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贵州省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全 文 :〈病虫害防治〉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15.05.018
贵州省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
潘高潮 1, 龙汉武 2, 吴 迪 1, 陈 宵 1, 代丽华 1, 孙 燕 1, 邹方伦 2**
(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2; 2.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9)
摘要: 2012 年~2013 年先后对贵州贵定县铁厂乡、 平塘、 龙里三地农户发生红托竹荪菌 ( Dictyophora rubrovol-
vata) 蛋烂皮病的菌棚气温、 相对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虫害、 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处理等进行了调查分
析, 以无病害棚作为对比, 发现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红托竹荪菌形成菌蛋阶段, 菌棚内温度 ( 30.0℃~
37.1℃) 较棚外气温高 2℃~7℃。 菌棚 35℃以上高温、 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 持续 8 h 以上容易引起菌蛋病害。
建议在形成菌蛋期间加强菌棚通风换气、 调温调湿管理, 严防菌棚温度过高, 湿度过大, 进而有效地预防菌蛋
烂皮病发生。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蛋; 烂皮病; 调查;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10 ( 2015) 05-0072-04
Occurrence of Bark-rot Disease on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and
Its Preven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PAN Gao-chao1, LONG Han-wu2, WU Di1, CHEN Xiao1, DAI Li-hua1, SUN Yan1, ZHOU Fang-lun2
(1.Institute of Mountainous Resources, Guihou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
2.Institute of Biology, Guizhou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9, China)
Abstract: By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ungus egg bark-rot disease on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s of disease occurrence were found. At the formation stage of the fungus egg,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greenhouse led to the lowered immune function of the fungus egg, and caused the fungus egg lesions and suffers exotic germ
infection.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shed cultivation was above 35℃ and relative humidity was above 85% which continued at
least for 4 h, they easily caused the fungus egg heat injury.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ventilation
of greenhouse, adjust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prevent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of greenhouse at the formation
stage of the fungus egg. These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bark-rot disease occurrence of the fungus egg.
Key words: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bacteria egg; bark-rot disease; investiga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红托竹荪 ( 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u.) , 在菌物分类学上属于菌物界 ( Myceteae) 真
菌门 ( Eumycota) 担子菌亚门 ( Basidiomycotina) 层
菌纲 ( Hymenomycetes) 腹菌亚纲 ( Gasteromyceti-
dae) 鬼笔目 ( Phallales) 鬼笔科 ( Phallaceae) 竹荪
属 ( Dictyophora) , 是藏穆先生 1976年在 《云南植物
研究》 上发表的一个新种 [1]。 在竹荪属中属清香型,
为名贵食用菌之一, 因形态美丽, 脆嫩爽口, 味道
