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分株紫萁的研究进展



全 文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B03B0604
分 株 紫萁的研究进展
马玉心 1,2,高德武 1,3,蔡体久 1
(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3.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分株紫萁(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Fern.)的研究概况,从形态学、生物学、生理生态学、栽培和
繁殖方法、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分析、营养价值及加工方法诸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了分株紫萁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分株紫萁;研究
Reserchprogressof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
MAYu-xinetal(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Overviewofdomesticandinternationalstudyon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Fern.ofsurveyinrecentyears,explainsfrom
morphology,biology,physiologicalecology,cultureandmethodofbreeding,medicalvalueandchemicalcompositionanalysis,nutritivevalue
andprocessingmethodrespects,andproposestheprospectof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Fern.study.
Keywords: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Fern;research
分株紫萁(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Fern.)
蕨类,紫萁科紫萁属植物,又称桂皮紫萁,俗称牛毛广,商品名为
薇菜。常生于林中湿地、林缘灌木丛、沟旁湿地等处。分株紫萁的
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高,是山野菜中的珍品,但由于大量采
摘,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趋于渐危。因此,人们广泛开展了对分株
紫萁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分株紫萁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展望。
1 分株紫萁与紫萁的名称考证
分株紫萁与紫萁两种植物常常容易混淆,原因主要是二者
形态特征极其相近,而且营养价值与应用价值相当。从比较看二
者成分相差不大,只是地理分布不同,紫萁主要分布于山东以南
地区,而分株紫萁产于吉林、黑龙江、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由
于其形态与应用相当,所以常把这两种植物统称为“薇菜”。
2 分株紫萁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分株紫萁为多年生植物,孢子叶和营养叶分离,根状茎发
达,寿命可达30年以上,在自然状态下靠根茎繁殖的,繁殖速度
相当慢[2]。
马玉心等研究发现,当土壤温度达到8℃时,营养叶在早春
比孢子叶先萌发,其营养叶从萌动到展叶,速度是非常快的,只
有短短的十几天,孢子叶的萌动比营养叶落后5~6d。孢子成熟
非常快,未成熟的孢子为白色,成熟的孢子为绿色,孢子成熟一
般在5月中下旬,成熟的孢子落地后萌发形成配子体,配子体的
生长是非常缓慢的,从配子体的发生到幼孢子体的形成,大约需
要3个月,而且配子体的生活环境必须有水湿环境,在这么长时
间内,始终需要水湿环境,这就限制了它的分布范围,也是造成
其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始见幼孢子体为7~8月,幼孢子体在入
冬前,形成10cm左右的营养叶,并形成短短的地下茎。
适当采集其叶片可促使第2年长出更粗的叶片,但如果过
分采集,可使营养叶变小,植株变细,孢子叶不出,严重影响其繁
殖。如连续三四年全部摘去幼叶便会导致植株死亡[1]。
3 分株紫萁的营养价值
分株紫萁的营养价值比较高,早春以未展开的幼叶及叶柄
为主要食用部位,分株紫萁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多种
微量元素,如天门冬氨酸含量达 1.534%,谷氨酸含量达2.332%、
赖氨酸含量0.956%[2],而且是人体所必须的,所以经常吃分株紫
萁,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有清热、解毒等
功效。分株紫萁中锌的含量达50.04μg/g,其他如镁、铁、锰等微
量元素都有;每100克鲜物质中含胡萝卜素1.97mg, 维生素
B20.25mg,维生素C69mg[3]。分株紫萁所含氨基酸多数高于紫萁,
现就其100g干重含氨基酸成分作一比较(见表 1)。
表1 分株紫萁与紫萁的氨基酸含量[4] mg
植物 le Leu Lys ValPhe MctTrp Thr Gly Total
