中药志(第 2 卷)[M]. 广州:广东
科技出版社,1996:667.
[5] 梁 静,张光彩,符方非. 气相色谱法测定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
橙油醇的含量[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57.
[6] 李 颖,刘吉金,杨 敏,等. GC - MS对鸡蛋花挥发油成分研究
[J].天津药学,2006,18(4):2.
[7] 肖新玉,崔龙海,周欣欣,等. 超临界 CO2 萃取老挝产鸡蛋花挥发
油的研究[J].中药材,2011,34(5):789.
[8] 林敬明,许寅超,冯飞跃,等. 鸡蛋花超临界萃取物的 GC - MS分
析[J].中药材,2002,24(4):276.
[9] 张丽霞,刘红星,陈今浩.鸡蛋花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分析[J].化
工技术与开发,2010,39(6):39.
[10] 黄美燕,周光雄,金钱星,等. 鸡蛋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4):50.
[11] 韩 明. 鸡蛋花精油提取及其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20):6100.
[12] Akihiko O,Shoji N,Seiji H,et al. Volatile components of plumeria
flowers. Part2. Plumeria rubra L. cv. 'Irma Bryan[J]. Flavour Fragr J,
1992,7:33.
[13] Akihiki O,Katuyuki Y,Shoji N,et al. Volatile components of Plumer-
ia flowers. part1. Plumeria rubra forma acutifolia (Poir.)Woodson
cv. 'Common YeHow'[J]. Flavour Fragr J,1991,6:277.
[14] Jorge AP,Austreberta F,Dania A,et al. Volatiles of an alcoholic ex-
tract of flowers from Plumeria rubra L. var acutifolia Elavour Fragr J,
1994,9:343.
[15] Ye G,Yang YL,Xia GX,et al. Complete NMR spectral assignments
of two nwe iridoid diastereoisomers from the flowers of 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Magn Reson Chem,2008,46:1195.
[16] Guan Y,et al. Flavonoids of Limonium aureum[J]. Chem Nat Comp-
ds,2006,42:232.
[17] Matsuda H,Morikawa T,Toguchida I,et al.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flavonoids and related compounds for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y Ac-
tivity[J]. Chem Pharm Bull,2002,50(6) :788.
[18] WANG Y,Hamburger M,Gueho J,et al. Antimicrobial flavonoids
from psiadia trinervia and their methylated and acetylated derivatives
[J]. Phytohemistry,1989,28:2323.
[19] Werner H,Virginia ES. Sesquiterpene lactone and other constituents of
Arnica acaulis[J]. Phytochemistry,1988,27:155.
[20] Egwaikhide PA,Okeniyi S O,Gimba CE. Screening for anti - microbi-
al activity and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ome Nigerian medicinal
plants[J]. J Med Rlants Res,2009,3(12) :1088.
[21] Sulaiman S F,Yaacobs S,LANT,et al.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three Malaysian species of Plumeria L.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selected microorganisms[J]. Tropical Life Sci
Res,2008,19(2) :1.
[2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六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301.
[23] Elfahmi,et al. The Indonesian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Facilitair
Bedrijf,University of Groningen,the Netherlands. 2006,13.
[24] Tan GT,Miller JF,Kinghorn AD,et al. HIV - 1 and HIV - 2 reverse
·99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4 VOL. 25 NO. 1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年第 25 卷第 1 期
transcriptas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nsitivity to inhibition by select-
ed natural products[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 Res Commun,
1992,185(1):370.
[25] Francisco AM,Ana MS,Juan CG,et al. Bioactive steroids and triter-
penes from Melilotus messanensis and their allelopathic potential[J]. J
Chem Ecol,1997,23(7) :1781.
[26] Case R J,Franzblau S G,Wang Y,et al. Ethnopharmacological evalu-
ation of the informant consensus model on anti - tuberculosis claims a-
mong the Manus[J]. J Ethnopharmacol,2006,106(1) :82.
[27] Ryan JC,et al. Ethno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informant con-
sensus model on anti - tuberculosis claims among the Manus. J Ethno-
pharmacol,2006,(106) :82.
