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2-03-04
民族药余甘子的本草学概况
周 涛 , 邱德文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2)
内容提要:对余甘子的名称来源 、植物形态 、生态环境和民族用药形式进行概述。余甘子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民族
药 ,本草学的研究将随着其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开展 , 对开发和利用其资源奠定了中医药与民族药深层沟通与交流的理论
基础。
关键词:余甘子;本草学研究;民族药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08(2002)03-0003-02
民族药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l L.来源于大戟科 E-
uphorbiaceae叶下珠属 Phy llanthus 的果实。为藏族 、维吾尔
族 、傣族 、壮族 、白族 、苗族 、布依族 、瑶族 、彝族 、拉祜族 、普
米族 、纳西族 、佤族 、阿昌族 、基诺族等民族习用。广泛分
布于南亚热带的印度 、马来半岛和我国南部的福建 、广东 、
广西 、贵州 、云南 、台湾等省区 , 有野生和栽培。近年来 , 随
着对这种植物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展开 , 余甘子在补益 、抗
肿瘤 、抗衰老 、抗辐射 、抗突变等方面的功能正在得到进一
步认识。为了有效指导对余甘子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层开
发和利用 ,本文就其本草学考证 、传统民族药学等内容进
行概述。
1 1 余甘子的名称考证
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是大戟科叶下珠属中十
分独特的一种植物。余甘子是植物的中文名 ,由于分布和
使用的广泛 ,别名较多 , 如:庵摩勒《南方草木状》 , 庵摩勒 、
馀甘《新修本草》 ,庵摩落迦《本草拾遗》 , 望果《中国树木分
类学》 , 滇橄榄《云南中草药选》 , 橄榄《滇南本草》《贵州中
草药名录》 , 油柑子《广州植物志》 , 牛甘子《南宁市药物
志》 ,喉甘子 、鱼木果《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 土橄榄《云南
记》 。余甘子在本草中首载于唐·苏恭《新修本草》 ,原译名
称庵摩勒 ,木部中品卷第十三云:“庵摩勒 , 味苦 、甘 、寒 , 无
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 。《齐民要术》引《异物志》
曰;“余甘大小如弹丸 , 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
之口中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可多食。”唐·陈藏器《本
草拾遗》云“梵书名庵摩勒 ,又名摩勒落迦果。其味初食苦
涩 ,良久更甘 , 故曰馀甘” 。宋·朝寇 《本草衍义》曰:“佛
经中所谓庵摩勒果者 , 是也。 此盖西度亦有之” 。二者均
取梵文音译 ,后者缀加汉名“果” 。据考证 , 按现代梵语读
如:Amlaki , Amlaka ,伊朗语 Amuleh ,印地语 、孟加拉语 , 尼泊
尔语均为 Amla, 汉译虽更近于伊朗语 , 但其来源乃出梵
语[ 1] ,而《本草纲目》载的庵摩落迦 , 则与梵语十分相近。
从余甘子的史书记载年代与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历
史来看 ,其异名和药用的由来有着深刻的中印传统医药文
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历史背景[ 2] 。
2 余甘子的植物形态及分布
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最先对余甘子的植物形态
进行了描述:“树叶细 , 似合昏 , 花黄 , 子似李 、奈 , 青黄色 ,
核圆 ,作六七棱 , 其中仁亦入药用” 。唐《新修本草》增录于
书并明确“生岭南交 、广 、爱等州” 。宋·苏颂《图经本草》详
细介绍了余甘子的物候学性:“木高一二丈 ,枝条甚软。叶
青细密。朝开暮敛如夜合 , 而叶微小 , 春生冬雕。三月有
花 ,着条而生 , 如粟粒 ,微黄。随即结作莛 , 每条三两子 , 至
冬而熟 ,如李子状 , 青白色 ,连核作五六瓣 , 干即并核皆裂 ,
俗作果子啖之” , 并曰:“今二广诸郡及西川 、戎 、泸 、蛮界山
谷皆有之” 。而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指出其道地为
