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emical behavior of heavy metals in rhizosphere Ⅲ. The rhizosphere effect of iron oxide transformation in soils 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Ⅲ.土壤中铁形态转化的根际效应及其生态学意义



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年! 月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01 . 22/ &( + ( ∃0 /0 3 4 , 0 5 6 。    , ∀ 7# 8 9 ∀ ∀ 一∀ # :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  ; 土壤中铁形
态转化的根际效应及其生态学意义 <
王建林 刘芷宇 7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南京  !。。= 8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两种熟化水稻土和两种新垦红壤植稻后根际中铁的形态转化 ; 结 果 表 明 , 水
稻土植稻后根际中无定形铁、 游离铁、 络合态铁及铁的活化度均低于非根际 , 红壤中除络 合 态 铁
的根际内外分布趋势与水稻土相同外 , 其余均与水稻土相反 。 穆斯堡尔谱特征表明, 根际 中氧 化
铁的四极矩分裂较大 , 内磁场较低 , 即根际中氧化铁被活化 ; 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的 持 水 力
强于非根际土 ; 这对根际微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 物质流的调控及水分的保持和有效 利 用 有
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差热分析 铁形态转化 穆斯堡尔谱学 根际效应 根际微生态系统
性 , 卜
∃ >5 ? ≅5 Α Β Χ5 > Α Δ≅Ε Φ Ε Γ >5 Α ΔΗ ? 5 6Α ΒΙ ≅ϑ Φ >≅Κ Ε Ι2>5 Φ 5  ; Λ > 5 Φ >ΒΚ Ε Ι2>5 Φ 5 5 ΓΓ5 5 6 Ε Γ ≅Φ Ε ϑ
Ε Μ ≅Ν 5 6 ΦΑ ϑ ΙΓΕ Φ ? Α 6ΒΕ ϑ ≅ϑ : ! : Α ϑ Ν ≅6Ι 5 5 Ε ΒΕ Ο ≅5 Α Β Ι≅Ο ϑ ≅Γ≅5 Α ϑ 5 5 ; Π Α ϑ Ο ∗ΘΑ ϑ Β≅ϑ Α ϑ Ν / ≅Ρ
Σ > ≅Η Ρ 7∋ Α ϑ Θ≅ϑ Ο &ϑ Ι 6Θ6Ρ 6 5 Ε Γ : !  ) 5 ≅5 ϑ 5 5 , . 5 Α Ν 5 ? ≅Α )Θϑ 三5 Α , ∋ Α ϑ ΘΘϑ Ο  ! ! ! = 8一 ∃ > ≅ϑ ; ∗ ;. 22& ; ( 5 Ε Β。 ,    , ∀ 7 # 8 9 ∀∀ 一∀ # : ;
Λ > 5 2Φ5 Ι 5ϑ 6 2Α 25 Φ Ν 5 Α ΒΙ Τ ≅6> 6> 5 5> Α ΦΑ 5 65 Φ≅Ι 6≅5 Ι Ε Γ ΘΦΕ ϑ Ε Μ ≅Ν 5 6Φ Α ϑ ΙΓΕ Φ ? Α 6≅Ε ϑ ≅ϑ Φ ≅5 5
Φ > ≅Κ Ε Ι2> 5 Φ 5 Α ϑ Ν ≅6 Ι 5 5 Ε ΒΕ Ο Υ 5 Α Β ΙΓΟ ϑ 了Γ ≅5 Α ϑ 5 5 ≅ϑ 6Τ Ε 2Α Ν Ν Η Ι Ε ΘΒΙ Α ϑ Ν 6Τ Ε Φ5 Ν : ! 宜: Α Γ 65 Φ
Ο Φ Ε Τ ≅ϑ Ο Φ ≅5 5 70 ΦΗ Κ Α Ι Α 6艺Δ Α / 。 8 Θϑ Φ > ≅Κ Ε Χ Ε Μ 5 Μ 25 Φ ≅? 5 ϑ 6 ; Β6 Τ Α Ι Ι> Ε Τ ϑ 6> Α 6 6> 5 5 Ε ϑ 6 5 ϑ 6Ι
Ε Γ 1 5 Ε , 15 Ν Α ϑ Ν 1 5 5 Α ϑ Ν 6> 5 Φ Α 6≅Ε Ε Γ 1 5 Ε ς 15 Ν Τ 5 Φ5 ΒΕ Τ 5 Φ ≅ϑ Φ ≅5 5 Φ > ≅Κ Ε Ι2> 5 Φ5 Ο Φ Ε Τ ϑ ≅ϑ
2Α Ν ΝΗ : ! : , Α ϑ Ν 6> 5 Ι Α ? 5 Τ Α Ι 6 ΦΡ 5 Γ Ε Φ 1 5 5 5 Ε ϑ 6 5 ϑ 6 ≅ϑ Φ 5 Ν Ι Ε ΒΒΙ ; % Ε Τ 5 Δ 5 Φ , 6> 5 Α ? Ε Ρ ϑ 6 Ι Ε Γ
15 Ν Α ϑ Ν 1 5 Ε Α ϑ Ν 6> 5 Φ Α 6 ≅Ε Ε Γ 1 5 Ε ς 1 5 Ν Τ 5 Φ 5 > ≅Ο > 5 Φ Θϑ Φ ≅5 5 Φ> ΘΚ Ε Ι2> 5 Φ 5 5 Ρ Β6ΘΔ Α 6 5 Ν ≅ϑ Φ 5 Ν
Ι Ε ≅ΒΙ ; Λ > 5 Ω Ι Ι ΙΧ Α Ρ 5 Φ Ι25 5 6Φ Ε Ι 5 Ε 2≅5 Φ5 ΙΡ Β6Ι ≅ϑ Ν ≅5 Α 6 5 Ν 6> Α 6 Ξ ; ) 。 ≅ϑ 5 Φ 5 Α Ι5 Ν , Τ >ΘΒ5 % ≅ Ν 55 Φ5 Ψ
Α Ι 5 Ν Θϑ Φ > ≅Κ Ε Ι2> 5 Φ 5 : ! : Α Ι 5 Ε ? 2Α Φ5 Ν 6Ε ϑ Ε ϑ Φ > ≅Κ Ε Ι2> 5 Φ 5 ΙΕ ≅ΒΙ ; Ω 5 Α ϑ Τ > ≅Β5 , 6> 5 15 7 & 8 Τ Α Ι
