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黄芩快速繁殖研究



全 文 :·栽培与育种·
滇黄芩快速繁殖研究
李娅琼 ,游 春 ,杨 冠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 滇黄芩幼嫩茎作外植体 , 用 MS+IAA0.1 mg/L+BA 0.5(0.2)mg/L培养基上可诱导成苗 , 在 MS+
BA0.2(1.5)mg/L+IAA0.1mg/L+NAA0.1 mg/L+2, 4-D0.5(1.5)mg/L培养基上可增殖 、继代培养。分化苗在
1/2MS+NAA0.1(0.2)mg/L+IBA0.1(0.2)mg/L+PP333 1.0 mg/L培养基上可迅速生根 , 生根率达 100%。
关键词 滇黄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7)07-0761-02
StudyonRapidReproductionofScutelariaamoena
LIYa-qiong, YOUChun, YANGGuan
(YunnanColegeofTCM, Kunming650200, China)
Abstract TissueculturesofScutelariaamoenawereestablishedfromtheyoungstemexplantsonMS+IAA0.1mg/L+BA0.5
(0.2)mg/L.PropagationcultureswereestablishedonMS+BA 0.2(1.5)mg/L+IAA0.1 mg/L+NAA 0.1 mg/L+2, 4-D 0.5
(1.5)mg/L.Rootingofplanletwasestablishedon1/2 MS+NAA0.1(0.2)mg/L+IBA0.1(0.2)mg/L+PP
333
1.0 mg/Landthe
ratecanreach100%.
Keywords Scutelariaamoena;Tissuecultures;Rapidreproduction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4-042365C)作者简介:李娅琼(1976-),女,云南人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的研究;E-mail:lyqlyqlyq0124@sina.com.cn。
  唇形科滇黄芩 ScuteleariaamoenaC.H.Wright
为多年生草本 ,用于治疗各种炎症以及胃痉挛和解
除乌头中毒引起的多种中枢神经症状 。本种为我国
西南地区药用黄芩的主流品种 ,质量较好 ,已列入国
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 。
滇黄芩药用价值高 ,销量大 ,野生资源不断下
降 ,应用组培技术快速繁殖 ,既可满足市场需要 ,也
可有效保护野生种质资源 。有关滇黄芩的组培研究
还未见报道 。本试验用幼嫩茎段诱导出再生植株。
1  材料
滇黄芩采自云南省昆明市阿子营 。
2  方法
2.1  消毒 取幼嫩茎段经肥皂水摇洗 ,自来水冲
洗干净 ,用蒸馏水加 1 ~ 2滴吐温 -80泡 10min,然后
以长流水冲 4h。在超净工作台内用 75%酒精消毒
10 s,无菌水冲洗 2次 ,过饱和漂白粉上清液浸泡 15
min,无菌水冲洗 2次 , 0.1%升汞浸泡 5 min,无菌水
冲洗 5 ~ 7次 。用无菌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
2.2  诱导培养基筛选 将经消毒处理的幼嫩茎段
接种于 MS+IAA0.1 mg/L+BA0.5mg/L和 MS+
IAA0.1 mg/L+BA0.2 mg/L(单位下同)。
2.3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将诱导出的无菌苗切
分 ,再分别转接到五组培养基中 ,每瓶 2株 ,每组 10
瓶。五组培养基如下:
A.MS+BA0.5+2, 4-D0.5+NAA0.1+IAA
0.1;B.MS+BA1.0+2, 4-D1.0+NAA0.1+IAA
0.1;C.MS+BA1.5+2, 4-D1.5+NAA0.1+IAA
0.1;D.MS+BA0.2;E.MS+BA0.2+NAA0.1+
IAA0.1。
2.4 壮苗试验 无菌苗切分 ,接种于添加不同浓
度的多效唑(PP333)的培养基中。
2.5 培养条件 温度 25±1℃、光照强度 1200 Lx、
光照周期 12h。
3 结果
3.1 外植体诱导 接种于 IAA0.1+BA0.5+MS
培养基中的茎段 , 3 ~ 4 d基部膨大 ,腋芽萌发 , 25 d
后苗高 6 ~ 7 cm,生长良好 ,绿芽粗壮 ,侧芽多 ,叶片
平展 。接种于 IAA0.1 +BA0.2+MS培养基中的
外植体 ,虽仍能生长 ,但诱导率低 ,且叶片出现畸形 ,
苗分化也不正常(见表 1)。
 表 1  不同激素与茎段外植体腋芽的诱导
激素浓度 接种茎段数 最早萌发时间(天) 诱导率(%)
IAA0.1+BA0.5 20 4 100
