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亮叶杨桐研究进展



全 文 :亮叶杨桐研究进展
李荣珍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工程系,广西 柳州 545004)
摘 要:亮叶杨桐(石崖茶)是一种天然野生珍贵名茶,近年来,对石崖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市
场发展潜力大。从生物学特性、适生条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亮叶杨桐的研究概况,对亮叶杨桐今后研究的方向提
出了建议,以期为从事亮叶杨桐研究和生产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亮叶杨桐;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展望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2)03-0035-03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Adinandra nitida
LI Rong-zhen
(Departmen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Eco-engineer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545004, China)
Abstract: Adinandra nitida (cliff tea) is a precious wild tea. Recently, the demand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its wildlife
resources cannot meet market demand, which has a great potential. In the perspectives of Adinandra nitida’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ppropriate growth conditions,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so on, this article described Chinese recent research on
Adinandra nitida and offered the authors viewpoint on future Adinandra nitida research direction,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dinandra nitida study and production.
Key words: Adinandra nitida;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outlook
石崖茶系山茶科(Theaceae)杨桐属(Adinandra)植物
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 Merr.ex Li)的干燥叶,俗称石
芽茶或石崖茶,其含有黄酮类 28.4%、茶多酚 20.9%,咖啡
因的含量较低。 对一些喜欢饮茶,而又忌讳由咖啡因引起
中枢神经兴奋导致失眠的人来说, 石崖茶是一种适宜的
代茶饮料。 亮叶杨桐叶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口味甘甜持
久,并具有明显的消炎、解毒、止血和降压等功效,具有较
好的镇静、安神作用,是一种保健和药用价值很高的野生
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等省区 [1]。 石崖茶资源
丰富,民间应用石崖茶的历史悠久,为了对其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供依据,国内已有科研人员进行了石崖茶的研究。
因此,笔者根据已有的石崖茶研究报道进行系统的综述,
旨在为研究亮叶杨桐者提供参考。
1 基础研究
1.1 生物学特性
石崖茶属多年生乔木。 现存的茶树最大的树根围径
约 1.33 m,一般的茶树地径有 10 cm 多,石崖茶常年生长
在日照短、云雾多、湿度大、气候冷凉的悬崖陡壁间,根攀
附于石缝,叶映朝墩,叶质柔软,持嫩性强,据植物分类部
门鉴定,石崖茶学名为亮叶杨桐,别名为亮叶黄瑞木,属
山茶科杨桐属植物, 自然生长的亮叶杨桐树高 2~4 m,分
枝较少,主干较明显,木质硬。 叶互生,叶长 13~15 cm、宽
4~5 cm,叶缘有锯齿,叶肉较厚,叶片两面光滑,主脉明显,
侧脉 7~8 对。 开花期为 5~6 月,11~12 月果实成熟,每个
果实有 20~30 粒种子,多的 50 粒,种子如芝麻大小,自然
繁殖[2]。
1.2 适生条件
石崖茶是一种天然野生珍贵名茶,主要分布在广西的
大瑶山脉及其周边区域,在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
海拔 500~1 000 m 的丹霞地貌、红色砂页岩地区亦有零星
分布。野生的亮叶杨桐群落生长于沟谷溪边、林缘、林中或
石岩边和老树缝里,生长环境日照短、温差大、气候阴凉潮
湿 [3];栽培于 500~600 m 海拔高度以下的石崖茶则生长缓
慢,叶片变硬、革质化,品质下降[4]。
1.3 化学成分
亮叶杨桐叶富含多种成分, 不仅含有黄酮类成分、三
萜皂苷类化合物,而且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元素等
营养成分。 金静兰等[5]从广西金秀县亮叶杨桐中分离出 3
种黄酮类成分,分别为芹菜素、山茶苷 A、山茶苷 B。 刘本
国等 [6]从亮叶杨桐叶的甲醇提取物中鉴定类黄酮化合物,
亦得到相似的结论。王英等[1,7]从亮叶杨桐叶的乙醇提取物
中分离出 6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芹菜素、山茶苷 A、槲皮