? Ε Φ5 ≅ϑ Φ ≅5 5 Φ> ≅Κ Ε Ι2> 5 Φ 5 Ο ΦΕ Τ ϑ ≅ϑ 2Α Ν Ν Η : ! : , Α ϑ Ν 6> 5 Φ 5 5 Μ ≅Ι 6 5 Ν Α ϑ 5 Τ ΘΦ Ε ϑ Ε Μ ≅Ν 5 ? ≅ϑ Ψ
5 Φ Α Β , ≅ ; 5 ; ? Α Ο > 5 ? ≅6 5 ≅ϑ 6> 5 Φ Β≅ ≅Κ Ε Ι2> 5 Φ 5 ≅ϑ Ε ϑ 5 Ε Γ Φ 5 Ν Ι Ε ΘΒΙ ; Λ > 5 Ι 5 Γ ≅ϑ Ν Θϑ Ο Ι Ι Ρ Ο Ο 5 Ι 6 5 Ν 6 > Α 6
≅Φ Ε ϑ Ε Μ ≅Ν 5 ≅ϑ Φ > ≅Κ Ε Ι2> 5 Φ 5 ? ≅5 Φ Ε 5 5 Ε ΙΗΙ 6 5 ? Τ 5 Φ 5 Α 5 6≅Δ Α 65 Ν Α Ι 6> 5 Φ 5 Ι Ρ Β6Ι Ε Γ 6> 5 Φ ≅5 5 ΦΕ Ε 6 ‘ Ι
2>Η Ι≅Ε ΒΕ Ο ≅5 Α Β Α 5 6 ≅Δ ≅6Η Α ϑ Ν 5 Μ Ρ Ν Α 6≅Ε ϑ , ? ≅5 Φ Ε Ε Φ Ο Α ϑ ≅Ι ? ‘ : Α 5 6 ≅Ε ϑ Ε ϑ 6> 5 Φ Ε Ε 6 Ι Ρ ΦΓ Α 5 5 Α ϑ Ν ≅ϑ
6> 5 Φ > ≅Κ Ε Ι2> 5 Φ5 ; &ϑ Α Ν Ν ≅6 ≅Ε ϑ , 6> 5 Φ 5 ΙΡ Β6Ι Ε Γ + Λ . 一Λ 3 Φ 5 Δ 5 Α Β5 Ν 6> Α 6 6> 5 Τ Α 6 5 Φ Φ5 6 5 ϑ 6 ≅Ε ϑ
5 Α2Α 5 ≅6Η Τ Α Ι > ≅Ο > 5 Φ , ϑ Φ> ≅Κ Ε Ι2> 5 Φ 5 ? ≅5 Φ Ε 5 5 Ε ΙΗ Ι 65? Χ 5 5 Α Ρ Ι 5 Ε Γ ? Ρ 5 > ? Ε Φ 5 Α ? Ε Φ 2> Ε Ρ Ι
≅Φ Ε ϑ Ε Μ ≅Ν 5 Ι Α ϑ Ν Ε Φ Ο Α ϑ ≅5 ? Α 6 65 Φ 5 6 5 ; ≅ϑ ≅6 ; − > ≅Κ Ε Ι2> 5 Φ 5 5 ΓΓ5 5 6 Ε Γ ≅ΦΕ ϑ Ε Μ ≅Ν 5 6 ΦΑ ϑ ΙΓ Ε Φ ? Α 6≅ Ψ
Ε ϑ Τ Ε Ρ ΒΝ Α ΓΓ 5 5 6 9  8 Α Ν Ι Ε Φ26≅Ε ϑ Α ϑ Ν Ν 5 Ι Ε Φ 26≅Ε ϑ Ε Γ > 5 Α ΔΗ ? 5 6 ΑΒΙ Α ϑ Ν Ε 6> 5 Φ Ζ Ε ΒΒΡ 6 Α ϑ 6Ι Υ
8 Χ ≅Ε Α Δ Α ΘΒΑ Χ ≅Β≅6Η Ε Γ : !   ≅Φ Ε ϑ Ε Μ ΘΝ 5 Ι , ∀ 8 Α Χ Ι Ε ΦΖ 6 ≅Ε ϑ Ε Γ Ε 6> 5 Φ ϑ Ρ 6Φ ≅5 ϑ 6 Ι Ι Ρ 5 > Α Ι 2 Α ϑ Ν
Ωϑ Χ Η 5 Φ Ε 2Ι Υ # 8 ? Α 6 65 Φ Γ ΒΕ Τ Α ϑ Ν 6> 5 5ΓΓ 5 5 6 ≅Δ 5 Ρ Ι 5 Ε Γ Τ Α 6 5 Φ Α ϑ Ν ϑ Ρ 6Φ Θ5ϑ 6Ι Θϑ 6 > 5 Φ > Κ Κ Ψ
Ε Ι2> 5 Φ 5 ? ≅5 Φ Ε 5 5 Ε Ι Η Ι 6 5 ? Υ Α ϑ Ν Γ ≅ϑ Α ΒΒΗ 6> 5 5 ≅ Ε 2 Ο Φ Ε Τ 6> Α ϑ Ν [ Ρ Α Β≅6Η Ε Γ Α Ο Φ ≅5 Ρ Β6 Ρ ΦΑ Β 2Φ Ε Ν Ρ 5 6Ι ;
∴ 5 Η Τ Ε Φ Ν Ι + ΘΓΓ 5Φ 5 ϑ 6 ≅Α Β 6 > 5 Φ ? Α Β Α ϑ Α ΒΗ Ι ≅Ι , &ΦΕ ϑ Ε Μ ≅Ν 5 6Φ Α ϑ ΙΓΕ Φ? Α 6 ≅Ε ϑ , Ω ] Ι ΙΧ Α Ρ 5 Φ ΙΖ 5 ∃6 Φ Ψ
Ε Ι∃ Ε 2Η , − > ≅Κ Ε Ι2> 5 Φ 5 5ΓΓ 5 5 6 , − > ≅Κ Ε Ι2> 5 Φ 5 ? ≅5 ΦΕ 5 5 Ε ΙΗ Ι 6 5 ? ;
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
张汉辉高级工程师测定了样品的穆斯堡尔谱并协助 图 谱
分析 , 陈捷同志协助 进行样品的差热分析, 谨致谢意 ⊥
本文于 Κ 。。Ε年 _ 月 。 日收到 , 。。Κ年 ∀ 月 : 日改回 Ψ
 引 言
铁是植物必需的重金属类营养元素 , 但当
其超过一定浓度时 , 土壤一植物生态系 统 的铁目
如 ! ∀#  ∃  % &&∋  ( ) ∗ +  , , − . /0 1 1 2 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素平衡将会失调 , 以致作物发生类似水稻青铜
叶枯病的生理病害 〔‘“’ ; 氧化铁是土壤胶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中性和酸性水稻土及红壤的
结构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_ ’ ; 它在土壤 中 易受
环境因子影响而发生形态转化 , 影响土壤中重
金属及农药等污染物和含氧酸根如 % 9 2 0万等
养分离子的吸附和解吸 、 沉淀和溶解等物理化
学平衡 , 进而制约生态系统中养分离子的有效
性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归趋和生物毒性 , 最终
将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及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
氧化铁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存在着 老 化和