[28] 张 璐,张 斌,陈飞龙. 不同干燥方法对鸡蛋花挥发油化学成
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12):1097.
[29] 卜晓东,张永和,武田修己,等. 鸡蛋花的鉴别研究[J].中药材,
2008,31(6):834.
教学实践与改革
收稿日期:2013-03-17; 修订日期:2013-09-0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No. 2010B299) ;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213 号文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王云翠( 1982-) ,女( 汉族) ,湖北枝江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
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康复护理及护理教育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胡 慧( 1968-) ,女( 汉族) ,湖北松滋人,湖北中医药大
学护理学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脑病的中医药防治及康复护理研
究、护理教育工作.
《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及效果分析
王云翠,周慧芳,舒 静,付 蓓,胡 慧*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 将 2009 级 4 个护理本科班两两随机分组,对照组 109
人,采用传统的演示、练习、辅导、考核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组 108 人,采用融病案分析、角色扮演、真人操练一体的教学
模式,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改革效果。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P < 0. 05) ,师生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生学习中医护理操作的兴趣、实际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 中医护理; 教育改革; 考核评价
DOI标识: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4. 01. 08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 2014) 01-0200-02
《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特色课程,其独
特的养生保健方式将有效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然而,许多有中
医特色的养生保健方式并没有在社区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
大部分医院应用的也并不广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课程
组教师对本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两年的教学表明,实施改革
后的实践教学模式,既能激发护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又能促
进护生多项潜能的发展,师生满意度较高。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将我院 2009 级 4 个护理本科班两两随机分成对照组
和实验组,其中 2、3 班共 109 人被列入对照组,男生 3 人,女生
106 人;1、4 班共 108 人被列入实验组,男生 4 人,女生 104 人。
两组年龄 18 ~ 21 岁,平均 19. 2 岁,在入学成绩、医学基础知识、
学习态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学生的教学及考核均由 4 名相同的教师共同实施。
1. 2 方法
1. 2. 1 教学方法及内容 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即理论
讲解、教师在模型上演示、学生在模型上练习、教师辅导的形式,
在 16 个学时内讲解并练习 8 个操作;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教学
方法,即简单讲解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辨证取穴,学生扮演患
者教师扮演护士进行操作演示、重点地方突出讲解,学生相互扮
演患者及护士进行练习,教师从旁辅导,在 16 学时内重点讲解和
练习具有推广意义的 5 个操作(耳穴埋籽法、腧穴按摩法、拔罐
法、艾灸法和刮痧法),药熨法及换药法主要通过学生在练习的
时候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呈现。
1. 2. 2 考核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抽签直接在模
型上考核某一单项操作内容。实验组则由被考核学生自行找寻
同学作为“患者”,再抽取有不同病例的考签,经辨证后口述该
“患者”需要选取哪些穴位进行操作,并说出主要穴位的功能主
治,最后进行具体的操作。考核时两组学生均由教师实行一对一
考核,评分标准相同,主要包括非操作性素质要求 10 分(仪表、态
度、语言)、操作技能 80 分(准备、程序的正确性、辨证取穴正确
性、熟练程度、沟通与配合、突发事件处理)、理论提问 10 分(目
的及注意事项、主要穴位的作用)三部分[1]。
1. 2. 3 评价方法 以两组学生的操作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同
时考核完后用自制问卷调查参与的护生,从是否利于沟通能力的
培养、是否利于辨证施护能力的培养、是否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
培养、是否利于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是否对该课程具有较高的
兴趣,是否觉得学过的操作对养生保健有用、是否高于对该课程
最初的期许 7 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参与教学的 4 名教师主要
是采用开放性的调查,评价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否更有利于学生
综合能力的培养,相比以前是否更能体现该课程的价值和教师自
我价值。
1. 2.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13. 0 软件处理,学生操作成绩
比较采用 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 χ2 检验,检验水准 α =0. 05。
2 结果
2. 1 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 1。
2. 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 见表 2。
2. 3 参与教学的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参与教学的 4 名教师
·002·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年第 25 卷第 1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4 VOL. 25 N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