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兴安升麻试管苗培养研究



全 文 :兴安升麻试管苗培养研究
刘强强,李丹妮,宋诗迎,李洪艳,姜长阳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以兴安升麻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生根和茎段生根继代繁殖培养,以及试
管苗移栽和定植试验。结果表明,1/2MS+BA0.5mg/L+2,4-D2.5mg/L+蔗糖35g/L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
扩增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蔗糖40g/L+ZT0.4mg/L+NAA0.1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采
用下部切口在10mg/LIAA溶液中处理5min,再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
和生根继代繁殖培养的理想方法;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1%,定植成活率为98.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兴安升
麻的全部植物学性状。
关键词:兴安升麻;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基;试管苗
中图分类号:S567.23;S759.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3)09-0904-04
Study on Cultivating Tube Seedlings of 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
LIUQiang-qiang,LIDan-ni,SONGShi-ying,LIHong-yan,JIANGChang-yang
(CollegeofLifeSciences,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Abstract:Topreservethewildresources,immaturestemof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wasusedtostudyoncallusin-
duction, differentiation culture, adventitious bud rooting, rooting subculture, transplant of tube seedlings and field plan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 MS+BA 0.5 mg/L+2,4-D 2.5 mg/L + sucrose 35 g/L was the proper medium for callus induction and multiplication
culture. 1/2 MS+sucrose 40 g/L+ZT 0.4 mg/L+NAA 0.1 mg/L was the suitable medium for callus differentiation culture. The ideal
methodforadventitiousbudrootingandrootingsubculturewastocutthatinoculatebottom1/2MSafterdispose5minutesinIAA10mg/L.
Thesurvivalrateoftransplantingwas95.1%andthesurvivalrateofplantingwas98.4%.Thetubeseedlingsmaintainallbotanicalchar-
acterof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
Key words: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tissueculture;callus;culturemedium;tubeseedlings
收稿日期:2013-05-31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303015011);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03041-4)
作者简介:刘强强(1989-),男,安徽合肥人,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植物组织培养。姜长阳为通讯作者。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3.09.04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9):904-906,923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
又称升麻,属毛茛科升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2],生
长于林缘、草甸、疏林下和山坡草地,分布于我国的
山西、河北、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区。在辽宁
的大连、朝阳、丹东、抚顺、鞍山、本溪等地也有分
布[2-3]。兴安升麻的根茎含升麻丝苷等三萜类以及升
麻丝苷A、升麻丝苷B等苷类等化学成分,根茎入
药,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等功效,对
外感风热、头疼寒热、咽痛、斑疹、麻疹透发不畅、时
疫火毒、口疮、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
下重、脱肛、内脏下垂、妇女带下和崩中等疾病具有
一定疗效[4]。兴安升麻的全株干粉作家禽的饲料添
加剂,能明显降低禽类的发病率。由于兴安升麻对
人和家禽的防病治病具有多种疗效,一直以来,人
们大量采收以直接药用或出售,从而使大连地区的
兴安升麻成为濒危资源。为保护兴安升麻资源和满
足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嫩茎愈伤组织及试管苗
培养的研究。虽然目前已有植物组织培养及无性系