活化两个过程 , 老化的氧化铁在有机质和其它
因素作用下可被活化 〔_ ’ Υ 无定形氧 化 铁因强
烈吸附有机质可阻碍氧化铁晶核的生长 〔‘” ;
另外 , 有机酸可通过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
物而妨碍凝胶态的157 0% 8。老化 〔”” 。” ∀ ’ ;
元素在根际中的分布状况和化学行为与土
壤本身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 ’ ; 最近研究 结 果
表明 , 由于缺铁胁迫下小麦和大麦等禾本科作
物根际中麦根酸类根系分泌物的作用 , 石灰性
土壤中的结晶态铁可明显地向无定形态转化 ,
从而可 改 善 这 类土壤 中 铁 素 的生 物 有 效
性 〔‘ : ’ ; 目前 , 有关中性和酸性水稻土和红壤中
植物根系生理活动对铁形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对
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物质 流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
本文用根盒试验法研究两种熟化水稻土和
两种新垦红壤上植稻后 , 其根际土和非根际土
中各类形态铁的状况及其穆斯堡尔谱特征和差
热分析特征 , 旨在探索这类土壤根际微生态系
统中的铁形态转化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
土样风干后 , 磨细过]! 目筛 , 以+ ∃ ⎯ 法提取游离
态氧化铁 , 酸性草酸一草酸钱溶液提取无定形态 氧 化
铁 , 碱性焦磷酸钠溶液提取络合 态 铁 , 然后以邻啡
哆琳比色法测定 ] ;
另将 :! ? Ο土样用压膜法制成小圆片 , 作为吸收
体 , 在由国产电磁振荡器和 Ω) 一  型控制器 及 1% Ψ
#: 型  ! # 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组成的等加速穆斯堡尔
谱仪上 , 用透射法在室温下以 :] 道测量记录 Ω ] Ι ΙΧ ·
Α Ρ 5 Φ 谱 , 放射源为 : _∃ Ε 7用 2 Χ 作衬底 8 , 强 度为
: ? α≅ , 以 :协? 厚的。 一1 5标定谱仪速度 , 同质异能移
相对于 Α 一1 5 , 实验数据作成ΩΙ ΙΧΑ Ρ5 Φ谱图 , 并计算
其参数 6Ιβ ;
为了解根际中铁形态转化对土壤吸水性的 影响及
其它矿物的变化 , 试验中对每种土壤的根 际土和非根
际土进行了差热分析 , 用日本产岛津 + Λ 一∀! 进行 测
定 ; 在盛有硝酸钙的干燥器中先将试 样平衡  一
天 , 以使每个样品在测定前的水分状况基本相近 ; 称
取试样 ∀! ? Ο 7]。目 8 , 在铂柑涡中测定 , 中性体用 Α Ψ
. Β 9 ! ∀ ; 分析时记录仪灵敏度为 士  !如χ , 记录纸走
速为 ; : ? ? ς ? ≅ϑ , 升温速度为: ℃ς ? ≅ϑ ; 每个样品
均测到  ! ! ℃ , 同时记录试样的差热曲线 和 失重曲
线 。
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熟化红壤性水稻
土 7Ξ 2 8 , 太湖湖积物发育的淀浆白土7Π 2 8 , 第 四纪
红粘土发育的新垦红壤 7Ξ − 8 及花岗岩发育的新垦赤
红壤 7/ − 8。 用自制根盒制备了各自的根际土和非 根
际土 , 具体的试验条件、 施肥情况 、 水稻生长情 况 、
制备方法及供试土样的基本性质参见文献〔 〕;
∀ 结果与讨论
∀ ;  水稻根际中各类形态铁的含量
表  列出了两类土壤植稻后根际内外各类
形态铁的含量及铁活化度的差异 ; 由 表  可
见 , # 种土壤的根际与非根际 Ζ % 值和有机质
含量在植稻后均发生了变化 ; 除第 四 纪 红 土
外 , 所有土壤植稻后四 均上升 , 其中又以根际高于非根际 , 这可能与肥料中的尿素被吸收
有关 【 ’ ∀ ’ ; 每种土壤的根际中有机质 含 量 均
高于非根际 , 这可能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根系脱
落物 、 根系分泌物及根表面滋生的大量微生物
残体在根一土界面上积累的结果 , 而且这 部 分
有机质活性通常较高 ; 根际中的高 Ζ % 值和高
有机质含量的特征必然影响着铁的形态转化。
表  还表明 , 植稻后游离氧化 铁 在 水 稻
土中略有上升 , 而在两种新垦红壤中却略有下
降 Υ 无定形铁则均比原土增加 , 这是氧化铁在
∃>≅ϑ ; ∗ ; . Ζ2& ; ( 5 Ε Β ; , ∀ 9 # 7工  8
# 期 王建林等 9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  ; 土壤中铁形态转化的根际效应及其生态学意义 ∀#
表  不同土滚中水稻根际和非根际的各种形态铁的含Β
Λ Α Χ ;  ∃ Ε ϑ 65 ϑ 6 Ι Ε Γ Ν ≅ΓΓ5 Φ 5 ϑ 6 ≅Φ Ε ϑ ΓΕ Φ ? Ι ≅ϑ Φ ≅55
Φ> ≅Σ Ε Ι2> 5 Φ 5 7− 8 Α ϑ Ν ϑ Ε ϑ Φ> ≅Κ Ε Ι2> 5 Φ 5 7∋ − 8 Ε Γ
65 吕65 Ν : ! : 补
5Ες,ΝΑ6≅揣 Ι珊 2% 1 5 Ν 1 5 Ε1 5 ! ∀7δ 8 15 ∃1“ 戮Γ‘。。Ο 尸5Ε ς15 ΝΦΑ 6≅α
!