IAA0.1+BA0.2 20 12 34.8
·761·中药材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0卷第 7期 2007年 7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7.07.001
3.2  芽的增殖 BA浓度为 0.2 mg/L(处理 D和
E)时 ,增殖倍数高 ,苗体也健壮 。但 BA浓度超过
0.5mg/L,虽然有腋芽萌发 ,但叶片皱缩 、叶色浅绿
(见表 2)。
 表 2  不同培养基与滇黄芩芽增殖
处理 外植体 芽增殖数 增殖倍数 茎块生长状况
A 20 65 3.25 有腋芽萌发 , 小苗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 叶色浅绿
B 20 48 2.4 小苗较弱 , 矮化 , 叶色玻璃黄
C 20 24 1.2 茎尖不生长 , 且出现畸形 ,3wk后枯萎
D 20 115 5.75 茎尖也能生长 , 也有腋芽萌发 , 2wk后小苗开始生长缓慢 , 节间较长
E 20 129 6.45 茎尖生长良好 , 侧芽多
  注:每个茎段只一个侧芽及顶芽均不在计数内
 表 3  不同浓度 PP333与滇黄芩试管苗生长
组别 PP333浓度(mg/L) 节间长度(mm) 叶片特征
1 0.1 14.7 小且浅绿
2 0.5 10.1 小且浅绿
3 1.0 7.0 大且深绿
4 2.0 7.2 大且绿 
3.3 PP333的壮苗效果 针对黄芩试管苗生长快 ,
节间伸长 ,致使试管苗较细弱 ,且叶片黄绿色 ,在优
化的增殖培养基(D和 E)中添加 PP333 ,结果试管苗
较粗壮 ,且叶色绿 、株型紧凑(表 3)。
3.4 生根诱导 试管苗长到 3.0 ~ 4.0 cm时分成
单株 ,除去基部愈伤组织或取茎端接种于生根培养
基 1 /2 MS+NAA0.1(-0.2)+IBA0.1(-0.2)+
PP3331.0中 7天后开始生根 ,生根率可达 100%。
3.5 练苗和移栽 当苗高 3.0 ~ 4.0 cm,根长 1.5
~ 2.0cm,每株根数 3 ~ 5条时 ,将瓶口打开 ,置于阳
光下室内锻炼 2 d后 ,用镊子取出生根苗 ,洗去基部
培养基 , 栽种于覆膜的花盆 。盆中的土壤经过
0.1%高锰酸钾消毒 ,湿度保持在 90%左右 , 5天后
去掉覆膜 , 10天后成活率达 100%。
4 结论
4.1 以带腋芽的滇黄芩嫩茎为外植体 ,在附加 BA
0.5+IAA0.1的 MS培养基上 ,诱导芽的效果最好 。
4.2 在附加 BA0.2+IAA0.1+PP3331.0的 MS培
养基上 ,芽的分化率及增殖倍数最佳 ,且苗体健壮 。
4.3 在 1/2MS+NAA0.1(-0.2)+IBA0.1(-0.2)
+PP333 1.0的培养基上 ,试管苗的生根率达 100%。
4.4 当试管苗高 3.0 ~ 4.0cm,根长 1.5 ~ 2.0cm,
移栽于覆膜且土壤经消毒的花盆中 , 5天后去掉覆
膜 , 10天后成活率达 100%。
(2006-10-17收稿)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9981212)作者简介:申彦晶(1980-),女,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赵树进 , Tel:(020)36225424。
白木香核型与 GiemsaC-带带型研究
申彦晶 1 ,赵树进 1, 2*
(1.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广东广州 510641;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 ,广东广州
510010)
  摘要 目的:研究白木香染色体的核型与 C-带带型 , 为该种鉴定 、起源 、良种培育等的研究提供细胞学资料。
方法:核型分析采用常规压片法 , C-带带型用改良 BSG法。结果:白木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16, 核型公式为 K
(2n)=2x=16=6m+6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 2n=16=4L+4M
2
+6M
1
+2S,属于 “ 2B”型。白木香 8对染色
体共有 34条 C-带带纹 , C-带带型公式为 2n=2x=16=4C+2I+2T+2CI++2CI+T+2CI+T++2I+T+。结论:白木
香染色体的不对称性较高 ,处于较进化地位 ,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木香;核型分析;C-带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7)07-0762-04
·762· 中药材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0卷第 7期 2007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