* 基金项目: 贵州省基金项目 ( 黔科合 J 字 ( 2012) 2214 号) ; 贵州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 ( 黔科合 NY 字 ( 2009) 3041 号) 。
作者简介 : 潘高潮 ( 1957-) , 男 , 本科 , 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 病虫害防治 、 驯化栽培研究和化学分析 。 E-mail:
pgch5701@126.com
** 通信作者: 邹方伦 ( 1954-) , 男, 本科, 研究员, 主要从事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病虫害防治、 驯化栽培研究。 E-mail: zfl535488@126.com
收稿日期: 2015 - 06 - 29
CN53-1054/Q ISSN 1003-8310
中国食用菌 2015, 34 ( 5) : 72~75
EDIBLE FUNGI OF CHINA
潘高潮等: 贵州省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鲜美, 营养丰富[2], 深受消费者喜爱。 红托竹荪是贵
州省广泛栽培的品种, 已经成为贵州许多地区群众
的致富产业之一。 然而, 在红托竹荪栽培形成菌蛋
阶段时, 会经常出现整个菌棚菌蛋烂皮现象, 形成
的菌蛋出现烂皮病斑, 直至全部腐烂, 无法进一步
收获竹荪产品。 菌蛋烂皮病是栽培红托竹荪过程中
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一旦发生, 菇农使用任何药剂
都无法控制, 进而制约了红托竹荪的发展。 对此,
国内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 [3-8], 主
要集中在病菌、 病害和虫害方面。 为深入研究该病
发生病因、 发生条件和防治措施, 2012 年~2013 年
笔者先后对贵阳省贵定县铁厂乡、 平塘龙里三地农
户发生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的菌棚气温、 相对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虫害、 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
处理等进行了调查, 以无病害棚作为对比, 现把结
果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2012 年~2013 年, 对上述三地农户发生红托竹
荪菌蛋烂皮病的菌棚进行调查。 观察菌蛋烂皮病症
状及特征; 对典型病害菌棚和无病害菌棚持续观测 1
周的气温、 相对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虫害;
对栽培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处理方法进行访问; 采
集标本, 进行栽培试验; 根据过去发生菌蛋烂皮病
调查资料, 综合调查结果, 结合红托竹荪生长发育
环境因子, 分析发生病害的原因及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症状
菌蛋烂皮症状: 发生病变部位最初在菌蛋外皮,
出现在菌蛋顶部、 侧面或底部。 病斑呈圆圈状, 圆
心色最深, 边缘稍浅, 逐渐扩大, 外皮溶化、 破裂,
流出无色、 乳白色或棕色液体。 有的病斑处生长白
色或绿色霉菌, 逐渐浸蚀内部组织。 发生坏死病斑
的未成熟的菌蛋, 2 d~5 d后整个菌蛋萎缩霉烂 ( 图
1) ; 已经成熟即将撒裙的菌蛋, 撒裙后子实体残缺。
2.2 发生时间与温湿度条件
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 发生在形成菌蛋阶段,
时间为 7 月~9 月, 这期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
节。 由于菌棚设计问题, 导致菌棚遮荫差、 通风不
图 1 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症状
Fig.1 Symptom of D. rubrovalvata bacteria egg bark-rot disease
良, 棚内温度高于棚外温度。 通过对多地发生菌蛋
烂皮病菌棚的调查, 均有超过 35℃的高温经历。 据
2012 年 8 月 1 日~7 日对贵州贵定县铁厂乡发生病害
和无病害菌棚气温、 相对湿度测定数据比较, 发生
病害的菌棚气温明显高于不发生病害菌棚气温, 棚
内气温高于棚外气温 2℃~7℃。 发生病害的菌棚空气
流通差, 菌棚内闷热, 相对湿度大, 处于高湿度条
件, 见图 2、 表 1。 据历史资料, 往往是当年夏季气
温较高的年份, 发生菌蛋烂皮病害多。 这也进一步
说明温度是导致菌蛋烂皮病主要原因。
据笔者在实际栽培中观测, 红托竹荪试管母种
菌丝在 5℃~28℃均能生长, 以 18℃~22℃最适宜, 低
于 5℃停止生长 , 高于 28℃生长受到抑制 , 超过
35℃菌丝失活 。 形成菌蛋时土壤下 10 cm 温度在
18℃~24℃, 低于 18℃或高于 24℃原基难以形成。 据
图 2 贵定县 2012 年 6 月~9 月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曲线
Fig.2 Temperature curve of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in Guiding county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2012
注: 根据贵定县气象资料绘制。
Note: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Guiding county to drawing.
第 34 卷 第 5 期 73
试验, 将菌蛋置于 35℃以上高温, 85%以上相对湿
度 8 h 以上, 菌蛋皮外便发生水肿、 枯萎, 进而霉
菌生长、 腐烂, 这与观察菌蛋烂皮症状相符。 因此,
菌棚高温、 高湿, 导致菌蛋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造
成菌蛋发生病变或遭受外来病菌侵染。
2.3 栽培场地、 原料及覆土土壤
所调查三地发生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菌棚和无
