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赵 权. 遮阴对分株紫萁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 :419 - 420.
遮阴对分株紫萁品质的影响
赵 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
摘要:以分株紫萁为试验材料,研究遮阴对分株紫萁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使分株紫萁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
使维生素 C含量、有机酸含量随生育时间延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使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使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关键词:分株紫萁;遮阴;品质
中图分类号:S647. 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1)06 - 0419 - 02
收稿日期:2010 - 12 - 13
作者简介:赵 权(1967—) ,男,吉林永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为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E - mail:zhaoquanbs@ 163. com。
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别称桂皮紫萁、牛毛
广、薇菜等,为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吉林省吉林
市分布广,贮量较大,是一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都很高的重
要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根状茎及叶柄含皂苷黄酮类等成分,
具清热解毒、利尿镇痛、止血杀虫的功效;嫩叶可食,营养丰
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多种无机
元素;通常制成的干菜也称薇菜,作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
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 - 2]。。分株紫萁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采集上市,可补充早春蔬菜市场的供应,它主要分布于湖北、贵
州、四川、安徽、湖南等地。多年来,由于人们对野生分株紫萁
的过量采摘,导致野生资源枯竭,产品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需
求,人工栽培已经成为必然。近年来,在分株紫萁的生物学特
性、生态学特性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3 -5]。
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模仿分株紫萁原生环境条件,采
用遮阴技术,主要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分株紫萁品质的影响,
以期为人工栽培分株紫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于 2010 年 4—7 月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验场进
行。从 2010 年春季返青开始,采取不同遮阴方式处理,遮阴
处理在塑料大棚内进行,遮阴材料为黑色遮阳网及纱网,透光
率为 30%、50%、70%与 100%(CK) ,按随机区组排列,重复
3 次。测定分株紫萁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
素 C、有机酸及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参考文献[6]:可溶性
糖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
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采用
NaOH滴定法测定,纤维素含量采用重量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 1 遮阴对分株紫萁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 1 可见,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
势;同一处理随生育期延长,纤维素含量增加。6 月 26 日各
处理的纤维素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 21. 1(30%处理)、23. 2
(50%处理)、24. 2(70%处理)、39. 8 mg /g(CK处理)。
纤维素含量增加,主要是随着生育期延长,植物多糖的合
成增加、积聚,尤其进入休眠期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造
成的。遮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纤维素含量,因为遮阴有效降
低了空气和叶片温度,减少了水分散失,糖的积累相对减少。
2. 2 遮阴对分株紫萁维生素 C含量的影响
由图 2 可见,遮阴后 15 d(4 月 27 日) ,维生素 C 含量就
表现出明显差异,30%处理 < 50%处理 < 70%处理 < CK。以
后一直表现出差异性,随遮阴程度增加,维生素 C含量减少。
在分株紫萁的整个生育期,遮阴处理维生素 C 含量的变
化趋势与对照相同,即维生素 C 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减少的
趋势。到 5 月 7 日,各个处理的维生素 C 含量分别为 826
(30%处理)、949(50%处理)、1 239(70%处理)、1 459 μg /g
(CK) ,分别占 4 月 27 日含量的 87. 4%、70. 6%、88. 7%、
100. 8%,而 6 月 26 日含量仅为 4 月 27 日的 21. 8%、19. 6%、
19. 9%、30. 6%。在整个生育期内,30%处理与其他 3 个处理
差异极显著,维生素 C含量最低;50%处理与 CK 处理的差异
也极显著,维生素 C含量较低;而 70%处理与 CK处理含量接
近,差异不显著,维生素 C为糖衍生物,由己糖合成。维生素
C的合成受光影响,因此其含量受光影响很大。
2. 3 遮阴对分株紫萁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由图 3 可见,分株紫萁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遮阴程度
