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2007-09-17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 2006 年科学研究基金(06Z367C)、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金(06B003K)资助
作者简介:施晓春(1970-),男,云南昌宁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植物学基础研究。
注:汪建云为通讯作者。
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常见“黄连”的识别与保护
施晓春 1,汪建云 2,母其爱 2
(1.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保山管理局,云南 保山 678000;2.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保山 678000)
摘 要:探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被称为“黄连”的 2 科 6 属植物的形态识别、生态及应用现状,并提出黄连植
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黎贡山;黄连;识别;保护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8)01-0057-03
Identific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Familiar ‘Coptis’ in Gaoligong
Mountain, Yunnan Province
SHI Xiao-chun1, WANG Jian-yun2, MU Qi-ai2
(1.Baoshan 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GaoLiGong Mountain Reserve, Baoshan 678000, Yunnan China; 2.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Baoshan 678000, Yunnan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ecology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plants,
which usually called ‘coptis’, including 2 families 6 genera in Gaoligong Mountain area,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useful measures of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aoligong Mountain; coptis; 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高黎贡山地处云南省西部,东经 97°27′~99°03′,北纬 24°40′~28°30′,海拔 500~4 500m,属中亚
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以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植物资源丰富,仅种子植物就有 4 000
多种,是世界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当地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植物
药物,并加以利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族药物知识[1,2]。“黄连”是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在高
黎贡山地区被称为“黄连”的植物有多种,当地人很少加以区分而都作黄连用。然而不同种的“黄连”
药效不一,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各种“黄连”加以区分和归类。此外,“黄连”的药用部分为根和茎,
采集时常整株取下,对资源破坏较大。对各种“黄连”植物的识别调查,有利于本地植物资源保护、
开发和利用。
1 调查方法
采集标本,通过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标本鉴定。植物标本保存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标本馆
和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标本室。
2 调查结果
自 1985 年起,作者经多年收集资料和调查,发现高黎贡山地区被称之为“黄连”的植物有 30 多
种,通指富含小檗碱(Protoberberine)的各类植物[3-5]。
2.1 黄连属(Coptis) 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区有 1 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
