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香附子的发生与防治
尚成名
(利辛县王市乡农林水综合服务站 ,安徽利辛 236700)
摘 要:介绍了香附子的生长特征 、特性及生育特点 ,提出了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香附子;特征特性;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6)09-79-01
香附子在安徽省北部称为梭子草 ,又称为回头青 ,胡
子青 ,香胡子 ,莎草 ,地贡子 ,三棱草 ,野韭菜等。香附子是
一种恶性杂草 ,一旦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它广泛分布于我
国大部分地区 ,主要危害大豆花生玉米等夏季或越夏作
物 。本文提出的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 ,
旨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1 香附子的特征特性
1.1 香附子的性状表现 香附子是莎草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 ,具有地下横走根茎 ,顶端膨大成块茎 ,有香味 ,
株高 20 -95cm。秆直立 ,散生 ,三角形 ,叶基生 ,比秆
短 ,叶鞘基部呈棕色 ,苞片叶状 3 -5枚 ,下部 2 -3枚
长与花序;花序长侧枝聚伞形简单或复出 ,具 3-10条
长短不等的辐射枝 ,每支有 3 -10个排成伞形的小穗;
小穗条形 ,具 6 -26花 ,穗轴有白色透明的翅 ,鳞片卵
形或宽卵形 ,背面中间绿色 ,两侧紫红色 。小坚果三棱
状长圆形 ,暗褐色 ,具细点 。
1.2 香附子的生育特点 香附子利用块茎和种子进
行繁殖 。地下块茎发芽最低温度为 13℃,适宜温度为
30 -35℃,最高温度为 40℃。香附子较耐热 ,不耐寒 ,
冬天在 -5℃以下开始死亡 ,因此香附子不能在寒冷的
地方生长 。块茎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也因土壤条件而
不同 ,通常有 1半以上集中在 10cm以下的土层中 ,个
别的可深达 30 -50cm。但在 10cm以下 ,随深度的增
加发病和繁殖能力都降低 。但通过遮萌能阻碍块茎的
形成 。
在安徽省北部 ,香附子每年 4月发芽出苗 ,但豆田
里 6月发芽出苗 , 7月抽穗开花 , 8 -10月结籽 ,成熟 。
香附子的块茎的生命力比较强。其存活的临界含水量
约为 11% -16%。前人做过把其块茎从地下挖出在烈
日下暴晒 3d,仍有 50%的存活率以及晒 7d遇雨仍有
20%的能存活的试验 ,且香附子的繁殖能力惊人 ,在适
宜的条件下 , 1个块茎 100d能繁殖 100多株植株 。在
其生长季节 , 2-3d即可出苗 ,种子和块茎都能发芽 ,在
铲除时如果只除掉地上部分 ,其地下部分会继续生长 ,
7d左右便可达到原植株高度 。种子还能借助风力 ,水
流 ,人畜等的活动进行传播 。
2 香附子的防治
由于香附子的特殊生理特点和顽强的生命力 ,防治常
采用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2.1 水旱轮作防治法 根据香附子具有喜潮湿 ,怕水淹
的特点 ,可进行水旱轮作 。在安徽省北部种植冬小麦 ,夏
季种水稻 ,可明显减轻香附子的危害。
2.2 深耕晒垡法防治 根据香附子不耐旱 ,怕冻 ,怕
阴的特点 ,可在冬天低温时深耕耙晒 ,把块茎翻上来能
冻死一部分香附子;春旱时再耙晒 ,由于没有水分又能
晒死一部分香附子。同时也可进行伏耕 ,由于此时高
温多雨 ,香附子经风吹日晒 ,有一部分块茎会失去发芽
能力而死亡 。受伤的根茎深埋地壤中 ,经灌水后闷死
腐烂。
2.3 中耕除草法 要采取多次中耕除草的方法 。除
草时一定连地下的块茎一块清理出来;同时还要把清
理出来的朵草带出田间 ,以免遗落在田里遇水又能生
长;同时还要清除田边 、路边 、沟边的香附子防止它们
进行横向传播 。
2.4 合理密植法 合理密植 ,以密控草 。农田杂草以其
旺盛的长势与作物争水 、争肥 、争光 。合理科学的密植 ,能
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 ,能抑制多种杂草的生长。
2.5 化学防除法
2.5.1 草甘磷防治 空白地和收后播种前 ,这时如果香
附子已经长出来了 ,可用草甘磷进行防除 ,即能灭生又能
除根。但不出苗的不能防治 。
2.5.2 香附子根除净防治 香港捷利来公司生产的香附
子根除净 , 通过本站实践效果很好 。含量是高渗精喹禾
灵 ,加有助剂 ,要求使用时一定要在大豆第 1片复叶完全
展开期至第 6片复叶之前使用。花生是在 5片叶至开花
之前使用 ,使用时不能重喷和漏喷 ,以免加大药量造成药
害 ,或漏喷无效 。喷过药后注意田间不要积水 ,例如今年
有的田块施药后内涝就产生了药害 ,造成长时间作物生长
不良。这种药剂施后 10d左右才能看到从根部逐渐枯死 。
北京恒元公司生产的回头清根绝防效也很好 ,它从根入
生 ,通过内吸最后造成整株死亡 ,死亡周期也是 10 -15d
左右。
作者简介:尚成名(1978-),男 ,助理农艺师 ,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06-08-23
79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Agri.Sci.Bul.2006, 12(9):79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06.0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