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民族药滇黄芩的本草考证



全 文 :民族药滇黄芩的本草考证
李娅琼 , 游 春 , 杨耀文 , 钱子刚 , 王晓佳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 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通过对滇黄芩的本草学考证 , 结合现代有关滇黄芩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 , 表
明本草文献中关于滇黄芩的记载与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 历代使用滇黄芩的正品药材为唇形科黄芩属滇黄芩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的根。并对其资源状况 、 栽培方法及近缘种加以阐述。
关键词:滇黄芩;本草学;民族药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5)01—0013—03
滇黄芩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根入
药 , 具有清热 、 消炎 、 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
症 、以及胃痉挛和解除乌头中毒引起的多种中枢神经
症状 , 使用历史悠久 , 是云南纳西族 、 彝族常用品种
之一。滇黄芩为我国西南地区药用黄芩的主流品种 ,
是质量较好 , 最有利用价值的地方品种之一 , 国家三
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现对黄芩的本草学进行考证 ,
查清其基源和应用沿革 , 为现代研究和利用滇黄芩提
供本草学依据[ 1~ 2] 。
1 基源考证
1.1 名称与别名
滇黄芩以黄芩之名始载于 《滇南本草》 , 曰:“味
苦 , 性寒。上行泻肺火 , 下降泻膀胱火。男子五淋 ,
女子暴崩 , 调经 [ 安胎] , 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 ,
清胎热 , 除六经实火 、 实热。所谓实火可泻 , 黄芩是
也。[热症多用之] ”[ 3] 。
中国植物志第六十五卷第二分册以滇黄芩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之名记载。模式标
本采自云南蒙自。云南植物志第五卷也以此名载入。
滇黄芩的其它别名还有西南黄芩 《中药材品种论
述》 , 美黄芩 (云南中草药), 条芩 、 子芩 、 枯芩 (四
川 、云南), 川黄芩 (甘肃), 土黄芩 (贵州), 魁芩
(四川), 雅致黄芩 、 美黄芩 (云南红河), 小黄芩
(云南曲靖), 三叶草 , 金不换 , 山茶根之名。傈僳族
药名音译:喜勒怒几。虽然滇黄芩有如此多的别名 ,
但均可以确定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滇黄芩[ 4] 。
1.2 生药学鉴定
1.2.1 原植物鉴定
对滇黄芩的形态特征描述在 《滇南本草》 中有较
详细的记载 , 曰:“多年生草本 , 高 20 ~ 35 cm。茎直
立 , 四棱形。叶交互对生 , 矩圆状椭圆形 , 几无叶
柄 , 长 9 ~ 22 cm;夏季开蓝紫色花 , 生于茎梢叶腋
间 , 集成总状花序。花偏向一方 , 唇形 , 花萼筒状成
2唇形;雄蕊 4 , 两两成对;雌蕊子房上位 , 花柱细
丝状 , 柱头不显。坚果极小 , 黑色 , 有小凸点。” 另
在 《云南中草药选》 中对滇黄芩的生境 、 花及果有相
关的描述:“生于向阳坡草地 、 石隙或杂草丛中。花
期六至九月 , 果稍后成熟” 。滇黄芩为多年生草本 ,
茎锐四棱形 , 直立。主根粗壮圆锥形。花萼唇形 , 花
冠二唇形 , 小坚果 4 , 近圆形[ 5~ 7] 。
《中华本草》 和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滇黄芩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为唇形科 (Labiatae)
黄芩属 (Scutellari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 茎锐四
棱形 , 直立。主根粗壮圆锥形。花萼唇形 , 花冠二唇
形 , 小坚果 4 , 近圆形。从本草文献的描述及部分附
图来看 , “花唇形 , 小坚果 , 根 、 茎的形状” 等特征
与滇黄芩相吻合[ 8] 。
1.2.2 性状鉴定
根茎横生或斜生 , 粗 1cm以上。根呈圆锥形的不
规则条状。常有分枝 , 长 5 ~ 20cm , 直径 1 ~ 1.6cm。
表面黄褐色或棕黄色 , 常有粗糙的栓皮 , 有皱纹。下