病害菌棚均为新场地, 栽培时对场地使用杀虫剂、
杀菌剂喷施地面, 覆土土壤从厢沟土取土, 未过筛。
栽培原料为生料, 清水浸泡, 仅对排放的粗料喷施
0.1%高锰酸钾溶液。 从发生病害菌棚可以看出, 厢
面生长青苔, 覆土土壤成块状 ( 图 1) 。 无病害菌棚
厢面不长青苔。 根据以往调查资料, 新场地、 老场
地都有发生菌蛋烂皮病, 栽培原料经过蒸煮灭菌、
覆土土壤过筛并用杀虫灭菌药剂闷杀也有出现菌蛋
烂皮病案例。
2.4 水分及湿度
据监测数据, 病害菌棚土壤水分含量比无病害
菌棚高 (表 1) , 相对湿度大, 处于高湿度条件。
红托竹荪对水分的需求是 : 土壤水分含量在
30%~40%均能形成菌蛋, 长时间低于 25%时, 不能
形成菌蛋, 或已形成菌蛋的会失水干缩; 长期高于
40%时, 菌丝生长受到抑制, 不易形成菌蛋。 生长
土壤水分含量高, 影响红托竹荪呼吸作用, 生长受
到抑制。 同时, 喜高湿条件的杂菌容易生长繁殖,
菌蛋生长不良, 病菌容易侵染。 当菌棚高温时, 相
对湿度大, 容易导致菌蛋病害发生。
2.5 栽培菌棚结构
根据调查, 病害菌棚均通风换气不畅, 在高温
季节, 菌棚内闷热, 空气温度比菌棚外高, 都发生
超过 35℃以上的高温经历。 而无病害菌棚, 通风良
好, 空气凉爽, 没有发生超过 35℃以上的高温。 这
是因为菌棚设计结构问题所致, 由于菌棚密闭, 遮
盖物稀疏, 塑料棚在晴热天气强光照射下产生“ 温
室效应”, 导致菌棚温过高, 菌棚内遇高温、 高湿时
通风换气处理不及时。 贵州大多数地区最热月份最
高气温很少超过 35℃, 但在菌棚内在阳光照射下可
超过 40℃, 菌棚遮荫通风不好时很容易出现超过
30℃以上的高温, 这是本调查发生菌蛋烂皮病的普
遍原因。
2.6 虫害
根据调查, 病害菌棚和无病害菌棚都有各种蚊
虫, 主要有蛞蝓 ( 鼻涕虫) 、 蠼螋 ( 甲甲虫) 、 蚁类、
线虫、 跳虫、 蚯蚓、 螨类、 蜘蛛和蚊蝇等。 说明当
菌蛋自身免疫功能强, 虫害爬行或咬伤时很难发生
病菌侵染病害; 当温度超过红托竹荪生长发育上限
时, 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被蚊虫带入的病菌侵染。 蚊
虫对栽培红托竹荪不利, 咬伤菌蛋, 影响产品品质。
2.7 菌种
经试验, 将发生过菌蛋烂皮病的土壤中红托竹
荪菌材移至砂锅覆土栽培, 覆盖松针叶, 置于树荫
下, 菌丝能正常生长并产生正常菌蛋, 没有发生菌
蛋烂皮病, 说明菌种不是导致菌蛋烂皮病的原因。
而且, 只要对发生菌蛋烂皮病的菌棚进行处理和改
进, 加强温度管理, 防止菌棚高温, 仍然可以恢复
正常生长。
3 防治措施
3.1 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区及场地
红托竹荪属中温型腐生菌, 不适宜热带地区栽
培。 贵州具有良好的气候优势, 大部分地区均适宜
栽培, 但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 合理规划, 选择适
宜的场地和播种时间, 使形成菌蛋阶段处于适宜的
气候条件。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夏季比较炎热, 不
适宜作栽培场地。
3.2 对覆土土壤的要求
通透性、 保水性及养分较好的土壤能够促进菌
丝体生长发育, 生长旺盛则抗病害能力强。 因此,
覆土土壤最好是沙壤土与林下腐殖土搭配, 并过筛。
土壤中往往蕴藏很多病菌和虫卵, 当温湿度适宜时
便会大量滋生。 栽培原料和覆盖松针叶中也存在很
多病菌, 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杀虫灭菌处理。
3.3 搭建遮荫棚的要点
对搭建遮荫棚的要点是: 热可通风换气降温,
表 1 发生病害和无病害菌棚气温、 相对湿度、 基质水分含量
比较
Tab.1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the water content of
substrat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sease occurrence bacteria
shed and no disease shed
项目 病害菌棚 无病害菌棚
测定日期及时间
菌棚外最高气温/℃ 28.0~33.0 27.8~32.0
菌棚内最高气温/℃ 30.0~37.1 27.9~32.5
菌棚外空气相对湿度/% 60~82 61~80
菌棚内空气相对湿度/% 90~97 65~96
菌棚外地下10cm温度/℃ 23.0~24.0 23.0~24.0
菌棚内厢面下10cm温度/℃ 23.5~24.1 22.6~ 3.7
菌棚内厢面下10cm水分含量/% 35.21~40.50 33.05~ 8.00
2012 年 8 月 1 日~7 日,
13:00~16:00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34 No.574
新型保鲜方法所取代。 气调保鲜, 虽然操作简单,
能有效控制菇体环境的 CO2和 O2, 减缓子实体内营
养物质的消耗速率, 从而延缓子实体的成熟、 衰老
过程, 但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较低, 菇体易产生较多
气生菌丝, 影响菇体的感官品质。 同时, 相关设备
要求较高, 投入资本较大。 而用壳聚糖制成的纯天
然果蔬保鲜剂, 保鲜效果显著, 安全可靠, 可满足
食用菌贮藏、 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保鲜需求。
本试验中发现壳聚糖的溶解效果不太理想, 而
且壳聚糖保鲜液的浓度越高, 壳聚糖颗粒在菇体表
面残留越明显。 此问题需会同生产厂商在后续试验
中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翁伯琦, 江校和, 林勇. 不同培养料对秀珍菇子实体蛋白
质营养评价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 2002, 9 ( 2) : 10-13.
[2] 于加平, 赵荣, 林瑶, 等. 杏鲍菇秀珍菇榆黄蘑中微量元
素的光谱测定[J]. 食用菌学报, 2009 ( 4) : 71-72.
[3] 段颖, 耿胜荣, 韩永斌, 等. 蘑菇保鲜剂的筛选及其保鲜
效果[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30 ( 5) : 143-146 .