Ξ2 ∋ −

0
、χ 2 ∋ −

!
Ξ − ∋ −

0
/− ∋ −
 一 ]
 ; #
。  !
一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0一 ]
] 。  ∀
] , # =
] , =
] ,  _
] 。 ∀ #
] 一 = =
: 。 ! #
# 。 _ 
# 一  ]
: 。 ]
: 。 _ _
: 。 
 。 # 
 。 : _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0 一 ∀  !
! 一# ! 
! 。 ∀ ∀:
! 。 ∀ 
! 。 #  !
0 。 ∀ # =
! 。  # 
0 。 # 
! 。 = #
! 。 ! = :
! 一  
! 。 ∀ # =
 = ; 落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0。 9 
! 一 ]
! 一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份 Ξ2 9 2Α Ν ΝΗ : !  Ν 5 Φ ≅Δ 5 Ν ΓΦ Ε ? ΞΡ Α 6 5 Φ ϑ Α Φ Η Φ 5 Ν
5 Α Φ 6> , Π 2 9 Π > ≅65 Χ Β5 Α α> ≅ϑ Ο 2Α ΝΝΗ :!  , Ξ − 9 ΞΡ ΨΑ 65 Φ ϑ Α Φ Η Φ 5 Ν 5 Α Φ 6> , /− 9 / Α 65 Φ ≅6≅5 Φ 5 Ν : !  , ! 9
Ε Φ ≅Ο ≅ϑ Α Β Ι Ε ≅Β Χ献Ε Φ 5 Φ ≅5 5 Ο Φ Ε Τ 6> 植稻前原始土样 ,
1 5 Ν 9 1 Φ 5 5 ≅Φ Ε ϑ Ε Μ ≅Ν 5 游离氧化铁 Υ 15Ε 9 . ? Ε Φ Ζ Ψ
> Ε Ρ Ι ≅ ΦΕ ϑ Ε Μ 工Ν 5 无定形氧化铁 , 1 5 5 9 Ε Φ ΟΑ ϑ ≅5 5 Ε
? 2Β5 Μ 5 Ν ≅Φ Ε ϑ Ε Μ ≅Ν 5 有机络合态铁;
水分 、 有机质及还原环境中被活化的结果 ; 络
合态铁也均比原土增加 , 这与植稻后土壤中原
有有机质的活化 , 活性有机质的增加等有关 。
需要说明的是 , 土壤中氧化铁的含量取决于土
壤中原有氧化铁的活化和老化 , 植物生长过程
中对铁素的吸收利用以及各种铁形态本身之间
的转化。 这里讨论的结果实际上是这 ∀ 个过程
相互作用的结果 , 即各种形态铁的表观积累或
亏缺 ;
游离铁在根际内外无明显差异 , 但与非根
际土相比 , 两种水稻土植稻后根际中游离氧化
铁略有下降 , 而两种新垦红壤根际 中 略有 上
升 。 无定形氧化铁的趋势与之类似 , 但呈现出
明显的差异 ; 这是因为在水稻土中, 水稻生长
吸收的铁以及土壤中原有的氧化铁的老化作用
比活化作用强烈之故 ‘“’ ; 两种红壤 中, 因其
本身富含氧化铁 , 根系生理活动及微生物对铁
的活化作用比非根际剧烈 , 超过了水稻对铁的
吸收及老化作用 , 因此根际中游离铁及无定形
氧化铁均出现累积 , 特别是赤红壤根际中, 氧
化铁明显被活化 ; 这与石灰性土壤中小麦根际
无定形铁及有效铁积累的现象是一致的 汇’”’ ,
而后果却迥然不同 ; 前者影响水稻对磷和锰的
吸收 , 进而限制其生长 ‘“’ , 而后者却改善了小
麦等作物的铁素营养 〔‘”’ ; 因此 , 在贫铁或富
铁土壤上对根际中无定形氧化铁累积效应的评
价及其对作物生长的意义是截然相反的。 从表
 还可见 , 一般水稻土中的无定形氧化铁远高
于红壤 , 约为后者的 一 ∀ 倍 , 说明红壤中氧
化铁虽多, 但大多处于老化状态 , 在植物根系
活动及根际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可被活化 ,
特别是在根际微域内 ;
各类土壤中络合态铁的含量表明 , 所有根
际土中的络合态铁均低于非根际土 , 虽然根际
中具有高有机质的特征 ; 这与陈家坊等 ‘] ’提
出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 , 其络合态铁量也
愈高的概念是不一致的 ; 这可能是水稻生长过
程中, 络合态铁较易被吸收的缘故 , 但总的络
合态铁量仍是水稻土大于红壤 , 这与有机质含
量是一致的 , 说明植物虽可以改变根际中铁的
状况 , 但对土壤总体的络合态铁含量 却 无 影
响 ; 有人在研究粉砂壤土上种菜豆后 , 发现根
际土ε ! ; ! ] ∀“? 的粘粒中焦磷酸钠提取的铁量
高于非根际土 〔“ ’ ; 这不同于我们的结果 , 可
能与样品的粒径和作物的生理特性有关 ; 因为
根际土壤的细颗粒中的络合态铁可能与粘粒矿
物相互结合而难以为植物吸收 , 而在粗颗粒中
的则较易为根系吸收 。 因此 , 可以理解为什么
本试验中络合态铁在根际亏缺 , 而 )ΑΦ φ ΑΦ 等
的结果却相反 , 若我们也用 ε 。; ! ] ∀环? 的粘
粒 , 则结果很可能是一致的 ; 另外 , 有可能是
种菜豆时 , 根系分泌物等主要分布在根际中,
而栽水稻后根际中的有机络合态铁及根系分泌
物等较易向非根际土中迁移 ;
一般 以土壤中无定形态和游离态氧化铁之
比表示土壤中氧化铁的活化度 〔_ ’ ; 各根 际 土
壤的氧化铁的活化度也与植物对铁 的 吸 收 有
∃> ≅ϑ 。∗ , . 22& ; ( 5 Ε Β ; , ∀ 9 # 7  8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胭一泌姗!;#:州岁毕、 卿州呵沙
才 Ξ2∋ − 犷哑分竺 产“产 君、 ;二 Ο 2−尹伽
,!Ι·;]哺
产褚军犷
尸归晰洲”鸽川‘
9 Ξ反−−− ∋Ξ叮丫公、姗·!]