戎州(今四川省内)。至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之自木
部移入果部 ,称“余甘 , 泉州山中亦有之。状如川楝子 , 味
类橄榄”并有了加工炮制其果实的方法:“可蜜渍 、盐藏。
盐而蒸之尤美” 。清代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果部卷之三
十八载:“生闽粤及四川” , 指出了地理分布。
作为民族药最早被记载的是西藏帝玛尔·丹增彭措著
的《晶珠本草》 , 描述其植物:“树生于热带 , 干长柔软 , 叶
大 ,花淡黄色 , 光泽不鲜 ,叶如猪鬃疏松。果实肉核分离” 。
并认为“果实采自树干者 , 味不浓 ,为次品” 。
·3·
第 24卷 第 3 期
2002 年 9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3 Vo.24
September 2002
DOI :10.16588/j.cnki.issn1002-1108.2002.03.003
从以上这些记载 ,可见该植物形态 , 产地及中外名称
均为大戟科余甘子。但《临海异物志》中的余甘为橄榄科
的橄榄 ,早经李时珍指出 , 而《中药大辞典》庵摩勒条下却
将《本草纲目》所引的《陈祈畅异物志》与《齐民要术》引《异
物志》文中大同小异的余甘 , 误作《临海异物志》的余甘 , 而
列作异名。
从本草记载来看 ,余甘子在唐 、明初应用较多 ,从明清
以后发现在南方各地多产并渐渐发展为食用果类 , 但余甘
子的药用在此后的本草学中不但无更多发挥且在中医方
剂中几乎废去不用。这反映自 16世纪后中医药不但与外
来药物的交流减少 ,而且和少数民族医药沟通也渐减弱并
显封闭[ 3] 。
3 余甘子的民族用药形式
通过对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治疗功效进行跨文化比较
发现 ,全世界有 17 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和传统药物体系
中使用余甘子。在这些体系中 , 余甘子与 35 种治疗功效
有关[ 2] 。而在我国 , 余甘子的食用和药用已有悠久的历
史 ,《唐本草》记载余甘子“补益强气。合铁粉一斤用 ,变白
不老。取子压汁 , 和油涂头 , 生发去风痒 , 令发生如漆黑
也。”明初兰茂所著《滇南本草》(1459)称余甘子“味甘 、酸 ,
性平。治一切喉火上炎 、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 , 生津
止渴 ,利痰 , 解鱼毒 、酒积滞 , 神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云
之“主治风虚热气 , 丹石伤肺 ,久服轻身 , 延年长生 ,有解金
石毒 ,解硫黄毒” 。在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认
为余甘果实味甘 、涩 , 性凉 ,能清热利咽 、润肺止咳 ,以治感
冒发热咳嗽 ,咽喉痛 、牙痛 ,糖尿病 , 高血压 ,维生素丙缺乏
症;叶味辛 , 性平 ,能祛湿利尿 , 以治高血病 ,胃痛 、肠炎 , 淋
巴结结核;根味淡 , 性平 ,能收敛 , 降血压[ 4] 。在历版《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是以藏族习用药材收载[ 5](青藏高原
境内并不产)。藏药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本民族特有;
吸收中药;进口(印度 、尼泊尔等)药材。余某子属于后一
来源。藏语为“ jurura”(巨如热), 别名有居肉拉 、稀西 、加
折 、纳措居奈 、索玛司拉 、札木夏 、都孜奈均巴等。藏族主
要以其果实治疗“血病” ,“赤巴病” ,“培根病” [ 6] ,即相当于
中医的血热血瘀 ,肝 、胆疾病 ,高血压 , 消化系统疾病 ,常与
诃子 、毛诃子一同出现于方剂中 , 称为“三果” 。傣族采服
鲜果用于扁桃腺炎 ,以其根 、茎皮 、叶治痢疾 , 感冒;维吾尔
族用果实配方以治高血压;壮族用果实治疗感冒发热 、咳
嗽 、咽炎 ,肠炎腹疼(一次干果 10-30 个 ,水煎服), 用茎皮
粉末治疗湿疹和疮疡 ,用鲜叶捣烂敷患处治疣;苗族 、布依
族喜以酒或盐水浸渍果实来健胃 ,止咳;白族 、布朗族 、基
诺族 、拉祜族用茎皮煎液治痢疾 , 以果嚼服治喉痛[ 7] ;纳西
族认为果实含服可预防流感 ,而广东民间则习用其腌制品
治疗咽喉肿痛[ 8] 。
从我国民族用药来看 , 余甘子入药以果实为多 , 主要
治疗咽喉肿痛 、扁桃体炎 , 喉炎 、哮喘 、感冒发热之咳嗽 , 血
热血瘀症 ,肝胆病及消化不良 , 认为果实具有清热泻火 , 滋
阴凉血 ,生津止咳 , 消食健胃的功效;多用根皮 、茎皮治疗
腹泻 、痢疾 , 湿疹及高血压;用叶煎水或研末外搽 、洗治湿
疹 ,疮疡 , 皮炎及虫蛇咬伤等 , 认为具有清热解毒 , 利湿消
肿的功能。除单用外 ,余甘子还可组成复方 , 如①治白喉:
取余甘 500g , 玄参 、甘草各 10g , 冷开水泡至起霜花 , 取霜 ,
加马尾龙胆粉 、冰片 、炒白果仁粉 ,吹喉;②治哮喘:余甘子