建立的报道[5-7],并且还有升麻属植物大叶升麻无性
系建立研究的报道[8],但迄今未见兴安升麻愈伤组
织和试管苗培养研究的相关报道。
本试验以兴安升麻嫩茎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
织诱导和分化培养、不定芽生根和茎段生根继代繁
殖培养,旨在为满足栽培提供资源。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来源及灭菌
2010年5月下旬将大连庄河草甸上生长较旺
904· ·
刘强强等:兴安升麻试管苗培养研究
盛的兴安升麻植株挖回后,栽植到辽宁师范大学生
物园的大花盆中作为研究材料。6月中旬,待花盆
中的兴安升麻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连续2d向植株
上喷洒4mg/L的青霉素,后立刻用塑料袋将植株完
全罩住,放到阴凉处。之后,将嫩茎剪下,按照大三
叶升麻培养的方法进行灭菌[8],即可获得无菌材料。
1.2培养条件
培养中固体培养基琼脂胨力强度为230g/cm2,
恒定光照强度为2200lx,恒定培养温度为25℃,
其他培养条件参见东方蓼的研究[9]。
1.3试验方法
1.3.1 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将无菌嫩茎用解剖
刀切成长约0.5cm的茎段后,接种到以MS,1/2MS,
1/3 MS,N6,B5LS 分别附加 BA 0.5 mg/L+2,4-D
2.5mg/L+蔗糖35g/L的6种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嫩
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试验。每处理接种50个茎段,
重复2次。
1.3.2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将在 1/2 MS+BA
0.5 mg/L+2,4-D 2.5 mg/L+蔗糖 35 g/L 培养基
继代扩增培养的嫩绿色愈伤组织,用枪状镊子在
培养瓶中分散成大小为0.4~0.5cm的块状后,接
种到以下 12 种培养基上:MS+蔗糖 35 g/L+BA
0.2 mg/L+NAA 0.1 mg/L;MS+蔗糖 40 g/L+BA
0.4 mg/L+NAA 0.1 mg/L;MS+蔗糖 45 g/L+BA
0.6 mg/L+NAA0.1mg/L;1/2MS+蔗糖35g/L+ZT
0.2mg/L+NAA0.1mg/L;1/2MS+蔗糖40g/L+ZT
0.4mg/L+NAA0.1mg/L;1/2MS+蔗糖45g/L+ZT
0.6 mg/L+NAA 0.1 mg/L;B5+蔗糖 35 g/L+BA
0.2 mg/L+NAA 0.1 mg/L;B5+蔗糖 40 g/L+BA
0.4 mg/L+NAA 0.1 mg/L;B5+蔗糖 45 g/L+BA
0.6 mg/L+NAA 0.1 mg/L;B5+蔗糖 35 g/L+ZT
0.2 mg/L+NAA 0.1 mg/L;B5+ 蔗糖 40 g/L+ZT
0.4 mg/L+NAA 0.1 mg/L;B5+蔗糖 45 g/L+ZT
0.6 mg/L+NAA0.1mg/L,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
养试验。试验重复2次,每种培养基用于试验的材
料为50块。
1.3.3 不定芽生根培养 把培养生长60d的不定
芽从下部切下后采用以下 4 种方法进行处理,再
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生根培养试
验。方法1:当分化培养到60d时,向培养瓶内倒入
2mg/LNAA溶液,处理24h后将不定芽剪下接种培
养;方法2:把不定芽从基部切下后,把下部切口在
10mg/LIAA溶液中处理5min再接种培养;方法
3:把不定芽从基部切下后,把下部切口在10mg/L
NAA溶液中处理5min再接种培养;方法4:把不定
芽从基部切下后,把下部切口在10mg/LABT2号
生根粉溶液中处理5min再接种培养。重复2次,每
种方法接种50个不定芽。
1.3.4 试管苗移栽 将生根继代繁殖培养26~28d
的试管苗培养瓶瓶塞拔掉后,放到光照强度为
4 000~5000lx的光照下炼苗3~4d,待培养基的
上面出现可见菌落时,将全株试管苗取出,用1mg/L
的庆大霉素溶液洗净下部附着的培养基,栽植到上
半层为干净河沙的温室营养钵中。移栽3次,共移
栽390株。移栽后前10d左右要保持湿度为85%~
90%、无直射光的环境。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培养基对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影响
培养到65d时统计表明,在6种基本培养基
中,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最好,平均诱导率达93.0%,而且愈伤组织的生长
速度最快,平均每个愈伤组织质量为4.6g。对嫩茎
段的培养过程观察结果表明,在以1/2MS为基本
培养基的培养基上,培养到第9天时,可见约5%的
培养茎段开始在切口处生长出淡黄色、直径为0.1cm
左右的愈伤组织;培养到第35天时,约80%培养材
料会诱导出淡绿色的愈伤组织;培养到65d时会诱
导出一团半球形、嫩绿色、表面有很多大小为0.2~
0.4cm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此时,把诱导培养出的
愈伤组织分散为直径0.5cm左右、由多个颗粒组成
的块状后,接种到相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
继代扩增培养,2次重复试验的每次重复试验继代
扩增培养5代的结果证明,经过55d为一个继代周
期的培养,就会培养出1代嫩绿色、表面为颗粒状、
平均每代愈伤组织扩增倍数为13.9倍的愈伤组织。
结果说明,1/2MS这一基本培养基是嫩茎段愈伤组
织诱导培养和继代扩增培养理想的基本培养基,而
1/2MS+BA0.5mg/L+2,4-D2.5mg/L+蔗糖35g/L
培养基是兴安升麻嫩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
代扩增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2.2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影响
接种培养 62 d 时统计结果(表 1)表明,在1/2
MS+蔗糖 40 g/L+ZT 0.4 mg/L+NAA 0.1 mg/L 培