;!一9落巨‘上二公二滋
4赞侧艰班食
逮度5 ) +“∋ 6丫 弋7 二 8 。) ‘ 3
图 0 供试土集的穆斯堡尔谱 /室温 3
9 : ;  0 < = >>? ≅Α ∗ Β >&) ) 6Β ≅ ∗ Χ 6) >6 ) Δ ΕΦ 00Ε ≅ 6 Β∗ ∗ 7
) 7 &) Β ≅ 6Α Β ) Γ
架2 供试土样的穆斯组尔谱今致
Η ≅ ?  2 < = > >? ≅ Α ) Β > &) ) 6Β Α 7 &≅ Β ≅ 7 ) 6) Β > ∗ Χ 6) > 6) Δ
吕Φ 00日
四分Ι/Β
关。 两种熟化的水稻土 , 因根际中无定形铁被
吸收得较多, 因而表观上根际中铁的活化度要
低于非根际土 , 但并不表明根际中活化的铁少
于非根际土  对两种新垦红壤 , 则铁的活化度
在根际中较高, 说明植稻后可使其 中 的铁 活
化 , 在根际内更为明显 。 由此将可能影响它们
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解吸的特征 6 ‘’ , 或 影
响水稻对根际微生态系统中养分如 &和< # 的
吸收和生长 〔“’ , 从而制约了该系统中的 物 质
流 。
,  2 不同土壤根际中铁的穆斯堡尔谱特征
穆斯堡尔谱学是鉴定土壤中氧化铁矿物的
类型 、 性质和结晶度的重要手段 , 对常见于热
带和亚热带土壤中细颗粒 、 低含量及结晶度差
的氧化铁特别适用 【”“ ” 。 本试验用穆斯堡尔
谱学方法研究了供试土壤非根际及根际中氧化
铁矿物的形态转化 , 结果见表 2 和图 0  表 2
为样品穆斯堡尔图谱的参数 , 从中可见 , 与非
根际土相比 , 根际土壤中铁的形态 发 生 了 变
化  . 种土壤植稻后 , 根际土的四极矩分裂相
对于非根际土均增大 , 说明其中氧化铁矿物的
结构对称性降低 , 结晶度变差 , 表现为根际中
铁的活化 , 转化成易于被根系吸收的形态 , 这
与表 0 的化学分析结果相吻合 。
图 0 为样品的穆斯堡尔图谱, 从中可见两
种水稻中存在一定量的含铁铝硅酸盐类矿物 ,
但在根际中9) “ϑ有增加的趋势  看来 , 植稻后
根际土壤中一部分还原态铁进入硅酸盐矿物晶
格取代其它离子 , 或是根际环境使晶格中原来
的9) ”十还原为 9) “ϑ  因取样时 , 水稻正处于分
桑期至拔节期 , 此 时由于茎节形成 , 氧从地上
部向根部的输送受阻 , 同时因根系生长旺盛 ,
分泌物增加, 促进厌氧性根际微生物滋生 , 因
而在根际表现出还原势增强 , 即根际微生态系
统的( !较低 , 利于 9 ) 还原 ” “’ , 可见根际土
壤中9) Κ 干的增多与其环境是一致的 
两种新垦土壤中 , 均存在赤铁矿  表 2 的
结果还表明 , 它们的根际土壤中氧化铁的内磁
土 墩Ε Φ 00Ε
极矩
裂 Ε 。朴
内磁场
Λ :补/ 2 Φ = 8 峨兀。% 8 7 3
主要矿物类型
< ≅ : # 7 : # ) Β ≅ +>
门‘2ΕΦΦΦ
同质异
能移∋ 。Μ 。签
/ Ν∗ Β# 。
Μ ) 一: 3
Φ 。 ,, .
Φ 。 . Φ .
Φ 。 ,Ε 1
Φ 。 , . Ο
Π 。 . 2 Φ
Π。 ,. Ο
&ΗΘΙ认
Ρ 。 . . 0
Φ 。 , Ε 1
> ) ) 一 : 3
Φ 一 Ε 2 =
Φ 。 Ε Σ .
Φ 。 Ε Ο Ε
Φ 。 Φ , ,
一 Π 。 2 Φ =
Φ 。Ε 0Σ
一 Π。 Φ Σ 2
Φ 。 Ε Ο Ε
ΤΘΘ
2ΕΦ时1Φ亡ΥΕ.Τ Θ
Θ
Φ 。 .2 Φ 一 Φ 。 02 ,
Φ 。 , =Ο Φ 。 Ε Ε 1
Φ 。 . Φ Φ 一 Φ 。 Φ Σ 2
Φ 。 . Ε 0 一 Π。 ς =.
