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粉枝莓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全 文 :第邓 卷
2 0 0 3
第 1期
年 l 月 林 业 科 技F O R王S T R Y S C刃E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Vol
.
28
aJn
.
No
.
l
2 0 0 3
文章编号 : 10 1一 男卯 《么刃 3】一 10 一侧润 6 一 30
粉枝毒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罗 建
(西藏农牧学院林学系 , 林芝 八一镇 8 6叹x力
摘要 : 利 用粉枝毒的茎段和 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 , 研 究了 不 同激素水 平对诱导产 生愈伤 组织 、 芽和根及完成植
株再生的影响 。 试验结果表明 : M S + 6 一 B A 0 . 5 + NA A 0 . 2 培养基对诱导愈伤 组 织和 芽的分化效 果最佳 , l 2/ M S +
BI A 0
.
3 对促进生根效果较好 , 在两 步移栽 法中 , 移裁存 活率分别为 94 % 和 98 % 。
关键词 : 粉枝毒 ; 组织培养 ; 植株再生
中图分类号 : 5 72 2 . 3 今 7 文献标识码 : A
粉枝 幕 ( R ub us b尹or u : ) 是蔷薇科 悬钩子属
植恤 , 为攀援灌木 。 其聚合果实的直径可达 2 。 m 、
色泽鲜黄 、 味甜 、 多浆 、 营养价值极高 , 是鲜食的
美味水果 , 也可用于酿酒 , 制做果酱 、 饮料 、 果冻
以及多种食 品添加剂 ; 其 、 根 、 茎 、 叶果 皆可人
药 , 具有补肾 、 固精 、 明目的功效 ; 茎皮 、 根皮可
提制拷胶 。 粉枝萄的用途广泛 , 且耐干旱痔薄 , 易
于栽培 , 开发前景看好 。 在西藏 , 粉枝墓野生资源
零星散布于山谷或山坡灌丛 、 杂木林或针叶林下 ,
开发利用较为困难 , 而用组织培养方法可在较短时
间内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优质植株 , 是促进粉枝毒
规模化开发利用的一种好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试材料
采用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兴宅梅朵苑的粉枝幕
栽培苗 , 选择当年生 、 健壮无病 、 带饱满芽 的枝
条 , 剪 回后在温室内水培 。
1
.
2 外植体处理
在 3 月初 , 选 取水培后萌发 的幼嫩茎段 和叶
片 , 分为无芽茎段 、 带芽茎段 、 幼嫩叶片 。 茎段每
段切成 1 一 2 。m 长 , 均去掉叶片 ; 幼嫩叶片剪切成
2 c m x Z 。 m 左右的方块 。 将以上外植体用试管刷蘸
饱和洗衣粉水洗刷掉表面污垢 , 除去肉质皮刺 , 用
流动的自来水冲洗 2 一 3 h , 尔后用无菌水漂洗 2 -
3 次 。 在无菌条件下 , 用 75 % 酒精浸 10 ~ 20 5 , 再
于 0 . 1 % 的 珑 lC : 溶液中消毒 5 一 10 m in , 之后用无
菌水冲洗 3 一 5 次 , 最后用无菌滤纸 吸干水分 。 将
消毒后的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分化培养基
上 , 经过 3 一 4 周的培养后 , 分化 出大量的不定芽 ,
这时可将其切下进行继代培养 。
L 3 培养条件
分化及继代增殖培养共设 7 组对比试验 , 基本
培养基为 M S , 附加不同浓度激素 ( 6 一 BA 为 6 一 节
基嚷吟 , N A A 为奈乙酸 , 浓度单位为 m酬 )L : ( A )
M S + 6 一 BA 0
.
1 + N A A 0
.
2 ; ( B ) M S + 6 一 B A 0
.
1 +
N A A 0
.
5 ; ( C ) M S + 6 一 B A 0
.
2 + NA A 0
.
2 ; ( D )
M S + 6 一 BA 0 . 2 + N A A 0 . 5 ; ( E ) M S + 6 一 B A 0
.
5 +
NAA 0
.
2 ; ( F ) M S
+ 6 一 B A 0
.
5 + NA A 0
.
5 ; ( G ) M S
十 6 一 B A 0
.
5 + NA A 1
.
0
。 诱导生根培养设 M S 、 l/
ZM S
, 附加不同浓度激素 ( BI A ) 。 上述所有培养基
均加人蔗糖 20 9 / L 、 琼脂 6 9 / L , 并将 p H 值调整为
5
.
8

培养室温度保持在 23 一 26 ℃范围内 , 空气相
对湿度为 60 % 左右 , 光照强度 1 50 一 2 0 0 x1 , 每
日光照 10 一 14 h 。
1
.
