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猴耳环的形态组织学鉴别



全 文 :图 5 木通种子横切面组织构造(×23)
1.外表皮细胞 2.种皮厚壁细胞 3. 薄壁细胞  4.颓废
组织层 5.胚乳细胞 6.油滴 7.糊粉粒 8. 多糖团块
胚乳细胞多角形 ,内含油滴和较多的糊粉粒及浅黄
棕色颗粒状团块。
3.2 白木通 种皮外表皮为 1列类方形外壁三面
增厚细胞 ,胞腔呈倒 “V”字形 ,内含黄棕色色素。外
侧壁被较厚角质层 ,表皮层下方为 2 ~ 5列排列紧密
类长方状椭圆形黄棕色厚壁细胞作切向延长排列 ,
向内具一层浅黄棕色颓废色素层 ,内侧具 1列小类
长方状种皮内表皮细胞 (隐约可见 )。胚乳细胞呈
较大多角形薄壁细胞 ,内含油滴 、糊粉粒及呈浅黄棕
色颗粒状多糖团块 。 (图 4)
3.3 木通 种皮表皮细胞较前两者大 ,角质层 、颓
废色素层与白木通相同 。胚乳细胞多角形作径向延
长排列 ,内含较多的油滴及糊粉粒 ,见少量浅黄综色
颗粒状多糖团块。 (图 5)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266
(2005 - 02 -04收稿)
猴耳环的形态组织学鉴别
邓海英1 康四和2
(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湖北武汉 430080;2.湖北省药品检验所 ,湖北武汉 430064)
  摘要 对猴耳环 P ithecollobium clypearia Ben th.进行了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可作为猴耳环药材鉴定依据。
关键词 猴耳环;性状;显微特征
  猴耳环又名围延树 、蛟龙木 、落地金钱 、鸡三树 、
尿桶公等 ,是豆科含羞草亚科围延树属植物围延树
P itecollobium clypearia Benth.的干燥幼枝及叶 〔1 ~ 3〕。
分布于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南等省区 。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等功效。用于上呼吸道感
染 ,急性咽喉炎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胃肠炎等症 。
其常见制剂有猴耳环消炎片 、胶囊及其它制剂 ,在质
量控制方面有较多研究〔4 ~ 6〕。但其生药鉴别研究方
面少见报道 。本文对其进行了药材性状 、显微鉴别
研究 ,为该药材的鉴定及其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
1  实验材料
猴耳环药材样品经鉴定为豆科含羞草亚科围延
树属植物围延树 P ithecolobium clypearia Ben th.的干
燥幼枝及叶。
2 药材性状
幼茎具明显的棱角 ,有分枝 , 长短不一 ,直径
0.2 ~ 1.5 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 ,疏生黄色短细
柔毛 。二回羽状复叶 ,叶轴具腺体 ,小叶对生 ,近不
等的四边形 ,长 1.3 ~ 8.5 cm ,宽 0.7 ~ 3.2 cm ,先端
渐尖或急尖 ,基部近截形 ,偏斜 ,全缘 ,上部黄绿色 ,
下部浅黄绿色 。叶脉稍隆起 ,叶背无毛或疏生短细
柔毛 。
3 显微鉴别
3.1 幼茎横切面 呈 3 ~ 5棱形 ,木栓层由十数列
547 中药材第 28卷第 7期 2005年 7月
DOI牶牨牥牣牨牫牳牰牫牤j牣issn牨牥牥牨牠牬牬牭牬牣牪牥牥牭牣牥牱牣牥牥牳
木栓细胞组成 。角隅处为数列厚角细胞 ,皮层为 5
~ 10列薄壁细胞。中柱鞘部位由纤维束及石细胞
组成 ,几成环状。韧皮部窄 ,具纤维 。形成层明显 ,
木质部较宽 ,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髓部为薄
图 1 猴耳环幼茎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厚角组织 3. 皮层 4.中柱鞘纤维 5. 韧
皮部 6.木质部 7.髓部 8.草酸钙簇晶
图 2 猴耳环幼茎横切面详图
1.木栓层 2.皮层 3.草酸钙方晶 4.中柱鞘纤维
5.石细胞 6.韧皮部 7. 韧皮纤维 8. 形成层 9. 木质
部 10.髓部厚壁细胞 11.髓部薄壁细胞
壁细胞 ,髓周厚壁细胞类圆形 ,棱角处尤多 ,可见较
细密纹孔。皮层及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图 1, 2)
3.2 叶横切面 上 、下表皮细胞均 1列 ,呈类长方
形或类方形 ,外被角质层 。叶肉栅栏组织 1 ~ 2列细
胞 ,不通过中脉 。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主脉维
管束外韧型 ,外周具纤维群 ,韧皮部细胞小 ,木质部
导管单个散在 。主脉下表皮内侧具厚角细胞 。 (图
3)
3.3 叶表面制片 叶下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
形 ,垂周壁波状弯曲 ,气孔较多 ,多为平轴式。具非
腺毛 ,由 2 ~ 5个细胞组成 ,长约 50 ~ 180 μm ,直径
10 ~ 15μm ,先端稍弯曲 ,表面具疣状突起 。叶上表
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 、类方形或类圆形 ,少见气孔 。
3.4 药材粉末 黄绿色至绿褐色。非腺毛 2 ~ 5
细胞 ,长约 50 ~ 180μm ,直径 10 ~ 15 μm ,表面具疣
状突起。纤维细长 ,直径 8 ~ 20 μm ,多成束或散在 ,
纹孔明显 ,纤维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鞘
图 3 猴耳环叶横切面详图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海绵组织 4. 木质部 5.韧
皮部 6.中柱鞘纤维 7. 非腺毛 8.下表皮 9. 厚角组

图 4 猴耳环粉末图
1.非腺毛 2.栅栏组织 3.石细胞 4. 叶上表皮细胞 
5.叶下表皮细胞 6.导管 7. 纤维及晶鞘纤维 8. 草酸
钙簇晶