苷、Kajiiclfigodden、Nigajchigoside 172 和长梗冬青苷;并从
中分离得到 6 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分别为 2a,3a,19a-
trihydroxy-dean-12.en-28-oic acid-28.O-B-D-glucopyranoside
(1)、aIjunetin (2)、sericoside (3)、glucosyl tormentate (4)、
nigajchigoside FI(5)和 aIjunglucoside l(6)。其中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亮叶杨桐叶中分
收稿日期:2011-11-1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200911MS325)
作者简介:李荣珍(1965-),女,副教授,E-mail:gxlyz111@163.com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3 期 35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2.03.058
离得到的。左文松等[8]测定了石崖茶中 5种黄酮成分含量,
山茶苷 A、山茶苷 B、芹菜素、槲皮苷、表儿茶素分别在
1.21 ~8.06、0.05 ~0.34、0.10 ~0.67、0.016 ~0.105、0.456 ~3.04
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陈美珍等[9]对广西野生石崖茶中
的营养成分及其药用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 表明石
崖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
且其药用成分总黄酮的含量为 28.4%, 明显高于其他茶
叶。
2 药理作用研究
叶杨桐中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其抗菌、抗肿瘤、抗氧化
等功效已为试验研究所证实[10]。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
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降
低血管脆性、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等作用。 因此其对人
体的健康具有广泛的作用,如抗炎症、抗过敏、抑制细菌、
抑制病毒、防治肝病、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病、抗
肿瘤等[11]。
2.1 抑菌作用
亮叶杨桐叶提取物总黄酮对一些菌类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 袁尔东等 [12]研究发现,亮叶杨桐叶总黄酮浓度为
0.00625、0.0125、0.025、0.0375、0.05 mg/mL 时, 对大肠杆
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志贺
氏菌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 余杰等 [13]研究表明,0.5%、1.0%和 1.5%等 3 种
不同浓度的石崖茶粗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
氏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枯草杆菌 4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均较为明显。
2.2 抗肿瘤作用
亮叶杨桐提取物类黄酮是一种具有较强活性的抗氧
化剂,对小鼠肉瘤 S-180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类黄酮能提
高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 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及增强机
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陈粤等[14]研究表明,亮叶杨桐提取物
在剂量为 500 mg/kg 时对小鼠肉瘤 S-180 的抑瘤率为
64%,对艾氏腹水癌(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 51.2%,并
且药效与用药量有关。 陈粤等[15]研究表明,亮叶杨桐提取
物在 500 mg/kg 和 200 mg/kg 两个剂量下灌胃给药, 对小
鼠肉瘤 S-180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艾氏腹水癌小鼠的
生存期有明显的延长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李沼
[16] 研究表明类石崖茶黄酮是一种具有较强活性的抗氧化
剂,其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较强,清除率达 67.2%;小鼠试验
结果证实, 石崖茶类黄酮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力和降低肝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有明
显的体内抗氧化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战宇等[17-18]
研究表明亮叶杨桐叶中所含有的类黄酮清除 DPPH 自由
基的能力显著高于 BHT。
2.3 抗氧化活性
亮叶杨桐叶提取物有比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羟基自
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杨建平等 [19]报