端有支根痕 , 断面纤维状 , 鲜黄色或微带绿色。气
1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4—042365C)
收稿日期:2004—12—08 修回日期:2004—12—20
作者简介:李娅琼 (1976~ ), 女 , 云南人 , 讲师。主要研究领域:药用植物学 、 生药学及生物技术。
第 28 卷第 1期
2005年 3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28 No.1
3.2005
微 、味苦。
1.2.3 显微鉴定
木栓层 6 ~ 9 列细胞。韧皮部约占根的 1/4 , 有纤
维散在 , 偶见大 、 小悬殊的石细胞 , 石细胞方形 、 不
规则形。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束 8 ~ 13 , 木射线 8
~ 18 列薄壁细胞 , 导管直径 28 ~ 44μm。中央无木栓
环。淀粉粒直径 2~ 12μm , 脐点未见 , 无层纹。
1.2.4 理化鉴定
据 《大理中药资源志》 药材检验:(1)取本品粉
末 0.1g , 加甲醇10ml , 在水浴上加温 5min , 滤过 , 取
滤液 1ml , 加三氯化铁试液数滴显蓝绿色。(2)取本
品粉末1g , 加乙醇 10ml , 煮沸片刻 , 滤过 , 滤液呈鲜
黄色 , 加稀盐酸 1ml及镁粉适量 , 放置片刻 , 显深红
色。
1.3 产地及生长生态环境
滇黄芩的产地与生长环境在本草文献中有记载 ,
《滇南本草》 曰:“生于山间疏林下或向阳山坡草地” 。
《云南中草药选》 曰:“生于向阳坡草地 、 石隙或杂草
丛中” 。 《怒江中草药》 曰:“生于云南松林下或灌丛
草地中” 。 《云南中草药》 曰:“生于旷野草地或林
下” 。现分布于云南中南部 、 中部 、 西北部 , 四川南
部及贵州西北部。
对滇黄芩的生长环境 , 多分布于旷野 、 山坡 、 林
下或向阳山坡草地。以向阳山坡草地最常见 , 有时也
长在岩石缝隙之中 , 喜温和气候 , 耐寒冷。在云南多
生长在海拔1 700 ~ 2 500m左右的云南松林下或灌林
丛草地及疏林中。我们到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乡
作过实地考察 , 对其生境 、 气候 、 海拔等的考察结果
与本草记载基本相符。
1.4 性味与功效
对其性味 , 《滇南本草》 曰: “味苦 , 性寒。” ,
《云南中草药》 曰:“苦 , 寒。” , 《怒江中草药》 曰:
“苦 , 寒 , 泻实火 , 除湿热 , 止血 , 安胎” 。
对滇黄芩的功效 , 《滇南本草》 曰:“上行泻肺
火 , 下降泻膀胱火。男子五淋 , 女子暴崩 , 调经 [ 安
胎] , 清热。胎中有火热不安 , 清胎热 , 除六经实火 、
实热。所谓实火可泻 , 黄芩是也。 [ 热症多用之] 。”
《云南中草药》 曰:“泻火解毒 , 安胎。主治风热感
冒 , 肺热咳嗽 , 湿热黄疸 , 目赤肿痛 , 胎动不安” 。
《云南中草药选》 曰:“除湿热 , 泻火 , 降压” 。而大
理州纳西族民间用于防治猩红热及治湿热黄疸 、 痢疾
热泻等症;彝医用药经验:本品具有清热泻火 , 止痛
止痢 , 凉血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 , 肺热咳
嗽 , 胃痛 , 头痛 , 湿热黄疸 , 胎动不安 , 吐血 , 衄
血 , 肠风下血 , 目赤肿痛 , 咽喉肿痛 , 急性肋膜炎 ,
热淋 , 痈肿疮毒等。现代滇黄芩的研究认为:味苦 ,
性寒 , 入心 、 肺 、 胆 、大肠经。具有清热 , 泻火 , 解
毒 , 安胎等功效 , 主治温病发热 , 肺炎 , 咯血 , 黄
疸 , 肝炎 , 痢疾 , 目赤 , 胎动不安等症。
2 现代研究与应用
2.1 化学成分
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甙 、 滇黄芩甙 A 、 滇黄
芩甙 B 、 滇黄芩甙 C 、 滇黄芩甙 D[ 9~ 10] 、 amoenin A 、
amoenin B 、 amoenin C 、 amoenin D、 amoeninE[ 11] 、 黄芩
甙元 、 汉黄芩甙 、 汉黄芩素 、 滇黄芩素 、 黄芩新素 、
木蝴蝶素 、 白杨素 、 千层纸素等 , 除此之外尚含苯甲
酸 、 β-谷甾醇等[ 12~ 15] 。
2.2 药理作用
抗炎抗变态反应: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
敏性浮肿及炎症 , 对动物再次吸入抗原引起的变态反
应有保护作用。
抗氧化作用:黄芩甙元有一定抗组织胺与抗乙酰
胆碱的作用 , 黄芩甙无此作用。但黄芩甙能抑制大鼠
心肌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的损伤 , 对 Fenton反应生