云南黄连(C. teetoides Cheng C Y) [7,8]俗名鸡爪黄连。草本,根茎细长,珠状而横走;叶丛生于缩短
的茎上,卵状三角形,掌状三全裂,具长柄,裂片具短柄;除叶面有三角鳞片状短柔毛外,全株其它
部位无毛;花初春开放,花序抽生于茎基部,花序轴常紫红色,多歧聚伞花序,小花 2~5,花小,黄
2008,37(1):57-59.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 37 卷 ﹒58﹒
绿色,花瓣匙形,雄蕊多数,心皮离生;蓇葖果 4~7 月成熟,伞状生于果柄上,种子圆球形,褐色。
该种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海拔 1 350~2 800m湿性常绿阔叶林或云南铁杉针阔混交林下水湿条件较
好的部分地段,少见,常呈岛状分布,以觅养枝和种子繁殖为主[9]。
云南黄连地下根茎为中药黄连中的极品——“云连”。根茎横切面呈菊花状[10]。具清热解毒、杀菌
消炎、凉血降压、扩张血管等功效。云南黄连市场需求量大,但生长慢,产量低,野生资源常遭毁灭
性采集,目前种群数量稀少,应注意原生地保护。云南怒江州已通过半人工种植对其开发应用。
2.2 唐松草属(Thalictrum) 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区约 10 种 3 变种。
多年生草本。1~5 回三出复叶;叶基具鞘,基生或茎生;小叶呈卵圆形,近顶端具圆齿或粗齿。
花多春夏开放,聚伞花序呈圆锥状;花两性,中等大小;花萼常黄绿色,4~5 片,离生,早落;花瓣
无;雄蕊多数,心皮离生,多数。廋果黑色,常扁圆形。
生于海拔 1 100~4 200m 林下、沟谷、路边,常成小片分布,数量较少。部分种对水湿条件要求
不高,以种子繁殖为主,栽培较容易。
本属地下根茎部分常代黄连药用,俗名马尾黄连。具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凉血降压、扩张血管
等功效。本区常见药效较好的有直梗高山唐松草(T. alpinum L. var. elatum Ulbr.)、高原唐松草(T. cultratum
Wall.)、偏翅唐松草(T. delavayi Franch.)、滇川唐松草(T. finetii Boivin)、多叶唐松草(T. foliolosum DC.)、
爪哇唐松草(T. javanicum Bl.)、小果唐松草(T. microgynum Lecoy. ex Oliv.)等。
2.3 耧斗菜属(Aquilegia) 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区有 1 种。
直距耧斗菜(A. rockii Munz) 多年生草本,具粗大直根。茎多数,常具腺毛;二至三回三出复叶,
叶柄基部具鞘,叶背有短柔毛,基生叶有长柄,小叶 2~3 裂,倒卵形或近圆形,茎生叶近无柄,较基
生叶小;花 5 基数,艳丽,聚伞花序,萼片花瓣状,紫红色或蓝色,花瓣与萼片同色,瓣片下部常延
长成距,雄蕊多数,心皮 5(-10),胚珠多数;蓇葖果顶端有喙,种子黑色,有光泽,狭倒卵形,多数。
生于海拔 2 500m 以上铁杉、云杉林下或路边,少见,常成片分布。需冷凉气候,水湿条件要求较
高,以种子繁殖为主。
含少量小檗碱,地下根茎可代黄连药用,具通经、活血、止血等功效。目前极少药用。
2.4 星果草属(Asteropyrum) 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区 1 种。
星果草(A. peltatum (Franch.) Drumm. et Hutch.) 多年生小草本。根状茎短,丛生多数细根;单叶 2~
6 片,基生,叶柄基部具鞘,有长柄,盾状着生,叶片近圆形或五角形;花 5 基数,单生,花葶 1~3,
具苞片,萼片花瓣状,白色,花瓣黄色,约为萼片之半,雄蕊多数,心皮 5~8;蓇葖果卵形,顶端有
尖喙,成熟时星状展开;种子多数,细小,棕黄色,宽椭圆球形。
生于海拔 1 900m 以上铁杉、云杉林下或路边,稀见,常呈小片分布。需冷凉气候,水湿条件要求
较高,以种子繁殖为主。
含小檗碱,地下部分可代黄连药用,具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功效。目前使用较少。俗名马尾黄连。
2.5 小檗属(Berberis) 小檗科(Berberidaceae),本区约 13 种 7 变种。
落叶或常绿有刺灌木。枝刺单生或三叉,幼枝常具黑色疣点,木质部和内皮层黄色。单叶互生,
叶片与叶柄连接处常有关节。花常春夏开放,黄色,单生或簇生或组成各式花序;花梗基部常具 2~4
枚苞片和小苞片;花萼花瓣状,离生,3 基数,6~9 片,2~3 轮排列;花瓣 6 枚,离生;雄蕊 6 枚;
花粉近球形或长球形,具 3 沟;花柱短或缺,柱头头状,子房具 1 至多颗基生胚珠。浆果红色或蓝黑
色,常 5~10 月成熟,似黄豆大小。种子 1 至多粒。
生于海拔 800~4 200m 灌丛、草地、沟谷、路边、林下,较常见,常小片分布。对水湿条件要求
不高,以种子繁殖为主,栽培较易。
本属植物的根、茎含有小檗碱,可代黄连药用,俗名鸡脚黄连。具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凉血降
压、扩张血管等功效。本区常见药效较好的有假小檗(B. fallax Schneid)、平滑小檗(B. levis Franch.)、粉
叶小檗(B. pruinosa Franch.)、点叶粉叶小檗(B. pruinosa Franch. var. punictata Ahrendt)、独龙小檗(B.