道,亮叶杨桐叶超临界 CO2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 DPPH
自由基、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的能力。 袁尔东等 [20]从亮叶杨
桐叶中分离的山茶苷 A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刘本国
等[21]研究发现,亮叶杨桐叶的黄酮类提取物展现了较强的
抗氧化能力。 刘春兰等[22]研究发现,石崖茶多糖对羟基自
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 且纯化后多糖的清除
效果比粗多糖好。袁尔东等[23]从亮叶杨桐叶中提取类黄酮
物质,测定了该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
对 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呈明
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其还原力与浓度也呈现良好的
线性关系(R2=0.9895)。
3 开发利用研究
吴理茂等 [24]发明了一种石崖茶总黄酮的用途及其制
备方法。 石崖茶总黄酮可作为制备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
或人类高血脂及高血脂引起的疾病的药品和功能保健食
品,以及可作为调节血脂的食品添加剂或饲料添加剂。 陈
美珍等[25]以石崖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法提取
类黄酮的工艺, 表明石崖茶类黄酮微波法提取的最佳工
艺条件为料液比 1∶30、 乙醇浓度 60%、 微波处理时间 3
min, 类黄酮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 33.6%, 验证值为
33.7%,两者相差不大,即该优化方法可行。
4 讨论与展望
石崖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并有抑菌、 抗肿
瘤、抗氧化等功效。 因此,石崖茶不仅是一种较好的野生
茶叶资源,也是珍贵的天然药物资源,具有较高营养保健
和药用价值, 开发应用的潜力很大。 从研究工作进展来
看,在以往的报道中,多为研究石崖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
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多种层析手段从亮叶杨桐的叶
中分离得到多个化合物, 经波谱和化学方法对化合物的
结构进行鉴定,而亮叶杨桐植物的选育工作还未见报道。
为适应亮叶杨桐的规模化栽培的生产需要, 应加强保健
品开发以及药用成分含量高的优良种源、 无性繁殖等选
育工作。
4.1 繁殖生物学特性
对石崖茶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少。 据笔者调查了
解,在广西昭平县、金秀县、平乐县、环江县等多个县有亮
叶杨桐自然分布,虽然有些县已经开始采摘种子育苗,但
是,目前亮叶杨桐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而这些对
于亮叶杨桐栽培至关重要,如种源选择、优树选择、应用
无性扦插技术进行苗木繁殖等尚未开展。 因此,在石崖茶
大规模人工栽培的推广过程中, 是否会出现许多原来野
生状态未出现的问题,诸如种源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人工
栽培的石崖茶品质是否会下降、 繁殖技术以及病虫危害
等,这些问题有待科技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因此,要加强
亮叶杨桐良种选育工作,通过育种措施,开展石崖茶的种
源选择、优树选择和无性繁殖研究,在广西区内选育出生
36
物量、黄酮类、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高的种源和优树,培育
优良无性系苗木,并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为石崖茶种质
资源保存提供有效途径, 为在广西推广种植石崖茶提供
优良的种苗。
4.2 栽培试验
选择若干典型区域设置试验点, 利用初步选优的种
源开展扩大栽培试验与示范,研究土壤条件、海拔以及坡
位、坡向、微地形等立地因子对亮叶杨桐生长的影响,了
解亮叶杨桐品质的表现; 同时针对不同区域进行高效栽
培与经营模式研究, 探讨经济效益高的亮叶杨桐培育关
键技术。
4.3 加强药理研究
积极开展亮叶杨桐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在化学成
分分析、药理作用及临床试验研究方面,从深度和广度上
加强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加强保健品开发及生产工艺
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英,陈四宝,倪洁,等.亮叶杨桐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科大
学学报,2003,34(5):407-409.
[2] 黎金兰,苏锦兴,苏孔武.广西绿色野生甜茶、石崖茶开发利用情
况调查初报[J].广西农学报,2002(4):29.
[3] 袁萍,王国亮,钱少华,等.石崖茶活性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1999
(8):75.
[4] 赵富明,黄茂康,罗志彪 .石崖茶初制加工的技术关键 [J].农产品
加工,2010(5):59-61.
[5] 金静兰,文永新,成桂仁.亮叶杨桐(石芽茶)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J].广西植物,1985,5(3):301-303.
[6] 刘本国,战宇,许克勇.液质联用鉴定亮叶杨桐叶中的类黄酮化合
物[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3):120.