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的效果最好,不仅分化率达
到 100%、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数最多,而且不
定芽长势旺盛。说明 1/2 MS+蔗糖 40 g/L+ZT
0.4mg/L+NAA0.1mg/L培养基是兴安升麻嫩茎继
905· ·
山西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9期
代扩增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2.3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对不定芽采用4种方法进行
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定芽生根。其中,采
用方法2(把不定芽从基部切下后,把下部切口在
10mg/L的IAA溶液中处理5min再接种到1/2MS
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进行处理,其生根
效果最好,不仅生根率达到99%、每株试管苗生根
8.2条、株高4.6cm,而且外观上试管苗的长势也比
较旺盛。
对培养过程的观察结果表明,采用方法2培养
5d,可见约10%的培养不定芽开始生长出可见根原
基,之后伴随着根的生长、根数的增加,试管苗也在
迅速生长。培养到30d时就可以培养生长为外观
上生长旺盛的试管苗。把这种试管苗剪成长1.5cm
左右、具有2个生长点和叶片的茎段后,同样采用
方法2对茎段的下部切口进行处理,并接种到相同
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继代繁殖培养,经过28d即
1个生根继代培养周期的培养,就会培养出1代外
观上与以不定芽为材料,经过30d为1个生根培养
周期培养的不定芽试管苗生长一致的试管苗。2次
重复试验的每次继代生根繁殖培养5代的结果证
明,不仅试管苗生长旺盛,而且平均每一代繁殖系
数为3.1,按照这种速度进行繁殖,1株试管苗1a
能繁殖出超过7万株的试管苗。说明采用把不定芽
从基部切下后,把下部切口在10mg/LIAA溶液中
处理5min再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
养是兴安升麻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繁殖培
养的理想方法。
2.4移栽与定植
移栽8~9d可见成活,有的试管苗开始生长。
移栽30d后统计,成活率为95.1%。
把移栽成活的试管苗,于5月上旬一次性定植
到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山坡上。定植40d后统计,成
活率为98.4%。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不仅当年能正常
开花结果,而且保持了所有野生兴安升麻的全部植
物学性状。
3 讨论
在愈伤组织的培养中,多数是以嫩茎为材料进
行研究[10-14]。本研究是在相同的培养基上,以嫩茎为
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培养周期为65d,而
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扩增培养的培养周期为55d,
后者缩短了10d。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是因
为前者所使用的材料是植株上切下来并经过灭菌
的材料,切割、灭菌过程都对材料造成严重的直接
伤害,使其接种培养后必然需要一个恢复过程;二
是因为材料原来是在外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而接
种培养后是在人工环境下生长的,还需要一个适应
过程。
在本研究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茎段生根继代
培养中,以3种生长调节剂对材料的切口进行处
理,其中采用对材料的下部切口在10mg/LIAA溶
液中处理5min的处理方法均获得了较理想的生根
效果。这是由IAA的分解特性与根的生长生理特性
共同作用的结果。IAA是一种天然生长素,在光照
条件下易分解[15]。因此,对待生根的材料下部切口
处理5min再迅速接种到透明的培养基上进行光照
生根培养,就会满足培养前期在较高浓度IAA中培
养,有利于促进下部切口形成根原基。之后,若IAA
的浓度仍然较高,就会抑制由根原基正常生长为
根。这是因为由根原基生长为根只能在低浓度IAA
的环境中进行,也就是说,在由根原基生长为根的
过程中,若IAA浓度较高,就会抑制根原基生长成
根。而采用IAA对培养材料的下部切口进行5min
表 1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影响
不定芽
长势
+
+
+
++
+++
++
-
-
-
-
-
-
分化不
定芽数
2.2
3.1
3.0
5.3
7.6
6.2
0
0
0
0
0
0
培养基
MS+蔗糖35+BA0.2+NAA0.1
MS+蔗糖40+BA0.4+NAA0.1
MS+蔗糖45+BA0.6+NAA0.1
1/2MS+蔗糖35+ZT0.2+NAA0 1
1/2MS+蔗糖40+ZT0.4+NAA0.1
1/2MS+蔗糖45+ZT0.6+NAA0.1
B5+蔗糖35+BA0.2+NAA0.1
B5+蔗糖40+BA0.4+NAA0.1
B5+蔗糖45+BA0.6+NAA0.1
B5+蔗糖35+ZT0.2+NAA0.1
B5+蔗糖40+ZT0.4+NAA0.1
B5+蔗糖45g+ZT0.6+NAA0.1
分化
率/%
36
46
28
88
100
84
0
表 2 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定芽生根培养的影响
注:培养基单位:蔗糖g/L;生长调节剂mg/L。-代表不生长;+代
表长势一般;++代表长势较好;+++代表长势旺盛。表2同。
方法
对照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生根率/%
0
36
99
51
67
每株试管苗生
根条数
0
3.3
8.2
3.6
5.1
试管苗
长势
-
+
++
+
++
试管苗高
度/cm
0
2.8
4.6
2.6
3.4
(下转第 923 页)
906· ·
的处理,既能满足根原基形成时需要较高浓度IAA
的条件,又能满足根原基生长为根需要低浓度IAA
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2:664.
