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



全 文 :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
陈秀莲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新安镇林业站,广西 百色533000)
摘要: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
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陈秀莲(1978—),女,壮族,广西百色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造林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及工作。
中图分类号:S78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68-02
1 引言
细叶龙竹俗称大龙竹、黄竹,为大型丛生竹,其
竹材性能良好,是造纸、纤维、人造丝、人造板等的优
良原料。细叶龙竹秆柄短,秆密集,蔸向地性极强,
无露蔸现象,秆幼时为白粉色,老时翠绿、黄绿。高
一般为15~25m,最高可达32m,胸径11~16cm,最
粗可达17cm;节间长35~55cm,最高70cm。四季
均能开花,1~2月为盛花期,果实在3~4月成熟。
细叶龙竹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年均温度
17℃以上,最低极限温度-3℃以上,年均降水量
9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对土质要求不高,即
使在石灰岩地区、盐碱地也能生长正常。适生于海
拔在1 900m以下的宽山宽坡,以及溪河沿岸。
2 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育苗技术
可采用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育苗两种,这里主
要介绍播种营养杯育苗的方法。有性繁殖培育营养
杯苗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成苗率高、体积小、运栽
方便、成本低、发笋旺盛等优点。因细叶龙竹怕涝怕
旱,育苗时要求整地作床,播种前先用清水洗衣去拌
种粉,再用0.1%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h,即可播
种。也可用湿沙拌种催芽,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点播
到已经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营养袋里,每袋点播1~2
粒,播后用心土或火烧土覆盖,再覆上一层稻草,然
后淋水,以后经常保持湿润,能提早出苗分蘖。
2.2 造林技术分析
2.2.1 造林地准备
主要为清理林地、整地、挖穴等。整地时间于造
林前1~2个月,细叶龙竹的栽植密度一般为450~
600株/hm2,成林后有450~600丛,株行距为4m×
4m或4m×5m;穴的规格为60cm×60cm×50cm,
挖时表土与底土分两侧放置,拣出石块,清除杂草根
茎。在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一般不需整地就可开
穴,但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最好先进行带垦或全
垦后开穴。栽前15~30d回填土,回土时表土在下,
心土在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施些基肥,基肥以腐熟的
农家肥为好,也可每亩施有机肥2~3t,混拌普钙
100kg,与填底的表土拌匀。
2.2.2 栽植季节
由于细叶龙竹采用有性繁殖培育营养杯苗造
林,所以四季均可进行造林,尽管是天气干旱,也能
达到92%以上的成活率,所以种植细叶龙竹不用补
种,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损失,当年栽种当年成丛。
2.2.3 造林方法
细叶龙竹的造林方法有带蔸埋秆造林、移母竹
造林、截秆移鞭造林、实生苗造林等。播种营养杯苗
造林是近年细叶龙竹造林最常用的方法,各地均可
采用。即用根系发达的营养杯竹苗,每丛2~3株或
3~5株,栽植时,先行浇水营养杯苗使杯土湿润,然
后紧握容器杯,挤压土壤,脱去塑料容器将苗垂直放
于肥土中央,按“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要求栽种,保
证“苗正、踏实”,覆土应超过营养杯土处3cm左右
为宜,上部要壅丰馒头形,加盖一层松土。
2.3 幼竹抚育管理
2.3.1 封山青竹
细叶龙竹造林后最忌人畜破坏,所以栽竹后2
~3年内,要加强保护,严防人畜入地破坏,避免火
灾及病虫害。
2.3.2 竹农间作
栽竹后2年内,林内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
生,可在林地内套种大豆、花生、矮秆玉米以耕代抚,
以短养长,既增加收入又可促进竹林快速成林成材。
2.3.3 保持土壤适当湿度
在较干旱的地区栽种细叶龙竹,有条件地方可
引水灌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栽种,阴雨天应及时
排除积水,以防烂根死亡。
2.3.4 施肥
栽种第一年待苗木成活稳定后。可每隔10~
15d,每丛苗浇稀粪水2~3kg,出笋前半月追施尿素
或碳氨200~300g,出笋高峰期施复合肥500g,以提
高产量,立秋后即停止施肥。以后施肥逐年加大。
86
2011年7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7期
在成林中每丛竹子选择新伐桩2~3个,打通竹
节隔,每一伐桩灌入尿素200~300g、食盐20~30g。
用土封口。肥效期可达1~2年。此法与土壤施肥
有同样效果,并具有省工省料、成本低、防止肥料流
失、肥效期长以及促进伐桩腐烂等优点。
2.3.5 松土除草
种植半年左右,中耕扩塘一次,即深翻竹丛四
