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图 3 两种鲍壳粉未的 FT IR光谱图
献[ 1]的 EDTA 的滴定法 ,测出皱纹盘鲍中 、白鲍贝
壳中含碳酸钙的含量分别为:(92.0±0.1)%(n =
3);(91.6±0.2)%(n =3)。此外锶 、锌 、铜 、铬 、铁
等元素含量较高 。例如锶含量高于 0.14%,比一般
植物药高约 100倍;文献报道[ 3] 锶在肠内与钠竞争
吸收部位 ,从而减少钠的吸收及增加钠的排泄 ,一般
认为钠过量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关 。冠心病药
物的 Zn/Cu 比值一般低于 11.4 为好 ,而两鲍壳的
比值极低 。Cr 有改善 、预防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降低血内胆固醇及血糖的良好作用 ,两鲍壳含量均
为一般植物药的 10倍左右。由此可见 ,皱纹盘鲍及
白鲍贝壳在作为石决明的药材来源 ,用于治疗高血
压引起的头痛 、目眩等症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2 X-ray的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皱纹盘鲍贝壳和
白鲍贝壳主要为碳酸钙 ,其晶形分析可推算出晶体
结构 。两鲍壳的碳酸钙大部分为正交晶素的文石结
构 ,晶格常数为a =0.497nm , b=0.7 91nm , c =
0.573 nm;小部分为三方晶系 ,方解石结构:六方晶
胞 a =0.497 nm , c =1.701nm;菱面晶胞:a0 =
0.635 nm ,α=46°02′。
3.3 差热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鲍壳的差热分析图相
似 ,在 510K 时开始出现一个放热峰 ,至 550K 时开
始下降 ,该峰呈不对称型。在 700K 时再次呈一个
放热峰 ,至 730K 时下降 ,该峰近似对称型 。后者由
于温度达 700K 时文石结构迅速转变为方解石结构
所致 。方解石结构比文石结构稳定 ,它的溶解度和
人体吸收率均低于文石结构 。在石决明的炮制(煅
石决明)对温度高于 700K ,可使药材结构发生变化。
3.4 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两鲍壳在~ 3400 ,2917 , ~
2500 ,1787 , 1474 ,1082 , 862 , 699 cm-1处有吸收峰 ,
其中 1474 cm-1为一极强峰 , 862 cm-1为一弱峰 ,说
明有 CO32-的存在 ,与元素分析结果含大量钙相结
合 ,也证实了碳酸钙是石决明药材的主要成分。
3.5 本实验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两种石决明品种
皱纹盘鲍及白鲍贝壳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比较 ,为进
一步开发利用此资源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
参考文献
1 赵中杰 ,江佩芬 ,李昂.石决明中碳酸钙 、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测
定.中国海洋药物 , 1989 ,8(3):15.
2 孙家美 ,毛振伟.两种鲍鱼壳所含无机化学成分的探测.中国海洋
药物 , 1991 , 10(1):19.
3 吴晴斋主编.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9:
8 , 35.