Φ 。 , Ε 1 Φ 。 Ε Ο =
无定形氧化铁 , 有9) ϑ
无定形氧化铁 , 9)ϑ 十增 多
无定形氧化铁 , 有 9)ϑ 十
无定形氧化铁 , 9扩十增多
赤铁矿无定形氧化铁 , 细顺粒赤铁矿
结晶稍差的赤铁矿
无定形氧化铁 , 细颗粒赤
铁矿
赤铁矿
无定形氧化铁
赤铁矿磁赤铁矿
无定形氧化铁
朴 ∋ 一Ε  − ∋ > ∗ 7 ) Β > ! :Χ 6 , Ι  Μ  − ΙΑ ≅ Δ ΒΑ Ν ∗ +) > Ν Γ
+: 66: # ; > , Λ : − ∋ # 6) Β # ≅ + 7 ≅ ; # 以: ) ! Ω &) Β Χ : # ) Ξ ≅ +Α ) 
场下降 , 同样说明其中矿物结晶度变差 , 铁有
所活化 /表 0 3 。 根际中赤铁矿结晶度下降 , 无
定形氧化铁无序程度增大 , 原因可能是赤铁矿
晶体中一部分 9) , ϑ为% 0, ϑ 或 9 ) “ ϑ 等同晶置
代 , 因而使晶格的结构对称性改变 , 向无序态
转化  另一可能的原因是根际和根表面微生物
! ∀#  ∃  % &Ν +  ( Ψ ∗ +  , , − . / 2 1 1 2 3
# 期 王建林等9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 & 。土坡中铁形态转化的根际效应及其生态学意义 ∀#∀
及水稻根系的有机溢泌物以及水耕栽培的还原
环境 , 使根际中积累许多有机酸 、氨基酸和多搪
类等活性有机质 , 促进氧化铁与之形成某些络
合物而转变为活性较高的形态 〔_ ” “’ , 并 可能
抑制无定形氧化铁向结晶态 转化 〔“” “’ ‘” ’∀ ’ ;
另外从图  还可以看到 , 赤红壤的非根际
土中没有明显的峰 , 表明磁赤铁矿的存在 , 而根
际土中则较为显著 ; 谱分析参数结果 7表 8表
明 , 赤红壤根际中出现了新矿物磁赤铁矿 ; 这
可能是在非根际土中 , 磁赤铁矿不存在或以结
晶较差的细颗粒存在 , 不易用室温穆斯堡尔谱
学鉴定出来 Υ 而在根际环境中 , 正如前述 , 有
机质丰富以及还原势较强 , 有利于赤铁矿向磁
赤铁矿转变 6‘’ , 并能存留在根际 中, 所 以 在
室温下即可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检测到 。 事实
上 , 磁赤铁矿的形成是赤铁矿在根际环境因素
作用下的产物 , 也是赤铁矿被活化 的 显著 标
志 , 只不过活化过程比红壤强烈 , 因而不仅有
赤铁矿和无定形氧化铁的无 序程度增大 , 而且
形成了新的结晶度和对称性均相对较差的矿物
磁赤铁矿 。
∀ ; ∀ 不同土壤的差热曲线特征
差热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矿物的类型 、 结构
和数量 , 不同类型有机物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存
在性质及不同温度下试样的失重 情 况 〔吕’ ; 为
研究不同土壤中根一土界面上铁形态转 化 对土
壤持水力等的影响及其它矿物和有 机 质 的 性
质 , 对样品进 行 了差 热 一热 重 分 析 7+ Λ . Ψ
Λ 3 8 ; 不同试样的差热分析曲线示于图 ; 由
图 可见 , 所有土壤在低温时均有一很强的吸
热峰 7! ℃ 8 , 排出吸附水 , 系由有机质 、 氧化
铁凝胶及结晶差的高岭石等引起 〔“’。’ 。 同时,
所有根际土该峰均比非根际土大 , 表明根际土
的吸附水要多些 ; 从试样的失重曲线也可看 出 ,
所有根际土的吸附水均比非 根 际 土 多 ] δ至
∀ δ , 平均为 ! δ 7表 ∀ 8 ; 这可能是由于根际
中氧化铁被活化 , 有机物积累及结晶差的高岭
石较多所引起的 , 于是根际土的持水能力相对
Ξ 2 ∋ −
Π 2卿七
Ξ− ∋ &七
/− 写Β丈
,ϑ 因 『Α 6 “ ,℃ 7 ’∃ 8
圈 不 同土壤 的差热分析曲线
1 ≅Ο ; + Λ. αΡ Φ Δ 5Ι ΕΓ Ν ≅ΓΓ5Φ 5 ϑ 6 : ! : ;
较强 , 因而对土壤 一植物体系中的水分 保 持 ,
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 , 进而对根际子系统至整
个农田系统的水分迁移、 运转和平衡有重要意
义 。
另外 , 从图 还可见 , 所有土样在 : _! ℃
均有一小的吸热峰 , 由石英发生Α , 日的相变引
起 〔= ’ ; 在 : ! 一:# 。℃有一吸热峰 , 它是高岭
吸热脱经基水引起 〔= ’。 对两种红壤 , 一 般 根
际土的峰谷温度略高些 , 表明其中的高岭经基
较多 , 可能与根际环境中有机质与其相互作用
或发生 1 5 “ γ 71 5 “十 8 , . ΒΙ 十 的同晶置代有关 ;
 ∀。一 ] !℃的放热峰也是高岭引起 , 一般根际
土的峰略宽些 , 与其结晶变差等因素有关 。 水
∃ > Θϑ ; ∗ ; . 22&; ( 5 Ε Β。 , ∀ 9 # 7  8
∀#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衰 ∀ 不同土城中的吸附水皿
Λ ; Χ ; ∀ Ξ Ρ Α ϑ 6≅ 6Η Ε Φ Α Ν Ι Ε Φ Χ 5 Ν Τ Α 6 5Φ ≅ϑ Ν ≅ΓΓ5 Φ 5 ϑ 6
; ! 吕
土壤: ! : 吸附水量. Ν ΙΕ Φ Χ 5 Ν Τ Α 65 Φ 7δ 8 相 对 值− 5 ΒΑ 6 ≅Δ 5 Δ Α ΒΡ 5
Ξ2 臀 η9二 ηΥ且
Τ2 弩 孟9言 摆
Ξ− 赞 互9盆 耀
/− 臀 η9落 撰
稻土的高岭则较少 ;
两种水稻土在 ∀ !: 一∀ #! ℃之间有一中温放
热峰 , 它是有机质分解的结果 , 可能与其中脂
肪族部分破坏有关 , 也可能是脱玫基作用引起
的 〔; ’ ; 对红壤性水稻土 , 其根际土的放热峰温