548 中药材第 28卷第 7期 2005年 7月
纤维 。石细胞类长方形 、类方形或不规则形 ,直径
30 ~ 48μm ,纹孔及孔沟明显。栅栏组织可见 ,为 1
~ 2列栅状细胞组成。叶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 ,垂
周壁波状弯曲 ,气孔众多 ,平轴式;上表皮细胞多角
形 、类方形或类圆形。导管多为螺纹及具缘纹孔导
管 ,直径 7 ~ 12 μm ,少见网纹导管 。草酸钙簇晶细
小 ,成片或散在 ,直径 5 ~ 12 μm。 (图 4)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9∶218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2∶320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8∶6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 中药成方制剂 (第六
册).1992∶185, 186
5 刘起中 ,等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
子酸的含量 . 中成药 , 2001, 23(9)∶687
6 聂少平 ,等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猴耳环消炎胶囊中没
食子酸的含量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03, 3(2)∶3
(2005 - 01 -10收稿)
泽兰和佩兰的本草考证与紫外光谱法鉴别
何灵秀1 罗集鹏2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2.广东药学院 ,广州 510006)
  摘要 本文对泽兰与佩兰进行了本草考证 ,结果表明 , 古代多数本草记载的泽兰 ,其形态特征 “茎方 , 节紫色 ”、
“茎秆青紫色 ,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 、“地笋……即泽兰根也”及生境 “生水泽中及下湿地” ,与今之唇形科植
物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cz. 及毛叶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 rcz. var. hirtus Rege l相符 ,古今应用基本一致。现
今使用之佩兰 Eupa torium fortunei Turcz.与古代本草记载之 “生下湿地 ,叶似泽兰 ,尖长有岐 , 花红白色而香”的 “兰
草”相一致。古今应用亦一致。泽兰与佩兰的零阶 、一阶及二阶紫外光谱差异显著 ,易于鉴别。
关键词 泽兰;佩兰;本草考证;紫外光谱法鉴别
  泽兰与佩兰均为常用中药 ,两者功效不同 。前
者是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Pegel及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rcz.
的干燥全草 ,为活血化瘀药 ,主治妇女经闭 、痛经 、产
后瘀滞腹痛 、症瘕等证;后者是菊科植物佩兰 Eupa-
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全草 ,为芳香化湿药 ,主
治感受暑湿 、寒热头痛 、湿浊内蕴 、脘痞不饥 、恶心呕
吐 、口中甜腻 、消渴等证〔1〕。泽兰 、佩兰与兰草自古
以来常相混淆 ,目前大多数植物分类学著作均将
Eupatorium称作 “泽兰属 ”,属下许多品种亦以 “…
泽兰”为基名来命名 ,如水泽兰 、山泽兰 、红泽兰 、华
泽兰 、林泽兰等 。但佩兰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不是泽兰的正品 。目前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泽
兰是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 L. lucidus Turcz.
var. h irtus Rege l及地瓜儿苗 Lycopus lucidus Turcz;
广东 、广西则以佩兰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作泽
兰使用 ,广西 、贵州还以同属植物山佩兰 (山泽兰 )
E. japon icum Thunb、云南以异叶佩兰 (异叶泽兰 )
E. heterophy llum DC.作泽兰入药。全国大部分地区
使用佩兰 ,部分地区还使用山佩兰 (山泽兰 ,北京 、
上海 、甘肃 、江苏 、山东 、浙江 、湖北 、湖南 )、华佩兰
(华泽兰 , 浙江 )或林佩兰 (林泽兰 E . lind leyanum
DC.,甘肃 、山东 、湖南 );而广州亦曾以泽兰作佩兰
入药 〔2〕。香港的用药习惯源于广东 ,至今仍以佩兰
作泽兰 、以泽兰作佩兰入药。为了澄清品种混乱现
象 ,特对泽兰与佩兰进行了本草考证 ,以正本清源;
并应用紫外光谱法对两者进行了鉴别研究 ,今报道
如下 。
1 本草考证
泽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此后 ,
《名医别录》、《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唐本
草》、《本草拾遗》、《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
纲目》等均有记载。 《本草经集注》载:“今处处有 ,
多生下湿地。 ……或生泽旁 ,故名泽兰 ,亦名都梁香
……”;《新修本草》载:“泽兰 ,茎方 ,节紫色 ,叶似兰
草而不香 。今京下用之都是”〔4〕;《图经本草》亦载:
“泽兰生汝南诸大泽旁。今荆 、徐 、随 、寿 、蜀 、梧州 、
河中府皆有之 。二月生苗 ,茎秆青紫色 ,作四棱。叶
生相对如薄荷 ,微香 。七月开花 ,带紫白色 ,萼通紫
色 ,亦似薄荷花 。 ……泽兰在水泽中及下湿地 ,叶
549 中药材第 28卷第 7期 2005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