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药迷果芹的研究综述



全 文 :收稿日期:2014-01-27; 修订日期:2014-06-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1070475) ;
浙江省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No. 2012C50129)
作者简介:皮 立(1972-),男(汉族),江西樟树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
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植物化学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韩 发(1953-),男(汉族),青海湟中人,中国科学院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工作.
藏药迷果芹的研究综述
皮 立1,2,3,4,韩 发1,2,3* ,邓 黎2,赵晓辉1,2,3,李以康1,2,3,4,王晓虹1,2,4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8;
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湖州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
3.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8;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从藏药迷果芹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人工栽培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了迷果芹的研究发展现状,
并提出了藏药迷果芹开发的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藏药; 迷果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人工种植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5. 01. 078
中图分类号:R291. 4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5)01-0193-03
Advances in study on Sphallerocarpus gracills
PI Li1,2,3,4,HAN Fa1,2,3* ,DENG Li2,ZHAO Xiao-hui1,2,3,LI Yi-kang1,2,3,4,WANG Xiao-hong1,2,4
(1.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CAS,Xining Qinghai 810008,China;2. Huzhou Plateau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re of Innovation,Northwest Plateau Institute of Biology CAS,Huzhou Zhejiang 313000,China;3.
Key Laboratory of Adaptation and Evolution of Plateau Biota,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CAS,Xining
Qinghai 810008,China;4. Graduate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Sphallerocarpus gracills from nutrition composi-
tion,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y activity research,cultivation,product development and so on,and proposes future re-
search direc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phallerocarpus gracils.
Key words:Tibetan medicine; Sphallerocarpus gracil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藏药迷果芹 Sphallerocarpus gracilis(Bess.)K. - Pol是伞形科
(Umbelllferae)迷果芹属 Sphallerocarpus Bess. ex DC.单种植物,俗
称黄参、黄葑、小叶山红萝卜(河北宛平)、达扭(四川德格)。在
青藏高原的无污染环境中分布广泛、储量丰富,药食用价值高,开
发和应用前景良好。但是一直以来它藏在深山无人识。藏药迷
果芹在我国主产于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等省,俄罗斯西伯利亚
东部及蒙古也有分布。分布于海拔 580 ~ 2800 m的山旁、村庄附
近、杂草地、湖滨山坡、河岸、林缘、草甸子等地[1]。
藏药迷果芹的药用价值很高。据藏本草记载,加果(迷果
芹)为加哇的上品,有滋补、干黄水、解蛇毒之功效,治培根病、腰
肾寒症、气痛以及黄水病。藏药迷果芹作为“五根散”和“唐蕃补
脑液”的首药一直以来应用广泛。“唐蕃补脑液”具明显改善记
忆力;提高血清及主要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
过氧化脂(LPO)的生成;能改善肾虚动物虚症,提高动物的抗应
激能力等功效[2]。另据《本草纲目》记载,黄参根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气养血、止痛、滋阴壮阳、通经活络、健胃舒肝之功效,尤其
是对中老年人胃气虚寒、神疲乏力,妇女气血失调,淤滞腹痛及肾
炎、腰痛、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挑食厌食效果俱佳,被誉为
“小人参[3]”。
目前对藏药迷果芹的研究工作仅见国内的报道,国外研究未
见报道。许多未知的研究领域有待继续深入。迷果芹研究工作
主要集中于其植物学特性、栽培和分布,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化
学成分,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和初步的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本
文从藏药迷果芹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产品开
发、人工栽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藏药迷果芹的深入研究和开发
提供理论依据。
1 藏药迷果芹营养成分的研究
藏药迷果芹营养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的研究。迟晓峰
等[4]对迷果芹根的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多糖,类胡萝卜
素,总黄酮,维生素 C)、氨基酸、矿质元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迷果
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蛋白质、多糖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蛋白质 10%以上;多糖 2. 9%以上。张定君等[5]的研究结果是每