(收稿:1997-02-02)
裂叶荆芥芥穗的化学成分研究
刘巨涛 杨智蕴1 景风英2(吉林 132013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 长春 130024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2长春 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
应用化学研究所)
摘要 目的:对裂叶荆芥[ Schizonepeta mulif ida(L.)Briq.] 芥穗的化学成分析进行研究。 方法:利用溶剂提取和硅胶 、聚酰
胺 、活性炭柱层析进行分离。结果:得到 3 个化合物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其中 1 个为已知成分即
脱氢枞油烯(dehydrosylvestrene , V), 另 2 个为新成分 ,分别命名为新壬四酸(neoenneaane tetraoic acid , Ⅶ )、3-亚胺基-N-氮代乙
酰胺基丁内酰胺(3-imino- N-nitrogen substituted acetamidocyclic buty amide , Ⅷ)。结论:3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
得。另外还得到 1 个正高级烷烃混合物 ,经 GC-MS 分析证明内含十七种正碳烷。
关键词 裂叶荆芥;枞油烯;新壬四酸;3-亚胺基- N -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ar of Schizonepeta Mulif ida
Liu Jutao (Liu JT), Yang Zhiyun (Yang ZY), Jing Fengying (Jing FY)(Air Force Medical College , Jilin 13201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ar of Schizonepeta muli fida (L.)Briq.METHODS:I n-
g redients of the ear of this plant were separated by means of so lvent extraction and chromatog raphy on silica gel and polyamide and ac-
·87·中国药学杂志 1999年 2月第 34卷第 2期 Chin Pharm J , 1999 February , Vol.34 No.2
tiv ated charcoal.RESULTS:Three components w ere isolated.Their structures w ere elucidated based on the spectral analy sis.One of
them is a known compound i.e.dehydrosy lvestrene(V).The o ther two were new compound , named neoenneaanetetraoic acid(Ⅶ ),
and 3-imino- N-nitrogen substituted acetamide cyclic buty amide(Ⅷ).CONCLUSION:These 3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By the way , a mix ture of n-alkane was also obtained which contains seventeen n-alkane compounds proved by
GC-MS.
KEYWORDS Schizonepeta mulifida (L.)Briq., sy lvestrene , neoenneaanetetraoic acid , 3-imino- N-nitrog en substituted ac-
etamide cyclic buty amide
裂叶荆芥[ Schizonepeta muli f ida (L.)Briq.]
系唇形科植物 ,北方地区常用其代替荆芥入药 ,具有
解表散风 、透疹的作用 ,可用于感冒 、头痛 、麻疹 、风
疹和疮疡初起 ,炒炭后可用于消炎 、止血等 ,其芥穗
芳香气烈 ,祛风发汗作用尤佳[ 1~ 2] 。为了研究其化
学成分 ,我们从吉林省药材站采购到的裂叶荆芥芥
穗中分离出 3个化合物单体。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
分析 ,分别鉴定为脱氢枞油烯 、新壬四酸和 3-亚胺
基- N -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 。另一个为正高级
烷烃混合物 ,经 GC-MS 分析 ,证明包含十七个正碳
烷(C10 ~ C26)。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裂叶荆芥芥穗购于吉林省药材站 ,经东北师范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毓棠教授鉴定为 Schizonepeta
mul if ida (L .)Briq.。柱层析用硅胶 H(青岛海洋化