周,使土壤疏松,将杂草、灌木置于竹丛下方,及时除
草确保竹子得到充分的水分、养分,保证竹笋的良好
生长。发笋期间如适逢雨季,一般水分不缺,若有夏
旱发生,也会影响出笋,或出笋长竹后又死亡,所以
必须注意水肥管理。
2.3.6 修剪
对当年生长的竹子,修剪1.5m以下的所有枝
条,以确保竹子能有充分的营养空间。
2.4 成林抚育管理
2.4.1 护笋养竹
护笋才能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
的重要措施。清明前后是竹笋-幼竹生长期,应禁
止人畜进入竹林,并注意防治害虫和野兽危害。
2.4.2 施肥
每年施3次,第1次于2月或3月在竹丛四周
用锄头自外向内扒开,使竹蔸的芽目暴露,但扒土时
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笋目和尽量少伤根系。细叶龙
竹出笋量高,每年都要补充大量的肥料。扒土除了
便于施肥,同时也是一次松土,使土壤通气、保水,对
竹蔸、早发笋、多发笋都有促进作用。笋目曝光约5
~6d就可以施肥,这是一年中的第1次施肥,称施
春肥。这次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饼肥、人
粪尿或土杂肥,一般每丛可施入厩肥25~50kg,或
腐熟饼肥7~10kg,或土杂肥100~150kg。肥料施
入扒开的沟中,随即覆土,覆土要比原来的土面略
高。这次施肥由于肥料在土中发酵,增加了土温,提
高土壤肥力。
第2次和第3次施肥的目的是促进竹笋生长,
称追肥,应在5~6月进行。细叶龙竹喜肥,施肥次
数多,产量更高,追肥以施速效化肥为主,每丛可施
氮、磷、钾混合肥料(5∶1∶2)1.0~1.5kg,或尿素、硫
酸铵等化肥0.5~1.0kg。施肥要在竹丛周开沟,将
化肥撒入沟内或用水冲稀后浇灌,施后覆土。施时
要注意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嫩笋,以防嫩笋萎缩死亡。
另外要注意立秋后不要再施肥,因为此时施肥,会使
幼竹生长过盛,组织幼嫩,入冬时容易受到冻害。
2.4.3 深翻土壤
因细叶龙竹凋零物多,堆层极厚,林地几乎没有
杂草,省去了除草的人工。每2年年底深翻(30~
40cm)一次以前垦复过的土壤,同时将凋零物埋入
竹丛周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腐殖质,
提高土壤肥力,为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地下环境。
2.4.4 合理采伐
经营细叶龙竹,必须实行采育兼顾,合理采伐。
细叶龙竹为大型从生竹,其秆的密集度和出笋量高
于龙竹、麻竹,一般当年栽种、当年成丛,第2年每从
有20根以上的竹子,高5m,每亩能采伐0.5t,第3
年竹高8m,每亩能采伐1.5t,第4年即进入丰产稳
产期,胸径能达到9~12cm,亩产5~7t。采伐按“砍
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弱留强,砍密留稀,砍病留壮”
的原则进行择伐。采伐强度为50%~60%,要求全
砍3年及3年以上老竹。于每年11至翌年2月份
竹子处于休眠状态或低生长势的情况下进行。采伐
时,尽量齐地砍伐,降低伐桩,节约竹材,并随即打通
竹蔸的节隔,促其腐烂。
2.5 竹林病虫害防治
2.5.1 竹煤污病
竹煤病发生较普遍,多种竹子都可能发生。主
要危害竹叶与小枝,严重影响光合作,致使竹子生长
衰弱。竹煤病是由蚜虫或介壳虫的危而引起的。因
为蚜虫和介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竹煤病病菌的营养来
源。因此,防治方法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可
用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也
可以喷0.2~0.3度石硫合剂杀死煤病病菌。此外,
适当砍伐,定期修枝,使竹林通风透光度改善,也可
大大减少发病机会。
2.5.2 竹螟
竹螟又叫竹苞虫、竹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
食,大模发生进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使来
年出笋很少,冬委在竹蔸附近疏松土中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为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
幼虫期喷施敌百虫500倍液或敌敌畏乳剂1 000倍
液;在6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90%敌百虫
500倍液或50%敌敌畏1 000倍液毒杀;5月底成虫
出现期间,可黑光灯诱杀;虫口密度大时,可在林中
放“721”烟雾剂。
2.5.3 竹鼠
可用人工诱捕或用特丁磷、辛硫磷防治。
3 结语
竹产业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显
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细叶龙竹产
业种植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仍存在
不少问题。部分农民对发展竹产业的重要性缺乏认
识,没有认识到它既是一项生态工程,也是一项扶贫
工程;对新产品开发和市场重视不够;集约化、产业
化、商品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科研水平滞后;应制
定规划和措施,确保做大、做强这一新兴产业。可以
预料,竹产业正迎来它历史上最快速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谭宏超,罗世明.细叶龙竹的特点及高产培育技术[J].林业调查
规划,2009(5):61~62.
96
陈秀莲: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                             植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