100g黄参(迷果芹根)中含各类有机物 94. 70g,其中脂肪 4. 10g、
蛋白质 12. 86g、还原糖 7. 19g、蔗糖 16. 16g,还含有 10 多种有益
氨基酸、VA 、VC 及 Ca、P、Fe、Zn 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贾恢先
等[6]研究了迷果芹根的微量元素含量,该植物含有大量人体必
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其中 P、Mg、K、Cr、Co 含量比党参和当归还
高,Zn、Mn的水平也不低。高春燕等[7]对不同采收期的迷果芹
根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淀粉)进行了研究。粗
蛋白的含量 12. 27% ~ 13. 39%,还原糖的含量 2. 87% ~ 5. 91%,
淀粉的含量 9. 84% ~ 46. 79%。氨基酸的总含量是 50. 7 ~ 54. 17
(g /100g粗蛋白) ,十七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别不大。藏药迷果芹
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迷果芹的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多糖、类
胡萝卜素、维生素、还原糖、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保
健和药用价值。
2 藏药迷果芹的化学成分研究
2. 1 藏药迷果芹地上部分的研究 藏药迷果芹地上部分的研究
工作进行的较早。上世纪八十年代陈能煜等[8]从迷果芹地上部
分分离得到两个结构新颖的 Quinone(苯醌) ,将其命名为醌 A和
·39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1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1 期
醌 B,并对其 EI - MS进行了研究。史俊等[9]首次从迷果芹地上
部分分离出的一种辛细醚型新木脂素类(Asatonetypeneolignans)
衍生物(Acoradin)。分子结构式为:2R,2R -二甲基 - 1S,1S -
二(2,4,5 -三甲氧基苯基)环丁烷。史俊等[10]从迷果芹地上部
分的石油醚萃取部分首次分离出一种新的化合物(亚麻酸 - 5R
-(四氢 - 2'-酮 -吡喃基)酯)。
2. 2 藏药迷果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藏药迷果芹根化学成分的
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邵志宇等[11]对迷果根的化学成分进行
了研究,分离得到了 6 种化合物。分别为 xanthalin(1) ,3 - O -
angeoylhamaudol (2)aviprin(3) ,isoimperatorin(4) ,4 - O - β -
D - glucopyranosyl - 5 - O - methylvisamminol(5) ,daucosterol(6)。
石明睿、邸多隆等[12]对迷果芹的根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得到了 9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 falcarindiol(1) ,panaxynol(2) ,diplaniol
(3) ,cycloeucalenol(4) ,cycloeucalenylac etat(5) ,5 - hydroxy - 8 -
methoxy - 2H - 1 - benzopyran - 2 - one (6) ,isoscopoletin (7)和
6,7 - dihydroxycoumarin (8) ,第 9 个化合物是一个新的木质素类
化合物。薛鸿燕[3]的硕士毕业论文《山丹黄参的化学成分及生
物活性研究》,从迷果芹中分离出 7 个化合物,对其中的 5 个化合
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它们分别是洋芹子油脑(Ⅱ)、正十八烷酸
(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和 β - D -吡喃果糖基 -(1
→4)- O - β - D -吡喃葡糖(Ⅶ)。邸多隆等[13]运用 HSCCC 技
术从藏药迷果芹根中分离制备大极性部位 3 种化合物七叶内酯
6,7 - O - β一葡萄糖苷、东莨菪苷、5 -甲氧基齿阿米醇 4 - O - β
-葡萄糖苷和 2 种热不稳定性化合物 1 -果芹烯酮 A 和 2 -果芹
烯酮 B。皮立等[14]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藏药迷果芹
根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藏药迷果芹根石油醚萃取物中分
离鉴定出 26 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亚油酸
(35. 90%)、芹菜脑(23. 98%)、棕榈酸(11. 41%)、亚油酸乙酯
(4. 08%)、亚油酸甲酯(4. 06%)、β -谷甾醇(4. 40%)。
藏药迷果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乙酸乙
酯部分。其中石油醚提取部分获得 27 个化合物,乙酸乙酯提取
部分分离提取得到 15 个化合物,大极性部分分离的到化合物 4
个。大极性部分化合物的研究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2. 3 藏药迷果芹挥发油的研究 迷果芹挥发油的研究集中在地
上部分和种子的挥发油研究。胡端龙等[15]对迷果芹的地上部分
的挥发油进行了研究,挥发油得率为 0. 46%。从中分离并鉴定
出 l9 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1 -甲基 - 4(1 -异
丙基)- 1,4 -环己二烯(49. 18%)。高春燕等[16]研究了迷果芹
种子的挥发油组成。分离鉴别了 34 种化合物,占挥发油的
94. 69%。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主要化学成分是甲基异丙基
(17. 42%)、萜品烯(25. 58%)和细辛醚(33. 12%)。
2. 4 藏药迷果芹多糖的研究 迷果芹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
取工艺和检测方法的研究。于瑞涛等[17]研究了迷果芹根中多糖
的提取工艺,正交实验表明,迷果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
温度 90℃ ,提取时间 2 h,提取次数为 1 次,加入 10 倍量的水。
郭小鹏等[18]采用 Sevage 法、TCA - Sevag 法、木瓜蛋白酶 - Sevag
法对黄参粗多糖脱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木瓜蛋白酶
- Sevag法较好,累计蛋白去除率可达 68. 65%,累计多糖损失率
17. 14%。于瑞涛等[19]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测定迷果芹多糖的含
量。采用硫酸 -苯酚比色法于波长 490nm 处测定吸收度。何国
光等[20]对黄参多糖含量测定条件进行优选。用硫酸 -苯酚法建
立黄参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最佳条件为:水解温度 85 ℃,水解