工厂);聚酰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三零五部队
701厂);活性炭(长春市化学试剂厂)临用前 ,酸洗
净 ,105℃干燥后 ,备用。
1.2 仪器
Bruker Ac—80/400 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
(TMS 内标);Aipha-Centuary 型红外光谱仪;MC —
756型紫外分光光度计;LDI 1700 型激光质谱仪;
ZMD83—1型电热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
2 提取与分离
称取干燥的裂叶荆芥花穗 2500g ,用体积分数
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 3次 ,减压回收乙醇 ,除去
叶绿素 ,浓缩液分别用石油醚 、乙醚 、乙酸乙酯 、水饱
和正丁醇以及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萃取 。得乙
酸乙酯部分(26g),进行硅胶 H 低压柱层析 ,用石油
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洗脱 ,收集 12个流份(每个流
份约 10m l)。合并流份 2 ,3 ,得浸膏重 5g 后再进行
硅胶 H 低压柱层析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
洗脱 ,得 65个流份 ,每个流份约 10 ml ,浓缩流份 1
得化合物 V(20mg);合并流份 29 ~ 34(浸膏重为
0.38g),进行第三次硅胶 H 低压柱层析 ,以石油醚-
乙醚-氯仿混合溶剂洗脱 ,得流份 40个 ,合并流份 1
~ 3 ,浓缩后 ,得混合物 Ⅵ(66.8mg)。
正丁醇部分(24g),上聚酰胺色谱柱 ,以水和无
水甲醇先后洗脱。水洗脱液适当浓缩后上活性炭色
谱柱(Υ30mm ×500mm),用水 、无水甲醇 、无水乙
醇先后洗脱 。无水甲醇部分 ,浓缩后得浸膏 5.2g ,
以少量水溶解后 ,用氯仿 、乙酸乙酯分别萃取 3次 ,
萃后母液浓缩得浸膏 4.4g ,用适量无水甲醇溶解
后 ,经氯仿梯度沉降得 4 个组份。将组份 2溶于无
水甲醇再进行硅胶 H 低压柱层析 ,以乙酸乙酯-甲
醇-水混合溶剂洗脱 ,得流份 60 个(每个流份约 10
ml),合并 8 ~ 15流份得化合物 Ⅷ(10.5 mg)。活性
炭色谱柱的水洗脱液 ,除去硝酸盐之后得浸膏 0.5
g ,加入醋酸酐和吡啶试剂各 40 m l ,室温下搅拌过
夜 ,得白色不溶物 ,以无水甲醇重结晶后得化合物 Ⅶ
(140 mg)。
3 鉴 定
化合物 V:无色油状液体 , 分子式为 C10H12 。
UV λMeOHmax , nm:可见 C=C-C=C 的共轭吸收 。 IR
υKBrmax , cm-1:806.20 , 697.23(苯环上间位取代的特征
吸收);1377.09(饱和 C H 的吸收);1457.13 ,
1504.39 , 1607.57(苯环的特征吸收);3016.49
(C H 吸收 ,示有末端 —C =CH2 存在.1H-NMR
(CDCl3)δ:2.201559 ~ 2.25862(6H , CH3);6.78873
(2H , =CH2);6.97164 ~ 7.13489(苯)[ 3~ 4] 。根据
以上数据推定化合物 V 为脱氢枞油烯。
化合物 Ⅶ :白色粉末 , mp 269 ~ 270℃。分子式
为 C9H12O8 , 分子量为 248.2(实测 248.3)。 UV
λMeOHmax , nm:200.0(示有孤立双键)。 IR μKBrmax , cm-1:
1698.22(>C =0);2933.56 (饱和 C H );
3440.80 , 3626.92(-OH)。1H-NMR(CD3OD)δ:
2.032(s , 8H , -CH2 -)。13 C-NMR(CD3OD)δ:
178.360(>C=0);76.100(>C<), 22.977(-CH2
-)[ 5~ 6] 。MS m/ z:248(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季碳 、四个亚甲基和四个
羧基 。由此推定化合物 Ⅶ 为一含九碳的四元有机
·88· Chin Pharm J , 1999 February , Vol.34 No.2 中国药学杂志 1999年 2月第 34卷第 2期
酸 ,命名为新壬四酸 。
化合物Ⅷ:无色针状晶体 , mp230 ~ 233℃,分子
式为 C6H10N4O , 分子量为 154.18。UV λMeOHmax , nm
(logε):235(0.117), 265(0.0373)。 IRγKBrmax , cm-1:
1706.90(>C =0);2473.56 , 2447.52(C =NH);
3440.80 , 3385.84(>N -H);2936.45(饱和 C -
H)。1H-NMR(D2O)δ:3.476(s , 3H , C8 -H);2.476
~ 2.511(d ,d ,2H ,C2-H);2.273 ~ 2.317(q ,2H ,C4
-H);2.412(s , 1H , N6-H);2.356 ~ 2.434(s , t ,
2H ,N9N10-H)。13C-NMR(D2O)δ:174.858(C1);
159.094(C7), 157.971(C3);70.103(C4);68.540
(C2);62.540(C8)。MS m/ z:154.2(M +)。根据以