taronensis Ahrendt)、近翅枝金花小檗[B. wilsonae Hemsl. var. subcauliata (Schneid.) Schneid.]等。
第 1 期 施晓春,等: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常见“黄连”的识别与保护 ﹒59﹒
2.6 十大功劳属(Mahonia) 小檗科(Berberidaceae),本区约 7 种。
常绿无刺灌木或小乔木。顶芽具多数宿存鳞片。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聚生于茎顶,叶缘具刺
状锯齿,通常无柄或具短柄。花常夏秋开放,总状花序簇生;花常黄色,基部具小苞片;花萼不等大,
离生,3 基数,6~9 片,3~2 轮;花瓣 6,2 轮排列;雄蕊 6 枚,子房通常有少数具柄基生胚珠。浆果
多秋春成熟,蓝灰色至深蓝色。
生于海拔 1 300~3 500m 灌丛、草地、沟谷、林下,较常见,为本地分布最多的“黄连”类植物,
在向阳和半阴处常呈片分布。对水湿条件要求不高,以种子繁殖为主,栽培容易。
本属植物的根、茎含阿朴啡类、原小檗碱类、双苄基异喹啉类,可代黄连药用,俗名鸡脚黄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大量采集以酸解法制取黄连素。具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凉血降压、扩张血
管等功能。本区常见药效较好的有具苞十大功劳(M. bracteolata Takeda)、独龙江多齿十大功劳(M.
dulongensis H. Li)、长小叶十大功劳(M. lomariifolia Takeda)、多齿十大功劳(M. polydonta Fedde)、独龙
十大功劳(M. taronensis Hand.-Mazz.)等。
3 结论与建议
高黎贡山地区作为“黄连”的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约 33 种 10 变种。其中,毛茛科(Ranunculaceae)
黄连属(Coptis) 1 种,唐松草属(Thalictrum) 10 种 3 变种,耧斗菜属(Aquilegia)1 种,星果草(Asteropyrum)
1 种;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 13 种 7 变种,十大功劳属(Mahonia)7 种。识别容易。各类
“黄连”以营养器官为主的分类检索表如下:
1. 灌木,浆果
2. 茎有刺,单叶…………………………………………………………………………………………小檗属 Berberis
2. 茎无刺,羽状复叶………………………………………………………………………………十大功劳属 Mahonia
1. 多年生草本,蓇葖果或聚合廋果
3. 单叶或全裂叶,基生
4. 单叶,萼片白色,果熟时星状展开…………………………………………………………星果草属 Asteropyrum
4. 掌状三全裂叶,萼片黄绿色,果熟时不展开………………………………………………………黄连属 Coptis
3.一至多回三出复叶,茎生
5. 小叶常卵圆形,近顶端具圆齿或粗齿;花萼常黄绿色,无花瓣;聚合廋果…………………唐松草属 Thalictrum
5. 小叶倒卵形或近圆形,2~3 裂;花萼紫红色或蓝色,花瓣与萼片同色;蓇葖果……………耧斗菜属 Aquilegia
该地区被称为“黄连”的植物种类较多,药用以黄连属、十大功劳属植物为主。尽管种类较多,
但种群常在局部地段呈岛状分布,数量相对贫乏,在开发应用的同时应加强资源保护。特别是云南黄
连应用最多,资源损失较为严重,应注意加强原生地的环境和物种资源重点保护以及近原生地保护。
此外,高黎贡山地区“黄连”类植物不乏云南黄连、近光滑小檗、俅江小檗等该地区特有种,是
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应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当地人的资源保护意识;同时,通过驯化栽培和繁殖,
推广科学种植,增加当地人经济收入,以减轻对野生资源的需求压力。
参考文献:
[1] 龙春林,等. 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Ⅰ 勒墨人[J]. 云南植物研究, 1999,21(增刊Ⅳ): 131-136.
[2] 龙春林,等. 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Ⅱ 独龙族[J]. 云南植物研究, 1999,21(增刊Ⅺ): 137-144.
[3] 肖培根,等. 中国植物志(第 27 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28-29.
[4] 应俊生,等. 中国植物志(第 29 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50.
[5] 于俊林,等. 小檗碱的植物资源[J]. 中草药, 2005,36(9): 1 434-1 436.
[6] 李恒,等. 高黎贡山植物[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83-505.
[7] 张浩,等. 西藏黄连与云南黄连的组织形态学研究[J]. 中草药, 1990,21(12): 27-29.
[8] 张莉,等. 国产黄连属植物的研究现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9(4): 368-371.
[9] 黄骥,等. 云南黄连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地理分布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2004,26(3): 255-266.
[10] 潘清平. 黄连[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