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5 年 3 月
第 28 卷第 2 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r. 2015
Vol. 28 No. 2
doi:10. 3969 / j. issn. 1674-6341. 2015. 02. 004
贵州威宁短柱茶资源现状及特点
许 杰1 王 进1 耿继斌2 邱建生1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2.威宁县林业局,贵州 威宁 553100)
摘 要:威宁短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是我国唯一初纳入油茶生产的高海拔山茶属物种,1977 年由
贵州农学院李永康等人发现和开发。威宁短柱茶主要分布在以威宁为中心的乌蒙山区温凉气候区,它具有抗寒、抗
旱、耐瘠薄、早熟、果皮与种壳薄、以及出仁率与出油率高、油质好等优良特性和经济性状,是高寒山区发展木本油料
生产颇具前途的树种。
关键词:威宁短柱茶;现状;资源特征
中图分类号:S57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5)02-0008-03
收稿日期:2014-12-24
基金项目:贵州省油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科合重大专项
字〔2009〕60042-5 和黔科合 NY〔2013〕3056 号的内容
第一作者简介:许杰(1973—) ,男,贵州瓮安人,硕士,副
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林研究。通讯作者:邱建生,副研究
员。研究方向:油茶产业化。
1 调查对象
以分布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威宁县的特色野生油茶
物种威宁短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的成林为研究
对象。
2 调查方法及内容
2. 1 调查方法
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查、
单株调查等方法。
2. 2 调查内容
包括威宁短柱茶林分的起源、分布、类型、组成、林龄、生
长情况、产量、立地条件、地形地势、气象资料。
3 威宁短柱茶资源现状及特点
3. 1 形态特性
灌木至小乔木,高 2—5m,嫩枝通常有毛,偶或早秃。叶
革质,长圆形,长3. 5—6cm,宽 1—22cm,先端略尖或钝,基部
阔楔形或圆,上面干后呈绿色,发亮,下面至少在中脉基部有
毛,侧脉 6—7 对,在上面能见,在下面突起,边缘有细锯齿,
叶柄长 4—5mm,有褐色柔毛。花顶生,红色或白色,无柄;苞
片及萼片 8 片,组成长约1. 5—2cm 的苞被,外面通常无毛,
革质;花瓣长2. 5—3. 5 cm,6—7 片,基部与雄蕊连生约 1—
1. 2cm,最外侧 1—2 片外面有毛,其余无毛,先端凹入或圆
形。雄蕊长1. 5—2cm,外轮花丝连生,有短管,游离花丝无
毛;子房有毛,花柱长 1—1. 5cm,上部无毛,3 裂。蒴果圆球
形,3—5 室,直径2. 5cm,如为哑铃形,则宽 3cm,2 室,种子每
室 1—2 粒,半圆形,长 1cm,褐色。本种的叶较短小,嫩枝有
毛,叶背亦有毛,花红色或白色,苞片及萼片无毛,或仅有稀
疏短毛。它和西南红山茶很接近,后者的嫩枝及叶无毛,叶
稍宽大,先端急尖,锯齿锐利,花萼通常显著被毛。
3. 2 资源现状
威宁有红花品种、白花品种、粉红花品种的野生林1. 252
万 hm2,分布于威宁县海拔1 700—2 600m的广大地区内。主
要成相对连片、零星散状、小块状分布,树高平均在1. 5—
2. 0m,最高的有4. 2m高,主要与灌木林混生,或生长在云南
松、华山松、茅栗林下。
威宁短柱茶野生油茶分布于威宁县板底、草海、岔河、大
街、东风、二塘、观风海、海拉、黑石头、黑土河、金斗、金钟、龙
场、龙街、炉山、麻乍、么站、牛棚、石门、兔街、小海、新发、雪
山、羊街、迤那、云贵、哲觉共计 27 个乡(镇)108 个村和 1 个
林场,分布面积共计1. 252万 hm2,约2 472万株。树高最高达
4. 2m,最低0. 1m。最东分布于新发乡新龙村,经度为:104°
4213. 7″;最西分布于牛棚镇新山村,经度为:103°4547″;最
南分布于哲觉镇营坪村,纬度为:26°3259″;最北分布于石门
乡团结村,纬度为:27°2644. 5″。
3. 3 威宁短柱茶不同林分类型统计
按生长环境分:与其他灌木同层混交的有0. 64万 hm2,
生长于乔木林下的有0. 61万 hm2;按分布特点分:成片的有
0. 63万 hm2,零星生长的有0. 62万 hm2;按权属分:国有4. 89
hm2,集体0. 89万 hm2,个人0. 36万 hm2;按地类分:有林地
0. 62万 hm2,灌木林地0. 63万 hm2;按密度级分:极密(每亩株
数 > 301 株)的有0. 013万 hm2,占1. 1%;密(200—300 株)的
有0. 25万 hm2,占 19. 97%;中(151—199 株)的有 0. 11万
hm2,占8. 89%;稀(81—150 株)的有0. 51万 hm2,41. 05%;极
