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论 著·
粉防己碱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
敏感性的体外试验研究
黄勋,徐秀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湖南 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作为主动外排泵抑制剂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效果。方法 采用
M-H琼脂稀释法筛选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在与不同浓度的粉防己碱作用不同时间
对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结果 100、50、25、12.5、6.25μg/ml等5个不同浓度的粉防己碱在与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用60、180min后,不同菌株原来对氧氟沙星的 MIC值可以降低23~27倍。结论 可以考
虑将主动外排泵抑制剂粉防己碱作为一种治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辅助药物,增强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的敏
感性,从而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关键词:粉防己碱;铜绿假单胞菌;氧氟沙星耐药;外排泵;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R378.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20-4191-03
Tetrandrine on improving ofloxacin sensitiv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 in vitro experimental study
HUANG Xun,XU Xiu-hua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er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etrandrine(Tet)on active efflux pump in ofloxacin resistan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METHODS Agar dilution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nge of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before and after interac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etrandrine in different time 60min and 180min.RESULTS After interacting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et
(100,50,25,12.5,6.25μg/ml)on different time on ofloxacin resistance P.aeruginos,the MIC of ofloxacin was
23to 27times lower than the original MIC.CONCLUSION Te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assistant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P.aeruginos infection,and can enhance the effect of the antibacterial agents through this medicine.
Key words:Tetrandrine;Pseudomonas aeruginosa;Ofloxacin resistance;Efflux pump;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铜绿假单胞菌(PAE)及多药耐药PAE的感染
是目前各种医院感染中最广泛、最严重的问题,是临
床上难以控制的疾病之一[1]。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
药机制尤其是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研究中,主动外排
系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作用显著的一类耐药机
制[2]。为发现更多的外排泵抑制剂,我们采用中药
粉防己碱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初步体外
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所用8株铜绿假单胞菌均为临床
分离株,菌株标本来源于湘雅医院临床微生物室。
收稿日期:2011-06-05; 修回日期:2011-07-20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JJ40028)
1.2 药物 粉防己碱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提供,批号为0711-200005。氧氟沙星由中国药品
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为130454-200001标示
量为99.5%。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 M-H 培养
基,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粉防己
碱采用少量1.0mol/L的HCL溶解,加生理盐水配
成200、100、50、25、12.5μg/ml等5个浓度的药液。
1.3 试验方法 采用 M-H 琼脂稀释法测定所有
细菌对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按参考文
献[2]制备64、32、16、8、4、2、1、0.5、0.25等9个系
列浓度的含药琼脂平板,将稀释为0.5麦氏标准的
菌液用 M-H 肉汤稀释为1∶10(含菌量约为107
CFU/ml)后点种到平板上,待菌液干后放置到35℃
孵育16~20h,菌落生长被完全抑制的最低药物浓
度为该药对检测菌的 MIC。将5个不同浓度的粉
·1914·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20期Chin J Nosocomiol Vol.21No.20 2011
防己碱各1ml加入1ml的0.5麦氏标准菌液中,
实际 作 用 的 浓 度 分 别 为 100、50、25、12.5、
6.25μg/ml,分别作用60、180min后,将菌液点种
到含药液的琼脂平板上,待菌液干后放置到35℃孵
育16~20h,菌落生长被完全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
为该药对检测菌的 MIC。
2 结 果
2.1 临床菌株对氧氟沙星的 MIC值 8株铜绿假
单胞菌对氧氟沙星的 MIC值分别为64、16、16、32、
8、8、2、1μg/ml。
2.2 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 MIC值 1号菌株
MIC值原为64μg/ml,在粉防己碱100μg/ml作用
60、180min时,MIC值下降为<0.25μg/ml;4号
菌株 MIC 值原为 32μg/ml,在粉防己碱 100、
50μg/ml作用60、180min时,MIC 值下降为<
0.25μg/ml;2号菌株 MIC值原为16μg/ml,在粉
防己碱100、50μg/ml作用60、180min时,MIC值
分别下降为4和<0.25μg/ml;3号菌株 MIC值原
为16μg/ml,在粉防己碱 100μg/ml作用 60、
180min时,MIC值分别下降为1、<0.25、50μg/ml
作用180min时,MIC值下降为4μg/ml;对于原
MIC值为8μg/ml的5,6号菌株,在粉防己碱的5
个不同作用浓度下,MIC值均有变化,6.25μg/ml
作用180min时,MIC也下降了23,达到1μg/ml。
对于原来敏感的7、8号菌株(MIC≤2μg/ml),在粉
防己碱的5个不同作用浓度下,MIC值也有变化。
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粉防己碱在不同作用时间下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 MIC值的变化
Table 1 The change of 8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MIC on ofloxacin after before and after interac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etrandrine in different time
粉防己碱浓度
(μg/ml)
作用时间
(min)
原始 MIC(μg/ml)
64 16 16 32 8 8 2 1
100.00 60 <0.25 4.00 1.00 <0.25 <0.25 <0.25 <0.25 <0.25
180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50.00 60 32.00 4.00 8.00 <0.25 <0.25 2.00 0.50 <0.25
180 64.00 <0.25 4.00 <0.25 <0.25 <0.25 <0.25 <0.25
25.00 60 32.00 8.00 8.00 64.00 <0.25 2.00 0.50 <0.25
180 64.00 4.00 8.00 16.00 0.25 <0.25 <0.25 <0.25
12.50 60 64.00 8.00 8.00 64.00 4.00 2.00 1.00 <0.25
180 64.00 4.00 8.00 32.00 0.50 <0.25 <0.25 <0.25
6.25 60 64.00 8.00 16.00 64.00 4.00 4.00 1.00 1.00
180 64.00 8.00 8.00 32.00 1.00 1.00 1.00 <0.25
3 讨 论
近几年,PAE感染在我国也呈迅速上升趋势,
如1998-1999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资料中,PAE