4 组培苗管理
选取较壮实的分化芽转接到根诱导培养基上 ,
形成带根系的植株 。 将组培生根苗处理后 , 移栽至
室外苗床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外植体的选择
将组培用外植体分为 4 类 : 1 一 1 . 5 。 m 带芽茎
段 ; 1 . 5 一 2 c m 带芽茎段 ; 半木质化无芽茎段和幼
嫩叶片 。 不同茎段的分化和形态 发生结果 (见表
第 1期 罗 建 :粉枝菩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l 表明 : 以 1 . 5 一 2 。 m 带芽茎段培养 的分化最快
且最多 , 1 一 1 . 5 。 m 带芽茎段和幼嫩 叶片培养次之 ,
无芽茎段最慢 。 1 . 5 一 Z Cm 带芽茎段 、 1 一 1 . S C m 带
芽茎段 、 幼嫩叶片和无芽茎段培养分化的时间分别
为 15 d , 18 d , Z l d 和 3 4 d 。 在培养过程 中看到 ,
1
.
5 一 2 。 m 带芽茎段往往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 就
可直接生长成幼苗 ; 而 1 一 1 . 5 。 m 带芽茎段 , 一般
先发育成愈伤组织 , 再分化出丛生芽 。 无芽茎段褐
化率最低 , 为 6 . 67 % , 并有 46 . 7 % 形成愈伤组织 ,
但最后分化出芽的仅有 12 段 , 共计 巧 个芽 。 幼嫩
叶片有较高的分化率 , 缺点是脱毒效果不好 , 褐化
率高 , 分化的不定芽细弱 。
表 1 不同类型外植体形成 愈伤组织 的比较
外植体类型 接种数 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数 分化率 ( % ) 每段分化芽数 褐化率 (% ) 分化天数 ( d)
1
.
5 一 2 e m 带芽
l 一 1 . 5 e m 带芽
幼 嫩 叶 片
半木质化无芽
9
.
8 1
8
.
56
2
.
56
1
.
07
15
l 8
o276
l234
27犯or30
2
.
2 诱导芽的分化
切取带芽茎段接种到培养基上 , 选择用 6 一 B A
与 N A A 不同浓度组合成的分化培养基的结果 (见
表 2) 表明 : 在接人培养基后 巧 一 1d8 , 芽的基部
切 口出现愈伤组织 , 在此期间芽不断生长 , 叶片展
出 , 侧芽萌发生长 ; 之后 , 愈伤组织分化 出小芽 ,
4 周后分化芽和萌发芽进人旺盛生长时期 ; 6 周后 ,
平均高可达 6 . 1 c m , 基径可达 0 . 2 c m 。 此时便可
将分化芽进行转接 , 继续不断增殖 。
表 2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培养基对增殖的影响
培养基 接种数 增殖系数 平均苗高 ( c m ) 平均墓径 ( 。 m )
周左右 , 茎段基部出现愈伤组织 , 2 周后愈伤组织
出现放射状突起 , 稍后几 天形成根 。 在 M S + BI A
的生根培养基上 , 茎段的生根率虽然不太低 , 但生
根数明显少 , 且根短 、 细弱 , 甚至观察到芽的生长
势也较差 ; 在 l/ ZM s + BI A 的生根培养基上 , 茎段
的生根率都达到了 10 % , 而在 12/ M S + BI A O . 3 培
养基中 , 茎段生根数最大 , 达到 5 . 9 根 , 且根系较
粗壮 。
表 3 不 同浓度激素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培 养 基 接种数 总生根数 平均生根数
21824 4A 10 2
.
3
B 10 2 7
C 15 10
.
9
D 15 8
.
4
E 15 12
,
6
F 14 13
,
l
G 10 8
.
5
0
.
14
0
.
13
0
.
17
0
.
2 2
0
.
19
0
.
14
0
.
11
M S + IB A O
.
2
M S + IBA O
.
3
M S + IB A O
.
5
l / Z M S + IB AO
.
2
l / Z M S + IB AO
.
3
l / Z MS + IB AO
.
5
9 1
.
7
7 5
.
0
9 1
.
7
1o
1o
】o
22 1
.
0
20 1
.
1
36 1
,
6
88 3
.
7
142 5
.
9
52 2
.
2
一、ú9内`J7xǐ工曲.…,.飞ù,41勺乙U22
在 E 号组合和 F 号组合培养基取得的增殖系数为
12
.
6 和 13 . 1 , 较其他组合的大 , 而 E 号组合培养基的
平均苗高和平均基径比 F 号组合以及其他组合都要
大 。 综合几种因素说明 , E 号组合为最佳增殖培养
基 。 因此 , 再次进行继代培养时 , 只须采用 E 号组合
培养基 : M S 十 6 一 BA 0 . 5 + N从 0 . 2 , 既可实现高增殖
率 , 又能保证分化出的芽粗壮 、 生长较好 。
2
.
3 根的诱导
将分化培养长成的小苗剪切成 1 . 5 一 2 。 m 的带
芽茎段 , 转人生根培养基 中进行生根的诱导 。 诱导
生根培养基选用 M S 、 l/ ZM S 为基本 培养基 , 附加
不同浓度的 BI A , 再评选 出较优的生根培养基 。 其
研究结果 (见表 3) 表明 : 在 接人生根培养基后 1
2
.