—914—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年第 39 卷第 6 期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1.06.203
密切相关,遮阴 15 d 后可溶性糖含量就表现出明显差异,
30%处理 < CK处理 < 50%处理 < 70%处理。此后一直表现
出差异,但 50% 处理与 70% 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
30%处理与 CK处理。
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在 5 月 17 日达到最大值,然后
下降。在最高点时,30%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全光照
的 93. 17%,50%、70% 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 77. 93、
72. 44 mg /g,较对照分别提高了 10. 93%、3. 12%。当光合作
用强时,叶绿体形成较多的磷酸丙糖,运输到细胞溶质,形成
较多的蔗糖;当光合作用弱时,运输到细胞溶质的磷酸丙糖
少,蔗糖的合成速度减慢,保留在叶绿体里的磷酸丙糖就转化
成淀粉。50%、70% 2 个处理下,光合作用高于全光照与
30%处理,因此 50%、70%处理的含糖量高于另 2 个处理。
4 个处理的含糖量变化在整个生育期内均为单峰曲线,
即含糖量先增加后减少,可能是因为初期叶面积指数较小,光
合作用积累的碳水化合物较少,即含糖量较少,随着叶面积指
数增加含糖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在生育后期,营养成分向地下
部分转移,以便逐渐进入休眠期,此时光合作用的能力减弱,
因此含糖量又逐渐下降。可溶性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随着
遮阴程度增加光合作用不足,光合产物必然减少,但测定结果
却是可溶性总糖增加。可能主要是因为植物体中结构性碳水
化合物的比例减少了,即通过减少非代谢型结构性化合物的
比例来提高代谢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从而在光合
产物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有足够的物质参与代谢活动。
2. 4 遮阴对分株紫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 4 可见,各个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呈单峰
曲线,即随着生育期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加后下降,
最大值出现在 5 月 17 日,分别为 20. 08(30%处理)、21. 89
(50%处理)、23. 88(70%处理)、23. 94 mg /g(CK 处理)。可
能主要是因为前期叶面积指数较小,对光的利用能力较弱,随
着叶面积迅速增加,叶片形态已基本建成,结构初步完善,新
陈代谢速率加快,可溶性蛋白质总量迅速增加,叶片利用光和
捕捉光的能力加强,因此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加;随着分株
紫萁进入休眠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减弱,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下降。在生长前期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之间差异不显
著,随着时间延长,CK处理显著高于其他 3 个处理,即随着遮
阴程度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说明遮阴不利
于可溶性蛋白的合成。
2. 5 遮阴对分株紫萁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由图 5 可见,各处理有机酸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呈减小
的趋势,其中有 1 个急速减小区。CK 处理从 5 月 7 日的
514. 82 mg /g下降到 5 月 17 日的 123. 59 mg /g,其他 3 个遮阴
处理的锐减区是从 5 月 17 日开始的,分别从 583. 91 mg /g 下
降到 123. 89 mg /g (30% 处理) ,580. 92 mg /g 下降到
124. 06 mg /g(50%处理)与 573. 98 mg /g 下降到122. 33 mg /g
(70%处理) ,此后仍然减少,但比较缓慢;到 6 月 26 日达最
低值。虽然有机酸含量减少了很多,但遮阴处理仍减缓了有
机酸含量的下降。
从 4 个处理的比较结果来看,遮阴的有机酸含量较高,调
查期间,各处理有机酸平均含量为 300. 14(30% 处理)、
295. 32(50%处理)、290. 80(70%处理)、202. 05(CK 处理)。
有机酸含量减少,主要是因为从 6 月 6 日开始有的分株紫萁
已经开始展叶,即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造成有机酸含
量锐减。各处理之间有机酸含量随遮阴程度增加而上升,可
能主要是因为随着转入生殖生长即开始进入休眠期,有机酸
作为一种营养物质不断降解,而遮阴有效地缓解了有机酸的
降解速度,因此含量相对较多。
3 结语
本试验结果表明,遮阴使分株紫萁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
维生素 C含量、有机酸含量随生育时间延长呈逐渐减少的趋
势;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五卷第
二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何义发,罗世家,王柏泉,等. 薇菜孢子繁殖育苗试验初级[J].
中国林副特产,1995(4) :8 - 9.
[3]马玉心,高德武,蔡体久. 分株紫萁的研究进展[J]. 国土与自然
资源研究,2006(1) :95 - 96.
[4]何义发. 经济蕨类植物紫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湖北农业科
学,2002(6) :101 - 103.
[5]何义发,王柏泉,罗世家,等. 薇菜人工栽培初探[J]. 特产研究,
1996(1) :28 - 29.
[6]张治安,张美善,尉荣海.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
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9 - 90.
—024—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年第 39 卷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