500g ,先煮猪心肺 , 去浮沫再加余甘煮熟连汤吃[ 9] ;③咳
嗽;余甘 200g , 青蒿 12g , 枇杷叶(去毛)30g ,水煎服;④咽喉
痛 ,口干烦渴:余甘子 200g , 芦根 、葛根各 30g , 水煎服。 ⑤
湿热黄疸:余甘子 200g ,龙胆草 10g , 水煎服[ 10] 。
4 余甘子的生态环境
大戟科植物约 300属 , 5000余种。在叶下珠属的植物
约 600种 , 分布于热带 、亚热带地区 ,少数到北温带。 我国
约有 33种 , 大部产长江以南 ,少数分布到北部。余甘子是
全属约 600种植物中唯一具核果的类型 ,其染色体组 2n=
104为四倍体[ 4] , 这在叶下珠属中是十分少见的。
余甘子在世界范围内的地理水平分布的最北缘为我
国川 、黔的交界地区 , 其南缘为印度西亚 ,主要分布于东经
98.5-122 ,北纬 18-29 的地区[ 3] , 在我国分布包括云南 、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海南 、台湾 、四川 8 省。 余甘子喜
温暖湿润气候 ,怕寒冷 , 生于海拔 300 ~ 1200m 的向阳坡或
疏林中[ 5] ,对热带 、亚热带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有很好的
适应性。余甘子有野生和栽培 ,从果实而言 , 近圆球形 , 初
为黄绿色 ,成熟时变为浅绿色 , 肉质多汁而脆 , 初食其果味
酸较涩 ,食后回甜生津;从品种而言 , 有粉甘 、秋白 、枣甘 、
六月甘 、山甘 、扁甘 、赤皮 、人面仔 、狮头等 , 其中山甘是余
甘果野生种的统称[ 11] 。在贵州 ,每逢金秋时节 , 贵阳附近
布依族 、苗族村落的余甘果实以橄榄之名散于各街巷 , 与
刺梨相竞争成为具有地区特色的食药品种。在我国金沙
江河谷地带 ,大面积分布着余甘子的自然群落 , 其资源蕴
藏量约为 30万亩。随着我国 GAP 的实施 , 随着药用的深
入研究和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余甘子生长和种植栽培技术
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5 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因地理等原因 , 各民族尽
管在用药目的上有类似之处 ,但相互间缺乏深入的医药交
流 ,且因一些少数民族缺乏本民族文字 , 其医药史实散布
于口传心授或部分散载于汉文抄本与古本草书籍中。但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及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都不
同程度地积累了对余甘子功效的不同理解 ,而作为一味重
要的各民族的传统药 , 也许不仅仅限于历版《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所界定的民族范畴。特别是在对余甘子进行化
学 、药理的系统研究后 ,证实其具有抗癌 、抗衰老等作用 ,
·4·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第 24卷
从而为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对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资
源奠定了中医药与民族药的深层沟通与交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 M] .第二卷.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2 夏泉 ,等.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民族药学研究[ J] .中国中药杂
志 , 1997 , 22(9):515
3 周宁 ,彭富全.中藏药中诃子 、毛诃子和余甘子的本草考证[ J]
.中草药 , 2001 , 32(4):355
4 林国华.常见中草药[M] .(第二辑).台湾好兄弟出版社 ,198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1977版 , 1980 版 , 1985版 , 1995 版 ,
2000版 ,一部
6 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汉文版)[ M]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6
7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等.中国民族药志[M] .第一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286
8 罗干明 ,吴子超 , 等.余甘子的生药鉴定[ J] .中草药 , 2000 , 31