成的·OH清除作用特别显著。
抗微生物作用:有较广的抗菌谱 , 煎剂在试管中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肺炎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 脑膜
炎球菌 、 痢疾杆菌 、 白喉杆菌 、 炭疽杆菌 、 大肠杆
菌 、 绿脓杆菌 、 伤寒杆菌 、 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
的抗菌作用 , 对流感病毒 PR株亦有抑制作用。
降压 、 利尿作用:可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 扩
张血管而使血压下降 , 有报道浸剂口服的降压作用滇
黄芩较其他黄芩为佳。其水提物 、 醇提物 、 黄芩甙 、
黄芩甙元 、 汉黄芩素静注均可使麻醉兔尿量增加 , 在
急性利尿实验中 , 黄芩甙元作用最强 , 其次是黄芩
甙 、 汉黄芩素。
利胆与解痉作用: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可增加犬 、
兔的胆汁排泄量 , 黄芩甙元较黄芩甙明显 , 汉黄芩素
对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鼠小肠痉挛有解痉作用。
镇静作用:煎剂可用于神经兴奋性增高及失眠的
高血压患者。其他作用: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 能降低
士的宁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6] 。
由于滇黄芩具有上述药理作用 , 并且滇黄芩含较
高的黄芩甙 (17.9%)[ 16] , 有必要对该药进行有效成
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
2.3 现代临床应用
14
2005年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第 28 卷
治肺热咳嗽 、 黄疸 、 胎动不安 、 湿热泻痢:每次
用滇黄芩 5~ 15g , 水煎或入丸剂内服。民间还用以防
治猩红热 , 但脾胃虚寒无湿热者 , 不宜用。某军医院
用本品配白芷制成 “头痛粉” , 临床效果良好。
3 资源状况
滇黄芩仅分布于云南 、 贵州 、 四川等少数的省
区。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丽江 、 大理 、 楚雄 、 新平等
地。滇黄芩生长在温凉 、 高海拔的地区。其药用价值
较高 , 用量较大 , 造成农民对其过度采挖 , 野生资源
蕴量不断下降 , 滇黄芩的资源濒于枯竭。对滇黄芩的
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繁殖技术加以研究 , 可以充
分利用其药用价值 , 并且可以对该物种起到保护作
用。
4 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滇黄芩生长的向阳 、排水良好的肥沃沙
质壤土 , 在丘陵荒地均可种植 , 但低洼积水地不宜栽
种。对土地深翻两次 , 除去杂草 , 以农家肥如猪厩
肥 、垃圾堆肥 、 人粪尿 、 草木灰 、 禽粪及氮 、 磷 、 钾
复合肥每亩约 5kg ~ 10kg为宜。
栽培时 , 挖取野生植株 , 当年移栽;第二年种子
成熟 , 采收种子。播种时 , 将种子掺细灰 , 分撒 , 盖
细肥土 , 播后淋水要透 , 经常保持土质湿润。最后移
栽在整好的土地上 , 与土拌匀 , 移栽时将根疏展 , 壅
土 , 用手压紧 , 然后复土即可。
滇黄芩怕涝 , 一旦积水 , 易发生腐烂死亡 , 雨季适
时排灌 , 雨后畦沟必须排水畅通。在干旱少雨季节 , 注
意灌溉 , 保持畦面湿润 , 利于发根和植株生长。
5 近缘种
滇黄芩与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均系唇
形科植物 , 黄芩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 列为中品。
滇黄芩为黄芩的地方习用品 , 收载于 《云南省药品标
准》 74版。
两者均为多年生草本 , 根亦相似。两者的外观形
状差异较小 , 仅进行宏观鉴别不易区分。现已有人对
滇黄芩与黄芩进行鉴别 , 摘要如下:(1)从药材性状
上看 , 滇黄芩根呈圆锥形 , 扭曲 , 有分枝 , 表面黄褐
色 , 有皱纹 , 常有粗糙的栓皮 , 脱落处淡黄色 , 断面
纤维性 , 鲜黄色 , 气微味苦。而黄芩根呈圆锥形 , 扭
曲 , 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 , 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 , 质