上数据可知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共轭结构 ,而
由CH3 的13C 化学位移值比较大 ,判定其可能是与
一个不饱和共轭体系直接相连的。而从 C2 ,C4的化
学位移值相差不大又可知两个碳原子的环境相近 。
由此推定Ⅷ为一含亚胺基的酰胺类化合物 ,命名为
3-亚胺基- N -氮代乙酰胺基丁内酰胺。
混合物 Ⅵ 的 GC-MS 分析 SE-54石英毛细管
柱(30m×0.25mm)。将化合物 Ⅵ 用少量氯仿溶解
进样 ,经 GC-MS分析后 ,利用谱库的质谱数据进行
计算机检索 ,确定 Ⅵ 中含有十七个正碳烷。结果见
表 1。
表 1 混合物Ⅵ 的 GC-MS 分析结果
峰号 化合物名称 含量/ % 峰号 化合物名称 含量/ %
1
2
3
4
5
6
7
8
9
正癸烷
正十一碳烷
正十二碳烷
正十三碳烷
正十四碳烷
正十五碳烷
正十六碳烷
正十七碳烷
正十八碳烷
3.5433
8.1848
7.2969
7.7028
6.2248
7.0951
8.2304
8.2913
7.359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正十九碳烷
正二十碳烷
正二十一碳烷
正二十二碳烷
正二十三碳烷
正二十四碳烷
正二十五碳烷
正二十六碳烷
9.7473
6.5376
4.9294
3.4706
2.8399
2.0817
3.2108
3.2536
致谢:裂叶荆芥由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毓棠教
授进行了植物鉴定;光谱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东
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定。
参考文献
1 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7:10.
2 杨智蕴 ,阎吉昌 ,张殊佳 ,等.荆芥穗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
药 , 1996 , 27(7):396.
3 徐任生.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83:130.
4 伍越寰.有机结构分析.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1993:
20.
5 龚运准.天然有机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昆明:云南科
技出版社 , 1986:5.
6 Levy GC , Nelson GL.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or
Organic Chemists.New York:Wiley Press , 1972:180.
(收稿:1997-12-17)
·会 讯·
99全国医院制剂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推动我国医院制剂事业的发展 ,加快医院制剂的研究开发 , 提高医院制剂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
学专业委员会 、本刊编辑部与泰安市劲翔制剂用品有限公司定于 1999 年 9 月在山东泰安市联合举办 99 全国医院制剂学术
研讨会。现将征文内容及其要求通知如下:
1 征文内容:(1)医院制剂国内外研究新进展综述。(2)医院制剂的研究开发 、新制剂的应用。(3)医院制剂质量控制的
新技术 、新方法。(4)医院制剂室的管理。(5)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研究 、实验及小经验等。
2 征文要求:(1)内容:未公开发表的上述有关方面的论文。(2)论文要求每篇限 3000 字左右。 2000 字以上的文稿请附
2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写在正文前), 并注出关键词(一般 3 ~ 5 个)。文题下请写明作者姓名 , 邮编及单位。(3)来稿务必一
文两份 ,以便加快处理。文稿如用稿纸书写 , 字迹务必工整 ,文稿如用计算机打印 , 软盘请随来稿一并寄出。文章贮存格式以
北大方正小样文件或纯文本格式文件(*·TXT)为佳 ,如为 WPS 的格式(*·WPS)、Word 格式(*·DOC), 请将之转为纯文本
格式(*·TXT)。请使用 3 寸软盘 , 软盘寄出前 ,请查杀病毒。来稿均不予通还 ,请自留底稿。(4)征文截止时间:1999 年 7 月
31 日(以邮戳为准)。稿件及信封上请注明“全国医院制剂征文”样并附单位介绍信 , 寄北京东四西大街 42 号中国药学杂志编
辑部 ,邮编 100710。
3 本次会议期间将邀请国内专家作有关制剂方面的专题报告 , 对录取的论文编印论文集 , 进行学术交流及颁发论文证
书。
4 具体开会时间 , 地点待审稿结束后 ,另行通知。
[ 本刊讯]
·89·中国药学杂志 1999年 2月第 34卷第 2期 Chin Pharm J , 1999 February , Vol.34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