分株紫萁 567.4 813.7613.3356.0538.1 712.2712.2837.4 837.44438.4
紫萁 457.81372.0649.1248.0992.5 236.6102.8130.2 565.34754.3
目前关于分株紫萁的营养价值只是关于其叶片的测定,对于
其根及根茎的营养成分鉴定还很少。
薇菜能够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硒,所有薇菜样品的含硒量均呈
现出叶大于茎、茎大于根的分布规律,即薇菜地上部分的含硒量
高于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含硒量1.97~7.44μg/g,地下部分在
1.58~7.44μg/g,属于高硒植物或富硒植物 (含硒量
1.0~10.0μg/g),人体缺乏硒将会患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分株
紫萁所含硒为有机硒,易为人体吸收,而且比无机硒安全。
4 分株紫萁的药用价值
分株紫萁根中药名称为贯众、薇贯众,含有紫萁甾酮A(Po-
ma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紫萁内酯及棕榈甲酯,含有具
有杀虫作用的间苯三酚[5],还含有大量的紫萁多糖,紫萁多糖由葡
萄糖(Glu)、甘露糖(Man)、木糖(Xyl)和半乳糖(Gal)[6],紫萁多糖
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对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
病毒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祛风湿止痹痛,解毒杀菌的功效,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痢疾、便血、小便不利等症,具
有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清热解毒的功效。可医治肺病、赤痢便血、
子宫功能性出血、遗精等病症。分株紫萁幼叶上的绵毛叫“老虎
台衣”,研粉外敷可治创伤出血,所以叫“见血长”[7]。
5 分株紫萁的栽培学
目前关于分株紫萁的繁殖,一是根茎移栽的方法,因为分株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No.1 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 · 95·
文章编号:1003-7853(2006)01-0095-02 中图分类号:Q94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202/j.cnki.tnrs.2006.01.051
紫萁为多年生,且具有庞大的根茎,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不过
繁殖速度较慢。第二种方法为孢子繁殖,根据培养基质的不同
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基质用土;另一种培养基质用培养基。
第三种方法就是利用组织细胞离体培养的方法。
5.1 分株紫萁的保护地栽培技术
对于孢子育苗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用土壤作为其栽培基质,
即保护地栽培[8],栽培要点是土壤为酸性,保证pH4~5,土壤有
一定的通气透水性,用落叶松土或土掺河沙的办法也可以,关
于栽培时间,夏季播种生长期较长,秋季8月份播种,需用赤霉
素处理,可以显著缩短生长期[9]。移栽也应选择酸性的排水良好
的土壤。薇菜没有主根,其根系分布浅而广,根系于表土层扩
展,且喜与其他作物的根相连结竞争性生长,所以栽培上不宜
深栽,一般以10~15cm为宜[10]。
5.2 分株紫萁的室内孢子育苗技术
室内孢子育苗,主要指利用培养基,使孢子萌发并长成幼
苗的过程,目前做这方面工作的不多[11,12],主要阐明了分株紫萁
从孢子萌发到配子体的形成的原始性,在土壤中培养的原叶体
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与在培养中培养的原叶体发育的形态
是有差别的,如在片状体、原叶体阶段两不同环境下所培养的
形态是不同的,这说明室内培养条件与自然状况是有差别的,
而且这些差别影响着它们的形态的不同。孢子播种后,24小时
即可萌发,自接种后6~8周形成精子器,10~12周形成颈卵器。
从性器官形成的时间来看,比在自然条件下要长的多,可能是
性器官形成的重要限制因子,在培养基中没有。从原叶体阶段
到幼蕨阶段目前还没有在实验室内完成,可能是其生长因子比
较复杂,在室内难以完成,而且从原叶体到幼孢子体时间比较
长,在室内条件下不好调控。
5.3 分株紫萁生长及孢子萌发阶段的化学调控研究
这方面主要文献[13],此方法可作为分株紫萁的参考,采用
森林腐殖土作为培养基质,对土壤进行过筛、去杂、消毒等办
法,用 “双层纱布袋法” 将孢子播于苗床,每隔 3d喷施
50mg/L2.4-D,和GA3,至原叶体可见时,喷施0.1%的KH2PO4,,每
2天喷施一次,结果表明2.4-D和GA3可以加速孢子的萌发,比
对照组能提前6d左右。对原叶体的形成2.4-D和GA3都能加
速其形成,其中GA3的效果更佳。
土壤硒的含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分株紫萁的生长[14],适量
的稀土能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糖及蛋白质的合成,高浓度稀土
会抑制根的生长,叶面喷施适量稀土有利于根系的正常生理活
动,促进根系对氮、磷、钾及其它无机离子的吸收。
6 关于分株紫萁生态方面的研究
最适合薇菜生长的土壤为弱酸性,腐殖质肥厚的土壤,薇