硬而脆 , 易折断 , 断面黄色 , 中间红棕色 , 老根中空
枯朽状 , 呈棕黑色 , 气微 、 味苦[ 17] 。 (2)从 RP-
HPLC法和HPLC-UV 指纹图谱看 , 滇黄芩的黄芩甙
的含 量 较 高 (17.9%), 而 黄 芩 的 含 量 仅 为
13.16%[ 16] 。(3)从紫外光谱分析看 , 滇黄芩与黄芩
在 210 ~ 212nm 、 271 ~ 276nm 波长范围内均有最大吸
收。但滇黄芩在 31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而黄芩在
此波长处则无最大吸收[ 18~ 19] 。 (4)从薄层分析看 ,
化学成分极其复杂 , 两者有相同的成分 (黄芩素 、 汉
黄芩素 、 黄芩甙), 也有各自的特有成分。含量也不
相同[ 20~ 21] 。
6 小结
通过本草考证 , 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滇黄芩
与现代基本一致 , 基源为唇形科黄芩属滇黄芩 Scutel-
laria amoena C.H.Wright 。对照滇黄芩的名称 、 原植
物的形态特征 、 产地 、 生态环境 、 性味功效与应用 ,
古代和现代研究相似。
滇黄芩具有清热 、 消炎 、 解毒的功效 , 主治范围
广 , 为云南纳西族 、 彝族地区习用药物品种 , 我国西
南地区药用黄芩的主流品种。化学成分含量高 , 通过
对其资源和栽培繁殖方法的深入研究 , 可以使滇黄芩
的药用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 1] 周志宏 , 杨崇仁.滇黄芩中五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0 , 22 (4):475-481.
[ 2] 宋万志.药用黄芩的资源研究 [ J] .药学学报 , 1981 ,
16 (2):139-145.
[ 3] 兰茂.滇南本草 [ 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76.
466-467.
[ 4] 谢宗万 , 余友芩 , 高淑英 , 等.全国中草药名鉴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718.
[ 5] 冉先德.中药药海 [ 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
1993.186.
[ 6] 朱兆云 , 罗天诰 , 雨润林 , 等.大理中药资源志
[ 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1991.37-39.
[ 7]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卫生局.怒江中草药 [ M]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91.283.
[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 编委会.中华本草
[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6206.
[ 9] 李忠荣 , 邱明华 , 聂瑞麟.滇黄芩甙 A 和 B 的结构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6 , 8 (1):19-23.
[ 10] 李忠荣 , 邱明华 , 聂瑞麟.滇黄芩甙 C 和 D的结构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8 , 11 (2):8-11.
[ 11] 周志宏 , 杨崇仁.滇黄芩中五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0 , 22 (4):475-481.
[ 12] 肖丽和 , 王红燕 , 宋少江 , 等.滇黄芩化学成分的分
离与鉴定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3 , 20 (3):
181-183.
(下转第 21页)
15
第1 期 李娅琼 , 等:民族药滇黄芩的本草考证                 
[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三十
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6.40-70.
[ 2] 黄建明 , 郭济贤.中国千金藤属 (Stephania)植物中的
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J] .华西药学杂志 ,
1998 , 13 (2):97-99.