稀(≤80 株)的有0. 36万 hm2,占28. 99%。
3. 4 威宁短柱茶资源特点
(1)威宁短柱茶属春茶型油茶,花期始于 12 月,盛花期
在 2 月上旬至 3 月中旬,花色从粉白过渡到红色都有。果实
成熟期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具有早熟的习性。它比普通
油茶花期晚三个月,而果实成熟期却要提早近一个月左右。
其植株平均高为1. 59m,平均冠幅1. 46m2,平均冠层高1. 3m,
适宜密植。
—8—
(2)威宁短柱茶垂直分布高,在 1 700—2 600m 都有分
布。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土壤、早熟、果皮与种壳薄、以及
出仁率与出油率高等生态习性。其适生区的年平均气温
10. 5℃,1 月平均气温1. 6℃,7 月平均气温17. 8℃,极端最低
温 - 13. 8℃,极端高温为30. 6℃,年降水量 960mm,5—10 月
降水集中,11—4 月为旱季。全年无霜期 206d。分布区土壤
为山地黄棕壤。伴生树种有栎类、云南松、杜鹃和杨梅。
(3)威宁短柱茶是贵州省油茶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
种,它与威宁生长的主要农作物生长环境不同,不与其争地,
解决了农业生产与林业产业发展用地的矛盾。因此,开发利
用威宁短柱茶资源,发展野生油茶产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3. 5 威宁短柱茶的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 1 可见,威宁短柱茶种子含水率低于普通油茶,平
均出籽率、平均干籽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达到43. 50%、
32. 30%和13. 84%,均高于普通油茶;表 2 显示威宁短柱茶
主要脂肪酸组成与普通油茶的区别不大。
表 1 威宁短柱茶的主要经济性状
品种
果高 果径 果形指数 果重 籽粒重 种子千粒重 种子含水率 出籽率 出仁率 干仁含油率 干籽含油率 鲜果含油率
(mm) (g) (%)
威宁短柱茶 18. 53 19. 07 0. 97 5. 0 0. 64 641. 0 16. 48 43. 50 67. 10 54. 00 32. 30 13. 80
普通油茶 27. 27 26. 37 1. 05 11. 4 0. 74 737. 0 47. 43 37. 00 59. 60 37. 90 14. 70 5. 36
表 2 威宁短柱茶主要脂肪酸组成测定数据
品种
棕榈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烯酸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
普通油茶 9. 66 2. 72 80. 94 6. 59 0. 43 0. 43 88. 13 8. 44
威宁短柱茶 9. 93 2. 73 77. 80 8. 12 0. 72 0. 54 87. 32 12. 69
3. 6 存在问题分析
经调查,威宁县现有的油茶林产量低,产量只有 3kg 左
右,病虫害严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林地荒芜,生长发育不良。油茶林地荒芜是油茶低
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杂草灌木丛生,其他物种入侵形成优势
树种,林内光照不足,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树形差,影响开花
结实,且果实偏小,这样对油茶的通风透光、肥水供应以及病
虫害的防治产生不利影响,使油茶产量下降。
(2)疏密不均,水平结构较差。现有油茶林有的过分稀
疏,或密中有疏,或疏中有密,疏密不均。有的散生于路坎、
地埂上;有的零星分布于灌木林中和林下乔木层中;有的密
度比较大,为3 000—4 500株 /hm2,与杜鹃、杨梅、三棵针等灌
木成片混生在一起。
(3)产量悬殊,植株年龄参差。现有的油茶林,多为异龄
—9—
2015 年 3 月
第 28 卷第 2 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r. 2015
Vol. 28 No. 2
doi:10. 3969 / j. issn. 1674-6341. 2015. 02. 005
浙江省遂昌县发展香榧产业之我见
周智峰1 钟子龙2 朱樟文2
(1.遂昌县北界林业工作站,浙江 遂昌 323300;2.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摘 要:为实施浙江省“香榧南扩”工程,通过对浙江省遂昌县香榧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香榧产业优势及存在的
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发展香榧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香榧;产业;遂昌县