感染居第2位(8.6%),而1999-2000年却上升到
了第1位(9.8%),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达74.4%,诺
氟沙星达43.6%[3]。耐药性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导致
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失败,由多药耐药PAE引起感
染的病死率上升,同时也增加治疗成本,缩短新药应
用周期,导致新的抗菌药物失效的速度加快[1]。
20世纪80年代以后,PAE的多重药物主动外
排系统陆续被发现,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作用显著的
一类耐药机制,一旦主动外排系统表达水平提高,就
能主动将扩散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或其他底物泵出
细胞外,从而使细菌获得耐药性。外排泵的产生,可
以导致PAE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
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4]。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
展,更多的外排泵及其更为详尽的耐药机制将被进
一步阐明,尽管至今对于外排泵的功能有许多争议,
但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外排泵对天然或获得耐药性
具有重要作用[5,6]。许多研究均提出了通过外排泵
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
疗效同时扩大抗菌谱,是战胜或阻断耐药的切实可
行的方法。
本试验从研究特异性阻断外排作用的新方法,
发现更多的外排泵抑制剂入手,使用目前已明确的
具有钙拮抗活性的粉防己碱。粉防己碱是从粉防己
干燥块根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能强
烈抑制“快相”Ca2+内流,已经证实具有消炎、镇痛、
降血糖、抗肿瘤、抗矽肺、降血压、抗心率失常等广泛
的药理作用,对其抗炎作用的研究主要在抑制炎症
细胞功能、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或对抗
炎症介质的效应等方面进行探讨[7],国内外尚无粉
防己碱对耐药菌株作用的研究。通过本次初步的试
验探讨,我们可以证实:粉防己碱能够使多药耐药的
PAE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的粉
·29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20期Chin J Nosocomiol Vol.21No.20 2011
防己碱在与PAE作用不同时间后,原来的 MIC值
可以降低23~27倍。而要证实这类药物的作用机
制,则必须通过进一步的试验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Osih RB,McGregor JC,Rich SE,et al.Impact of empiric anti-
biotic therapy 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acteremi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51(3):839-844.
[2] Askoura M,Mottawea W,Abujamel T,et al[].Efflux pump
inhibitors(EPIs)as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Pseudo-
monas aeruginosa[J].Libyan J Med,2011,6.doi:10.3402/
ljm.v6i0.5870.
[3] 文细毛,任南,徐秀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
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
241-244.
[4] 常东,蒋伟,于勇,等.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08,18(2):154-156.
[5] Daigle DM,Cao L,Fraud S,et al.Protein modulator of multi-
drug efflux gene expression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J].J
Bacteriol,2007,189(15):5441-5451.
[6] Robertson GT,Doyle TB,Du Q,et al.A Novel indole com-
pound that inhibit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growth by targe-
ting MreB is a substrate for MexAB-OprM[J].J Bacteriol,
2007,189(19):6870-6881.
[7] 陈宝安,郭晶晶,程坚,等.环孢菌素 A联合汉防己甲素逆转
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
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1):1010-1014.
临床护理路径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治疗中的应用
黄自群,陈汝纯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广西 钦州535000)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路径;护理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20-4193-01
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引起
的深部真菌病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于感
染此病。包括严重基础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和艾滋病
(AIDS)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受损。现将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78例艾滋病合并
PSM住院患者按路径实施护理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178例均符合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1993
年颁布的《AIDS诊断标准》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提出的
《AIDS诊断标准》,其中男136例,女42例,年龄21~68岁,
平均39.5岁,病程1周~2个月。吸毒者50例,外出打工60
例,有职业17例,无职业51例。
1.2 PM感染相关检查 血液、脓液培养、组织活检等支持
PSM的诊断。
1.3 临床表现 17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消瘦,体温
波动在38.5~41℃。
1.4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抗PM 治疗,病情重者主
要用两性霉素 B,首日5mg,缓慢静脉滴注(一般需要≥
5h),每日递增5~50mg/d,同时给予氟康唑注射液0.4g
静脉滴注,轻~中者用伊曲康唑400mg/d口服并给予抗病
毒、抗炎、保肝、护胃、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对症等治疗及相应
护理。
收稿日期:2011-07-25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两性霉素B治疗20~35dPSM 症状消失,
152例病情好转出院,12例因多功能衰竭死亡,14例自动出
院放弃治疗,1个月后随诊患者死亡。
3 按路径实施护理
3.1 拟定相关的护理流程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
间的护理模式,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患者
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患者
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
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因此
患者入院后护士制定临床路径并实施护理,包括护理评估、
饮食、活动、正确的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护理处理、患者健康
教育、人文关怀等。
3.2 正确的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 本组病例首选两性霉素
B治疗,该药不良反应多,而且严重,主要包括寒颤、发热、头
疼、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静脉炎等。为了从
更细环节操作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前给予患者做好解
释工作,介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
从小剂量(一般成年人每天5mg)开始,用5%葡萄糖注射液
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后视病
情及治疗效果需要调至治疗量。在输液过程中滴速宜慢,时
间≥5h,且最好现配现用并避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
切观察药物反应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914·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20期Chin J Nosocomiol Vol.21No.2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