[4] 那海秋, 刘宝忠, 张德智. 壳聚糖的性质、 制备及应用[J].
辽宁化工, 1997, 26 ( 4) : 194-196.
[5] 水茂兴, 陈美慈, 马国瑞, 等. 两种壳聚糖的不同配比对
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J]. 东海海洋, 2001, 19( 2) :48-53.
[6] 杨铬铎 . 几丁质 /几丁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J].
食品科学, 2001 ( 5) : 97-99.
[7] 徐清海. 壳聚糖常温保鲜南果梨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
2000 ( 3) : 19-21.
[8] 姚亚平, 冯志勇, 郭倩 . 秀珍菇保鲜技术研究 [J]. 食品科
学, 2005, 26 ( 2) : 231-233.
[9] 谢福泉, 谢宝贵, 林远崇, 等. 60Co 辐照对草菇生理生化
指标及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2005,12( 2) :41-46.
[10] 朱峰. 复合保鲜剂对食用菌保鲜效果的试验初报 [J]. 食用
菌学报, 2004 ( 3) : 43-44.
[11] 刘微, 朱小平, 侯东军, 等. 丝瓜伤流液对食用菌的保鲜
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 ( 2) : 63-64.
[12] 刘永军, 郭守华, 杨晓玲 .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 123-124, 156-158.
[13] 邵荣, 许琦. 壳聚糖抗菌性能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7,
28 ( 9) : 121-124.
(上接第 71页)
!!!!!!!!!!!!!!!!!!!!!!!!!!!!!!!!!!!!!!!!!!!!!!!!!!!!!!!!!!!!!!
冷可保温、 保湿、 防虫。 具体方法如下: 菌棚使用
塑料薄膜作里层, 棚膜边缘用泥土压紧防止虫害进
入 , 菌棚内膜齐胸处每 1.5 米剪开 1 个窗口 ( 50
cm×50 cm) , 开窗口安装纱网防虫。 除菌棚门外, 全
部用芦苇或秸秆等编织茅扇遮荫, 遮荫度为 80%~
85%。
3.4 管理
3.4.1 棚内温度管理
菌棚温度是发生菌蛋烂皮病的主要因素。 在贵
州很多地区最热季节日最高气温大都低于 35℃, 棚
内出现高温的原因主要是晴热天气遮荫差、 菌棚内
通风不良造成。 故当晴热天气时, 要立即开窗通风,
保持菌棚内空气凉爽。
3.4.2 厢面土壤水分及厢内空气湿度管理
只要保持厢面土壤湿润即可, 表层土壤干燥时
适度喷水, 但不能过湿, 严防菌丝因湿度过大而窒
息死亡。 土壤水分含量掌握在 30%~35%, 菌丝生长
阶段空气相对湿度 60%~70%, 原基形成阶段空气相
对湿度 70%~95%, 要干湿交替, 不能长时间干或湿。
3.4.3 防虫害管理
在棚内发现有蚊虫活动时, 用低毒高效药剂喷
施厢沟杀灭, 在形成菌蛋阶段不可喷施厢面。
3.5 已经发生病害菌棚的防治措施
有效管理菌棚温度, 防止超过 30℃以上; 清理
厢面病害菌蛋, 基质水分高的要干燥降湿, 用草木
灰拌 1%过磷酸钙喷施厢面, 经过 1 次~2 次处理,
可重新发育形成原基, 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臧穆. 云南经济真菌资料二[J]. 云南植物研究, 1976 ( 2) : 11.
[2] 潘高潮, 邹方伦. 贵州红托竹荪化学成分研究[J]. 现代科学
研究杂志, 2013, 41 ( 7) : 62-66.
[3] 桑维钧, 张颖, 柴儒东, 等. 竹荪球大面积腐烂原因分析
及防治对策初探[J]. 食用菌, 2000 ( 5) : 40-41.
[4] 桑维钧, 宋宝安, 练启仙, 等. 竹荪球腐烂致病真菌种类
鉴定与药剂筛选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6, 28 ( 2) : 302-304.
[5] 赵崇平 . 人工栽培竹荪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J]. 北京农
业, 2011 ( 6) : 73-74.
[6] 连宾. 红托竹荪栽培中害虫诱杀法[J]. 中国食用菌, 2004,
23 ( 4) : 26-27.
[7] 连宾, 吴兴亮. 竹荪 ( Dictyophora spp) 栽培、 病害防治与
产品加工[J]. 贵州科学, 2004, 22 ( 3) : 156-161.
[8] 张冬梅. 竹荪出菇疑难杂症剖析[J]. 食用菌, 1998 ( 5) :37.
第 34 卷 第 5 期 潘高潮等: 贵州省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