中图分类号:F326. 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5)02-0010-02
香榧是我国(浙江)特有的珍稀经济树种,是世界上重要
的果材兼用型油料干果树种,兼有美味干果、木本油料、保健
食品及园林绿化等功能。近年来香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价
格稳定在 160 元 /kg以上,市场前景广阔。随着“香榧南扩”
工程的实施,浙江省对浙南山区种植香榧在资金上给予重点
扶持。为了抓住机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香榧产业发展,
让香榧成为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树,为山区可持续发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笔者对遂昌发展香榧产业进行了分析。
1 遂昌县榧树分布状况
1. 1 遂昌县是榧树的原产区
根据对遂昌县 20 个乡(镇、街道)胸径 20cm以上(含树
龄百年以上)的野生榧树调查,发现有 17 个乡(镇、街道)有
百年以上野生古树和胸径 20cm以上大榧树分布,见表 1。
表 1 遂昌县原生榧树分布表 单位:株
单位 妙高 云峰 濂竹 三仁 垵口 大柘 石练 新路湾 应村 高坪 湖山 王村口 龙洋 焦滩 黄沙腰 柘岱口 西畈 全县
挂牌数 2 9 7 1 178 1 58 16 45 110 1 67 15 1 4 2 39 556
无牌数 0 863 13 0 48 0 2 2 6 55 1 16 5 2 1 0 492 1 506
合计 2 872 20 1 226 1 60 18 51 165 2 83 20 3 5 2 531 2 062
从表 1 可见,全县百年以上作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的榧
树有 556 株,另有胸径 20cm 以上的野生榧树1 506株。前辈
收稿日期:2015-02-09
第一作者简介:周智峰(1965—) ,男,工程师。研究方
向:林业技术推广。
种植的榧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在调查中发现,西畈乡
西畈下床坑自然村郑观中的一株粗榧,2012 年采摘青果实
500kg,收入近8 000元,2013 年全县产量2. 3万 kg,产值 45 万
元。
1. 2 遂昌县引进香榧种植情况
从1998年开始,农户就自发到浙江诸暨引进香榧良种
林,林分层次多,单株之间产量相差极大。在一些时间内,一
部分植株在生长,一部分植株进入盛产期,一部分植株衰老
死亡,经济植株始终只占一部分,全林总产量很低。
(4)粗放经营,科技含量不高。由于山区的农民文化素
质不高,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管理较为粗放,加之油茶林内多
种植物混生,采摘成本间接提高,挫伤了农民的采摘积极性,
导致绝大多数果实腐烂于林下,实际利用产量比预测产量要
低得多,经济效益无法如实体现。现有的油茶林主要作薪炭
林用,没有实施垦复、施肥、中耕除草、修剪等增产措施。
(5)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低。目前,威宁的油茶存在油
茶加工水平低,油茶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等现象。一方面,由
于加工技术落后,既降低出油率,又影响茶油质量;另一方
面,油茶生产仅限于利用单一的茶油,大量的茶壳和茶粕没
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宝贵的油茶副产品资源白白浪费掉,
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综合效益得不到提高,从而制约了
油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许杰,罗杨.贵州省油茶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策略[J].贵州
林业科技,2011,39(1) :49—53.
[3]张宏达.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学
报编辑部,1981.
[4]闵天禄.山茶属的系统大纲[J].云南植物研究,1999,21
(2) :149—159.
[5]田朝光.普通油茶重要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遗传变异
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论文,2000.
[6]李永康,王道植. 威宁短柱油茶的初步研究[J]. 林业科
学,1980,(3) :198—202.
[7]邹天才,张著林.贵州山茶属五种野生植物的光合特性研
究[J].园艺学报,1994,(4) :366—370.
责任编辑:王洪军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