(6);461
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5:2229
10 黄燮才.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M] .广西:广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94:180
11 陈祝三 ,林金铨.中国果树 , 1984 ,(3):35
收稿日期:2002-04-23
对痛症与抑郁症关系的再认识
敖应荣
(六枝特区木岗镇医院 , 贵州六枝 553419)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姜鹤群先生《痛症与抑郁症关系初探》一文(见本刊 2002 年第 1期 4 ~ 6 页)存在的不足指出“痛
症与抑郁症”关系中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 , 并从近年来现代医学的确定成果 , 从中医脏腑功能关系 、气机等论述了“抑
郁 、胃肠功能紊乱 、疼痛”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作者提出了“抑郁-胃肠功能紊乱-疼痛”综合征这一概念。
关键词:综合征;痛症;胃肠功能紊乱;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25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08(2002)03-0005-01
临床上常有一些以慢性疼痛(如胃脘痛 、腰腿痛等)来
就诊的患者 , 他们除了疼痛外常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表
现。姜鹤群先生在《痛症与抑郁症关系初探》一文中揭示
了这一现象 ,并对此现象作了可贵的分析探索。然而笔者
认为姜氏的论述美中尚有不足。首先姜氏对这一现象的
观察很不全面 ,有重大遗漏 ,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此
类病人 ,往往还存在着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姜氏对这一现
象 ,不论是从西医 , 还是从中医方面的论述 ,尚不能揭示问
题的实质 ,本文兹就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浅见 , 略论如下:
1 关于“抑郁—胃肠功能紊乱—疼痛”综合症
笔者认为姜氏文中提及的现象实际上是以“抑郁 、胃
肠功能紊乱及慢性疼痛等多种症候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
征” 。在本文笔者姑且称之为“抑郁—胃肠功能紊乱———
疼痛”综合征 , 这一综合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抑郁 主要包括焦虑 、敌对情绪 、孤僻忧郁 、多疑 、表
情淡漠 、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或烦躁易怒 、烦闷不宁 、感情
冲动等等 ,轻者仅仅表现了忧闷 、不愉快等 ,临床症状多端
不一而足 ,然而基本上都属于中医“郁症”范畴。
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病患者几乎常伴有“功能性消化
不良”或称之为“功能性胃肠紊乱” 如食欲不振 、腹痛 、腹
泄 、便秘 、胃痛 、胁痛 、呕吐等 , 经现代医学手段检查 ,部分
患者可有“慢性胃炎” 、“慢性胆囊炎” 、“慢性结肠炎”等 , 亦
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没有任何病理解剖方面的器质性病变。
疼痛 除了姜氏文中提及的“腰腿痛 、胃痛” 以外 , 还
可见“头痛 、目痛 、眉棱痛 、咽痛 、腹痛 、胁痛 、肩背痛等 , 其
性质多为慢性疼痛 ,部位可以是一处 ,也可以是多处。
此外 ,大多数患者会有“虚症表现” , 主要为气血两虚
病久者亦可见肝阴虚 、脾 、肾阳虚等 ,同时由于营卫不足 ,
抵抗力下降 ,常会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鼻炎 、咽炎 、睑
结膜炎等。
2 “抑郁”与“胃肠功能紊乱”的相互关系是本综合征的首
要病机
现代医学有资料表明[ 1]“抑郁”与无器质性病变的“功
能性胃肠病”有关 , 心理障碍 、心理疾患 、负性生活事件(婚
姻压力 、性虐待 、经济困难 、人际关系等)是“功能胃肠病”
的易患因素;焦虑常会引起肠痉挛和腹泄 , 而忧郁却抑制
·5·
第 24卷 第 3 期
2002 年 9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3 Vo.24
September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