时间 15 min,硫酸加入量 7. 0 ml。通过方法学评价。表明该法准
确、稳定、可靠。
3 药理作用的研究
迷果芹的药理研究是迷果芹研究的另一个热点,对藏药迷果
芹多糖的药理研究是主要方面。于瑞涛等[21]对迷果芹根粗多糖
(SGS)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迷果芹粗多
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保护机体免疫系统。贾磊等[22]研究了
黄参多糖干预运动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实验表明黄参多糖
(SGP)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疲劳方面有显著功效。贾磊
等[23]进行了黄参多糖对小鼠血清 CK、LDH 和 MG、HG及运动耐
力影响的研究。实验证实,黄参多糖对即时补充运动时所需能
量,提高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的产生,加速疲劳的消除
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贾磊等[24]研究了黄参多糖对小鼠骨骼肌
自由基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参多糖(SGP)
对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延缓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均
有着积极的作用。贾磊等[25]进行了黄参多糖和游泳运动对营养
性肥胖小鼠血脂及瘦素水平干预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实了
黄参多糖(SGP)和有氧游泳运动对营养性肥胖小鼠体质量、体
脂、血清 TC、TG、LDL - C、和血清瘦素水平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尤
其是当 SGP和游泳联合应用时效果更佳。这一结论,为应用黄
参多糖(SGP)干预营养性肥胖提供了理论依据。
除此之外,国内学者还进行了挥发油和根的抗氧化性与抗微
生物活性研究。高春燕等[16]研究了迷果芹种子挥发油组成和抗
微生物活性。迷果芹种子挥发油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对 8 种革兰氏阳性菌(利斯特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巨大芽孢杆菌、
杀死蜡样芽胞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四种革兰
氏阴性菌(肠炎沙门氏菌、沙门杆菌和大肠杆菌克雷白氏肺炎) ,
和一种真菌(黑曲霉)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同时,采用扫描
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精油处理过的细菌形态学的改变,并指
出黄参籽精油有望发展成保存食物中的天然抑菌剂。高春燕
等[7]同时研究了不同采收期的迷果芹根的抗氧化活性和 DNA损
伤保护。抗氧化活性的指标是 DPPH,FRAP 和 TEAC ,研究发现
春季采收的抗氧化活性更高。
4 人工种植研究
迷果芹的人工种植的开展,是迷果芹开发的基础,只有通过
人工种植才能保证后续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的进行。张定君[26]等
开展了黄参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研究工作提出了半
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为合理利用和开发黄参资源提供了依据
和技术。陈叶等[27]研究了野生黄参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对
黄参的栽培从选地,整地;精选种子;适时播种;生长期管理;采收
五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为黄参的种植提供了理论指导。
5 产品开发
藏药迷果芹在青藏高原地区分布广泛,其根营养丰富,药用
和食用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民间食用历史悠久,西北地区群
众将迷果芹烹饪成各种佳肴或制作成礼品馈赠亲友。是广大群
众喜爱的绿色食品。
陈天仁等[28]以迷果芹为原理,进行了黄参螺旋藻保健饮料
配方比例、制备工艺研究。将黄参,螺旋藻经浸提,酶解,按一定
的工艺配方制成口味清香纯正,酸甜适中的复合保健饮料。陈叶
等[29]对黄参营养价值及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中发现,迷果芹中含
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有些含量十分丰富,同时研究了
黄参清汁、黄参脯及罐头产品的生产工艺。王晓琴等[30]以黄参
和鲜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生产黄参酸奶。在单因素试验基
·491·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1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1
础上,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黄参酸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建立
了黄参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
6 结论
藏药迷果芹在青藏高原分布广泛,资源储量丰富,且具有重
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国外对于迷果芹的研究未见
报道。在国内的研究也仅限于营养成分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
用研究和人工种植研究等方面。藏药迷果芹化学成分的研究集
中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的研究。对主要的用药部分 -大极
性部分的研究进行很少。随着分离提取新技术的发展,对大极性
部分的研究将会是迷果芹研究的新重点。藏药迷果芹的根多糖
含量高,多糖是藏药迷果芹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过去
的研究集中在简单的多糖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方面,对迷果芹多
糖组成缺乏深入的研究。迷果芹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迷果
芹多糖在抗疲劳、抗缺氧、抗炎、抗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
的潜力巨大,迷果芹多糖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综
述了迷果芹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对迷果芹研究的现状,存在的
不足做了简单的总结,为藏药迷果芹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55 卷,第 1 分
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黄立成.藏药唐蕃补脑液的处方依据及原植物调查[J]. 西北药学
杂志,1997,2(12) :60.