4 试管苗出瓶移栽
当在生根培养基 中的组培苗根长到 2 c m 以上
时 , 进行炼苗 。 经过室内常规炼苗 2 周后 , 取 出组
培苗 , 洗去根部附着的琼脂 , 移栽到经高锰酸钾溶
液消毒的蛙石中 。 栽后用薄膜覆盖 , 适 当遮荫 , 四
周压实 , 经过一段时间 , 再逐渐增加光照 。 在移栽
后的头几天里 , 要经常喷水 , 使相对空气湿度保持
在 85 % 一 90 % 之间 , 但 长时间 的高湿度易导致病
菌的繁殖 , 使幼苗受到侵害 , 所以几天后要降低湿
度 。 温度掌握在 2 一 28 ℃ 的范 围内 。 1 个 月后观
察 , 移栽成活率达 94 % 。 再将蛙石 中的小苗栽种
到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中 , 此时仍要注意控制温
湿度 , 此时组培苗能够迅速生长 , 木质化程度也在
不断提高 ; 1个月后观察 , 成活率达 98 % 。
林 业 科 技 第 2 8卷
3 结 论
大时 , 观察到根开始形成 。
3
.
4 组培苗出瓶时抗性较弱. , 为保证幼苗的移栽
成活率不受影响 , 移栽方法和移栽初期的管理是移
栽成功的关键 。 粉枝毒虽喜强光 , 但由于试管苗在
移栽后还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 因此可采用前期适
当遮光 , 后期多见阳光的管理方法 ; 而湿度应掌握
光高后低的原则 。
参 考 文 献
韦三 立 . 花卉组织培养 【M 〕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2田 1
李凌明编译 . 植物组织堵养教程 【M l . 北京 : 中国人 民出
版社 , 19 96
沈惠娟 .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M 〕 . 北京 : 中国农业科
技出版社 , 19 2
陈正华 .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M 〕 .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 19 86
罗士韦 . 植物激素 【M 〕 , 上海 :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 3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生所细胞 室 . 植物组织和 细胞培养 【M 〕
. 上海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7 8
收稿日期 : 2X( 论 一 08 一 0’7
l[口阵4[比6
3
.
1 所采用外植体母株的生长势以及植株枝条的
生理状态 , 对外植体以后的发育有着 明显的影响 ,
在生长健壮 、 无病植株枝条上采取的外植体 , 能够
实现生长迅速 、 分化能力强 、 增殖系数高的 目的 。
此现象可能是生长健壮外植体内部的植物激素水平
较高的原因所致 。
3
.
2 选用带芽外植体的茎段 , 分化 出芽快于无芽
茎段 , 1 . 5 一 Z cm 带芽茎段 、 1 ~ 1 . 5 c m 带芽茎段 、
幼嫩叶片和无芽茎段 培养分化 的时间分别为 15 d ,
1d8
,
lZ d 和 34 d 。 较长带芽茎段分化所儒时间短 ,
增殖率较高 , 且往往不需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 便可
直接生长成幼苗 。 较长带芽茎段培养中的缺点是褐
化率较高 , 但如果纯粹为了大量繁殖 , 采用较长的
带芽茎段进行培养仍是较好的选择 。
.3 3 培养基 中生 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 比例 ,
是芽分化的决定因素 , 在本试验中 , 当 6 一 B A 浓
度提高时 , 芽的分化得 到促进 , 当 NA A 的浓度增
T IS S u e a n d P l a n t l e t eR 罗 n e r a it o n o f R u b u s b沪o r us
LU O Ji an
( 爪6e t Ag irC心 u ar l a n d An ima l SC 记cen OC l l咭 e , 瓜hnz i 8 6X() 0
A b s atr
e t U s in g s t e m s a n d b
~
e of R u b o b沪o r o as ex p lant s . ht e e fe cst Of d政 er n t h o mor n al er ad i n e s s
o n t h e in d u e t in g e al l u s
,
b u dl e st an d or t
s , a n d p lan tl t er 罗en art i o n we er er s e acr h e d 仆e er s u l t s i n d ie at e d ht at
th e m e d i u m M S + 6 一 B A 0
.
5 m g/ L + NAA 0
.
2 n l盯L was th e o tP im u m m e d i u m fo r P or l ife , ti o n fO e al l u s a n d
b u d l e t s
.
hT
e m e d i u m l / 2 M S + IB A 0
.
3 gm / L 呢 s th e o p t i m u m mde i u m fo r or ti n g of P lan d e st . 仆 e yt 幻 te d
p lan il e ts we er t ar
n s p l a n t e d ot s u sb t m ta i n two
s u e e e s s i v e s t eP s
, t he s u vr i v al art es of w h i
e h we er 94 % an d 9 8%
er s p e e ti v el y
.
K ey wo dsr 而 6 o b诉o r u s ; iT s s u e e u lt u er : lP a ilrt e t er g e n e iart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