菜对光照需要不多,以散射光或漫射光为佳,光照强度在2
000lx左右为宜[15]。
7 分株紫萁的加工技术
薇菜的加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复原性差,营养损失
严重。新鲜薇菜干制过程中,纤维化程度较大,影响品质。把整
理好的薇菜用热水浸烫3~4min,然后迅速投入冷水之中,这样
能保证薇菜由脆变软,及少纤维化。经煮过的薇菜由硬变软,然
后进行凉晒,经过凉晒薇菜菜由绿变红,边凉晒边揉搓,一般要
揉搓到7~8次,使薇菜干的水分搓尽为止,最后经过烘烤完成成
品加工。烫漂的时间非常重要,烫前如果耽搁时间过长,易造成老
化;在烫漂时,以水温90+2.5~97+0.5℃下菜漂烫3+1min,其菜质
最好。温度过低易造成黑条,过高易造成腐烂[16]。
8 分株紫萁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8.1 进一步研究分株紫萁的生活史缩短其生活周期
分株紫萁从孢子萌发到幼孢子体周期特别长,这样就限制了
分株紫萁在自然状态的大量繁殖,怎样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从植
物生理学角度缩短其生长周期,是大量繁殖分株紫萁的关键。孢
子繁殖是最实际、高效的方法。
8.2 加大分株紫萁的组织培养的研究,快速繁殖分株紫萁
目前关于分株紫萁的组织培养的研究还不多,主要限制因素
在于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只有解决了组织培养问题才能
实现分株紫萁的工厂化生产。
8.3 如何解决分株紫萁的迅速老化问题
刚一割下的分株紫萁,老化得特别快,3~4h就能达到5~7cm,
老化的部分纤维化严重,不能食用。利用植物生理的办法,延迟其
老化的时间,是开发分株紫萁新型食品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JIANGShu-jun,FENGYan-jiang,LIYu-Mei.EffectEnvironmen-
talFactersonSporePropagationofVetch(Osmundacinnamo-
meaL.var.aisatica)[J].ChinaVegetables,2001,(5):11-13.
[2]WUSan-Qiao,LIXin-Sheng,ZHAOJian-jun,Determination of
AminoAcidsandOtherNutritiusComponentinOsmundajapon-
icaThunb.AndHouttuyniacordataThunb.[J].AminoAcids&Bi-
oticResources2000,22(3):65一67.
[3]HUJian-Weietal.OsmundacinnamoneaL.var.asiatica and
valueinuse[J].greenstuffofJilin,2001,(4):14-15.
[4]WANGMou-qiang,LIQi-teng.Analysisonthenutrientquali-
tyofdriedyoungfrondofOsmundajaponicaThunb[J].Jour-
nalofPlantResourcesandEnvironment,1995.4(2):63-64.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83.
[6]DAIJin-feng,LILei.Analysis for the Composition of
MonosaccharideinthePolysaccharidefromOsmundajaponica
Thunb.[J].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2001.23(4):492-494.
[7]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1997.
[8]FENGYu-Binetal.theartificialbreed studyof Osmunda
Abstract)[J].ThewildplantresourcesofChina,2001.(2):39.
[9]HUJian-Weietal.CultivationtechniqueofOsmunda cinna-
moneaL.var.asiatica Fern[J].AgricultureofJilin,2001.
(5):15.
[10]LUMing-Zhouetal.Osmundatransplantsfertiletechnology
[J],QuarterlyofForestBy-ProductandSpecialityinchina,
2002.(2):4.
[11]YuasaA.Themorphologyofspermatozoidsin sevenspecies
offerns.Bot.Mag[M].1935,(49):374-382.
[12]BAOWen-Mei,AOZhi-Wen,LIUBao-Dong.Studiesonthedevel-
opment of Gametophytesoffernsformnorth-easternchina
Ⅲ.Osmundaceae[J].Bulletinofbotanicalresearch1986,6
(3):42-46.
[13]HEYi-Fa.TheAdjustrnentandControlof the Progressof
SporeSproutingandSprophyteShapingofOsmundajaponica
[J].JournalofHubeiInstituteforNationalities(Nat.Sci.)
2003.21(1):65-67.
作者简介:马玉心(1966~),男,教授,博士研究生。
(2005-07-11收稿 宿伯杰编辑)
· 96· 马玉心 等 分株紫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