[3] 薛鸿燕.山丹黄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兰州:兰州理工
大学,2011.
[4] 迟晓峰,董 琦,肖远灿,等. 迷果芹营养成分分析[J]. 营养学报,
2011 ,33 (2) :207.
[5] 张定君,邹 卿,唐谦. 黄参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J].甘肃农业科技,2000,(7) :44.
[6] 贾恢先,邹 卿,叶相清,等.山丹黄参的分布及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1) :188.
[7] Gao CY,Lu YH,tIAN CR,et al. Main nutrients,phenolics,antioxidant
activity,DNA damag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icrostructure of Sphallero-
carpus gracilis root at different harvest time[J]. Food Chem,2011,127
(2) :615.
[8] 陈能煜,王 静,史 俊. 两个新苯醌的质谱研究[J]. 质谱学报,
2006,20(3 - 4) :43.
[9] 史 俊,汪 涛.来自藏药植物迷果芹的一种辛细醚型新木脂素
[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6(2) :36.
[10] 史 俊,汪 涛,陈能煜.一种新的亚麻酸 δ -内酯的分离与 NMR
结构指证[J].分析测试学报,2001,20(6) :32.
[11] 邵志宇,张云海,蒋科技,等.藏药迷果芹根中的化学成分[J].天然
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3) :196.
[12] Ming rui Shi ,Dong Pe ,Jun xi Liu etc.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Sphallerocarpus gracilis[J].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12,40:1.
[13] 邸多隆,黄新异,冯祖飞,等. HSCCC / HPCCC技术及其分离制备
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
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2012.
[14] 皮 立,韩 发,赵晓辉,等.藏药迷果芹脂溶性成分的分析研究[J].
光谱实验室,2013,30(5) :2708.
[15] 胡端龙,刘小兰 ,陶燕铎,等.迷果芹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 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343.
[16] Chunyan Gao ,Chengrui Tian ,Yuehong Lu etc . Essential oil compo-
si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phallerocarpus gracilis seeds against
selected food - related bacteria[J]. Food Control,22(2011) :517.
[17] 于瑞涛,朱鹏程,陶燕铎,等.迷果芹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
农业科学,2009,37(16) :7512.
[18] 郭小鹏,田呈瑞,高春燕,等.黄参粗多糖脱蛋白工艺以及对亚硝酸
盐清除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 (2) :274.
[19] 于瑞涛,朱鹏程,陶燕铎,等. 苯酚硫酸法测定迷果芹多糖的含量
[J].分析试验室,2008,27(增刊) :222.
[20] 何国光,刘晔玮,张 鹤,等.黄参多糖含量测定条件优选[J].中国
公共卫生,2008,24(ll) :1400.
[21] 于瑞涛,于瑞雪,陶燕铎,等.迷果芹粗多糖(SGS)药理学活性的初
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 :11530.
[22] 贾磊,聂秀娟,肖 雯,等. 黄参多糖干预运动小鼠免疫功能的实
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7) :72.
[23] 贾 磊,聂秀娟,方 梅,等. 黄参多糖对小鼠血清 CK、LDH 和
MG、HG及运动耐力影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
(4) :4.
[24] 贾 磊,聂秀娟,方 梅,等.黄参多糖对小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及
超微结构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 :58.
[25] 贾 磊,聂秀娟,肖雯等.黄参多糖和游泳运动对营养性肥胖小鼠
血脂及瘦素水平干预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
(6) :710.
[26] 张定君,邹 卿,唐 谦.黄参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J].甘肃农业科技,2000 ,7:44.
[27] 陈 叶,刘玉环,王治江等.野生黄参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0,7:94.
[28] 陈天仁,罗光宏,祖廷勋. 黄参螺旋藻保健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J].食品科学,2004,25 (11) :121.
[29] 陈 叶,陈天仁,罗光宏.黄参营养价值及加工工艺技术研究[J].
食品科技,2003 (11) :96.
[30] 王晓琴,曹宝明,张芬琴.响应曲面法优化黄参酸奶生产工艺[J].
食品科学,2011,32 (12) :39.
·59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1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