[7] 王英,叶文才,殷志琦,等.亮叶杨桐的三萜皂苷类成分[J].药学学
报,2008,43(5):504-508.
[8] 左文松,徐娟华,周长新,等.HPLC 同时测定石崖茶中 5 种黄酮成
分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0(18):2406-2409.
[9] 陈美珍,余杰,佘纲哲,等.野生石崖茶营养成分与药用成分的分
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1):84-86.
[10] 刘元,宋志钊,张宁宁.石崖茶的药理与化学成分研究概述[J].中
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3):52.
[11] 吴凤花.黄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36(2):13.
[12] 袁尔东,肖仔君,刘本国,等.亮叶杨桐叶总黄酮提取及抑菌活性
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3):305-308.
[13] 余杰,陈美珍.亮叶杨桐中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的
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2(2):52-58.
[14] 陈粤,佘纲哲,陈鸿霖.亮叶杨桐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汕
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43-45.
[15] 陈粤,余纲哲,陈鸿霖.亮叶杨桐黄酮提取物抗瘤活性及其对小鼠
p53 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8,10(3):
52-56.
[16] 李沼.石崖茶类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D].汕头 :汕头
大学,2006.
[17] 战宇,曾庆祝,方玲.亮叶杨桐叶总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对肺
腺癌细胞 A549 生长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22):6-10.
[18] 战宇,梁敏华.亮叶杨桐叶中类黄酮的连续逆流提取及抗氧化活
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0(14):97-100.
[19] 杨建平,杨理,刘本国,等.亮叶杨桐叶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的抗
氯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50-14351,14383.
[20] 袁尔东,宁正祥,刘本国 .亮叶杨桐叶中山茶苷 A 的分离纯化及
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4):212-214.
[21] 刘本国,战宇,宁正祥.亮叶杨桐叶黄酮类提取物的鉴定及其抗氧
化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28(1):6-10.
[22] 刘春兰,杨霞,白冬梅,等.石崖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
研究[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2010(6):10-12.
[23] 袁尔东,王菊芳,刘本国.亮叶杨桐叶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
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14):105-109.
[24] 吴理茂,李连达 .石崖茶总黄酮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P].中国专
利:200610050392,2006-09.
[25] 陈美珍,徐景燕,刘健,等.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法提取石崖茶类黄
酮工艺[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3-68.
《Nature Methods》盘点 2011 年度技术,选出了最受关注的
技术成果: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 (genome editing with
engineered nucleases)技术。
除了基因组编辑以外,《Nature Methods》 也整理出了 2011
年最值得关注的几项技术, 分别为: 单细胞技术 (Single-cell
methods)、功能基因组资源(Functional genomic resources)、糖蛋
白组学(Glycoproteomics)、单倍体因果突变(Causal mutations in
a haploid landscape)、 单层光生物成像 (Imaging life with thin
sheets of light)、非模式生物(Non–model organisms)、光基础电
生 理 学 (Light -based electrophysiology) 和 RNA 结 构 (RNA
structures )。
模式生物研究满足了遗传统一性以及实验室研究环境的需
要,但是现有的模式生物缺少许多有趣的特征,而且受限于解答
进化和生态方面的问题。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延伸
了遗传研究的范围,普及到了非模式生物和野生型群体,使之成
为了值得期待的研究领域。
生物信息成本的大幅下降, 以及越来越熟练的技巧普及了
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也成为了可能。在关键进
化研究位置的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生物, 也能更好的被用于发
育生物学的研究,举例来说,一种称为穗苔的植物是真根植物最
早期出现的种类之一, 其基因组的测序能帮助解答这些结构第
一次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非模式生物分析方法也可以参考与之相关的已解析参考基
因组,大型全基因组测序计划,比如 10K 基因组项目就是为了了
解多种进化相关性物种之间的具体相关性, 其中很多可以用于
保守性基因组研究。
值得关注的技术:非模式生物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