度较高 , 表明其中的有机质较难分解 , 可能与有
机质的性质改变有关 , 如进入粘粒矿物晶层 ,
或较易与铁铝氧化物结合形成稳定的鳌合物。
对淀浆白土 , 该放热峰由两个小峰组成 , 但根际
土的两个峰温差较大 , 表明由于根系的生理活
动和根际及根面微生物的作用 , 其有机质组分
较非根际土复杂 ; 两种红壤中因有机质少且有
另外矿物干扰 , 因而放热峰较不明显 ; 但其 中有
=: 一 ∀ ! ℃的吸热峰 , 由三水铝石排出结构水 ,
形成软水铝石造成 〔“’ ; 赤红壤根际中该峰明显
大于非根际土 , 且峰温较低 , 可能与其中特定
的根际环境造成三水铝石转变成结晶较差的形
态有关 。 由于赤铁矿在  ! ! !℃ 以下无 明显的热
反应 , 磁赤铁矿虽在 # !一#: ! ℃有一放热峰 ,
但一般仪器对它不敏感 ‘”丁 , 同时加上有机 质
的干扰 , 因此在 + Λ . 曲线上未能鉴别它们 。
总之 , 差热一热重分析结果表明 , 由于根 Ψ
土界面上有机质和 Ζ % 等环境因子的改变 , 导
致氧化铁及其它矿物形态或性质的变化 , 进而
影响根际内外土壤的持水特性 ;
∀ ; # 铁形态转化根际效应的生态学意义
由于植物生长时根系的生理活动及其分泌
物 , 根际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 及它 所 引 起 的
Ζ % 和(> 等生态因子的改 变 , 促使根际微生态
系统中氧化铁的形态 、 性质和含量发生变化 ,
甚至出现新的氧化铁矿物类型 , 这就是土壤中
氧化铁形态变化的根际效应 ; 本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 种土壤植稻后氧化铁的形态转化的根际
效应均很明显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 改 善 某 些
土壤中铁素的生物有效性 , 同时促 进 植 物 生
长 〔‘ ] ’ , 但在另一些土壤中 , 则有可能妨碍其
它植物营养元素如 2和Ωϑ 的 吸收井限制作物
生长 6 Σ ’ , 因而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营养 的 调节
上具有重要意义 ; 另外 , 重金属污染物或农药
等有毒物质 , 易为根际中氧化铁 吸 附 〔‘’ , 因
而铁形态转化后会影响它们的吸附 和 解 吸 特
性 , 从而影响它们的形态和降解 , 进一步将制
约其对环境的生物毒性效应 ; 于是 , 植物可通
过调节根际微环境中铁的形态和性质来抵御外
来污染物的危害 , 保证其正常的生态环境 ; 可
见 , 铁形态转化的根际效应也将对根际微生态
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系统中物质流的调控上
具有一定作用 ; 最后 , 本文中的差热分析结果
表明 , 这种效应还有可能影响土壤 的 吸 附 水
量 , 这样在根际微生态圈的水分保持及有效利
用方面更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王建林 、 刘芷宇 ; 王  ! ;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 行 为
& 。 土壤中吸附态铜解吸的根际效应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7 # 8 9 ∀ ∀:一∀ # : ; 王建林 、 廖宗文 、 刘芷宇 。    ; 根际 中 硅 、 锰 、 铁
和铝的状况与水稻生长 ; 应用生态学报 , 7 ∀ 8 9 ∀ 一
∀ _ Ψ
∀ 刘芷宇 。  = 。。 土壤 一根系微区 养分 环 境 的 研 究 概
况 。 土壤学进展 , =7 ∀ 8 9  一   。
# 许冀泉 。  = 。 土壤矿物 。 土壤 , # 7 8 9 _] 一=! ;
: 邢光熹 、 张汉辉 、 韩 勇。   = _ ; 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
研究1即今 、 1 5 Σ γ 与胡敏酸的结合的 性质 ; 土壤学报,
# 7 ∀ 8 9 =一 : ;] 陈家坊 、 何 群 。  =: ; 牛壤胶体中氧化物矿 物 的化
学区分。 熊毅等编著 9 “土壤 胶 体 ” 7第 册 8 。 科学
出版社, 北京 , # 一 ! : ;_ 陈家坊 、 何 群 、 邵宗 臣。  =∀ ; 土壤中氧化 铁 的活
化过程的探讨 。 土壤学报 , !7 # 8 9 ∀ = _一 ∀  ∀ ;= 黄伯龄编著。   = _ 。矿物差热分析鉴定手册 。 科学 出版
社 , Β北京 , ! #一  ! , ∀  ∀一 ∀ # ; ∀ ] 一 ∀= , :  ]一
:   。
∀ 蒋剑敏、 谢 鹏 、 舒文英等 。 工  ! ; 蛆绷粪的∋ ΒΒ犷吸
∃> ≅ϑ 。∗ ; . 22&。 ( 5 Ε Β ; , ∀ 9 # 7   8
# 期 王建林等9 重金属在根际中的化学行为  ; 土壤中铁形态转化的根际效应及其生态学意义 ∀ #:
附等温线与 + Λ . 曲线特征 ; 土壤学报 , _7  8 9 # 一
 !∀ ;
! ∃Ε Φ ϑ 5 ΒΒ, − ; Ω 。 Α ϑ Ν ) 5 >Τ 5 Φ 6? Α ϑ ϑ , , ; 。了, 。
&ϑ ΓΒΡ 5 ϑ 5 5 Ε Γ Ε Φ ΟΑ ϑ ≅5 Α ϑ ≅Ε ϑ Ι Ε ϑ 6> 5 5 ΦΗΙ 6Α ΒΨ
 时≅Ε ϑ Ε Γ Γ5 Φ Φ ≅> ΗΝ Φ ≅七5 Ι ; ∃ ΒΑΗ Ι ι ∃ ΒΑΗ Ω≅ϑ Ψ
5 Φ Α ΒΙ , _ 9 # ! 一 #!  。
  3 Ε Ε Ν? Α ϑ , ⎯ 。. ; Α ϑ Ν ∃> 5 Ι> ≅Φ 5 , Ω 。χ 。   _  。 .
