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人心果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全 文 :2006年第19卷第1期(双月刊) 植物医生
人心果(Manilkarazapodila)亦吴凤柿、沙漠吉拉,为山榄
科(Sapotaceae)人心果属(Manilkara)的常绿浆果树种。是一种
具有广泛用途的热带果树,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其果实味道甜美、芳香爽口、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
作果酱、果汁及果珍等,具有清心润肺的功效。人心果树四季
常绿,树形优美,常用作行道树或绿化、观赏树种。人心果病
害较少,据报道,在佛罗里达州的人心果没有危害严重的病
害。在我国,人心果炭疽病、煤烟病、人心果叶斑病类是人心
果的主要病害,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如下:
1炭疽病
病原是围小丛壳菌(Glomerelacingulata(Stonem.)Spauld
etSchrenk),其无性态为 Co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Sae.,即胶孢刺盘孢菌。
炭疽病是人心果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
病率高,不仅造成叶片细枝发病,还引起直径达 5~8cm的大
枝条枯死。危害植株地上各部,引起叶枯、叶斑、枝枯、花腐、
果斑和果腐等症状。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每
年 3-5月,植株因大量开花座果而衰退,寄主抗病力显著下
降,遇雨多雾大的天气时,潜伏在树内的病菌活动加剧,症状
往往先出现在叶柄和近主脉处,初为水渍状小褐点,以后,在
叶片上沿主脉向两侧迅速扩展,病部无明显边缘,2~3d内病
部可从主脉扩展到整个叶片,叶似水烫状、一簇一簇地枯死
且残存在枝上。在枝条上病部呈褐色坏死,常由叶柄到嫩枝,
然后蔓延至其他部分,最终枝干失水干枯。急性型症状整体
观可见枝梢一丛一丛地枯死。慢性型:全年发生,危害叶片、
叶柄和果实,在叶片上初呈尖状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斑直径 1~3cm,中央灰白边缘紫褐
色,病健分界线明晰,后期病部上有许多集生的小黑点即病
菌的子实体。
人心果炭疽病菌是典型的潜伏侵染菌,一般从嫩叶及幼
果侵入并处于潜伏状态,等到某一阶段果树抗病力下降或果
实进入成熟期抗病力下降时,潜伏在树体内的病菌活动加
剧,就会出现所谓的急性型症状,所以树势健壮程度是炭疽
病是否发生或发生轻重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
在嫩梢期和幼果期喷43%大生富500倍液保护,每隔 15
d喷 1次。发病时可用 25%叶斑清 1000~1500倍液防治或
用 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发病严重的果园,修剪枯枝,清
园,清除杂草灌木,搜集病叶及落叶,集中烧毁,并用 1∶1∶100
波尔多液喷树干和地面。
2煤烟病
煤烟病为人心果的常见病害,病原颇多,主要有 4种煤
烟菌,Tripospermumspp.,Chaetothyriumspp.占 70.5%,是人心
果煤烟菌的主要菌种。Scolecoxyphiumspp.,Polychaetonsp.有
少量发生,发生率11.5%~18.0%。
该菌在全年均可发生,在密度大的果园或枝条过密的植
株易发生。有蚧壳虫、蚜虫等害虫危害的地方,常诱发煤烟病
发生,被害枝条或叶片的病部表面覆盖黑色煤烟状污垢,妨
碍人心果正常光合作用,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落花落果,
影响人心果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生长衰退而死
亡。
防治方法:及时防治蚧壳虫、蚜虫。当有蚧壳虫、蚜虫危
害时,用乐斯本 1000倍液或速灭抗 1000~1500倍液喷杀。
密度过大的果园应进行间伐,枝条过密的植株应进行修剪,
疏删过密枝,以保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3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病原为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 Pestalotiopsisscirofaciens
(N.A.Brown)Y.X.Chen,异名 PestalotisscirofaciensN.A.
Brown,嫩叶和老叶均感病,但以老叶上常见,病斑多出现在
叶尖和叶缘附近;叶尖处病斑三角形或菱形;在叶缘处,病斑
近长方形、半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横向扩展受主脉限制,
纵向扩展无阻,故单个病斑可长达3/4叶长、宽可达叶宽的 1/
2;病斑褐色,有时中央色淡呈淡褐至灰白色。后期病部散生
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
在病部上越冬并成为第 2a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
1)秋后将脱落的病叶烧毁或深埋。
2)用25%叶斑清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3)用12%腈菌唑乳油1000~3000倍液喷雾。
4焦腐病
人心果焦腐病病菌为 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异
名 DiplodianatalensisPole-Evans.。主要危害枝条,但危害性
不及炭疽病大,采后也可危害果实。受害枝条皮纵裂、皮层褐
腐;子座初生于皮下,密生,黑色,颗粒状,后期稍突露。
防治方法:
1)冬季彻底剪除病枝、病叶,搜集病果实、病枝、病叶集
中烧毁。
2)冬季喷1次1~3波美度石硫合剂。
3)当发病时,可喷施 1%波尔多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
人心果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王 森 1 李贞霞 1 潘晓芳 2
(1.河南新乡,河南科技学院 园艺系,453003;2.广西大学 林学院)
20
DOI:10.13718/j.cnki.zwys.2006.01.011
2006年第19卷第1期(双月刊)植物医生
粉剂600~800倍液。
5拟茎点霉枝枯病
病原菌为PhomopsissapotaeLal&Rai.。可危害枝条和叶
片。危害叶片时,病斑穿透叶两面,椭圆至不规则形,直径 1~
2cm,病部初为褐色,后为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圆形或不规
则形;危害枝条时,常引起裂皮、枝枯。分生孢子器单生或集
生于子座内,初埋生后外露,点状,褐色,三角形或扁球形,以
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部上越冬并成为第 2a病
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
每隔20~30d喷43%大生富500倍液保护。发病时可用
25%叶斑清 1000~1500倍液防治或用 1∶1∶100的波尔多液
喷雾。发病严重的果园,修剪枯枝,清园,搜集病叶及落叶,集
中烧毁。
6叶灰斑病
病原为新种 DidymelasapotaeC.F.ZhangP.K.Chi,sp.