[ 3] 黄建明 , 郭济贤 , 段更利.RP-HPLC法测定千金藤属
植物中 7 种生物活性生物碱 [ J] .药学学报 , 1998 , 33
(7):528-533.
[ 4] 马云淑 , 王方材.云南地不容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J] .中草药 , 1993 , 24 (11):610.
[ 5] 淤泽溥 , 马云淑 , 赵子仙 , 等.克班宁的抗心律失常
作用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2 , (11):658-687.
[ 6] 李淑仪 , 杨秀英 , 王方材.克班宁药理活性的初步研
究 [ J] .中草药 , 1989 , 20 (9):38.
[ 7] 赵春景 , 贾伟 , 梁明达 , 等.13 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
体外 GLC 和 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 J] .中国药理学通
报 , 1992 , 8 (5):398-399.
[ 8] 李惠兰 , 苏沧 , 王方材.克班宁对豚鼠胆囊和胆道口
括约肌的作用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 21
(7):434-436.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of stephania containing crebanine in Yunnan
MA Yun-shu , FANG Bo , ZHANG Zhuang-l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 Yunnan college of TCM , Kunming 65020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sources of Stephania (Shanwugui)containing Crebanine (Cre)in yun-
nan province;and to selec the samples with high content of Cre.Method: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 partial areas of
Yunnan was made and samples were collected.The content of Cre and the extr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y discrimina-
tion of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 means of TLC and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Results:Samples came from Lincang and
its adjoining areas had high content of Cre and had red juice in their stems and leaves;Conclution:the resources of
Stephania containing Cre in middle and south of Yunnan is rich , and can be exploited and used reasonably.
KEYWORDS:Crebanine;Stephania;Resources Investigation
(上接第 15 页)
[ 13] 刘永隆 , 李乃文 , 宋万志 , 等.滇黄芩中黄酮类成分
的研究 [ J] .中草药 , 1980 , 11 (8):337-340.
[ 14] 胡碧煌 , 刘永隆.滇黄芩中新黄酮成分的结构研究
[ J] .药学学报 , 1989 , 24 (3):200-206.
[ 15] 胡碧煌 , 刘永隆 , 章天 , 等.滇黄芩中滇黄芩新素的
结构研究 [ J] .药学学报 , 1990 , 25 (4):302-306.
[ 16] 刘美兰 , 杨立新 , 万元浩 , 等.RP-HPLC 法测定 7
种药用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 [ J] .药物分
析杂志 , 2002 , 22 (2):99-102.
[ 17] 郭朝民 , 郭秀丽.黄芩与滇黄芩的鉴别 [ J] .河南中
医 , 2003 , 23 (9):71-72.
[ 18] 陈善信 , 张宏伟.黄芩与滇黄芩紫外光谱鉴别 [ J]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1 , 12 (3):230.
[ 19] 傅平 , 刘尔广 , 罗聪颖.黄芩与滇黄芩的紫外光谱和
薄层色谱鉴别 [ J] .中药材 , 1996 , 19 (11):559.
[ 20] 肖丽和 , 王红燕 , 李发美 , 等.不同来源黄芩药材
HPLC 指纹图谱比较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4 ,
21 (1):28-31.
[ 21] 齐美玲 , 罗旭 , 王玺.黄芩品种及代用品的模糊聚类
分析 [ J]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92 , 9 (2):127 -
129.
Textual Research of Herbalism of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
LI Ya-qiong , YOU Chun , YANG Yao-wen , QIAN Zi-gang , WANG Xiao-j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 Yunnan College of TCM , Kunming 650200 , China)
ABSTRACT:Through textual research of Herbalism and research of contemporaneity chemistry , pharmacological func-
tion , clinic of Scutellaria amoena , the recordation in the Herbalism Literature of Scutellaria amoena is accordant with
contemporaneity research result.The quality goods of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 is the root of Scutellaria amoena
C.H.Wright , Scutellaria , Labiatae.In addition , the status of resource , the measure of planting and the intimating
species are expatiated.
KEYWORDS:Scutellaria Amoena;Herbalism;Textual Research
21
第1 期 马云淑 , 等:云南含克班宁的千金藤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