Ω ] Ι ΙΧΑΡ 5 Φ Ι25 5 6Φ Ε Ι5 Ε 2≅5 Ι6Ρ ΝΗ Ε Γ 6> 5 5 ΓΓ5α 6
成 2% Ε ϑ 6> 5 Φ 5 Α 5 6≅Ε ϑ Χ 5 6Τ 5 5 ϑ ≅Φ Ε ϑ Α ϑ Ν
> Ρ ? ≅5 Α 5 ≅Ν ≅ϑ Α [Ρ 5 Ε Ρ Ι ? 5 Ν ≅Α ; ∗ ; : !  )5 ≅ ; ,∀ ! 9 = :一  。
 及? Ρ ΦΑ , Ω , ! : : ; 2> Η Ι≅Ε ΒΕ ΟΗ Ε 上 Φ ≅5 5 2 ΒΑ ϑ 6Ι
Α ϑ Ν 6> 5 ≅Φ Φ > ≅ΚΕ Ι2> 5 Φ 5 ? ≅α Φ Ε Ε Φ ΟΑ ϑ ≅Ι ? Ι ; 2 Φ Ε 5 ;
1 ≅Φ Ι6 &ϑ 65 Φ ϑ ; )Η? 2 ; Ε ϑ 2Α Ν ΝΗ : !  15 Φ 6≅Β≅6Η ;
Λ > Α ≅ΒΑ ϑ Ν , : _一 _  。
 ∀ ∴ Ε Ν Α ? Α , % ; Α ϑ Ν )α > ϑ ≅6Κ 5 Φ , Ω 。  ! _ _ 。 (Γ Γ5α 6 Ε Γ
ΓΡ ΒΔ ≅5 Α 5≅Ν Ε ϑ 6> 5 5 ΦΗΙΓΑ ΒΒ≅Κ Α 6≅Ε ϑ ΕΓ 15 7 & 8
Ε Μ ≅Ν 5 Ι 。3 5 Ε Ν 5 Φ ? Α 。 ,   9 ! 一  _ 。
 # )Α Φ φ Α Φ , . ; ∋ 。 , ∗5 ϑ φ ≅ϑ Ι , + ; . ; Α ϑ Ν − ; 3 ; Π Η ϑ
∗ Ε ϑ 5 Ι 。   了。。 Ω Ε Ν ≅Γ≅α 形≅Ε ϑ 6Ε ? 5 5> Α ϑ ≅5 Α Β Α ϑ Ν
? ≅ϑ 5 ΦΑ ΒΕ Ο ≅5 Α Β Ε ? 2Ε Ι ≅6≅Ε ϑ Ε Γ : !  Τ ≅6> ≅ϑ 6> 5
Φ > ≅Κ Ε Ι2> 5 Φ 5 ; &ϑ “ Λ > 5 : ! 一 − Ε 6 &ϑ 65 过Αα 5 ” , 5 Ν Ι ;Χ Η ∗ ; / ; % Α Φ Β5Η Α ϑ Ν − ; )αΕ 6 6 − Ρ ΙΙ 5 ΒΒ , .α Α Ν 5? 沁2Φ 5 ΙΙ , ∋ 5 Φ 4 Ε Φ φ Αϑ Ν 助ϑ Ν Ε ϑ , :一 ∀ 右‘ : ) > ≅ Π 5 ≅? ≅ϑ Ο Α ϑ Ν /泊 Σ > ≅Η Ρ 。 Μ 。。一。)5α Φ 5 6≅Ε ϑ
Ε Γ 2> Η6Ε Ι≅Ν 5 Φ Ε 2> Ε Φ 5 Α ϑ Ν ≅6Ι 5 ΓΓ5 5 6Ι Ε ϑ :! 1 5 Α Δ Α ≅ΒΑΧ ≅Β≅6Η ; 2 5 ΝΕ Ι2> 5 Φ 5 ,  7工 8 9 _ ∀一 =  ; ] Λ Α ϑ Α φΑ , . ; Α ϑ Ν ) ; 40Ι > ≅Ν Α 。  日_! 。∋ Ρ 6Φ ≅Ε ϑ Α Β Ν ≅Ψ
Ι Ε Φ Ν 5 ΦΙ Ε Γ 6> 5 Φ ≅α 5 2ΒΑ ϑ 6) ≅ϑ . Ι ≅Α ; &− − &
Λ 5α> ; ⎯ Ρ ΒΒ ; Κ Ε , Ω Α ϑ ≅ΒΑ , 2> ≅Β≅22≅ϑ 5 Ι ;
书 讯
朱廷璀研究员主编的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层物理特征研究 》由气象出版社   年 ] 月出版 ; 该文集
包括国家基金和国家重点科研7攻关 8研究论文报告∀# 篇 ; 资料取自野外系留气球和通量观测、 风洞模拟 、 卫星遥
感及生态经济效益综合实验等观测的第一手资料 , 在国内外均属少见 ; 根据边界层基本理论首次阐述了防护林体
系区域性防护效应的概念并给出了新的评价模式 ;
本文集的内容包括防护林体系的研究概况和方法 、 湍流特征及通量廓线关系 、 气象效应估价模型 、 防护林体
系区域性气象效应以及林带 、 林网的生态经济效益 ;
木文集可供生态 、 林业 、 气象 、 环境以及农 、 牧业等方面的科技人员 、 科技管理干部和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
的师生参考 ;
全书#! 万字 , ] 开本 , ] 页 , 每本定价 : 元 ; 印数有限 , 欲购从速 ; 联系人 9 孔繁智 邮编 9   ! !  : 沈
阳市文化路_ 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帐号 9 !# 单位# ! ∀部_ ∀ = = ! : 一 _ 沈阳大南分理处 7收取邮购
费: δ , # 本以下请通过邮局汇款 8。
∃> ≅ϑ 。 ∗ 。 . 22&。 ( 5 Ε Β ; , ∀ 9 #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