[2]李书心.辽宁植物志:上册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471.
[3]韩全忠,王正兴.大连地区植物志:上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
学出版社,1993:222-223.
[4]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6:621-625.
[5]吴丽巍,杨阔,陶双,等.东北点地梅下胚轴再生体系建立的研
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136-1138.
[6]马素娴,田志强,亢季萍.山西野生卷丹百合鳞茎组织培养[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19-321,377.
[7]赵丹琦,黄光霁,高弘扬,等.蛇床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3-15.
[8]王娟,应姿,王倩倩,等.大三叶升麻嫩茎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7):111-112.
[9]高迎秋,孔祥慧,李肖依,等.东方蓼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
[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5-18.
[10]郝岗平,杜希华,史仁政,等.银杏幼嫩茎段培养诱导愈伤组织
及其细胞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648-652.
[11]孙铭鸿,安娜,周清,等.天女木兰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
系建立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2(4):6-8.
[12]迟金凤,迟金双,安凯,等.变异酸浆嫩茎组织无性系建立的研
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9-22.
[13]杨丹,刘姝,孙婧靓,等.堇菜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内蒙古农
业科技,2012(4):33-35.
[14]杨柳,李志东,张晨,等.蓬累悬钩子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繁殖的
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7-10.
[15]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2-174.
(上接第 906 页)
好、液体低吸附(lowbinding)的枪头,尽量降低移液
器带来的不确定度。在转基因生物检测过程中,不
同环节都可能产生不确定度[16],如送样种子颗粒数
量与期望含量、样品缩分、DNA 分离及其浓度测
量、DNA溶液稀释、反应体系制备、荧光基团降解、
工作曲线拟合等。本研究重点讨论了转基因生物检
测中微量液体的转移和工作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是对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初步尝
试,而在实际测试中,应尽可能多地对从制样到数
据分析等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从而获得
较准确的测量不确定度。
参考文献:
[1]Wang C X,Shu Y. Evaluationon uncertainty of determining aspar-
tamein beverage by HPLC [J].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2009,10(5):6-8.
[2]张涵信,查俊.关于CFD验证确认中的不确定度和真值估算[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28(1):39-45.
[3]王小鹏,高志山,马骏,等.非球面测量中零位计算全息的测量
不确定度分析研究[J].光学学报,2011,31(1):1-5.
[4]刘文彬,居漪.常规化学项目总误差和不确定度比较研究[J].检
验医学,2012,27(12):1002-1006.
[5]林瑞波.检测实验室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浅析[J].中国计量,
2011(8):71-73.
[6]宋勇涛,王勇,刘勤,等.FQ-PCR在转基因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进展[J].动物医学研究进展,2008,29(11):55-59.
[7]马燕斌,吴霞,蔡永峰,等.TaNHX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
生物信息学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5):422-426.
[8]田义轲,李节法,王彩虹,等.梨茎尖中PpKO基因表达量的实
时荧光定量PCR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2,27(3):62-66.
[9]王渭霞,赖凤香,洪利英,等.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水稻科
丰 6 号插入拷贝数和转基因含量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20(1):9-15.
[10]刘信,宋贵文,沈平,等.国外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及其标准化
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3-7.
[11]厉建萌,宋贵文,刘信,等.浅谈转基因产品阈值管理[J].农业
科技管理,2009,28(3):29-32.
[12] Jana Zel,Kristina Gruden,Katarina Cankar,et al. Calcul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quantitative qnalysi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using intermediate precision-A practical ap-
proach[J].JournalofAOACInternational,2007,90(2):582-586.
[1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059.1—2 12 测量不确定
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
[1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495.5—2004 转基因产
品检测核酸定量PCR检测方法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15]宋君,雷绍荣,刘勇,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
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 [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33):20312-20315.
[16]宋君,雷绍荣,郭灵安,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
米MON863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玉米科学,2012,20(5):
45-49.
王 东等:转基因大豆GTS40-3-2定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