Nov.。该病在叶上较常见,危害不大。病斑常发生于叶缘处,不
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紫褐色波纹状。假囊壳叶两面生、
松散集生、初埋生后外露、球形至近球形,深褐色;孔口圆形,
子囊圆柱形棒状,具短柄,直立至略弯曲,顶端纯,内含 8个
子囊孢子;假侧丝无色分隔;子囊孢子纺缍形、两端尖中间分
隔,分隔处略缢缩。分生孢子器散生、点状、球形至近球形,埋
生至外露,深褐色,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形或卵圆形,产孢
细胞瓶梗型,无性态属茎点霉。
防治方法:同人心果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7散斑壳叶斑病
病原为新种 LophodermiumspaotiC.F.ZhangetP.K.
Chi,sp.Nov。危害人心果叶片,病斑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边
缘褐色。子囊果生于叶两面,以反面为多,黑褐色;叶表面观:
子囊果椭圆形,纵裂(可达盘长4/5以上),唇裂区及周边线不
明显。中点垂直横断面观:子囊果埋生于寄主角质层下,上壁
细胞淡褐色但裂缝附近的壁为黑色,棱形细胞组织,与基壁
细胞相连;基壁细胞为角胞组织,黑色,细胞 1~2层;子实层
基为拟表皮组织。子实层:侧丝丝状,隔膜4~6个,分枝,侧丝
上部相互交织;子囊圆柱形、顶端钝、内含 8个孢子、具短柄;
子囊孢子纵行排列、无色、线形、无隔,胶质。无性态未发现。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部上越冬并成为第 2a
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
1)将病叶集中烧毁。
2)当发病时可喷 1%波尔多液或 25%叶斑清 1000~
1500倍液。
8褐斑病
病原菌为椰子灰星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pal-
marum,人心果为该菌的新寄主。该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
片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发病初期病斑为红褐色小点,后病斑
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圆形,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呈淡褐
色或褐色。病健交界明显,有时病健交果处有黄色晕圈,后期
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为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病菌分生孢
子盘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呈黑色粒点状。分生
孢子纺锤形或长椭圆形,4个隔膜,中部 2隔膜处有缢缩,中
间 3个细胞颜色较均匀,呈淡褐色。两端细胞无色,少数淡
色。分生孢子顶端有2~3根刚毛,刚毛无色。分生孢子基部有
长短不等的柄,柄无色,不分隔。
防治方法:
1)将病叶集中烧毁。
2)当发病时可喷 1%波尔多液或 25%叶斑清 1000~
1500倍液。
9酸腐病
病原菌为GeotrichumcandiumLinkexPers.。危害成熟果
实,高温、高湿、伤口有利于该病发生。病部表面形成白霉、呈软
腐状,有汁液流出并散发出浓烈的酸臭味。病菌菌丝无色,分
生孢子杆状、椭圆形或近球形、长圆柱形,孢子单生或链生。
防治方法:在果实成熟前后和贮藏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10藻斑病
病原菌为寄生性红锈藻CephaleurosvirescensKunze。该
病是人心果叶片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高温高湿发生严重。主
要危害老叶,病斑大多出现叶片表面,叶背相应处呈现凹陷,
有时病斑也出现在叶背。发病初期病斑为棕褐色或红褐色细
小圆点,后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
斑;病健交界明显;病斑表面不规则隆起,潮湿时病斑上密布
黄褐色毛状物 (病菌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病斑中央颜色稍
浅,呈褐色或淡褐色,有的灰白色,边缘颜色较深,呈深褐色
或棕褐色。藻斑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为5~7mm,大的可达10~
12mm;条件适宜时,病斑彼此相连,形成大斑。其营养体由稠
密细致的二叉分枝的丝网构成。潮湿时,营养体上长出大量
黄褐色,不分枝但有隔膜的游动孢子囊梗。孢子囊梗顶端膨
大,呈球形,其上着生 2~3枝(多为 3枝)小梗。小梗圆柱形,
不分隔,有的小梗基部稍膨大,呈葫芦形。小梗顶端着生单个
游动孢子囊,孢子囊黄褐色及淡黄褐色,椭圆形。有的孢子囊
顶端有稍微凸起,有的第 1次分枝小梗的顶端继续膨大呈球
形,其上着生 2~3枝 2次分枝小梗。在 2次分枝的小梗顶端
再着生单个游动孢子囊,孢子囊成熟遇水后破裂,散发出游
动孢子。游动孢子无色、单胞。
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使枝叶分布合理,通透良好。
2)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
收稿日期:2005-10-10
21